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孙权派兵攻打荆州,关羽于麦城大败,被害。此时的孙权和刘备可是联姻关系,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是刘备的老婆。
为何孙权要撕破这层姻亲关系,打破共同抗曹的目标?
那是因为,孙权有更重要的利益需求,无关爱恨的利益纠缠最是伤人,关羽只是孙权利益体系下运气不好的牺牲品罢了。
孙权的追求:过江
孙权在哥哥孙策遇害后,接掌东吴大权,算是绝对的英明之主,年少有为,这样的人,正在被一个问题所困扰。
东吴的势力范围在江南,和曹操可以说隔江相望。
在东吴奋斗的初期,长江就是一道天险,牢牢将孙坚所创立的东吴护佑,当年曹操在中原搅风搅雨,所有不听话的都干掉,除了荆州的刘备和江南的东吴是例外。
刘备依靠的是刘表,而东吴依靠的,就是长江天险。
孙权接手东吴后,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东吴已经不是当年的东吴,拥有长三角的实力支持,东吴有了叫板天下,涿鹿中原的力量。
孙权尴尬了,长江就摆在面前,这道天险,拦住曹操南下,也拦住自己北上啊,自然的力量是相互的。
过江,就成孙权三十来岁最大的生日梦想。
我一定要过江,孙权想,谁还没有个小目标呢
其实早在公元217年及以前,孙权早就为实现生日梦想而努力过,直接北上和曹操在安徽境内打过不少仗,获得一些小据点,但用处不大,而且被揍的很惨,毕竟是跨江作战,难度太大。
西进和在荆州的关羽发生过冲突,希望拿回荆州,惨败而归。总之,那时候的孙权梦,还不是太明朗。
所以217年,孙权就派使臣和曹操修好,甚至也要搞联姻,就是一门心思准备拿下一方,目前看来还是柿子要挑软的捏。
结果关羽一代武圣,哪有那么好扛,事实证明,只要关羽自己不作,谁都拿他没办法。这兜兜转转都过了两年,孙权依然没有找到机会下嘴。
自己在曹操那里装孙子都两年了,得到啥?孙权想,不公平。
心里愤愤不平的孙权,眼看就要迎来快四十岁生日,终于决定干番大事。
公元219年,孙权倾全力攻击曹操下属的合肥。合肥是大城市,拿下就能实现在江北站稳脚跟的梦想。
孙权当然不傻,此时的曹操人都在关中,和刘备围绕汉中问题打的热火朝天,主力都在那里。此时的长江,关羽基本盘没动,而曹操势力反而空虚,毕竟柿子要挑软的捏嘛。
没成想,在得知合肥告急后,曹操竟然直接放弃汉中,自己回到洛阳亲自指挥,集结兵力于扬州,誓死要把孙权的小目标按回去。
围绕合肥归属问题,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这是天上掉馅饼吗?简直不敢相信
曹操和孙权,神经都比较紧张,合肥本身不算什么,但战略意义可就太大。
就在这时,一个人静静的从曹操和孙权面前飘过,他就是:关羽。
关羽大哥趁着两人眼睛都盯着合肥的时候,出动了。
关羽一直自视甚高,看不起其他人,但长期驻扎在外,眼见马超、黄忠等人都要和自己位置齐平,心里老大不开心。
属下跟他说,那是因为关羽缺少独自开疆拓土的功劳,只要有了这份功劳,其他人还不是小意思。
一席话说的关羽心动不已,这不,机会送上门。
公元219年,关羽从荆州大本营发兵,奇袭襄、樊,水淹七军,大胜,一时之间,许都以南很多郡县、山贼都纷纷响应,遥拜关羽为主,似乎一条通向曹操老巢的阳光大道都要出现。此时的关羽,威震华夏!
……
曹操看傻眼,孙权好懵逼。
曹操主动派使臣和孙权交好,表示可以互为友好邻里关系,你不是要江北地盘吗 ,荆州就不错,我帮你。
孙权表示受宠若惊,愿意继续以汉室皇帝为主,共同谋取荆州。对于孙权来说,荆州确实比合肥来得好,荆州水网密布,易守难攻,而且粮草充足。
这是天上掉馅饼吧,孙权这样觉得。
后来就不说了,曹操来不及调动扬州的人马,就近从关中、许都、洛阳调人,吸引关羽的注意力,而孙权趁机西进,攻取荆州。
关羽平素自视甚高,这是第二次说了,比较看不起属下将领,因此,属下将领当然有委屈,孙权来袭,留守的将领出工不出力,荆州被攻克的速度远超关羽的想象,关羽来不及回撤。
失去荆州大本营的支持,关羽在湖北就成游击队一个,原本的威势,犹如过眼云烟,在试图西进入川途中,麦城大败被杀。
一代武圣,终究死于利益之争,他的死,荆州失守,揭开蜀汉由盛转衰的序幕,可谓成也关羽,败也关羽。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关羽被杀,揭开蜀国五虎上将连年死亡的序幕,蜀国名将几年内损失殆尽,就连刘备也跟着去了,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