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平陵之变时,曹爽即使拒绝交出兵权,也难以改变失败的结果

高平陵之变时,曹爽即使拒绝交出兵权,也难以改变失败的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 访问量:4760 更新时间:2024/1/21 22:35:03

高平陵之变时,曹爽最终决定交出兵权,主要原因是他做事没有主见。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当时他也不具备和司马懿抗衡的能力。

首先,在洛阳附近,司马懿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魏明帝曹叡临终前,因为太子曹芳还年幼,于是任命司马懿和曹爽为顾命大臣,辅佐曹芳执政。曹芳继位初期,曹爽对司马懿还非常尊重,听从他的意见。不过后来曹爽以明升暗降的方式把司马懿升为没有实权的太傅,同时任命自己的弟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控制了洛阳的军队。加上曹爽自己是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曹爽可以说兵权在握。

然而当司马懿发起高平陵之变时,曹爽和曹羲、曹训等人都陪着曹芳去高平陵扫墓。司马懿在曾经担任过中护军和护军将军,在中军有很大影响力的太尉蒋济帮助下,接管了洛阳的驻军。

而曹爽只是出去扫墓,并没有带太多的军队。在得知司马懿发动政变以后,曹爽不得不临时征发屯田士卒修筑营垒自卫,可见他兵力之单薄。因此在洛阳附近司马懿已经具备了绝对的兵力优势,所以他还有余力派兵出城驻守洛水,防止曹爽逃亡关中,和他的心腹雍凉都督夏侯玄汇合。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曹爽拒绝交出兵权,以司马懿的性格肯定不会手软,会派出军队直接攻击曹爽。而且司马懿也是三国时期排名靠前的军事家,在用兵能力上比曹爽高得多,因此曹爽几乎没有什么胜利机会。

其次,即使曹爽侥幸逃到许昌,也难以和司马懿对抗。

有些人认为司马一族掌握曹魏军政大权以后,魏国内部发生了多次叛乱反对司马家族专权。所以曹爽如果逃到许昌,就可以召集起大军讨伐司马懿,这个观点其实有误。

当时魏军除了洛阳外,其他部队分属扬州、荆州、豫州、雍凉、河北五个地区。其中又以直面蜀吴的扬州、荆州、雍凉三个地区和防范北方胡人的河北地区兵力最多

这其中河北地区距离太远,可以忽略不计。而司马懿曾经在最靠近许昌的荆州长期任职,此时的都督荆州的王昶也是司马懿举荐上去,所以肯定站在司马懿这边。

雍涼都督夏侯玄倒是和曹爽关系很好。不过司马懿也曾经在雍凉任职,同样有不少旧部。夏侯玄在伐蜀之战兵败而回,因此雍凉大军到底支持谁还在两可之间。更何况司马懿掌握洛阳驻军以后,就驻军洛水,切断了曹爽西去之路,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雍凉军马的支持。

至于扬州都督王淩和豫州都督毌丘俭后来曾经先后发动了反对司马家族专权的叛乱,会让有些人误会他们会支持曹爽。不过实际上王淩和毌丘俭只是忠于曹魏才起兵反对司马专权。

而在高平陵之变发生时,由于此前曹爽排挤司马懿,任用亲信把持朝政,他主持的对吴、对蜀的战争都遭到了失败,魏国国力大损。因此实际上朝中忠于曹魏的大臣也反对他继续执政下去。司马懿实际上得到了多数朝中重臣和太后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忠于曹魏的地方大员也不会支持曹爽,反而会支持司马懿。扬州都督王淩和豫州都督毌丘俭也不会例外。

很明显,即使曹爽侥幸逃脱了司马懿的追杀,逃到了许昌,也不会得到什么人的支持,一样会兵败。

所以高平陵之变时,即使曹爽拒绝交出兵权也难以和司马懿抗衡,兵败身死的可能性极大。

标签: 曹爽

更多文章

  • 司马懿诛杀曹爽后代,3岁孩童笑着上刑场,看着让人揪心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曹爽

    司马懿和曹爽同为人臣,但实际上却是死对头。在司马懿夺取了曹爽的兵权之后,心狠手辣的他也没有放过曹爽的后代,就连三岁孩童都被残忍杀害。在电视剧中很多观众都看过曹爽三岁的儿子曹麟被绑着游街示众的时候,还在笑嘻嘻的和街边的小伙伴们打招呼,年幼的他并不知道等待着他的是什么,看到这一幕是不是很多观众都感到非常

  • 高平陵之变时,如果曹爽放手一搏,能否击败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曹爽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临终时,因为太子曹芳年幼,于是遗命让曹真之子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然而曹爽后来却在心腹的撺掇下,先是晋升司马懿为太傅夺取了他的实权,又以自己的弟弟曹羲和曹训分别出任中领军、武卫将军,掌握了宫中的禁军,命亲信丁谧等人入尚书台,将司马懿完全架空,自己独揽曹魏军

  • 曹爽权倾朝野,掌握数十万军队,为何败给只有3000死士的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见史简谈史标签:曹爽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重,将年仅8岁的太子曹芳托付给大将军曹爽和司马懿。曹芳继位后,赐给曹爽“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特权。可是曹爽还不满足,听从亲信丁谧的计策,“明升暗降”,将司马懿升为太傅,削去司马懿的军权。同时,曹爽任命兄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从此

  • 《虎啸龙吟》这个逗比小兵,曹爽用他杀司马懿,两次都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故林美食标签:曹爽

    《虎啸龙吟》最新剧情里,曹爽利用小皇帝下圣旨,将司马懿明升暗降为太傅,并设下鸿门宴,在皇宫中设下刀斧手埋伏司马懿。当司马懿跟着丁谧行至宫中走廊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兵。其他士兵都在安安分分地站岗,就这个小兵鬼鬼祟祟东张西望的,你是怕司马懿看不到你?不过,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胖子很眼熟?没错,这就是上次曹

  • 曹爽如果一直尊重司马懿凡事与他商量,司马懿会篡权吗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曹爽

    曹叡临死前,因为曹芳年幼,特意命曹爽和司马懿两人辅政,一同作为顾命大臣。刚开始的时候曹爽认为司马懿是四朝元老,两次顾命,“年德并高”,所以很尊重他,以父辈相待。可以说这一时期两人相处得不错。不过后来曹爽的亲信何晏等人认为曹爽不该把大权委之于他人,建议他架空司马懿,自己掌权。曹爽听了他们的蛊惑以后,把

  • 面对曹爽等人团团伙伙的打压,司马懿的反击方式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曹爽

    公元201年,曹操刚刚掌权,就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但是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意应召,但是又不敢得罪曹操,就假装得了风痹症,曹操怀疑司马懿在敷衍自己,派了一个刺客深夜闯进司马懿的寝室去察看,果然看到司马懿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刺客看到这个场景,有点不相信,于是,就拿出身上的佩刀,架在司马懿的身上,装出

  • 如果曹爽不交出兵权,能不能打败司马懿?答案很明显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曹爽

    如果曹爽不交出兵权,他能打败司马懿吗?对于这个问题,有小伙伴认为可以。首先,他有举国出兵的印记。曹爽可以调集全国军队侍奉大王,但是洛阳的司马氏,加上自己的三千本部大军,再加上洛阳守军,最多只能调动两万大军。论军事实力,曹爽有着巨大的优势。其次,曹双芳拥有巨大的人才优势。曹爽的辅佐桓范,名震天下,曹爽

  • 虎啸龙吟偷窥狂魔曹爽教你全天候360度无死角监视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曹爽

    监控器、针孔摄像机当然是现代偷窥狂魔必备,但是如果放在“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代呢,该如何实现这种操作?不要着急,远在曹魏时代的大将军曹爽,就曾顺利完成偷窥其政敌司马懿的行为,却不料老司机也会翻车,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十分有趣。那么,我们来还原一下曹爽偷窥行为全过程:第1步:买宅基地如果你足够土

  • 高平陵政变时曹爽仍有机会进行反击,但最终却束手就擒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曹爽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魏少帝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借郭太后懿旨携子司马师、司马昭以及太尉蒋济等人发动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后曹爽被诱杀,曹魏军政大权悉数落入司马懿之手,史称“高平陵政变”。曹魏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危,驾崩前将太子曹芳托付于宗室曹爽和大臣司马懿,命二人为辅政

  • 司马懿诛灭曹爽三族的失信为什么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鬼说天下标签:曹爽

    延熙十二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在政变过程中派人对曹爽说:“唯免官而已,以洛水为誓”,导致曹爽主动投降,史称“洛水之誓”。然而曹爽投降后,司马懿却失信并杀了曹爽全家。本鬼个人认为:司马懿诛灭曹爽三族的失信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鲜为人知的是,因为曹爽掌权期间干了很多不得人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