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人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究竟是中肯的评价,还是夸大其词?

有人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究竟是中肯的评价,还是夸大其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周扒皮侃历史 访问量:1982 更新时间:2024/1/22 12:08:08

曹操和郭嘉,三国最牛的组合!

纵观曹操征战一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有郭嘉的打法,败张绣,杀吕布,败袁绍。一种是没有郭嘉的打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赤壁之战。为什么赤壁之战败的那么惨,甚至让曹操失去统一天下的雄心。因为赤壁之战的前一年,郭嘉去世。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铩羽而归,更加认识到郭嘉的重要性。但郭嘉已经去世,因此曹操颁布了举世闻名的《求贤令》,其中最重要的是:“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也就是说,曹操这时候深切的认识到人才的巨大能量,只有真正的人才,才真正能对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有帮助。

但可惜的是,郭嘉是老天的安排,而郭嘉之后再无郭嘉。因此以曹操的雄才大略大略,也只能在长江边上看一眼,然后回到许都。

也就是说,如果郭嘉不死,这位超一流的绝世天才,绝对会帮助曹操一统天下,根本没有刘备孙权的机会,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看看郭嘉是怎么未卜先知的!

1)只有超一流的人才,才能看清未来。

有人说,如果没有曹操,说不定袁绍也能一统天下。但事实会不会这样呢。作为同时辅佐过曹操和袁绍的人,郭嘉无疑最有话语权。并且郭嘉最善于对人物进行评鉴,他的话基本是百分之百正确,这个我们后面一一举例说明。我们现在他在袁绍身边的感受。

郭嘉于公元170年出生于颍川郭氏。出身于名门望族。但郭嘉自负才高,对世俗压根不屑一顾。郭嘉厉害到什么程度,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预测到大汉会土崩瓦解。因此郭嘉提早就隐居起来。只是暗中与英雄好汉交往,不开抖音不直播。因此郭嘉虽然才艺无双,聪明异常,但不是网红,知道的人很少。

在21岁的时候,郭嘉身负其才,也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抱负。因此他就去见了袁绍。郭嘉为什么先去见了袁绍呢?因为袁绍这个人是非常有迷惑性的:

第一,袁绍确实心有大志,这个大志不是怎么匡扶汉室,而是如何建立自己的王朝。

袁绍心又大志,他又不傻,因此就像古代的先贤学习。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周公,不但孔子推崇,非常多的知名人士都推崇。

周公最有名的就是对人才的吸引和任用。曹操《短歌行》里有句话最有代表性:“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所以曹操和袁绍都是周公的粉丝。

周公这个人正在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才来,他立刻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去见人才。正在洗头的时候,听见有人才来,立刻擦干去见人才。这也是周朝强大的原因。周公对人才的重视。而人才也不绝于路的去见周公。

袁绍跟着周公学,学的非常像,因此名声非常好,周围的人才都蜂拥而至。袁绍也在一瞬间人气爆棚。因此,郭嘉也去了。

第二,袁绍不会用人。

袁绍在极短时间招收了大量的人才,但他不会用。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所以人才到了袁绍这里,不是按能力分类任命,而是按名气任命。这样的情况下,可想而知任用的质量。

因此在袁绍的阵营里出现两个极端,就是袁绍的人才最多,然后人才之间的怨气就越大。这样人才在袁绍阵营不但不能形成助理,反而形成了内耗。

第三,袁绍自身能力不足!

我们通常知道,领导为什么要听一个人才的建议,就是因为谋士的建议恰好说到领导的心里,就是领导没有完全看透这件事,但已经深思过,但没有找到最好的方法,这时候谋士一说,领导立刻像纸窗户一样,一点就破。

但袁绍的才华实在有限,谋士的好建议今天提出了,袁绍要一个月之后才想明白。这样的话,黄花菜都凉了。比方说曹操征张绣的时候,刘备劝说袁绍起兵,袁绍说他最喜欢的儿子病了,没心情。后来官渡之战失败,才悔恨没有听刘备的意见。

袁绍这种人通常的口头禅就是:“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郭嘉这样对事情有提前预见性的绝世天才,跟袁绍这样的后知后觉合作,不被急死才怪。更何况郭嘉生性随便,不拘小节。因此郭嘉去看了袁绍之后,对天下大失所望。

因此,二话不说就立刻袁绍会去隐居了。因为郭嘉早看出来了,跟着袁绍没有好下场。

2)郭嘉和曹操,三国时代最牛的团队组合。

公元196年,曹操的谋士戏志才去世,曹操非常伤心,就让荀彧给推荐一位。荀彧就推荐了郭嘉。曹操和郭嘉一番交谈后,都发现对方有一颗有趣的灵魂。因此一拍即合。

曹操的野心起先并没有那么大,因为袁绍当时已经占领了北部,相对于袁绍的部队,曹操的简直都不值一提。并且曹操还刚经历了陈宫吕布背后捅一刀,最惨的时候只有三个县城没有丢。

并且曹操在公元197年去征张绣,就因为贪图张绣婶婶邹氏的美色,把刚到手的肥肉又丢了。还损失了儿子曹昂,大将典韦。曹操很沮丧,袁绍很高兴,还专门写一封信来奚落曹操,曹操勃然大怒,但又无可奈何。因为在曹操的眼中,袁绍是不可战胜的庞然大物。

这时候郭嘉看出来曹操的心事,就根据曹操和袁绍的特点,提出了曹操十胜,袁绍十败的特点,断定曹操必胜,袁绍必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郭嘉分析人时的全面和细致,综合起来可以分以下几点:

第一,从战略目的出发。

袁绍目的就是为了叛汉,而曹操接纳了汉献帝。袁绍不接汉献帝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称王称霸,因此皇帝那一套他基本上都有。而曹操为了得天下,什么有效做什么。

第二,对人才的方式

曹操是真的用人才,而袁绍不过是装点门面。曹操对人才用法制,赏罚分明。袁绍是喜欢别人奉承他。因此,袁绍的人才形容虚设。

第三,自己的能力!

曹操的用兵能力谁都知道,以少胜多是常态。而袁绍喜欢虚张声势。最要命的是袁绍是行动上的矮子,并且极易改变主意。这样让下属无所适从。曹操用人不疑。基本上都是人尽其才。

第四,也是最重要,对局势变化的反应。

这一条袁绍基本上是零分,对事情根本没有任何预见性,基本上都是临时抱佛脚,事后诸葛亮。而曹操对局势的预见性非常强。两个人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正因为曹操有前瞻性,所以比较容易接受坏的结果。而袁绍对坏的结果选择无视,直到变的非常坏了,才后悔莫及。郁闷致死!

曹操本来没有信心,经过郭嘉一分析,曹操豁然明朗。的确袁绍就是这样的人,既然袁绍可以战胜,那么天下还会有战胜不了的人吗!这样一来,曹操的信心瞬间就提上来了。

因此,在得到郭嘉之后,曹操才明白自己该怎么走,走到何种地步。

3)郭嘉的神算,难道他真有神助。

郭嘉厉害到什么程度,基本上他所预言的事情,都是百分之百实现,没有例外。郭嘉这么厉害,他是不是一个神棍。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郭嘉对刘备的判断。

公元198年,刘备被吕布击败。没办法就依附了曹操。曹操的谋士程昱就建议曹操杀掉刘备。因为刘备很有自己的一套,并且手下关张都是万人敌。这样的人迟早都是祸患。

曹操就咨询郭嘉,郭嘉不同意杀刘备,因为刘备是主动投奔曹操,如果曹操杀刘备,以后想投奔曹操的军阀都要好好想想了,杀一个刘备,堵了众人的归顺之心。

应该说,郭嘉是“用燕昭王千金买马骨”来招揽人才。刘备这样的人曹操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人不能容忍的呢。

但郭嘉也认为刘备是枭雄,可以软禁,把刘备终身控制起来。曹操听了郭嘉的话非常赞同。但他采取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式,走感化的道路。可惜的是没有感到刘备,甚至关羽都没能感化。最后还都放走了,郭嘉听说后对曹操说:“放走刘备,变数生了!”曹操不以为意!

但后来刘备三分天下,证实了郭嘉的判断。

第二,郭嘉对吕布的判断。

吕布占领了徐州之后,曹操出兵吕布。先前打的还是比较顺,曹军先破彭城,再败吕布,最后把吕布围困在下邳。这时候吕布一反常态的坚守不出。战争持续了大半年,曹操打的非常累,眼见士兵都非常疲惫,曹操准备放弃。

但郭嘉这时却看到了机会。他拿项羽做例子来说,最后得出结论,“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

也就是说,对于吕布这样勇猛之人来说,是最没有耐性的,比较喜欢爽的战争,一旦攻击受阻,就会完全丧失信心。因此郭嘉反而劝曹操急攻。

曹操听从郭嘉的计策,一面攻城,一面决堤水掩下邳,果然攻克下邳,擒杀吕布。

从这里可以看出,郭嘉的判断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通过人性来判断的,刚猛的人往往不能持久,飞速的箭在力量用尽的时候很容易落下。正是基于客观的判断,才让郭嘉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三,先打刘备,还是先打袁绍。

公元200年,曹操碰到一个艰难的抉择。在袁绍准备大兵压境的时候,刘备又占据了徐州。

这样曹操陷入两难境地,袁绍的大兵压境的传言已经日久,这时候去打刘备,如果老窝被袁绍端了,不就搞笑了。不仅曹操,曹操的下属也都这么想的。

这时候又是郭嘉,郭嘉说,袁绍的思维往往慢半拍,因此你去打刘备,袁绍不会反应过来。但如果放任刘备占领徐州,却是一个巨大的祸患。

刘备是一个枭雄,只是一直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他现在在徐州立足未稳,很容易被击败,一旦他在徐州站稳脚跟,对我们的危险就大了。

曹操立刻出兵打刘备,结果刘备一打就败了。而袁绍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兵,充分证明了郭嘉的正确。袁绍的确在抓战略机会上只能说太差了。

第三,官渡之战,准确的预测了孙策。

曹操在和袁绍官渡对峙的时候,孙策收复了江东。孙策极具战略眼光,很快看到曹操的软肋。准备出兵袭击曹操。

曹操很紧张,但郭嘉让曹操不要紧张。孙策是军事能力强大,用兵无人能及。但孙策有一个天大的弊病,就是他的江东是打下来的,并且是只花了六年时间。所以江东必然内部不稳。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孙策打江山杀伐果断,杀死了很多英雄豪杰,并且这些英雄好汉很得人心,但都被孙策杀了。因此,这些人的手下必然不服,会报复孙策。

孙策这个人勇武异常,非常自信。所以经常一个人,身边不跟卫队,就会给这些人可乘之机。所以孙策必然会死于暗杀。

郭嘉的话音刚落,孙策就被许贡的门客杀死。充分验证了什么是神算。

老子曾说:“和大怨必有余怨!”更何况孙策根本没有和,而是靠手中的刀硬是杀出来一片山河。怨气冲天,自己又不重保护,可以说后面杀他的人都排到了巴黎,他却不在意,怎么不不死。

因此,郭嘉的判断往往基于对规律的分析!

综上所述:郭嘉的才华只能说是举世无双。他可以说对世间的真理研究的非常透彻,已经超越了对人性的研究,已经接近某种大道。

更让人羡慕的是,郭嘉和曹操一见如故,心灵相通。曹操对郭嘉是无条件的信任。因此,郭嘉的每一次分析才收到巨大的功效。很多人有才,但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也是白白浪费才华。

这是一个亲密无间的组合。如果郭嘉不死,刘备和孙权根本没有任何机会。郭嘉提前就会预料到,并且曹操听他的。这才是最可怕的!

标签: 郭嘉

更多文章

  • 他是曹操最器重大将!不是郭嘉不是张辽,他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郭嘉

    三国时期,曹操的军事实力最为鼎盛,曹操麾下的能人异士总数居三国之首。这样一来,因为手下有这么多能人,曹操看重谁不看重谁就成了一个问题。当时,曹操显然用了不少人。在他的营寨之前,郭嘉和张辽扩大了领土,然后司马懿稳定了大局。这几个人,都是难得一见的将军。曹操曹操确实是一个眼光高的人。他总能敏锐地把握手下

  • 郭嘉料定孙策死于小人之手,一语成谶,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郭嘉

    曹操的谋士很多,但他们谋略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荀彧的强项在政治的统筹谋划以及后勤的保障之上,贾诩的强项在深谋远虑,毒计频出,及明哲保身。郭嘉的强项在于火眼金睛,洞察人性,善于以猎豹一样的嗅觉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其中郭嘉的智谋历来为人津津乐道,有人甚至把他捧上曹魏第一谋士的宝座,抑或拿他比肩诸葛亮,实

  • 郭嘉不死诸葛不出太抬高郭嘉了,如果此人意见被采纳郭嘉至少死3回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郭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流出了这句话“郭嘉不死,诸葛不出”,貌似郭嘉比诸葛亮厉害了一个级别,但是在小编看来,如果此人的建议能够被采纳,那么郭嘉至少死了三回。他就是袁绍的谋士之一沮授。说起这个人,可能大家觉得这人不怎么出名,甚至比不上袁绍另外几个谋士许攸,审配,田丰,逢纪,那么小编介绍郑重介绍下他以及他给袁

  • 郭嘉生活不检点,遭到此人数次检举,曹操得知后却是如此处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郭嘉

    郭嘉是曹操十分倚重的一个谋士,在和袁绍开打的官渡之战中,为曹操提出“十胜十败论”,由此让曹操信心大增,决定和袁绍抗争到底。在远征乌桓的过程中,郭嘉也是屡献齐策,正因为如此让曹操对他十分器重。赤壁之战失败以后,曹操痛心之余,不由得想起英年早逝的郭嘉,痛心地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由此可见郭嘉在曹操心

  •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有多牛?为何比起海瑞,领导更喜欢郭嘉?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缘人标签:郭嘉

    三国乱世承上启下,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一年之后刘备在蜀地称帝,公元229年孙权改国号为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其实自东汉末年以来,先后有数个势力有机会统一全境,董卓、袁氏兄弟都曾鼎盛一时,而最终却只有这三方势力存活下来,究其原因是这三方势力都有只忠于自己的治世能臣。东吴的周瑜,蜀汉孔明以及曹

  • 鬼才郭嘉究竟多恐怖?为何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不死便无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郭嘉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年仅弱冠之龄便看透天下大势,却埋藏自身耀眼的才华隐居起来,秘密结交天下英杰,等待明主的出现。他是曹操手下最为出色的绝顶谋士,更是三国迷中被赞誉最多的绝世鬼才,却天妒英才般的英年早逝。他不仅擅长天下大势的分析判断,更是把对手研究得明明白白,直接能够判断出对手的心理状态。他的才智力

  • 曹操手中最厉害的谋士,不是郭嘉,活了77岁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郭嘉

    东汉末年,世界风云变幻。这是一个有权势的将军和谋士如雨的时代。最强大的政党是曹操,动荡时代的奸诈英雄。曹老板在人才关怀方面做得很好。他手下的所有谋士都能撑起一片天。其中,最受后人关注的郭嘉,恐怕被称为鬼才。郭奉孝,不管后人怎么夸耀他,他没有成绩是肯定的!其实,曹老板最有权势的谋士是毒人贾诩!贾诩并不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才堪大用?

    历史人物编辑:无心镜一标签:郭嘉

    “君不贤,则臣投别国”,这与古代的“从一而终,一臣不事二主的”思想很是相悖,。但是如果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因为,士为知己者死,古人怀才,就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去一展自己拯救黎民苍生的雄伟抱负。郭嘉。自封小,颍川阴翟人。郭嘉二十七岁的时候,投靠袁绍,住了一段时间后

  • 三国机密:郭嘉会不会真的是死在貂蝉怀里呢?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郭嘉

    连续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正在热播,曹操阵营的郭嘉郭奉孝登场之时,居然带着貂蝉,并且对貂蝉说:“我把你捡回来,就是为了死在你怀里。”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剧照 中国历史上有四大美人,分别是亡吴美女西施,宁胡阏氏王昭君,一美间双雄的貂蝉和著名的胖美人杨贵妃。四大美人当中,西施、王昭君和杨贵妃都有明

  • 若郭嘉不死,曹操真能打赢赤壁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郭嘉

    如果郭嘉活下来,曹操能否打赢赤壁之战?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胜利和无敌都是有道理的。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首先,我们要明白两件事:一、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2.郭嘉。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在湖北省赤壁城(古称赤壁)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