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虎将徐晃武艺超群,为何却想投靠曹操?或藏西凉军一个秘密!

虎将徐晃武艺超群,为何却想投靠曹操?或藏西凉军一个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憨豆侃影 访问量:1523 更新时间:2024/1/19 3:09:10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东汉末年,徐晃跟随杨奉讨贼有功,从无官职被提拔为骑都尉,完成了从做吏到当官的量变;说服杨奉护汉帝东归,由无爵位被敕封为都亭侯,实现从为官到进爵的质变。

徐晃讨贼时,正是李傕郭汜把持朝政之际。为此,徐晃讨贼,就是讨反对李傕的人或势力,而非讨反叛皇帝的人,更不是平颠覆朝延的势力。所以,贼的界定,对徐晃而言,危害所依附人及势力的利益,就是贼,是反贼,是必听命令去征讨。徐晃进言时,正是杨奉、李傕关系交恶之中。因此,徐晃进言,就是进求得杨奉的利或性命,而非进谋寻皇帝的利,更不是追匡扶汉室的目标。所以,言的划分,对徐晃来说,有利于所仰仗人或势力的权益,就可言,是劝说,是必尽全力去说服。

兴平二年(195年)七月甲子(《资治通鉴》记,因195年七月为庚午朔,无甲子,疑甲午之讹。),汉献帝出长安,开始东归,渡过黄河,十一月至东岸的安邑(县名,属河东郡,为郡治,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时,徐晃因护送有功,被封为都亭侯。

都亭侯,东汉置,为亭侯的一种,位在乡侯下。据东汉说法:在乡之亭称野亭,在城之亭称都亭。唐朝李贤在《后汉书·卷十·皇后纪》中注说:“凡言都亭者,并城内亭也”。为此,“都亭”在任何一个城都有的。故徐晃被封都亭侯,应在安邑县内。

建安元年(196年)七月甲子(初一),汉献帝到达洛阳,历时一周年且历经磨难及九死一生,走完长安到洛阳的区区八百里路。《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是这样记载徐晃劝说杨奉归顺曹操不成:及到洛阳,韩暹、董承日争斗,晃说奉令归太祖;奉欲从之,后悔。

徐晃之所以会再次劝说杨奉改变立场,是由于如下原因。

其一,环境迭变。

在长安,只有李傕、郭汜把持朝政,仅视皇帝及百官如权力争夺的筹码;在东归途中,后有李傕追兵,前有山河险阻,内有护送将领不合,外无地方诸侯勤王;到洛阳,汉献帝虽脱离李傕的魔爪,但环境更加恶劣,如洛阳内已被董卓烧为白地:上无寸瓦,百官只能披荆棘而依墙壁;下无尺地,官员只得摘野菜而裹食腹。洛阳外已无人听命皇帝:州郡长官不愿进贡;割据诸侯不肯勤王。更为可悲,朝堂上原护送汉献帝的诸将不合,特别是韩暹、董承在洛阳争权夺利日益白热化。因而,徐晃乃至官居车骑将军的杨奉都要面对迭变的洛阳环境。

其二,形势谲变。

汉献帝进入洛阳后,护送汉献帝的有功人员又出现不合:先是大司马张杨离开洛阳回河内(郡名,属司州(又称司隶校尉部),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雒阳北百二十里)拱卫洛阳,后是徐晃就跟随杨奉出京驻军梁县(县名,属河南尹,治今河南汝州市西南,雒阳西百六十里)护卫洛阳,而韩暹、董承二人留在洛阳守卫皇宫。在洛阳,原白波军将领韩暹仗着从曹阳(地名,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护送汉献帝回洛阳有功劳而专横跋扈;原西凉军阀部将董承对韩暹的所作所为十分厌恨,又因势力不如韩暹,无法与其争个高下,就私下派人召请在许昌的曹操前来洛阳,以便增强董承的实力。《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孝献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公元一九六年)》记述:韩暹矜功专恣,董承患之,因潜召操;操乃将兵诣雒阳。为此,徐晃及其效力的杨奉都无法回避谲变的洛阳形势。

徐晃之所以会劝说杨奉投靠曹操,是基于此时的洛阳环境及形势,是在变中求生存,求发展。

笔者按:通权达变,指随客观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办法,不死守常规。徐晃,虽官小言微,却忠肝义胆,甚至看透汉献帝东归洛阳后的变幻莫测的政治形势。在云谲风诡的政治环境中,徐晃又一次做出劝说杨奉投靠曹操,以求得国家的安定。正所谓:爱国不分身份。

标签: 徐晃

更多文章

  • 韩信和徐晃都是背水列阵,为什么一胜一败

    历史人物编辑:张秀权标签:徐晃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亡地”与“死地”不是绝对的,“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三国时期,徐晃照搬兵法,背水列阵,非但没有激发出士气,反而士气逐渐瓦解,一战而溃。赵云用“空营计”哄退并击败曹军以后,曹操恼羞成怒,他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又命令徐晃为先锋、王平为副将,进兵至汉水与蜀军决战。当徐

  • 曹营猛将徐晃居然被一无名小卒斩杀,是否说明五子良将徒有虚名?

    历史人物编辑:旧城闲谈标签:徐晃

    徐晃名列曹操五子良将之中,为人忠勇,艺高人胆大且善于用兵。曹营第一猛将许褚曾与徐晃交战五十回合而不能取胜;樊城解围,面对功力损耗百分之三十的关二爷,徐晃八十回合击败之,并成功解除了樊城之围,为关羽敲响了丧钟。然而,一代名将的归宿却显得虎头蛇尾,追随司马懿讨伐孟达时,徐晃身先士卒,结果被上庸城中的无名

  • 徐晃二十回合败于颜良,让赵子龙上去,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徐晃

    颜良兵近白马,安营扎寨,与曹军对面相望,曹操见颜良嚣张跋扈,居然对着自己做出一个大拇指朝下的挑衅动作。曹操大怒,令原吕布降将宋宪出马,与颜良只打了一个照面,便被颜良一刀斩于马下,魏续出马为同伴报仇,结果也是一刀被斩于马下。徐晃出马,与颜良二十回合,败归本阵,诸将悚然。这是演义中的描写,作者为了贬低徐

  • 张飞以一敌三:大战许褚、张辽、徐晃,胜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小韩韩说娱乐标签:徐晃

    张飞以一敌三:大战许褚、张辽、徐晃,胜负如何?曹操赤壁兵败,率残兵败将逃走,在半路上,被赵云截住厮杀,徐晃张郃双战赵云,曹操得以脱身,走了不远,遇到了张飞,张飞挡住去路,许褚骑着一匹没有马鞍的战马来战张飞,张辽和徐晃也上来,一起打张飞,最终胜负如何?三个一流上将,三个打一个,张飞不落下风?在正史中,

  • 《三国演义》中关羽在樊城下为何不能击败徐晃,最终败走麦城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徐晃

    关羽水淹七军,击败了于禁所统帅的魏军以后。樊城在关羽围攻之下一再告急。曹操又命徐晃来解围。结果关羽和徐晃在城下大战八十多合不分胜负。最后曹仁从樊城冲杀出来,荆州军两面受敌,败退下去。关羽只能率军退过襄江,前往襄阳。关羽当年和徐晃也交过手。下邳之战徐晃和许褚联手对战关羽却被关羽击败。显然在公平条件下徐

  • 徐晃能解樊城之围,让关羽败走麦城,并非因为他有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肖邦青史谈标签:徐晃

    徐晃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他一生战功赫赫,屡次为魏国攻城拔寨,但是他的军事能力与关羽相比,还是逊色一筹。曹仁在樊城被关羽的军队围困时,却是徐晃率领魏军去樊城帮助曹仁解除了围困。徐晃为什么能在樊城战胜关羽呢?其原因有两点。1、有援兵徐晃去解樊城之围后,曹操又增派了援军,去给徐晃帮忙。当时驻守樊

  • 徐晃射出的一支箭,击碎了武圣关羽的不败神话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徐晃

    关羽,是三国武将之中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是蜀汉武将之中的翘楚之辈,也是整个三国时代武将群体中的佼佼者。他第一个创造了“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战场传奇,在荆襄之战中独当一面,独自发起北伐中原,以一己之力挑战强大的曹操,水淹七军,生擒曹魏名将于禁,打得曹操差点迁都,取得了任何武将都难以望其项背的辉煌功绩。

  • 三国里最悲哀的大将,战平赵云打败张辽徐晃,最后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徐晃

    三国里最悲哀的大将,战平赵云打败张辽徐晃,最后死于非命袁绍作为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又是十八路诸侯的盟主,在三国初期的地位也是非常的高,在刘备不得志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时候袁绍可以说是三国中势力最大的一方,城池最多士兵也是最多,而支撑袁绍有如此功绩的除了和自己的家族有关外,他旗下的两员生猛大将也可以说是

  • 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徐晃下令后猛攻,关羽败退……

    历史人物编辑:小韩韩说娱乐标签:徐晃

    关羽一生军事胜利的顶点,应该是北伐襄樊,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一时之间,都起了要迁都的想法,避其锋芒。我们知道后来,就是吕子明白衣渡江,关云长败走麦城了。其实在这中间,徐晃和关羽也有一次经典的对决。我们知道曹操手下大将中,张辽和关羽的关系非常好。曹操曾让张辽试探关羽,关羽对张辽实话实说,不会

  • 张辽武力,比徐晃若何?关羽的话里有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徐晃

    张辽、徐晃,都是曹操麾下的重要部将,都以能征善战,骁勇果敢著称于世,论功劳,张辽取得天柱山、逍遥津两大战役的胜利,威名赫赫,徐晃也有阻击关羽、夹击马超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胜利,不遑多让。论职位,张辽是前将军,徐晃是右将军,也是一个级别的。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徐晃以严谨著称,被曹操赞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