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平劝阻徐晃未成反差点遭到杀身之祸从而投蜀,多次力挽狂澜

王平劝阻徐晃未成反差点遭到杀身之祸从而投蜀,多次力挽狂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圆圆聊体育 访问量:1079 更新时间:2024/1/22 0:39:20

王平的名气声望,远不如魏延、姜维,但他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蜀汉名将!

对于蜀汉名将的认知,基本局限在关、张、马、黄、赵、魏、姜这七人身上,如果是演义读者,可能还会加上关平关兴、张苞,甚至还有马岱、廖化等人,却很少有人对王平产生深刻的印象。

历史上的王平,不管是能力,还是战功,或者是影响力都是不容小觑的。在蜀汉后期的几个关键时刻,王平多次挺身而出,以其自身的沉着与胆略,屡次力挽狂澜,进而挽救了蜀汉的命运。

弃曹归刘

王平是巴西宕渠人,这个宕渠就是张飞暴揍张郃的地方;王平是賨民,这个賨就是少数民族的意思;也就是说,王平应该出身于四川一带的少数民族。

王平从小就在外公家长大,曾改名为何平,长大成人后才改回王平。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汉中地,巴西郡的朴胡(七姓夷族的首领)和杜濩(賨邑侯)归附了曹操,被迁徙至洛阳定居,而王平也被一同迁往洛阳,被任命为一个代理校尉,这个职务非常低。

王平

当然了,王平作为被俘获迁徙的少数民族中的一枚青年,不可能被曹操直接发掘用,而是默默无闻地吃了几年闲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汉中之战开打,夏侯渊猝然战死,曹操不得不亲自提兵来战刘备,他带上了当年归附的那帮賨民,于是王平就跟着部队出发了。

曹操战败后,选择了放弃汉中、退守长安,而王平这帮賨民不可能优先撤离,绝对是殿后垫背的。就是在此期间,王平投靠了刘备,“从曹公征汉中,因降先主”。

王平为什么要投靠刘备呢?王平投蜀,主要是因为他面临了生存的危机。

王平做了徐晃的副将,作为副将,他劝说徐晃不要背水结营这本来没有错。但是徐晃轻敌冒进,非但不听,还有些看不起他。“晃曰:‘汝可引步军拒敌,看我引马军破之。’”

事实证明并不是谁都能学成韩信,徐晃的背水结营很不合战法,他屡攻不下准备撤退的时候,被黄忠和赵云趁机冲垮了队伍,魏军纷纷落入汉水,徐晃本人也差点丢掉性命。王平为了确保营寨不丢失,选择据守不出,这让徐晃非常恼火。“晃死战得脱,回营责王平曰:‘汝见吾军势将危,如何不救?’平曰:‘我若来救,此寨亦不能保。我曾谏公休去,公不肯所,以致此败。’晃大怒,欲杀王平。”

王平

正是因为这场风波,王平当夜就领着本部军马离开了徐晃,投奔了刘备。要说王平为什么弃魏投蜀,主要原因是王平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别看王平不识字,但是他的政治觉悟是非常高的,他不会把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比如说后来镇守街亭,他知道马谡上山扎营不妥,劝说无果仍然坚持,如果他和马谡一同上山,他的罪责也不小,正是他的一再坚持,终于让马谡给他分了5000兵马,互为犄角。为后来把这支队伍带回去创造了条件。事后做出处理的时候,马谡被杀,王平逃过了一劫。

汉水的这场兵败,曹操肯定是要追究责任的。按理说徐晃的错误,肯定是徐晃担责,但是王平和徐晃相比,重要性肯定不如徐晃,这时候王平很可能就会被当替罪羊。就像北伐,诸葛亮下令约束诸军不要轻敌冒进。魏延和陈式不听,主动出击中了埋伏,本来是魏延主要责任,但是因为魏延还有大用,结果负次要责任的陈式顶了缸被杀了头。王平、徐晃正是和陈式、魏延这种情况相同。即使王平不会被曹操杀头,他在魏军也将没有出头之日,这一仗他可是把徐晃得罪死了。

刘备

在这种情况下,他当机立断,立马率军投靠了刘备。凭借他的一技之长(识地理)迅速在蜀军站稳脚跟。并在后来的平定南中和北伐中屡立战功。

王平归顺刘备之后,被任命为牙门将。大家不要看不起这个牙门将,赵云在长坂坡(救回阿斗)之后才升任为牙门将,魏延在入川之战因为数战有功才升任为牙门将,所以说,对于身无寸功、只有归附之举的王平来说,刘备已经很抬举他了!

街亭之战

在蜀汉集团,王平也沉寂了数年!王平并没有混日子,而是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

然而,王平是个文盲,别说写字了,连认识的字都不超过十个!但是,王平却喜欢让别人读史书给他听,“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知其大义”,然后还能评论得头头是道,如果想写什么随想笔记、划个重点什么的,就口头讲述、让别人代笔,“口授作书,皆有意理”。

读史可以明智,鉴史可以正举,王平在学习中得以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将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直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王平作为马谡的先锋,开始初露锋芒。

其实,街亭之战与司马懿没有任何关系,曹魏方面真正的指挥官是张郃!

马谡

此战中,马谡“舍水上山”,“平连规谏谡”。王平无奈,只能驻扎在附近的山坡处,以作掎角之势。

张郃一上来,也是围山、断水,等于把马谡绑了起来还掐着脖子!马谡丢下部众逃命去了(被斩的终极原因),士兵作鸟兽散,只有王平所率的一千余士兵岿然不动。王平命令士兵们在高处击鼓骂阵,摆出了恶斗的架势,张郃感觉王平胜券在握,怀疑有疑兵,就不敢乱动。“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正是王平的这个举动,让蜀军的损失最大限度地降到了最小,“徐徐收合诸营,率将士而还”。

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没有王平,蜀军肯定全军覆没了,估计马谡都要被生擒!

正是王平的这个表现,让诸葛亮对他刮目相看。街亭惨败后,马谡被斩首,诸将被责罚,唯有王平得到了嘉奖升迁,“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不仅加官进爵,还统领了无当飞军。

无当飞军

诸葛亮南征之后,利用当地蛮夷兵源,挑选青壮年、敢死之士,组建了一支精锐战队,就是无当飞军,这支由诸葛亮亲手打造的战队,第一任统帅正是王平!

白马义从由公孙瓒亲自统领;虎豹骑先后由曹纯、曹真、曹休等人统领(甚至曹操自己都想统领);陷阵营由吕布麾下最善战的高顺统领;白毦兵由刘备身边仅次于赵云的陈到统领。

诸葛亮

以此来看,就可知王平在诸葛亮心中的地位了!这个位置,可是诸葛亮亲自挑选任命的!

街亭之战对于蜀汉来说是惨痛的损失;但对于王平的仕途来讲,未必不是良好的契机。

只要是金子,不怕被埋藏;只要遇到了契机,就一定要迸发出光芒!

击退张郃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王平再次与老对手张郃遭遇了!

这一次,张郃本来是曹魏的主帅,战斗欲望强烈,但是曹睿又派司马懿前来总督诸军(张郃、郭淮、费耀等人)。司马懿一来,就坚壁不出,任凭蜀军各种咒骂,就是不出去。张郃看不下去了,主动请求出战;司马懿不从,被张郃等人嘲笑为“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后来诸葛亮率军攻祁山,派王平镇守南围。司马懿得到曹叡督促进兵的指令后,终于决定开战,要与诸葛亮打正面,然后派张郃去进攻王平。

这一战,司马懿输惨了,被诸葛亮收拾了“甲首三千”!

这一战,斗志高昂的张郃取得了什么战绩呢?他去攻击王平,可惜颗粒无收、铩羽而归,“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张郃

其实,这个时期,蜀军中能够抗衡张郃的,基本是凤毛麟角了,而王平能够镇守南围、阻击强敌,足以显示自己的特殊地位和高端能力!

击退魏延

五丈原,诸葛亮病逝,杨仪主持军务,率军徐徐而退。魏延作为蜀军第一大将,与杨仪有旧仇,严重不服,他倍道兼程,赶到了杨仪前面,烧绝栈道,占据南谷口,派兵逆击杨仪。

这个时刻,关系到蜀军的生死存亡,王平又站了出来,“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

王平在阵前抵御魏延,并且大骂魏延的先登部曲,“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的部曲自认为理亏,于是不战而散,王平得以将魏延击退。“仪令何平在前御延”;其实,这个何平就是王平!魏延向汉中逃去,在半道上被马岱追杀。

如果没有王平,魏延之乱真的不知道要如何收场!可以说,王平间接地挽救了蜀汉的命运。

兴势之战

诸葛亮去世后,王平击魏延有功,被升为安汉将军,任汉中太守!这个位置,本来是魏延的。

王平在汉中镇守十年,先后升任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总督汉中诸军事!

曹爽

正始五年(244年),曹爽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向蜀汉猛开火力,亲自率领步骑十余万进攻汉中,而先头部队已经杀到了骆谷。

此时,汉中驻军不满三万,敌我悬殊,各位将领全都不战而惧、惊恐无措,整个蜀汉集团几乎没有人敢于独当一面。这个时候,王平又站了出来,而且表现出了大将风度!

诸将建议,应该放弃汉中守备,撤回汉、乐二城固守,然后等待大将军费祎的援军,再杀个回马枪,就能将失地夺回来。平心而论,这个决策就是个逃跑主义!

王平极力反驳,他认为涪城距离汉中有上千里地,远水不解近渴,一旦魏军得到了汉中之地,必将是心腹大患,所谓守汉中则蜀中可立、失汉中则蜀中必亡!

王平给出了战术规划,“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而动,平率千人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也就是说,王平不仅要“自临之”,还要“为后拒”,这条计策,最终成了蜀汉抵抗曹爽的主心骨!

王平

后来的演变,正如王平的规划,在涪城诸军和费祎赶来之后,曹爽被击退,“魏军退还,如平本策”!

遥想当年,刘备在庆功宴上问魏延,给你个汉中太守,你会怎么干呢?魏延是刘备的心腹红人,当然可以大唱高调,“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然而,不得不说,魏延镇守汉中期间,曹魏根本没有对蜀汉发动过任何战争。反而是王平,在大敌当前的关头,力排众议、力挽狂澜,这个表现,似乎不比魏延差吧?

四年后,王平病逝。

整体而言,王平的军事能力非常突出,甚至可以比肩曹魏五子中的张郃、徐晃等人,相比于爱说大话的魏延以及默默无闻的赵云,王平一点儿都不差!假设对蜀汉名将来一个大排名,如果没有刀劈夏侯渊的黄忠,如果没有招降刘璋的马超,如果没有牛气冲天的魏延,那么王平的军事能力和战绩功劳,绝对可以再往前排一排,大概仅次于诸葛亮、关羽、张飞、姜维等人。

标签: 徐晃

更多文章

  • 如果马超以一对二,面对着张辽、徐晃围攻,会赢么?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徐晃

    张辽和徐晃联手围攻马超,他们能赢吗?在我看来,他们赢不了!因为马超太猛太勇,两次打败曹军。潼关之战,曹操几乎没有被生擒。两军相遇,曹操大骂:“马超,你是汉奸,朝廷对你好,你为何造反?”马超啐一口唾沫骂道:“曹阿蛮这个汉奸,你杀了我爹,我不杀你,我誓不做人!”曹操大怒,下令迎战。七八回合后,他败下阵来

  • 击败关羽,逼平许褚,曹营猛将徐晃的真实实力究竟有多恐怖?

    历史人物编辑:晚星文史斋标签:徐晃

    《三国演义》中,蜀汉政权可谓将星闪耀,五虎上将乃是前三国时代毋庸置疑的最强武将集团。也因为其光芒过于耀眼,同样出色的曹魏名将集团在衬托下显得格外平庸,这不过是错觉而已。被世人认为是“三流武将”的徐晃,真实能力相当出色,典韦去世之后的曹魏集团中,许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而徐晃则紧随其后,与许褚在伯仲

  • 此人曾击败徐晃、战平赵云,但为何却被关羽三合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徐晃

    此人曾击败徐晃、战平赵云,但为何却被关羽三合斩杀?东汉末年,汉室皇权衰败,大汉疆域内早已是军阀割据的天下。在中国的北方,就曾盘踞着当时势力极强的一个军阀,名曰袁绍。袁绍帐下有四位猛将,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颌颌高览。其中,武力最猛的自然要属颜良和文丑二人。在曹操和袁绍争夺北方控制权之时,孔融以颜良、文

  • 关羽和徐晃的关系非常好,两人是如何成为朋友的?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一会标签:徐晃

    说起关羽大部分都会想到他过五关斩六将,更是忠义的化身,也会想到他与张飞、刘备三人桃园三结义的佳话,关羽也因为自身武力不俗,骁勇善战而颇为自负,身边都没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毕竟一般人他也不怎么能看得上人家,其实别说一般人,就是曹魏和东吴的好多名将关羽都看不上眼,但他却独独和徐晃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这是为什

  • 虎将徐晃武艺超群,为何却想投靠曹操?或藏西凉军一个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憨豆侃影标签:徐晃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东汉末年,徐晃跟随杨奉讨贼有功,从无官职被提拔为骑都尉,完成了从做吏到当官的量变;说服杨奉护汉帝东归,由无爵位被敕封为都亭侯,实现从为官到进爵的质变。徐晃讨贼时,正是李傕、郭汜把持朝政之际。为此,徐晃讨贼,就是讨反对李傕的人或势力,而非讨反叛皇帝的人,更不是平颠覆

  • 韩信和徐晃都是背水列阵,为什么一胜一败

    历史人物编辑:张秀权标签:徐晃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亡地”与“死地”不是绝对的,“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三国时期,徐晃照搬兵法,背水列阵,非但没有激发出士气,反而士气逐渐瓦解,一战而溃。赵云用“空营计”哄退并击败曹军以后,曹操恼羞成怒,他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又命令徐晃为先锋、王平为副将,进兵至汉水与蜀军决战。当徐

  • 曹营猛将徐晃居然被一无名小卒斩杀,是否说明五子良将徒有虚名?

    历史人物编辑:旧城闲谈标签:徐晃

    徐晃名列曹操五子良将之中,为人忠勇,艺高人胆大且善于用兵。曹营第一猛将许褚曾与徐晃交战五十回合而不能取胜;樊城解围,面对功力损耗百分之三十的关二爷,徐晃八十回合击败之,并成功解除了樊城之围,为关羽敲响了丧钟。然而,一代名将的归宿却显得虎头蛇尾,追随司马懿讨伐孟达时,徐晃身先士卒,结果被上庸城中的无名

  • 徐晃二十回合败于颜良,让赵子龙上去,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徐晃

    颜良兵近白马,安营扎寨,与曹军对面相望,曹操见颜良嚣张跋扈,居然对着自己做出一个大拇指朝下的挑衅动作。曹操大怒,令原吕布降将宋宪出马,与颜良只打了一个照面,便被颜良一刀斩于马下,魏续出马为同伴报仇,结果也是一刀被斩于马下。徐晃出马,与颜良二十回合,败归本阵,诸将悚然。这是演义中的描写,作者为了贬低徐

  • 张飞以一敌三:大战许褚、张辽、徐晃,胜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小韩韩说娱乐标签:徐晃

    张飞以一敌三:大战许褚、张辽、徐晃,胜负如何?曹操赤壁兵败,率残兵败将逃走,在半路上,被赵云截住厮杀,徐晃张郃双战赵云,曹操得以脱身,走了不远,遇到了张飞,张飞挡住去路,许褚骑着一匹没有马鞍的战马来战张飞,张辽和徐晃也上来,一起打张飞,最终胜负如何?三个一流上将,三个打一个,张飞不落下风?在正史中,

  • 《三国演义》中关羽在樊城下为何不能击败徐晃,最终败走麦城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徐晃

    关羽水淹七军,击败了于禁所统帅的魏军以后。樊城在关羽围攻之下一再告急。曹操又命徐晃来解围。结果关羽和徐晃在城下大战八十多合不分胜负。最后曹仁从樊城冲杀出来,荆州军两面受敌,败退下去。关羽只能率军退过襄江,前往襄阳。关羽当年和徐晃也交过手。下邳之战徐晃和许褚联手对战关羽却被关羽击败。显然在公平条件下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