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方孝儒被诛时牵扯873人,三国陈宫被诛时为何不连累一人

明朝方孝儒被诛时牵扯873人,三国陈宫被诛时为何不连累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花语媛暖 访问量:1103 更新时间:2024/3/14 20:31:20

因为一句不服气的话,八百七十三个亲朋好友,在他眼前被一个一个处死,是忠贞气节,还是不知进退?如果学会闭嘴,那八百七十三条人命,是否能够不被牵连?

朱棣靖难成功以后,建文帝下落成谜。

然而 ,忠于建文帝的朝臣还有很多。

方孝孺被誉为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朱棣要登基,想让他来写诏书,这样,可以收取天下士子之心。

可忠于建文帝的方孝孺,坚决不给朱棣写诏书。

因此,两个人从一开始的谈话,发展成了越来越激烈的争吵。

当朱棣怒气冲天的问道:纵然你不怕死,难道就不怕我诛你九族吗?

方孝孺倔强而又硬气的答道:便诛十族又怎样?

这段对话非常重要,再重复一遍。

面对杀人不眨眼的朱棣,说出诛杀九族的时候,方孝孺如果选择沉默,八百七十三条人命,是否有不被牵连的可能?

或者,方孝孺即使说话,但不要意气用事的说:便诛十族又如何。

而说出一人做事一人当,你何必牵连无辜的话,八百七十三条人命,也有逃过一劫的可能。

例如三国演义中,陈宫曹操诛杀时,陈宫也不怕死,一开始还骂曹操心术不正,当曹操杀心已起,问陈宫:今日之事打算怎么办?

陈宫毫无畏惧的答道:今日有死而已。

曹操又问道:你若死了,你的老母妻子怎么办?

此时的陈宫,没有再进一步的激怒曹操,而是非常理智的答道:我听说,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的生死,全在于你,我既然被擒,请即就戮,没有牵挂。

同样是面临慷慨赴死,陈宫的回答,要比方孝孺高明许多。

结果,陈宫即使被杀,他的老母妻子,曹操不但没有杀害,还专门派人侍奉。

在自己抱着必死之心,而牵扯到他人生命的时候,两种不同的回答,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一个处死了八百七十三条人命,一个老母妻子被人奉养。

对于方孝孺,不向朱棣屈服,忠于建文朝的气节,一百个钦佩。

可是,自己面对死亡时,没能妥善的与朱棣交谈,一下子牵扯了八百七十三条人命,这是非常让人深思的。

如果方孝孺,能有陈宫的理智,不要进一步的激怒朱棣,这一事件,是否就没有这样惨烈呢?

被誉为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坚守气节的方孝孺,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标签: 陈宫

更多文章

  • 曹操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史料记载:曹操并没杀错,那陈宫为何要反

    历史人物编辑:茶煮历史标签:陈宫

    《三国演义》中曾将陈宫背叛曹操的原因,归结于曹操曾错手诛杀了吕伯奢一家。曹操行刺董卓失败以后被抓,而陈宫欣赏其壮举将其放走,二人仓皇逃命。恰巧在逃回家乡的途中,曹陈二人遇见了曹父的至交好友吕伯奢。当时吕伯奢十分热情地留曹操等人在自家留宿一晚。后半夜曹操却听见隔壁有磨刀的声音,曹操偷眼观瞧发现磨刀的人

  • 陈宫的诱敌之计如何破之,请看事后诸葛亮来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陈宫

    这集说道曹操在攻取濮阳的时候,连吃两次败仗头疼不已,这个时候陈宫又想了一个计谋,美其名曰“诱敌之计”,然而曹操并没有看破这个计谋,当然郭嘉也没有看出来这个计谋,只有当时刘晔说吕布无谋,但是陈宫多计,还是要多加小心,但是曹操并没有听从这个建议。那这个计谋怎么破呢?如果诸葛亮的话会这么破这个计谋呢?如果

  • 陈宫为何宁愿投靠吕布,也不愿意投靠刘备?这3个原因值得深思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陈宫

    所谓乱世之中出英雄,但也会出现很多野心家,毕竟处于乱世之中,谁不想成为救世主或者借机改变自己的命运呢?正是介于这样的想法,每一个乱世之中,都会出现很多势力,他们相互之间争夺,为的就是最后能够一统天下。而在这些争权夺利的势力群体中,三国时期的群体留下足够多的历史回忆,比如曹操的奸雄形象,刘备的仁义形象

  • 陈宫在下邳提出分兵之计,为什么吕布没采纳?是个正常人都会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时愿历史标签:陈宫

    三国时期的吕布是一代猛将,奈何他的智商实在是太低,而且贪恋女色,身边儿虽然有陈宫辅佐,但是在后期他不听陈宫的意见,最终在下邳城被抓,还丢掉了自己的性命,一代猛将以这样的结局收场,实在令人可悲可叹。在吕布被曹操围困在下邳的时候,陈宫给他出过一个计策,这条计策就是分兵之计。大概意思就是让吕布带着骑兵出城

  • 陈宫为何舍弃曹操投靠吕布,失败后还宁死不降,只因想辅助仁君

    历史人物编辑:倔强的程序猿标签:陈宫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英雄辈出。可以说“浪淘千古风流人物”,有的英雄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也有的人选择了殉国。在他们生活的几十年里,这些人运筹帷幄,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危难之际,他以死捍卫人格。陈宫就是这样的人。陈宫是山东人,年轻时结交了很多名人。当时,中原大乱,陈宫目睹了流离失所、尸横遍野

  • 陈宫为何舍弃曹操辅佐有勇无谋的吕布,不愿辅助胸怀大志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陈宫

    陈宫是东汉末年一个昙花一现的小角色,原本跟着曹操好好的,如果陈宫不反曹操,等到日后曹操封公晋王时,陈宫好歹也算个元老级人物位高权重,可陈宫偏偏不识货,放着绩优股的曹操不要,就连刘备这样的潜力股也不选,就选了吕布这个垃圾股,陈宫的眼光真是有问题的。关于陈宫反叛曹操的原因历来就是认为曹操杀了边让以及部分

  • 为什么像陈宫这样明智的人,不选择曹操做主公?而是去投靠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陈宫

    按照企业级理解,又岂止是“明智”,而且还“仁孝、刚毅、正直”!来看裴注《三国志》引《典略》中的一段——陈宫临刑前与曹操的一番“智斗”。下邳兵败后,吕布与陈宫一齐被押上“白门楼”。太祖谓宫曰:卿常自谓智计有余,今竟如何?宫顾视(身旁的温侯)曰:倘若此人能听我言,未必为所禽也。太祖笑道:今日之事又当如何

  • 陈宫好心做了坏事受尽屈辱?被收留的日子如何度过?吕布的心境是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陈宫

    尽管被刘备收留,但吕布在徐州的日子过得并不顺心。关羽、张飞等人时刻对他流露出反感的态度。陶谦的旧部陈珪、陈登父子更是老谋深算,给刘备当起了“卧底”,他俩经常假装忠心耿耿地给吕布出主意,其实一步步地把他往火坑里送。陈宫看到这种局面,急在心里。有一次,他听说袁术派了韩胤来给吕布说媒,想让自己的独生子迎娶

  • 陈宫为曹操立下无数功劳,为何在关键时刻,背叛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陈宫

    陈宫是曹操前期创业艰难时的重要谋士。在《三国演义》里面,曹操因为自己多疑的毛病,杀了吕伯奢一家老小,陈宫见曹操毫无人性,觉得自己没有跟对人,转而离开曹操最后投入吕布的麾下,专门和曹操作对,最后至死也不投降。但这只是小说加工的事迹,并不是历史的真相。当时的陈宫和曹操素未谋面,而是一年之后才投靠曹操。历

  • 陈宫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何弃曹操而去,最后宁死也不投靠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陈宫

    说起陈宫这个人,在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印象中,他仁义、忠信且悍不畏死,是位有着文人风骨的谋士,不谈正史,只谈演义,陈宫为何弃曹操而去,最后宁死也不投靠曹操呢?曹操错杀吕伯奢十常侍之乱后,董卓进京掌控大权,荒淫朝政,当时的曹操满怀报国之心,借献刀之名企图刺杀董卓,但计划失败,曹操匆忙逃命。曹操逃到中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