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单刀赴会的鲁肃,在历史上可没有那么好欺负

单刀赴会的鲁肃,在历史上可没有那么好欺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戴从鑫 访问量:1285 更新时间:2024/6/17 17:02:43

三国名将数不胜数,随便一个人都能列举出一长串,但鲁肃的名字可能会很少有人提起。鲁肃在历史上是东吴的重要人物,在演义中也没有被边缘化,戏份很足。人们不觉得鲁肃算是名将的原因,无非是因为鲁肃太弱了,就拿刘备赖荆州的事情来说,刘备、诸葛亮和关羽对鲁肃不是骗就是吓,自家人的孙权周瑜也没事拿鲁肃开涮。这样一看鲁肃的戏份是足了,但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受气包的形象。

人们对鲁肃存在这种印象,演义的杜撰占了很大的功劳,但在正史中,鲁肃的形象可没有我们了解的那么“萌”。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鲁肃这个人,看看他在东吴的作为究竟如何?

豪强鲁肃

在没有加入孙权之前,鲁肃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家底丰厚到经常可以干开仓放粮这种事。东汉末年,兵祸四起,百姓唯一的愿望无非就是能吃上一口饱饭,鲁肃也因此获得了不小的威望。因战乱的不断蔓延,鲁肃带领族人迁到了东城,当时那里正是袁术的地盘,因鲁肃威名远扬,袁术便请他统领东城。

没过多久,鲁肃就觉察出了袁术昏庸无能,成不了大事,便带领族人继续南迁。袁术在知道鲁肃要弃他而去后,直接派出了部队前去追截,见袁术发难,鲁肃便让老弱妇孺走在最前面,自己带领精壮的士卒断后。追兵赶上后,鲁肃领手下人列队备战,自己张弓搭箭,斥责袁术的追兵,后又一箭射穿了一个盾牌。追兵见嘴炮拼不过鲁肃,打的话也不一定能赢,便让鲁肃去了。

离开东城后,鲁肃前往了居巢投奔周瑜,要说鲁肃和周瑜怎么认识的?还多亏了鲁肃结下的一个善缘。之前因为鲁肃乐善好施行为越传越广,引来了一拨人,为首的就是后来的江东大都督周瑜。当时周瑜的队伍缺粮了,便想到了鲁肃,于是带领几百号人去找鲁肃借粮。正值鲁肃家中有两大谷仓的存粮,见周瑜带了这么多人来借粮,想都没想,直接将其中一仓粮食送给了周瑜。

《三国志》——“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

周瑜见此情形,觉得鲁肃必然非同凡响,就开始主动和鲁肃交往,时间一久两人就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虽然这段听起来很像是周瑜带人来抢粮,鲁肃无奈之下才分了一半出去,之后还被人给当成了长期“饭票”。但根据历史背景来看,鲁肃能成为一方豪强,光有粮肯定是不行的了,必定还有众数的党羽,所以鲁肃当时的实力,可以让他完全不用惧怕周瑜。

东吴栋梁

和周瑜汇合后,二人便先后投奔了孙策,公元200年,孙策去世,鲁肃有意前往巢湖去投奔郑宝。周瑜在知道鲁肃的想法后,想让鲁肃留下来,并提前将其老母亲接到了吴郡。后又对鲁肃进行了一番劝导,并声称江东有帝王之气,将来必定取代汉室。经过周瑜的一番劝导,鲁肃决定留下来,辅佐年轻的孙权。

《裴注三国志》——“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

孙权得了鲁肃后,就好像刘备得了诸葛亮,曹操得了郭嘉一样,二人相谈对饮,谈论着天下大势,孙权之后鼎足江东、荆州的战略方针,就是鲁肃在此时提出的。并有意让孙权称帝,可孙权此时能力有限,眼光并未放的这么长远,就推脱了一顿。但这并没有影响二人的关系,不少东吴老臣排挤、诽谤鲁肃,孙权依旧对鲁肃相敬如宾。

公元208年,曹操开始南下,鲁肃得知后,便向孙权建议利用荆州抵抗曹操,自己可借为刘表吊丧的名义,去荆州联合刘备、刘琮等人。在清楚事情的严重后性后,孙权即刻让鲁肃动身。可惜的是,鲁肃赶路的速度还是没有刘备兵败的速度快,刚到夏口,就听闻刘崇已经投降,刘备已经被揍的不成样子。鲁肃考虑过后,便直接去找了刘备,在说明来意后,鲁肃问刘备欲去往哪里?刘说要去苍梧。

为了让东吴多一分胜率,鲁肃开始劝说刘备放弃去苍梧的想法,并表明了东吴有抗拒曹操的决心,两家联合必定能击败曹操。刘备觉得鲁肃分析的很有道理,便屯兵于夏口,准备和孙权共抗曹军。期间诸葛亮一直陪在刘备身边,鲁肃得知这是谁后,便对诸葛亮表明了自己是诸葛瑾(诸葛亮的哥哥)的朋友,两人随即成为了朋友。孙刘联盟就此成立。

鲁肃单刀赴会

在孙刘联盟的努力下,曹操回到了北方,虽然这一战是胜了,但曹操的威胁依旧存在。为了能和曹操抗衡,鲁肃提议将荆州交给刘备来管理,这样一来,曹操便又多了一个敌人,同时我们也多了一个友军。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孙权同意了鲁肃的想法。这事传到北方后,正吃饭的曹操一惊,筷子都掉在了地上。公元210年,周瑜病逝,鲁肃接替了周瑜的位置,并收编了其部众,后屯兵于江陵。

在周瑜活着的时候,东吴就有意拿下益州,孙权也问了一下刘备的意见,但刘备以刘璋同是汉室宗亲的名义,请求孙权不要攻取益州,并说要是刘璋被揍,自己就隐居山林。孙权见刘备要死要活的样子,就同意了刘备的请求。但不曾想,刘备竟然去抢了益州,孙刘两家对荆州的争夺就开始了。

见刘备这般无耻,孙权开始直接向荆州用兵,先后夺下了长沙、桂阳两郡。刘备见事已至此,便也撕破了脸皮,重成都引兵援助荆州,并派关羽阻击东吴军队,大战一触即发。此时鲁肃正在益阳与关羽对持,他深知孙刘联盟如果瓦解,曹操就有机可图了。

为了大局着想,鲁肃邀请关羽面谈,双方约定不带兵马,只带佩刀相见。双方见面后,开始了相互之间的嘴炮攻击,关羽那边的某位将领说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引得鲁肃开始破口大骂,双方的谈判进行到了白热化阶段。关羽持着刀就站了起来,对刚才那人说道“这是国家大事,你懂个甚啊!”,并用眼神让其离开。

谈判是没有结果,但刘备因为要打汉中的原因,只能做出了让步,将长沙、桂阳和江夏三郡归还给了孙权。公元217年,鲁肃病逝。

结语

就是因为鲁肃对孙刘联盟的坚定不渝,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面对关羽的威胁,亦可淡定自若,鲁肃不愧是东吴有勇有谋的名将。

文献参考《裴注三国志》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鲁肃

更多文章

  • 忠厚老实的鲁肃其实是一个狠人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鲁肃

    在《三国演义》里,鲁肃显得特别忠厚老实,屡屡被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间,而在孙权那里也每每受到责问。好似老鼠钻到封箱里——两头受气。当然,这都是为了烘托诸葛之智。而在历史上,鲁肃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狠人。乐善好施。鲁肃虽生而失父,但其家富于财,而他本人不治家事。但却大散家财,结交读书之人,深获人心。周瑜到

  • 周瑜临终前为何举荐鲁肃?周瑜另有何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哥说历史故事标签:鲁肃

    建元十五年的时候。周瑜在出征伐蜀的时候,突发疾病不治而终。他的去世给孙权很大的打击,孙权从此少了一条有力的臂膀。曹操和刘备也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曾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都曾在孙权和周瑜之间,想要借机挑拨离间,终于使得君臣二人之间有了嫌隙。除了伐蜀这件事情上周瑜的做法之外,还有他弥留之际写给孙权的一

  • 史载中刘备是如何借得荆州,孙权到底派谁去讨要?绝对不是鲁肃!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鲁肃

    (说历史的女人——第60期:三国系列)俗话常说努力不如好运气,而实际意思其实并不是否定努力的作用,而只是相对努力而言,好运气更加重要,因为好运气可以使努力得到合理的结果,反之虽然努力了,但却因没有机遇,也只能是怀胎孕妇。而三国时期的刘备,则是一位运气非常好的人,此人虽然有英雄之志,也很努力,甚至可以

  • 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射10万支箭也不火攻?鲁肃:这是他的聪明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鲁肃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当中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这个故事甚至影响到了国际,在美国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就有一艘《草船借箭》的模型,它也是代表着中国的智慧。不过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诸葛亮借了曹操10万支箭,为什么曹操不射一支火箭,若是射火箭,诸葛亮的计划铁定泡汤,难道号称奸雄的曹操就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吗?从

  • 三国最惊心动魄的谈判——鲁肃、关羽单刀赴会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鲁肃

    关云长单刀赴会,是《三国演义》中一个精彩的桥段,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但其实《三国演义》中的描写更多的是艺术加工,单刀赴会的不止关羽,对当时吴国的主将鲁肃来说更是如此。当时是孙权在刘备已经夺取益州的情形下,索还荆州,刘备借口不还,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

  • 周瑜去世后鲁肃为何能接班?鲁肃到底有何才能,能代替周瑜统兵?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鲁肃

    鲁肃是一个被严重误解的人,由于三国演义及影视作品的渲染,在很长时间内,鲁肃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老实人,这是被鲁肃的严重误解,鲁肃非旦不老实,而且是个眼光独到、当机立断的战略家。赤壁之战前后,周瑜是江东诸将之首,先后在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中打败了曹操的军队,夺取了荆州最重要的地方-南郡,并被孙权委任为南郡太

  • 草船借箭时为何不放火箭?鲁肃的回答吓坏了曹操:孔明真牛!

    历史人物编辑:一鹏科技宅标签:鲁肃

    我们对诸葛亮的印象是十分之美好的,因为他是大军事家,料事如神,前知五百年,后面竟也知五百年?同时,他心胸开阔,从不计较得与失,也不计较名利,不与人争长短优劣,简直是个神人。而周瑜呢?他虽有才,被我们认可,但他的心胸“啧啧啧”,我们对此不屑一顾,甚至生了厌烦心理,——肚量太小,即便他有才,也被我们瞧不

  • 鲁肃的《榻上策》为何能和《隆中对》相媲美?两个决策决定其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鲁肃

    刘备把诸葛亮请出山以后,后者把早已多年谋划在心的《隆中对》献给了刘备,这也成为蜀国立国的基本战略国策,在关羽没有失去荆州以前,可以看到刘备政权当时的发展方向就是按照《隆中对》的设想来进行的。那么东吴方面有没有什么出色的战略呢?答案是有的,就是远没有《隆中对》有名的《榻上策》,它是由鲁肃献给孙权的一道

  • 历史上,鲁肃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鲁肃

    说到鲁肃,相信读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都不陌生,鲁肃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官至东吴的大都督,其在东吴的地位不亚于周瑜,堪比蜀国的诸葛亮。那么,在历史上,鲁肃是怎么死的呢?鲁肃是因病去世的在历史上,鲁肃是因病去世的,建安二十二年,鲁肃病逝,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诸葛

  • 三国最被低估的谋士鲁肃,为何也支持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鲁肃

    大家都知道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但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已不可考,反正正史中没有相关记载,而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的这段描写很大的原因是为突出关羽不忘旧情,突出关羽的“义”,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所以“捉放曹”在历史上发生的可能性极低!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公元208年,曹操率二十万大军顺江而下,征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