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私取先帝老婆,欺负新皇帝,如果你是司马懿,你也会杀死曹爽的

私取先帝老婆,欺负新皇帝,如果你是司马懿,你也会杀死曹爽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鉴赏史 访问量:2954 更新时间:2023/12/16 0:55:31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是《三国演义》中经典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以正史为蓝本而写的,并非作者虚构,问题是司马懿为什么夺权呢?真的是因为曹爽要杀他?

答案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你是司马懿,面对那样的曹爽,你也会夺权的,依小编看来,当时的皇帝曹芳也是对曹爽很不爽的。

司马懿

曹爽父亲是曹真,曹真就不用说了,曹魏功勋之臣,同样作为曹家第三代,曹叡跟曹爽哥儿俩关系也不错。

曹叡继位后,对曹爽也算宠着,不过始终没给他多大的权力,在他眼中,曹爽并没有多大能力。曹叡是个病秧子,身体不好,方当盛年36岁,就要跨鹤归西了,眼瞅着曹芳才8岁,他只能托孤了。

老曹家的人才已经凋零,又不能完全托孤于司马懿、满宠等外姓武将,不得已,曹叡在临终前提拔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掌管内外军事,同时还有司马懿,也是托孤之臣。

司马懿

起初,曹爽跟司马懿还是很友好的,两人都忠心耿耿,当时太傅司马懿,太尉满宠,此外还有刘放孙资为光禄大夫,形势也算均衡,司马懿和王凌等统兵在外,防卫边疆,曹爽等执掌宫内之事。

但仅仅过了三年,曹爽便开始夺权。

曹爽免去蒋济领军将军(执掌禁卫)一职,任曹羲(曹爽弟)为中领军;任用曹训(曹爽弟)为武卫将军(统领禁军武卫营);曹彦(曹爽弟)为散骑常侍;任命夏侯玄为中护军(总统诸将,选举武官),至此,曹家兄弟掌握了宫内大权。

至于丁谧、何晏、邓飏三人,全被封为尚书,控制京城内外权柄,并且逐渐不理司马懿,凡事自己决定,这时候,他已经忘了曹叡的托孤。

被架空的司马懿只能告病回家,曹爽一朝大权在手,便得意忘形,他开始把手伸向禁区,接下来的行为,完全可以说他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曹爽把郭太后(曹叡的皇后)迁到永宁宫,这其实就等于软禁了;高高在上的曹爽又开始在饮食、服饰和车马上抬高自己,几乎跟皇帝的一样;更大胆的是,他偷偷把曹叡的后宫才人(嫔妃)纳入自己的后宫,甚至下假诏书,把曹叡的57个才人发配成歌伎。

曹爽

至于霸占田产,擅取太乐(皇帝才能用)乐器,调武库禁兵(只有皇帝才能调用),偷取宫中财宝,公然向大臣索要贿赂等,已经是人人愤恨,只是众人都敢怒不敢言而已。

连他弟弟曹羲都看不下去了,明令暗示了多次也没用,这样的人不死才怪。

当时曹芳已经16岁,对这些事怎么能不知道?可是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啊,他也是有怨难说,敢怒不敢言。

所以,如果你是司马懿或者曹芳,你也会想着杀曹爽的。

在这种情况下,瞅准曹爽带着曹芳去高平陵祭拜曹叡的空子,司马懿联合郭太后、蒋济等人发动政变。

司马懿

司马懿为什么不直接动手,干嘛还让曹爽考虑一晚上?个人认为有两点原因:1,打就有流血,万一伤到曹芳就不好了,此举还可能逼得曹爽跟他对抗;2,曹爽的性格司马懿清楚,他知道曹爽成不了大事,优柔寡断,这样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退一步来说,就算曹爽考虑一晚上要和司马懿对抗,司马懿也有把握,以曹爽的能力,能成什么事?他怎么能和司马懿比?

结果,幻想着不做王侯做富豪的曹爽,等来的却是屠刀,三百余人被杀,跟司马懿比,曹爽就是政治斗争中的傻子。

标签: 曹爽

更多文章

  • 高平陵政变时,如果曹爽听见了他谋士的计谋,天下的走势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眼镜说数码标签:曹爽

    249年正月初六,曹爽兄弟带着少帝曹芳,一起出洛阳拜高平陵。隐忍多时的司马懿立刻发动政变,占领武库和京城各处要害,包围皇宫。随即,司马懿联合太尉蒋济等人拜见太后,奏告曹爽有不轨之心,请求太后废黜曹爽兄弟兵权。太后“敕如奏施行”。随即,司马懿以太后名义召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又以太仆王观

  • 高平陵之变,如果曹爽选择挟天子抵抗,有没有机会战胜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曹爽

    公元249年,曹魏发生了高平陵事变,司马懿趁着曹爽带着曹芳离开洛阳至高平陵扫墓之时,起兵控制了京都,继而掌控了曹魏政权。魏明帝曹睿病逝前,将曹芳托孤给了曹爽和司马懿,二人成了辅政大臣。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氏宗亲的打压,被剥夺了实权,司马懿一时无法参与政令决策,他一直在等待时机。为了麻痹曹爽,司马

  • “机深螳后雀,祸隐马中牛”,曹爽惨败司马懿就在于此!

    历史人物编辑:闲人一支烟标签:曹爽

    曹爽与司马懿之间的矛盾,也是逐渐发展的。明帝死时,宫廷中曾出现次小的纠纷。明帝原拟以后事属燕王曹宇,以燕王宇为大将军,与夏侯献曹爽、曹肇等共同辅助齐王芳。中书令刘放、中书监孙资,居中掌权日久,曹献、曹肇心內不平。刘放、孙资害怕燕王曹宇等掌权后对自己不利,乘间向明帝诉说燕王不堪大任,并向明帝推荐曹爽和

  • 高平陵事件,曹爽兄弟如果听从了他的建议,西晋王朝根本无法建立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曹爽

    历史的走向,看似偶然,其实必然,历史上的每一个重要决策都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在东汉末期,曾经有人想袁绍建议,让他迎回汉献帝,建都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兵马以讨不臣。假如,袁绍迎回汉献帝,以他雄踞四州兵力及财力,曹操根本没有机会一统北方,连刘备都没有机会发展。可惜袁绍不能采纳,白白让曹操给捡走了。历史

  • 高平陵政变时曹爽若挟天子与司马懿抗衡未必会败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曹爽

    司马懿虽狡猾,但面对曹家人的威望,他的那点诡计还不够。而曹爽最后的悲惨结局,完全是自作自受,说一句活该不为过。自古以来的权斗很多,而权力斗争无非两种形式,一是堂堂正正的力量碾压,不排除上升到武装夺权的可能,二是杀人于无形的深谋远虑,这种斗争方式非常高级,往往都是顶级政治家常用的办法,而这一种办法的最

  • 高平陵之变时,曹爽即使拒绝交出兵权,也难以改变失败的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曹爽

    高平陵之变时,曹爽最终决定交出兵权,主要原因是他做事没有主见。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当时他也不具备和司马懿抗衡的能力。首先,在洛阳附近,司马懿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魏明帝曹叡临终前,因为太子曹芳还年幼,于是任命司马懿和曹爽为顾命大臣,辅佐曹芳执政。曹芳继位初期,曹爽对司马懿还非常尊重,听从他的意见。不

  • 司马懿诛杀曹爽后代,3岁孩童笑着上刑场,看着让人揪心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曹爽

    司马懿和曹爽同为人臣,但实际上却是死对头。在司马懿夺取了曹爽的兵权之后,心狠手辣的他也没有放过曹爽的后代,就连三岁孩童都被残忍杀害。在电视剧中很多观众都看过曹爽三岁的儿子曹麟被绑着游街示众的时候,还在笑嘻嘻的和街边的小伙伴们打招呼,年幼的他并不知道等待着他的是什么,看到这一幕是不是很多观众都感到非常

  • 高平陵之变时,如果曹爽放手一搏,能否击败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曹爽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临终时,因为太子曹芳年幼,于是遗命让曹真之子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然而曹爽后来却在心腹的撺掇下,先是晋升司马懿为太傅夺取了他的实权,又以自己的弟弟曹羲和曹训分别出任中领军、武卫将军,掌握了宫中的禁军,命亲信丁谧等人入尚书台,将司马懿完全架空,自己独揽曹魏军

  • 曹爽权倾朝野,掌握数十万军队,为何败给只有3000死士的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见史简谈史标签:曹爽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重,将年仅8岁的太子曹芳托付给大将军曹爽和司马懿。曹芳继位后,赐给曹爽“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特权。可是曹爽还不满足,听从亲信丁谧的计策,“明升暗降”,将司马懿升为太傅,削去司马懿的军权。同时,曹爽任命兄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从此

  • 《虎啸龙吟》这个逗比小兵,曹爽用他杀司马懿,两次都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故林美食标签:曹爽

    《虎啸龙吟》最新剧情里,曹爽利用小皇帝下圣旨,将司马懿明升暗降为太傅,并设下鸿门宴,在皇宫中设下刀斧手埋伏司马懿。当司马懿跟着丁谧行至宫中走廊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兵。其他士兵都在安安分分地站岗,就这个小兵鬼鬼祟祟东张西望的,你是怕司马懿看不到你?不过,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胖子很眼熟?没错,这就是上次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