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志》中的郭嘉与《三国演义》里的郭嘉,差别有多大?

《三国志》中的郭嘉与《三国演义》里的郭嘉,差别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俊慧文史苑 访问量:4392 更新时间:2024/2/12 1:14:48

本文为百家号历史红馆原创首发,商业转载须授权!

前言: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表”,“志”,不符合一般正史的规范。《三国志》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因为魏、吴两国之前已经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自然也成了陈寿著写《三国志的》的基本史料,而蜀国没有专设立史官,故自行采集,而最终成书陈寿最后仅得十五卷,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一本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但是其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他写演义时相距陈寿著写正史在时间上晚了大约1150年左右,虽然《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但是故事就是故事,那面会出现艺术上的加工和偏离历史的夸大。

正文:

一、出场

相同之处是,郭嘉一开始都是投奔袁绍去但,袁绍对郭嘉敬重,但是一段时间后,郭嘉就发现袁绍不是良主。于是郭嘉离去,隐居六年。

不同之处是,正史里曹操失去了戏志才这样擅长于谋略的谋士,于是写信给荀彧让其给自己推荐一个;而演义里第十回,恰逢曹操招贤纳士,荀彧向曹操推荐程昱时,程昱和荀彧提起他老乡郭嘉,于是两人向曹操共举郭嘉。

关键的是,演义第十回中,程昱向荀彧推荐郭嘉时,荀彧说了一句:“吾几忘却”被人断章取义大加利用,抨击郭嘉可能不过尔尔。其实郭嘉时白衣出身,虽然“少时有远见”,但是不见正史说“少时被举荐”,而且他离开袁绍后隐居六年,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身为曹操身边的大忙人荀彧,一时忘记也是很正常的。

二、施展才华

相同之处是,曹操收留刘备、下邳攻吕布、官渡战袁术、远征乌恒、定计辽东等等这些事件中,郭嘉的计谋在核心上正史和演义中都大同小异,基本上演义时遵循正史的,只是或者过程、或者文字描述稍有文学加工,毕竟《三国志》稍微简陋,《三国演义》是故事要稍微丰富一点。

不同之处只是几处细微之处,稍微提一下就是了,演义第十三回,曹操回援兖州时,郭嘉提醒泰山险路可能有埋伏,这个是《三国志》没有记载的;演义里曹操面试郭嘉的时候,郭嘉靠的就是《十胜十败》,而正史中是在建安二年,曹操讨张绣新败,袁绍写信羞辱,曹操正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之时,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来鼓舞士气。

三、去世

正史里面,放任二袁让其内斗和治理辽东之计是袁绍死后,远征乌恒前就献给曹操的,后袁熙输给袁尚,投靠曹操,最后藉此机会曹操就杀了袁熙,后来乌恒单于被杀,袁尚逃到公孙康处,给公孙康将他的头去献给曹操。正史里郭嘉是一路跟随大军出征,没有半途留在易城养病,正史里只记载从柳城回许都时,半路因气候、水土和劳累去世。

演义里郭嘉是出征乌恒时,路过易城时,因病留在易城养病,最后去世。他临死前,才对曹操献计让二袁自相残杀,和治理辽东之计。

所以简单一分析,单单只分析郭嘉所参与的重大事件,除了在细微之处,与正史和演义有所区别,而作为核心的是郭嘉的计谋,其实并未没有丝毫出入。所以,郭嘉在正史和演义里,差别不大,唯一让读者看起来有区别的是,演义经过文字描述后,让读者在观感上觉得郭嘉太神奇了,仅次于演义里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

标签: 郭嘉

更多文章

  • 郭嘉不死诸葛不出,三国时候的郭嘉很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郭嘉

    三国时候的郭嘉,可以说是算无遗策,为曹操统一北方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曹操众多的臣子里,曹操文爱郭嘉,武爱典韦,这二人在曹营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郭嘉的才策谋略还是很“恐怖”的。毕竟他在前三国时期,还是鲜有对手的。第一,乱世下,郭嘉慧眼识主,知道袁绍难堪大用,转投曹操。郭嘉在自己的21岁的时候,经

  • 郭嘉不死,诸葛不出,曹操手下谋士郭嘉啥水平?

    历史人物编辑:庖丁读史标签:郭嘉

    郭嘉在曹操不出名时,能主动来投,其眼光不一般郭嘉在曹操身边的职权其实并不高,只是一个军师祭酒的官,说白了,就是一个军事参谋,只有建议权,没有指挥权,而且因为年轻,品行存在缺陷,并没有多少威望,相反,还被其他人多次弹劾,要不是曹操庇护,他的日子绝对不好过。虽然郭嘉没有什么权力,但作为名士而言,掌握行政

  •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他到底有多恐怖?一般人很难想象!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郭嘉

    三国是人才辈出的时代,骁勇善战张飞关羽不在话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更是为后人称赞。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同样是一位料事如神才高八斗的谋士——郭嘉。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

  • 如果郭嘉、庞统和周瑜不英年早逝, 魏蜀吴三国谁会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郭嘉

    原来若不是郭嘉、庞统、周瑜英年早逝,魏蜀吴三国谁能统一天下?死得早,说到最令人遗憾的三位谋士,庞统、郭嘉和周瑜都是令人遗憾的,也是三国最好的谋士之一。如果他们没有英年早逝,三国会不会不一样??先说说郭嘉,郭嘉的才华自不必说,因为算得上面面俱到,郭嘉被称为“三国第一鬼”,民间甚至流传着“郭嘉将不死诸葛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真的有这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郭嘉

    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是三国时期荆州名仕水镜先生司马徽说的,建议刘备找到这两个人辅佐。卧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他们都是水镜先生的学生,也是那个时代的顶级人杰。刘备得到诸葛亮后果然拿下荆州,得到庞统后成功夺下益州并建立蜀汉。其实那个时代还有这么一句话"郭嘉不死

  • 30岁郭嘉文出门做发型,再现阔太生活!还是李泽楷正牌女友

    历史人物编辑:振华爱宠物标签:郭嘉

    文/小乐郭嘉文自从和富豪李泽楷谈恋爱后,人生目标就非常明确。他果断失去了进入娱乐圈的机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男友李泽楷身上。事实证明,在经历了一系列不同行业的女朋友之后,李泽楷也喜欢上了郭嘉文这种小鸟似的人。他不仅给对方买豪车豪宅,还经常带她出去玩。看得出来,李泽楷对郭嘉文这个邻家女孩也很上心。当

  • 有人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究竟是中肯的评价,还是夸大其词?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郭嘉

    曹操和郭嘉,三国最牛的组合!纵观曹操征战一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有郭嘉的打法,败张绣,杀吕布,败袁绍。一种是没有郭嘉的打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赤壁之战。为什么赤壁之战败的那么惨,甚至让曹操失去统一天下的雄心。因为赤壁之战的前一年,郭嘉去世。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铩羽而归,更加认识到郭嘉的重要性。但郭嘉

  • 他是曹操最器重大将!不是郭嘉不是张辽,他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郭嘉

    三国时期,曹操的军事实力最为鼎盛,曹操麾下的能人异士总数居三国之首。这样一来,因为手下有这么多能人,曹操看重谁不看重谁就成了一个问题。当时,曹操显然用了不少人。在他的营寨之前,郭嘉和张辽扩大了领土,然后司马懿稳定了大局。这几个人,都是难得一见的将军。曹操曹操确实是一个眼光高的人。他总能敏锐地把握手下

  • 郭嘉料定孙策死于小人之手,一语成谶,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郭嘉

    曹操的谋士很多,但他们谋略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荀彧的强项在政治的统筹谋划以及后勤的保障之上,贾诩的强项在深谋远虑,毒计频出,及明哲保身。郭嘉的强项在于火眼金睛,洞察人性,善于以猎豹一样的嗅觉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其中郭嘉的智谋历来为人津津乐道,有人甚至把他捧上曹魏第一谋士的宝座,抑或拿他比肩诸葛亮,实

  • 郭嘉不死诸葛不出太抬高郭嘉了,如果此人意见被采纳郭嘉至少死3回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郭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流出了这句话“郭嘉不死,诸葛不出”,貌似郭嘉比诸葛亮厉害了一个级别,但是在小编看来,如果此人的建议能够被采纳,那么郭嘉至少死了三回。他就是袁绍的谋士之一沮授。说起这个人,可能大家觉得这人不怎么出名,甚至比不上袁绍另外几个谋士许攸,审配,田丰,逢纪,那么小编介绍郑重介绍下他以及他给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