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美人配英雄。三国时期,恰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一个美人如云的年代。在《军师联盟》中,有一个女子被誉为“三国第一美女”,她就是甄宓,也就是史书上的甄夫人,而甄夫人的英雄是曹丕。甄夫人曾深得曹丕宠爱十多年。
但却在曹丕遇到另一个女人——郭女王时输的一败涂地,她为何争不过郭女王呢?史书称呼曹丕之妻甄氏为甄夫人,关于她的真实名字,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只是相传叫做甄宓,这里就暂且称她为甄夫人。
甄夫人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美人,她究竟有多美呢?相传甄夫人曾“一女乱三曹”,曹家三个优秀的男人——曹操、曹丕和曹植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甄夫人原本是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
公元204年,曹操带兵攻下邺城,袁熙仓皇出逃,甄氏留在邺城。早就听闻甄氏貌美的曹操,动了想要将甄氏占为己有的念头。但没有料到,曹丕先进了袁府,遇见了甄氏并对她一见钟情,立即请求曹操允许他娶甄氏为妻。
曹操不好同儿子抢女人,于是便应允了曹丕的请求。曹丕与甄夫人成婚后,对她很是宠爱,史载甄夫人“擅室数岁”。在这一期间,甄夫人为曹丕生下了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而曹叡就是后来的魏明帝。
除了曹操和曹丕,曹植似乎也对甄夫人情根深种。《昭明文选》中记载,曹植曾求娶甄氏为妃,而曹操却把她许配给了曹丕。甄夫人死后,曹植因思念她而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其中的洛神宓妃,就是以甄宓为原型,因此《洛神赋》又叫《思甄赋》。
郭氏的名字也没有记载,由于她少时秀外慧中,她的父亲称赞道“此乃我女中王也”,故以女王为字,后就称呼她为郭女王。郭女王很早就失去双亲,年少时漂泊流离,后来到曹丕府上,深得曹丕喜爱。
郭女王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女人,陪着曹丕一路过关斩将,登上帝位。随着曹丕地位越来越高,郭女王的名分也从夫人升到贵嫔,最后曹丕甚至不顾大臣反对,力排众议立郭女王为皇后,史称“文德郭皇后”。
公元224年,曹丕率军东征,郭皇后留守许昌,当时许昌城中接连大雨,许多城楼房屋倒塌。有大臣奏请皇后移居别处,郭皇后说道,昔年楚昭王出游,王后贞姜留守渐台,未见昭王信符,王后遇洪水而不退,如今皇上御驾远征。
她驻守后方并未遇到洪水之急,又怎么能转移呢?正是郭皇后一直坚守后方、稳定大局,曹丕在外冲锋陷阵时才没有后顾之忧。郭皇后一生最遗憾的事,大概就是没有子嗣,于是曹丕将甄夫人所生之子曹叡过继给她。
后来,平原王曹叡继承大统,尊奉郭皇后为皇太后。按照时间来看,自郭女王进入曹丕府中后,甄夫人就愈发失宠,而郭女王愈来愈得曹丕喜爱。至公元221年,曹丕赐死甄夫人;第二年,曹丕力排众议立郭女王为皇后。
从这个结局来看,如果甄氏和郭氏之间真的有斗争的话,郭皇后确实是最后的赢家,而且甄夫人输的很彻底。但是,甄氏和郭氏之间的斗争只是人们的一种揣测,谁都没有办法拿出确切的证据来证明。
人们根据最后的结局来揣测甄夫人的失宠和赐死与郭皇后有关,还编排出了甄夫人和郭女王“争宠”的不同版本。其中流传最广的版本是:甄夫人的死是因为郭女王陷害,魏明帝后来替生母报仇。
这种说法其实根本站不住脚。甄夫人被赐死时,魏明帝曹叡已经十七岁,这个年纪的他不可能对生母的死因完全不知晓。魏明帝登上皇位后,不但奉郭女王为皇太后,而且对她十分孝顺,对她的家人也十分关爱。
郭女王在魏明帝登基九年后去世,如果魏明帝要为母报仇,根本没有必要等这么长时间。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呢?最接近的推测是:曹丕移情别恋。甄夫人美若天仙,曹丕也会移情别恋?
首先,否定甄夫人年老色衰、郭女王以貌取胜这个说法。史书上并没有对郭女王的容貌做描述,但是想要超越甄夫人这个“三国美貌天花板”想必是不可能的。另外,郭女王比曹丕还要大三岁,也不存在胜在年轻的问题。
郭女王应该是胜在了“谋略”。《三国志》写道“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这说明,曹丕从胜过曹植被立为世子一路到登基为帝,郭女王功不可没。对于一心想要成就大业的曹丕来说,有什么女人能比可做战友的郭女王更吸引人的呢?
曹丕即王位后,一直南征北战,甄夫人被留在邺城驻守,而郭女王却一直陪伴在曹丕左右。一直在身边的人,感情总是会更深厚些,甄夫人与曹丕长期分离,久而久之,自然不如郭女王与曹丕亲密。
221年,曹丕即帝位,甄夫人也没能去到帝都,仍旧留在邺城,第二年曹丕就下旨赐死了她。关于曹丕为何要赐死甄夫人,一般也有两种说法。一是郭女王进谗言陷害,二是甄夫人受冷落依旧,心生怨言。
但是,《魏略》中只说郭女王陷害,至于用了何种手段,却只字未提。按照《三国志》的记载,郭女王并不是一个品行低下的人,相反她堪称后宫表率。因此第一种说法,不足为信。
由此看来,郭女王比甄夫人更适合曹丕。即便甄夫人姿貌绝伦,贤良淑德,但是红颜易老,以色侍人难长久,在曹丕眼里自然比不上能助他一臂之力的郭女王。因此甄夫人争不过郭女王也是必然的。
结语:许多史料不遗余力的抹黑郭女王,称赞甄夫人,甚至有板有眼地写出郭女王陷害甄夫人的精彩大戏。究其本质,不过是封建男权社会容不下一个有“政治能力”的女人,就如同一代女皇武则天一样,死后往往被史学家口诛笔伐。而甄夫人太美好了,生的那样美丽,死的那样凄凉,太符合封建社会人们同情的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