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召集了诸葛亮和庞统两位智士,为何还会走向灭亡?

蜀汉召集了诸葛亮和庞统两位智士,为何还会走向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虫侃历史 访问量:3855 更新时间:2024/1/21 8:14:40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三位势力统治者手下人才辈出,其中,刘备手下更是人才济济。

曾有隐士高人预言,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得天下。

而在当时,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齐聚刘备麾下,同拜军师中郎将。

这般机遇,说刘备为天选之人也不为过。

除此之外,大将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也是声名赫赫,威震华夏,刘备大军先夺荆州,后拿益州,浩浩荡荡,一往无前,将诸葛亮的雄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然而,刘备仍然失败了。

其中最关键的转折点,便在于凤雏庞统的死。

而庞统死前,更是一语道破了刘备及其属下们最终的宿命。

卧龙凤雏齐聚麾下

话说《三国演义》中,有一隐士,号水镜先生,极具识人之能。刘备来访,水镜先生看着刘备沉吟良久,便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算是为刘备推荐能臣。

在当下,诸葛亮号卧龙,凤雏则指代庞统。

诸葛亮虽然早年隐居在隆中的茅草屋,自称布衣,后期又被曹操和周瑜讽刺为村夫,但他其实是贵族出身,且出身于数百年名门——琅琊诸葛氏,妻子同样出身荆州望族。

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求才若渴,一片赤诚。

诸葛亮投桃报李,乍一出山,便做出了千古一对隆中对,为刘备提出了占有荆州和益州的军事战略规划,成为了刘备的指路明灯。

相比之下,庞统的际遇就坎坷多了。

庞统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别名凤雏,他出山很早,早先效忠于周瑜,在周瑜帐下也是大名鼎鼎的谋士。

赤壁之战,庞统为周瑜献上了连环计:欲破曹兵,必用火攻。然后,庞统假意为曹操献计,将曹操的船全部锁在一起,助力周瑜火烧赤壁,顺利帮周瑜夺取了军事重镇江陵。

可以说,周瑜这一战,非庞统不能胜。

但庞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浓眉掀鼻,黑面短髯”,说白了就是长得丑。

庞统的顶头上司周瑜,被誉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周瑜的顶头上司,同样有“为人美姿颜,善于用人”的优越评价。

二人龙章凤姿,更懂得识人用人。

然而,周瑜孙策双双早逝后,庞统便陷入了困境。

孙策的弟弟孙权掌权后,庞统数次被人推荐给孙权,然而孙权比起才能更看重颜值,所以从来不重用他。

才华得不到施展的庞统,在诸葛亮的诱导下,千里投奔刘备。

正史《三国志》中,评价庞统为刘备集团的首席谋士。刘备更是任命庞统为军师中郎将,待遇仅次于诸葛亮。

庞统为刘备献上中下三策,说服刘备,出师益州,在军事上大放光彩。从此,诸葛亮在国政上运筹帷幄,庞统在军事上出谋划策,卧龙凤雏,齐聚麾下,刘备集团势如破竹,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不被重用的首席谋士

然而,因为一个小插曲,导致刘备一统天下的局面彻底被打破。

那就是凤雏庞统的死。

原来,在庞统投靠刘备初期,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

不被孙权重用的庞统,虽然手握诸葛亮的推荐信,决定投奔刘备,但人才都有自己的骄傲,在庞统心中,他的军事才能未必比诸葛亮差。

因此,他内心寄希望于刘备能够慧眼识英雄,而不是靠同行诸葛亮的推荐。

然而,彼时刘备早已不是从前几千兵马、一县之地的小官吏,诸葛亮到来之后,为刘备夺取了日后的大本营荆州,顺理成章的成为刘备军队的核心,刘备的眼界也水涨船高。

初次相见,刘备仅给了庞统一个县令。

刘备的不冷不热,让庞统大失所望,诸葛亮听闻后,亲自为刘备推荐庞统,庞统这才被刘备重新重视起来。

然而这样的举荐方式,就让庞统心中很不爽。

你刘备为请诸葛亮三顾茅庐,无人不知,而我庞统主动投奔,你刘备都不搭理,最终还是得依靠诸葛亮的帮助,才能有这一席之地。

这对真正有才能的人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屈辱。

所以庞统心中憋着气,想要立一番军功。

为了早日实现诸葛亮定下的争夺益州的计划,庞统率先士卒,跟着刘备来到前线战场,多次建议刘备出其不意拿下刘璋

然而刘备顾忌仁义之名,一次次错失良机。

庞统看出了刘备的犹豫,于是为刘备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趁刘璋没有防备,派兵偷袭。

下策:立刻退回荆州,再寻良机。

中策:杀了刘璋两名大将,吞并其他地区。

为了仁义和名声,刘备放弃了上策,但是退兵又不甘心,于是选择中策。

刘备不知道,他这一选择,直接奠定了庞统的死亡。

今日我死乃是天命

就在刘备进攻前夕,诸葛亮送来一封书信,预言此时动兵,将会损失一员将帅。紧接着,刘备便做了一个不好的梦,预示此行不佳。在出发之前,庞统坐下战马发疯,把他掀翻在马下。

诸葛亮的预言信,顿时让刘备内心忐忑不安,长久以来,诸葛亮都是刘备的首席军师,刘备的战略规划,都是诸葛亮提出的,刘备感到此行凶多吉少,准备退兵,回荆州再跟诸葛亮商量一下。

结果庞统不同意。

对于种种不祥预兆,庞统皆不理会。

庞统认为梦是假的,不值一提,战马发狂,也是常事,毕竟他们经常作战,没必要为了一点小事上纲上线,如果为了一点风吹草动就要退兵,那他们还打不打仗了?

他这边刚刚劝动刘备进攻,那头诸葛亮就书信来劝,庞统心中十分不快,难道千里之外的诸葛亮,能比身处战事中心的他还要了解局势?

更何况,庞统此刻被拜为军师中郎将,说起来是跟诸葛亮身份相等,可庞统自己心中也清楚,诸葛亮早已是刘备的头号心腹,而自己却还没有在重大战事上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他是比较着急的。

他急需打一场胜仗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而且庞统坚信,此时正是绝佳的战机。

庞统的自信打动了刘备,于是刘备亲自为他换了的卢马,继续出兵作战。

此战在庞统的指挥下,果然势如破竹,前期无比顺利。

不幸的是,他在半途中遇到了张任。

张任也是一位声名在外,有勇有谋的战将。此战他命人暗中埋伏,哪怕遇到庞统的先头部队,张任都没有打草惊蛇,全部放过。

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刘备。就连刘备的座驾的卢马,都上了张任的暗杀名单。

在他的计划中,此次作战可以失败,但刘备必须死。

是以,前头部队全都安然无恙,只有一身雪白的的卢马,乍一出现在视野中,便迎来万箭齐发。

放眼整片战场,庞统的决策都没有出错,他唯一失策的,是刘备为他临场换的的卢马。

仿佛天意一般,别名凤雏的庞统,巧合般被流箭射杀于落凤坡。

庞统的军事造诣,在早前有目共睹,他是能为刘备打天下的人,却仅仅在战事前期,就葬送了性命。

庞统临死前,似乎终于看透了自己宿命,只留下一句话,便一命呜呼。

他的死,是刘备集团衰落的开端。

正是因为紧要关头失去一位最重要的军事参谋,刘备才不得不临阵换将,把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请到西川来助阵。

而这一举动,却直接导致荆州大本营被攻陷,关羽大意失荆州,在襄樊之战中被困,此时刘备的几位大将全都去攻打西川,无人能去帮他,最终被杀身亡。

荆州被抢,导致刘备无法与曹操抗衡,而关羽被杀,更令刘备怒火冲天,一气之下讨伐江东,最终两军元气大伤,刘备损失了众多将才,令曹操渔翁得利。

整个蜀汉江山,被刘备一朝一夕间毁之殆尽。

刘备虽然算得上是一个很好的领导者,却不是一个适合统一天下的枭雄。

因为仁义,刘备吸引了大批的能人异士为其效力,这是他成功的基础。

但是也因为过于重感情,在争夺益州,对阵刘璋时,在战事上犹豫不决,没有取用庞统偷袭的上策,导致敌军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迎战,致使庞统死于敌军埋伏。

因为仁义,在关羽被杀,吴国派人求和时,刘备不顾一切拒绝请和。放任仇敌曹操不管,率军攻打东吴,一心一意替兄弟复仇,诸葛亮等人数次劝说都无济于事,导致最终失了地盘,也丢了性命。

最终,他的重情重义,令蜀汉大军十几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庞统死前,曾一语道破天机:“今日我死,乃天命也。”

这是刘备的宿命,自然也是刘备属下的宿命。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上出师表,六出祁山,油尽灯枯,命丧五丈原。

从此,威名赫赫的刘备大军一路下滑,逐渐没落。

标签: 庞统

更多文章

  • 三国蜀中大将,我没有杀死庞统,诸葛亮也没有杀死我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庞统

    由于《三国演义》的高度渲染,张任变成了一个非常知名的人物。因为他跟刘备的两大军师“卧龙”“凤雏”扯上了重大干系。《三国演义》中说,“凤雏”追随刘备前去夺取西川,蜀中大将张任一开始就看刘备不顺眼,处处和他顶牛。后来,双方终于撕破脸皮开打,张任固守雒城,并在落凤坡设伏,射死了庞统。刘备痛失一臂,赶紧请诸

  • 诸葛亮庞统绰号“卧龙”“凤雏”司马懿的绰号让人不寒而栗

    历史人物编辑:忆美食标签:庞统

    司马懿不但是三国最能忍的人,堪称忍者神龟,还是整个三国时期唯一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牛人。可以这么说,司马懿是三国最大的赢家,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什么的和他相比,统统不在一个档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更是封建社会儒家知识分子的最高信仰。古往今来,能够把这

  • 刘备27岁兴兵,前半生为何一事无成?庞统道破其中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庞统

    刘备27岁兴兵,前半生为何一事无成?庞统道破其中原因导语:刘备身上流有汉室皇族血统但却不被承认,年轻的时候只能卖草鞋过生活。后来爆发黄巾起义,27岁的他兴兵讨贼,同时和关羽、张飞两人结拜。黄巾贼被镇压之后他又跟随公孙瓒参加反董联军,联盟解散后开始争霸天下。几十年时间风风雨雨,最后终于建立了三分天下的

  • 凤雏庞统与卧龙齐名,为何初见刘备时不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丹宝星辰标签:庞统

    《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写江南名士庞统去拜见刘备,结果,一向礼贤下士、爱惜人才的刘备干脆打发庞统去当了县令。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庞统初次见刘备时,自恃才高,对刘备长揖不拜。看到庞统行这样的见面之礼,刘备有些不高兴,加上庞统又长得十分丑陋,刘备就更不高兴了,干脆草草打发了事。所谓“长揖不拜”,就是行

  • 庞统与诸葛亮对荆州的态度为何截然不同?不要寻章摘句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庞统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对诸葛亮,凤雏二人的高度评价。三国时期名人辈出,什么将才,统帅,谋士多如牛毛,而诸葛亮与庞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诸葛亮善于治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庞统更是天下名士,备受后世推崇。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游走于公孙瓒,袁绍,吕布,曹操,乃至陶谦之间,

  • 人们都在争夺荆州,而庞统为什么要刘备夺取益州

    历史人物编辑:肖邦青史谈标签:庞统

    庞统也是刘备的军师,然而庞统与诸葛亮的特点不太一样。诸葛亮为刘备规划了50年的发展蓝图,庞统却为刘备找到了根据地。刘备能夺取益州,还多亏了庞统。法正建议刘备谋取益州时,刘备还很犹豫,但是庞统坚决赞成夺取益州。当时人们都想着如何占领荆州,庞统为什么要刘备夺益州呢?其原因有两点。1、荆州已破败荆州当时已

  • 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庞统果真死于落凤坡吗?

    历史人物编辑:范翌英标签:庞统

    有关庞统之死,《三国演义》的描写基本上是靠谱的,但是唯独那个地名——“落凤坡”,是小说家自己虚构的,只是为了迎合庞统“凤雏”的雅号而已。我们先来看《三国志》对庞统之死的记载:(庞统)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三国志-蜀志-庞统法正传》再来看看《三国演义》里对庞统之死的描

  • 庞统的名气那么大,为何孙权、曹操都不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庞统

    伏龙、凤雏这两个称呼是水镜先生司马徽起的,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我们难以得知。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这两人都是很优秀的,这毋庸置疑。区别在于,诸葛亮能在隆中沉住气,待价而沽;庞统积极求功名,不放过任何机会。庞统得不到重用,很重要一个原因是相貌。古人非常在乎相貌、风神、气质,这一点诸葛亮有绝对优质,他身

  • 先有落凤坡还是先有凤雏?庞统遇难真的是天意?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庞统

    三国演义中庞统的死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书中是这样描绘的:庞统带兵前进,看到道路渐渐变窄,树木丛生,便问部下这是什么地方,属下告诉他这里是落凤坡。庞统意识到自己号凤雏,这个地方对自己大为不利,便令全军后退,不料这时,山前一阵乱箭射来,庞统落马而死。其实在前一天,诸葛亮夜观天象已经发现凤雏第

  • 凤雏庞统,才比孔明,却因“貌丑”存在感低?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庞统

    #头条中国史#水镜先生司马徽说“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这里的卧龙凤雏便是诸葛亮与庞统,诸葛先生光芒万丈后人无不识,庞统却是黯淡得多。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庞统能收获“凤雏”之名与诸葛亮比肩,得益于他们共同的老师司马徽的鼎立背书。但名气虽盛,人气却不够,拿现在的话说是没流量。他最早是周瑜的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