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蒙正:堂堂状元,竟然写出言辞鄙陋的《破窑赋》?

吕蒙正:堂堂状元,竟然写出言辞鄙陋的《破窑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虾扯闲谈 访问量:1350 更新时间:2024/4/25 14:54:26

自打科考选举制度产生以来,有名有姓的状元不计其数,但是能够在岁月史书上画下一笔的却寥寥无几。作为文人天堂的宋朝,被人戏称其“北宋无武将,南宋无文臣”,当然这也只是调侃一番,在南宋出彩的文状元也有不少,比如我们熟知民族英雄文天祥。

大宋朝的状元不少,但是有这样一位“高龄”状元,他的很多文章被广为流传,但这些文章有一篇是不是他写的却还有待考证,他就是吕蒙正。那么《破窑赋》究竟是不是他写的呢?

状元及第初现才能

吕蒙正,字圣功,是河南洛阳人,他在自己人生的第三十三个春秋考上了皇榜,被录取为进士第一名,被皇上钦点为将作监丞、升州通判。当他临走向皇帝辞行时,皇上对他说,如果政事上有不好处理的,可以准许你骑马前来上告,而且还赏赐了他二十万钱。

吕蒙正幼年时的生活并不美满,他父亲因为家眷众多又与其母刘氏不和,就把刘氏和吕蒙正俩母子赶出家门,因此两人的生活非常贫困。但是当他当官了之后,就马上迎接了父母过来同住,吕蒙正没有怨恨父亲当年的做法,依旧侍奉孝顺他。

状元及第三年后,宋太宗又亲自任命他为左补阙、知制诰。吕蒙正不仅是升官升得快,也是个尊父母、守礼节的孝子,他的父亲吕龟图去世后他便停官守孝,不久朝廷诏令起复吕蒙正,他重新为官不久后,又被升为都官郎中,入朝任翰林学士,擢升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并且还赐给他了丽景门的一栋住宅。

为相轶事

宋朝的宰相很多,但是三次为相的却只有两人,一位是北宋的开国宰相赵普,另一位就是这主人公吕蒙正,吕蒙正为官期间“严于律己,宽待以人”,在朝野上有很高的名望,赵普也是很赞赏这位“后浪”,尽管他是后来提拔上来的官员,但是同为宰相的赵普没对他摆任何架子。

吕蒙正的状元,是在太宗殿试里头夺得的,这个时候正赶上了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吕蒙正作为皇帝亲授的第一任状元郎,自然是要不留余力的展示才华。他仅仅用了不到十二年的时间就从六品通判做到了宰相,这样的才能受到赵普的赏识也是理所当然。

一个正直壮年的官员,在为官之路上并没有因为诱惑而折服,在后世史书《宋史·吕蒙正传》中对他的政绩虽没怎么记载,但是史书上出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正直和大度。在对他为相时期处理的大大小小事件描述中,都体现了他的宰相肚量。

因此他的正直,是他为官的底线,不管是谁只要遇事就敢出来讲话,每次讨论时政的时候,如果有失公允的,他就一定会坚持反对意见,皇帝赞许他能无所隐瞒,但是直言不讳也使他得罪了宋太宗。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年的正月十五,宋太宗在宫殿设宴款待大臣们。当太宗喝到高兴的时候,就开始自夸起自己来,吹嘘自己的“丰功伟绩”。在座的大臣听了,虽然与事实有些出入,但是大家都纷纷鼓掌表示赞同,以此来奉承皇帝。

正当宋太宗高兴的时候,吕蒙正突然起身对太宗说到:“皇帝所在的地方,百姓都在此聚集,所以才会繁华。臣曾经在城外不过几里的地方看到饥寒冻死饿死的人很多,不都是城里的样子,喜欢陛下多去看看远处。”宋太宗听了之后,大为扫兴。

吕蒙正之所以没有什么作为,只是因为那时候的宋朝才立国不久,一切生机正在缓慢恢复中。就他敢于在特殊场合指出统治者的错误,这在历代王朝上已经属于罕见,虽然他为相期间没有什么卓越的政绩,但是凭借这进谏的勇气就足以称得上大宋朝的名相了。

伪作《破窑赋》

历史上大度正直的名人很多,但是吕蒙正声望的远扬却不是因为他的性格优劣,而是源于一篇大家认为是他所写的《破窑赋》,这篇文章在民间有很高的声望,从而流传至今被后世人所敬仰。

但是,这篇文章是不是吕蒙正所写的,在历代颇为争议。因为在原文中描写的史事漏洞百出,用词粗糙、言辞鄙陋,实在看不出来是一个状元所作的文赋。就文中“张良原是布衣”就很有问题,张子房可是韩国五代国相之后,可是个名副其实的“贵公子”,一个正经的贵族却被说成是草民,这难免让人质疑它的真实性。

不仅是张良,就连韩信也“躺枪”了,文中赫然写着“韩信无缚鸡之力”,但凡有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韩信曾经给项羽扛过戟,做过“执戟郎中”的职位,如果韩信是个弱鸡,项羽敢让他当自己的保安吗?还有就是这“无缚鸡之力”最早是出自元代杂剧《赚蒯通》的第一折,以前根本就没这说法,所以文章的在各个方面漏洞百出。

“赋”的写作很是严谨,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独特文体,成文的要求很高,主要还包括了:“骈、韵、律、章”这四个标准。但《破窑赋》虽然名字上带个赋字,但是它的文章句子很是鄙陋,完全达不到赋的写作标准,拿同时期的《赤壁赋》一对比就可以看出文章水平的高低。

说到言辞鄙陋,文中这句最能体现:“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赋中反复出现“妓女”二字,是不是有失文人的风雅,这样的言辞实在让人不敢相信是一个状元所作。

如果说这是宋代宰相吕蒙正作的,那为何在宋史的吕蒙正列传上没有记载,而且清代的《古文观止》也没有收录这篇“名声很大”的文章呢?在正史和文章考证上都没有这篇文章全文的出处,那就侧面证明了它不是状元吕蒙正所写的,定是伪作无疑。

文赋开篇的一句话,在现在也被广为使用,那便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虽然可以称得上是名句,但是据考证前半句话最早是出自元代杂剧《合同文字》的第四折,这宋代人竟然可以写出元代的句子,那人肯定是穿越了。

相传这《破窑赋》是吕蒙正做太子老师的时候所写的作品,作赋的目的是为了劝谏太子努力学习。文赋的作者以自己从贫困到富贵的经历,同时列举了历史上多位名人的崎岖命运来佐证文章思想,以此来表明一种顺势而为的人生思想。

但是这《破窑赋》的主题是消极的,根本看不出来是用于激励太子,全文都在倡导着顺应天意,听天由命。这和吕蒙正努力奋斗的人生经历背道而驰,而且主张自然无为就更是违背了儒家不问鬼神的思想。吕蒙正自己作为殿试第一的状元,应该不会不懂这样的道理。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吕蒙正虽然是皇上钦点的状元郎,但是他在文章这方面却从不感冒,除了这篇疑似伪作的《破窑赋》外,还真没见着有其他的文章是出自他手的,这在宋代可是极为罕见的,这也可能是为啥将这篇文章说是他写的原因之一把。

这篇《破窑赋》的题材形式就不是赋,文辞对仗更像是元曲里面的俚语,和明清章回体小说的标题也很相似,有点类似于江湖术士的对语。所以这里头很多词明显就是后世人所编的伪作,就是借着吕蒙正的名声来宣传宿命论。

所以,不要因为听着像是那么一回事就认定是真的,以讹传讹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判断,就像是网上说的“抽烟又喝酒活到九十九”,我们总不能都信以为真把!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标签: 吕蒙

更多文章

  • 如果没有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进攻襄樊就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吕蒙

    我们都知道关羽失去荆州是蜀汉集团一次由盛转衰,战略布局全面打乱的转折点。吕蒙的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是孙权授意得的。但是对于孙权来说也是一次艰难的选择,如果偷袭了荆州那就代表着自己与刘备彻底决裂,如果配合关羽进攻曹魏的话,如果成功了话,会打破三方势力的平衡。群雄就在孙权做出艰难的选择之前,关羽的一句话导致

  • 吕蒙击败关羽不久后病亡,背后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吕蒙

    三国时期,虽然经常有战争的纷乱,但是,就因为这些纷乱,也让一些有才能和潜力的人变成人们心中的英雄。而这些英雄的英勇事迹也在我们的耳边不断被人们讲述出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关于这些英雄的故事。刘备相信大家是不陌生的,因为刘备可是三国的三大君主之一。刘备身边的有才之人可以说是的确不少,而现在,小编就

  • 到底是谁害死了关羽?吕蒙表示:不是我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吕蒙

    关羽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将领,由于他战斗勇猛,为人忠义,如今被人称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共同受到祭祀,香火不绝。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之后,三人一起创业打天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在关羽张飞的帮助下,刘备获得了荆州和益州的地盘,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公元219年,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紧随而来的就是关羽被杀的消息。

  • 关羽叱咤风云,威震三军,为何被吕蒙奇袭,割了脑袋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吕蒙

    #头条中国史#关羽,谁也?“桃园三结义”中与张飞一起追随大哥刘备,成其左膀右臂者。俗称“关二爷”,乃三国名将,位列蜀国“五虎将”之首。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擂鼓三通斩蔡阳,“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耳”。然而,就是这位叱咤风云、威震三军的英雄,下场却是非常的悲

  • 巧合还是报应?吕蒙在关二爷死后不久便暴毙,原因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吕蒙

    英明一世,风光无限的武圣关公关二爷,终究是死在了自己一辈子最看不起的“吴狗”手中,而且是被偷袭。想必关二爷定然是十分不甘心。如果关二爷具备一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临死前他可能会在脑中浮现一段话:“吕蒙和陆逊两个小伙子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我一个五十八岁的老将。这样好吗?这不好。我劝,这两个小崽

  • 阴鸷的吕蒙与骄傲的关羽——荆州丢失事件考察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吕蒙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如果关羽同意了东吴的婚事,是不是能改变当时的政治局面呢?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当时的政治局面。在赤壁之战之后,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放弃南下计划,转而经营北方,安定自己的内部。刘备和孙权也趁着这时机攻城略地,扩充自己的地盘,最终形成了三家分荆州的局面。荆州七郡,魏国占有了南郡的北部

  • 从出身寒微到一代名将看三国吕蒙的逆袭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风雪忆史标签:吕蒙

    引言: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吕蒙因为偷袭荆州,擒杀关羽,一直饱受贬损。撇开演义的影响,吕蒙从出身寒微到成为一代名将又有着怎么的逆袭经历呢?翻开史书或许我们能找到一些答案,本文从吕蒙的成长记录和孙权劝学来一起分析吕蒙是如何成为一个名将的?孙权劝学不仅在《三国志吕蒙传》引《江表传》有记载,司马光也单独就

  • 《蜀汉中兴英雄传》袭荆州关羽摛吕蒙

    历史人物编辑:沐子时尚的笔记标签:吕蒙

    且说关羽率关平、周仓围攻宜都,韩当畏惧关羽威名,不敢出战,下令紧守城池,坚守待援。关羽下令将宜都包围,准备攻城,忽接马超密令,令其率军奇袭荆州城。关羽大悦,立即挑选五百勇士先行,关平继续围困宜都,等待马超援军至宜都,再率军赶赴荆州会合。当下关羽带周仓与五百勇士星夜直奔荆州城。一路上轻车熟路,早有细作

  • 忠义无双的关二爷,真的是死于吕蒙之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吕蒙

    不得不说,高希希的《新三国》还真是误导观众。在高大导演的设定下,吕蒙在白衣渡江之后违背孙权的命令逼死关羽,并带着关羽的首级向孙权请功。孙权对吕蒙这种没脑子的行为感到愤怒,但也不好直接发作,于是用毒酒毒死了吕蒙。当然,这一切只发生于高大导演“构建”的三国中,与历史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关羽之死,究竟是孙

  • 吕蒙整军围南郡 关羽奋勇斩二将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吕蒙

    接上文(《幻想三国》系列篇,作者原创改编小说,欢迎关注)。话说吕蒙、程普、孙桓虽然兵马远多于关羽,却因南郡城巷战,兵力无法展开而大败。退出南郡城后,吕蒙好生懊恼。又听闻主公孙权已经屈膝向曹操请降,心中更不是滋味。当日,吕蒙召集诸将,商议夺取南郡之计。“为了打败关羽,主公被逼得向曹贼请降,我等身为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