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嘉料定孙策死于小人之手,一语成谶,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吗?

郭嘉料定孙策死于小人之手,一语成谶,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 访问量:2527 更新时间:2024/2/11 1:15:13

曹操的谋士很多,但他们谋略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荀彧的强项在政治的统筹谋划以及后勤的保障之上,贾诩的强项在深谋远虑,毒计频出,及明哲保身。郭嘉的强项在于火眼金睛,洞察人性,善于以猎豹一样的嗅觉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

其中郭嘉的智谋历来为人津津乐道,有人甚至把他捧上曹魏第一谋士的宝座,抑或拿他比肩诸葛亮,实际上不无道理。因为郭嘉在日,曹军一路凯歌,郭嘉去世,曹军败仗不断,就是最好的明证。荀彧等人如果强于郭嘉,为何会让曹操有赤壁之失呢?

郭嘉身为曹魏第一谋士,与曹操“坐则同车,食则同席”,这些都是有史料支持的。可见郭嘉生平是很受曹操信任的,尤其是御驾亲征的时候,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曹操谋士众多,为什么最喜欢把郭嘉带在身边呢?

那是因为郭嘉这个谋士很特别,他不是人才,而是天才。他的很多作战思维都不符合兵法的标准,但却屡奏奇效,特别吸引了曹操的注意。尤其在军事行动限于困境的时候,郭嘉发言盈庭,唾沫横飞,力排众议,当机立断,多次让曹军化险为夷。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征乌丸之战,郭嘉力排众议,劝曹操不要瞻前顾后,而是大举进攻,视刘表刘备犹如无物,虚国远征即可。

令人惊叹的是,郭嘉给出的理由竟然是:刘表只是座谈之客,既指挥不动刘备,也不会让刘备指挥,所以只能聊些家常,品评甘、糜二位夫人的衣服尺寸和三围大小,以此来打发时间,最后眼睁睁地看着曹操得胜回朝,由此可见郭嘉谋略的特别之处。

那么郭嘉的谋略特别在哪里?小编以为郭嘉的谋略特别在他知人知世的深度上,他对人心的洞察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很多时候,知道敌人在想什么,比敌人在做什么,更重要。除了对刘表此人看得透彻之外,郭嘉对孙策的判断,格外引起了小编的注意。

郭嘉曾论定孙策,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后来孙策果然被许贡的三个门客给杀了,完全应验了郭嘉的判断,这对小编来说,实在有点匪夷所思了。孙策之死,应验了郭嘉的判断,这是不是一种巧合呢?

小编仔细分析,认为此事不是巧合,孙策之死,有其必然性。怎么说呢?郭嘉曾说孙策,轻而无备,急而少谋,虽带甲百万,无异于独行中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矣。可见孙策一向轻于防备,勇而无谋,自恃武力,小看别人,从而铸成大错,应验了郭嘉的判断。

以孙策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曹操账下的文臣武将几乎无人不服,唯独郭嘉不服,直接给出了孙策最终的结局以供大家参考。

小编以为,一个谋士偶尔论定一个人的命运,并且得到应验,那有可能是巧合,但是一个谋士同时论定很多人的命运,且一一得到应验的话,那就说明这个谋士很牛逼了,很显然,郭嘉就属于这种特别牛逼的谋士,因为他对人的判断之准,历史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比如他刚出道时投靠在袁绍帐下,待不住三天,就论定袁绍“徒效周公之礼,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更为难得的是,郭嘉说出此话是在袁绍势力处于鼎盛时期的,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呢?

综上所述,郭嘉有着知人论世的悠久历史与丰富经验,所以论定孙策死于小人之手,一语成谶,并非巧合,令人拍案叫绝。

标签: 郭嘉

更多文章

  • 郭嘉不死诸葛不出太抬高郭嘉了,如果此人意见被采纳郭嘉至少死3回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郭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流出了这句话“郭嘉不死,诸葛不出”,貌似郭嘉比诸葛亮厉害了一个级别,但是在小编看来,如果此人的建议能够被采纳,那么郭嘉至少死了三回。他就是袁绍的谋士之一沮授。说起这个人,可能大家觉得这人不怎么出名,甚至比不上袁绍另外几个谋士许攸,审配,田丰,逢纪,那么小编介绍郑重介绍下他以及他给袁

  • 郭嘉生活不检点,遭到此人数次检举,曹操得知后却是如此处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郭嘉

    郭嘉是曹操十分倚重的一个谋士,在和袁绍开打的官渡之战中,为曹操提出“十胜十败论”,由此让曹操信心大增,决定和袁绍抗争到底。在远征乌桓的过程中,郭嘉也是屡献齐策,正因为如此让曹操对他十分器重。赤壁之战失败以后,曹操痛心之余,不由得想起英年早逝的郭嘉,痛心地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由此可见郭嘉在曹操心

  •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有多牛?为何比起海瑞,领导更喜欢郭嘉?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缘人标签:郭嘉

    三国乱世承上启下,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一年之后刘备在蜀地称帝,公元229年孙权改国号为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其实自东汉末年以来,先后有数个势力有机会统一全境,董卓、袁氏兄弟都曾鼎盛一时,而最终却只有这三方势力存活下来,究其原因是这三方势力都有只忠于自己的治世能臣。东吴的周瑜,蜀汉孔明以及曹

  • 鬼才郭嘉究竟多恐怖?为何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不死便无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郭嘉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年仅弱冠之龄便看透天下大势,却埋藏自身耀眼的才华隐居起来,秘密结交天下英杰,等待明主的出现。他是曹操手下最为出色的绝顶谋士,更是三国迷中被赞誉最多的绝世鬼才,却天妒英才般的英年早逝。他不仅擅长天下大势的分析判断,更是把对手研究得明明白白,直接能够判断出对手的心理状态。他的才智力

  • 曹操手中最厉害的谋士,不是郭嘉,活了77岁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郭嘉

    东汉末年,世界风云变幻。这是一个有权势的将军和谋士如雨的时代。最强大的政党是曹操,动荡时代的奸诈英雄。曹老板在人才关怀方面做得很好。他手下的所有谋士都能撑起一片天。其中,最受后人关注的郭嘉,恐怕被称为鬼才。郭奉孝,不管后人怎么夸耀他,他没有成绩是肯定的!其实,曹老板最有权势的谋士是毒人贾诩!贾诩并不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才堪大用?

    历史人物编辑:无心镜一标签:郭嘉

    “君不贤,则臣投别国”,这与古代的“从一而终,一臣不事二主的”思想很是相悖,。但是如果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因为,士为知己者死,古人怀才,就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去一展自己拯救黎民苍生的雄伟抱负。郭嘉。自封小,颍川阴翟人。郭嘉二十七岁的时候,投靠袁绍,住了一段时间后

  • 三国机密:郭嘉会不会真的是死在貂蝉怀里呢?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郭嘉

    连续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正在热播,曹操阵营的郭嘉郭奉孝登场之时,居然带着貂蝉,并且对貂蝉说:“我把你捡回来,就是为了死在你怀里。”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剧照 中国历史上有四大美人,分别是亡吴美女西施,宁胡阏氏王昭君,一美间双雄的貂蝉和著名的胖美人杨贵妃。四大美人当中,西施、王昭君和杨贵妃都有明

  • 若郭嘉不死,曹操真能打赢赤壁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郭嘉

    如果郭嘉活下来,曹操能否打赢赤壁之战?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胜利和无敌都是有道理的。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首先,我们要明白两件事:一、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2.郭嘉。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在湖北省赤壁城(古称赤壁)西北部

  • 如果郭嘉不早逝,会不会成为曹操的“托孤”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郭嘉

    有人说,如果郭嘉不早死,他一定会成为曹操的“托孤”大臣。我不这么认为。首先,我们来看看郭嘉志话中“托孤”的由来。无非就是曹操的那句“我以后要属于他”。这在三个王国中出现过两次。据说荀攸等人说:“诸君皆寂寞之辈,而最不孝者。天下事尽,日后欲从之,而中年而亡。”,你就当老公了!”在与荀彧的一本书中,追贾

  • 郭嘉随机应变多次献计,曹操很快占领乌桓

    历史人物编辑:李涛谈兵标签:郭嘉

    207年,曹操打败袁尚、袁熙,于是两人逃入乌桓。曹军诸将认为,袁尚已经没有多大势力了,乌桓不会支援他们的,如果咱们远征,路途遥远,刘备万一袭击许昌怎么办?郭嘉提出不同意见,明公放心去远征乌桓,留下一个空虚的许都也没事,我料定刘备无法出兵,刘表一定会阻止刘备出兵。郭嘉接着分析,乌桓认为地处偏远,必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