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白为何称嵇康为“玉山倒”?

李白为何称嵇康为“玉山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 访问量:1149 更新时间:2024/1/24 5:33:42

(一)李白说他是“玉山倒”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襄阳歌》,其中“玉山倒”的典故,却是来自竹林七贤中最令人心仪的嵇康

“竹林七贤”里的老兄山涛形容嵇康的风神:“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山涛说:嵇康是个大帅哥啊,醒着的时候,像挺拔的孤松傲然独立;酒醉的时候,就像高大的玉山快要倾倒。

嵇康,字叔夜,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谯郡人,因曾任中散大夫,后人有称其为嵇中散。嵇康的祖先本姓奚,原籍是会稽人,后来因避祸来到谯郡,因为居住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嵇山,嵇康祖先遂舍弃原姓,改姓嵇姓。

嵇康无论是身材还是颜值,那都是绝美得令人惊叹,崇拜他的粉丝在当时可有千千万万啊!他到底有多美呢?

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描述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刘义庆说:嵇康有两米左右的大高个(南朝时一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5.8厘米),身材颀长,容颜俊秀,风姿绰约,走在街上,回头率和围观率是百分之二百啊!凡是见到嵇康的人都会赞叹他“举止潇洒安详,气质豪爽清逸”。也有人说他“像松树间沙沙作响的风声,高远而舒缓悠长”。

更为惊奇的是,有樵夫砍柴晚归,在山中偶遇采药游玩的嵇康,竟然惊为仙人下凡,倒头便拜,还口中念念叨叨:“惊扰神仙了!惊扰神仙了!”樵夫此举令嵇康哑然失笑,第二天,嵇神仙的故事便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足见嵇康的长相之美、名气之响、粉丝之多。

有人长得美,可是空有其表,绣花枕头一包草。而嵇康,不仅俊美无比,而且才华横溢。

他是“竹林七贤”里最博学多才的一位。所谓“竹林七贤”,乃是魏晋间因不满于司马氏篡权野心而聚集在一起的七位著名文人,除了嵇康,其余六位分别是阮籍、山涛、向秀、阮咸、刘伶和王戎。嵇康后来移居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南),这一带竹林连绵,风光旖旎,七位名士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人称“竹林七贤”。

他是三国曹魏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画家、书法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他通晓音律,尤爱弹琴,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

相传他的“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与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被隋炀帝作为取仕的条件。他写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吕长悌绝交书》都是古来的散文名篇,他的四言诗也写得极好,其中有一首《幽愤诗》是他后来在狱中写的绝笔诗,是我国诗歌史上四言诗的最后一篇佳作。他擅长书法,工于丹青,其草书被后人称作“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时集,群乌乍散”。

正是因为风流俊美、才华横溢,正是因为这颗星星太璀璨了,太光芒四射了,所以,他被人相中了,这个人身份很特殊,嵇康的地位、官阶都与之悬殊十万八千里。所以,不管他见没见过那个人的女儿,也不管他是否能够爱上那个女孩,他一定会成为他的岳父,他必须做他的女婿。

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嵇康25岁,迎娶长乐亭主为妻。长乐亭主,名曹璺(wèn),魏沛穆王曹林的孙女、魏武帝曹操的曾孙女。

(二)嵇康与长乐亭主的婚姻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嵇康的父亲嵇昭,官位最大的时候才是个督军粮治书侍御史(三国曹魏时属六品官,主要管理图书的文书)。嵇康的兄长嵇喜,早年以秀才身份从军,虽然后来官至太仆(掌管皇帝的御马和马政,更重要的职掌是兼管官府的畜牧业,为九卿之一)、宗正(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的官员,为九卿之一),但嵇康成婚时,他还只是个无名小卒。

如此门不当户不对的两家竟然结成了亲家,而且女婿是岳父钦定的人选。据说曹林在家里狂喜大喊:“这个丑得见鬼的丫头总算找到了好婆家!我要把她许配给天下闻名俊美无双、才华横溢的嵇康嵇叔夜!”一边是王侯贵胄,一边是芝麻官之家,地位的悬殊,丝毫不允许嵇康率性地去追求恋爱自由的婚姻,只能是应允,只能是被动的接受。

其实关于嵇康与长乐亭主的婚姻,另有一种说法,一个美丽的故事:

初春的郊外,许昌,破败的旧王宫献帝陵。豆蔻少女的曹璺,驾着一头壮牛,策鞭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惊得正在田边漫步的嵇康赶紧躲闪。待站定双脚,怒目望去,棕红的牛背上,乌发飘飘,彩衣飘飘一路向东,一路洒落清脆的笑声。没看到她的容颜,就只是背影,已经让嵇康怦然心动,这样的女子,肯定娇艳得胜过朝霞!

记得花间派诗人韦庄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我觉得,此诗用来形容此时此刻与曹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的嵇康是再贴切不过了。所以,当曹家提出婚事,单相思的嵇康便爽快地答应了。

或许是因为恃才傲物,或许是因为对时局的强烈不满,嵇康率性地令人不可思议。《晋书·嵇康传》曰:“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意思是说他虽然风度翩翩,但是不在意自己的外在,不对自己进行多余的打扮。人们认为他风采非凡,天生本质与自然相合。

(三)嵇康的另一面:身上长满虱子

《晋书》中对嵇康的评价还算是客气的,《五千年演义》中评价嵇康:“经常不理须发,衣衫褴褛,身上长满了虱子,尤其嗜好打铁。”“身上长满虱子。”

这应该是济公活佛的形象吧?应该是街头乞丐窝在某个犄角旮旯晒太阳捉虱子的形象吧?捉到一个肥囔囔的虱子用手指搓搓,然后扔进嘴里……啊,受不了了呢!嵇康这形象应该叫做放浪形骸吧?个人卫生差成这样,应该是懒散肮脏至极吧?长乐亭主怎么受得了啊!

嵇康啊,嵇叔夜!美者的至爱,虱子的至爱!妒者的至恨,奸者的至恨!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为实现他的篡位野心,要拉拢一批名士,于是对“竹林七贤”实行了分化瓦解的策略。他先拉拢了他的亲戚山涛,让他出来为官。他又极为赏识嵇康的才学,就让山涛拉嵇康也出来做官。山涛自认为与嵇康的交情深厚,不会遭到拒绝,没想到此举使嵇康大为恼火,编写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文中以自我解嘲的口气,鞭挞了司马昭集团的虚伪和卑鄙,从此,司马昭对嵇康恨得咬牙切齿。

又是因为才华横溢,为人张扬傲慢,嵇康得罪了当时任司隶校尉的钟会。钟会慕名去拜访他,他不理睬,只顾在柳树下打铁。还问人家:“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一副鄙夷的神情。

钟会回答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毕就拂袖而去,钟会原本就嫉妒嵇康的才华,再加上嵇康对他的冷漠态度,因此而怀恨在心。回去就对司马昭说:“嵇康,是条盘踞着的龙,只要有他在,你的江山就坐不稳。”还诬告嵇康言论放荡,诽谤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更重要的是有谋反之心,要赶紧铲除才得以安心。于是,嵇康的性命岌岌可危。

已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的嵇康,丝毫未考虑到自己的安危,帮朋友吕安仗义执言,又被加上“诋毁孝道”的罪名。就这样,嵇康被关入大牢,司马昭打算杀一儆百。消息一传开,几千名太学生联名上书,请求赦免嵇康,但却坚定了司马昭杀嵇康的决心,也加快了嵇康被推入阎罗殿的步伐。

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年仅四十岁的嵇康,被押往洛阳建春门外东石桥南面的马市上斩首。临行前,嵇康神色坦然,长乐亭主送来古琴,他演奏了一首《广陵散》,当时在场的人无不泪湿衣衫。

《广陵散》自此失传,美者的至爱、虱子的至爱、一代美男才子也香消玉损。

庶勖将来,无馨无臭。

采薇山阿,散发岩岫。

永啸长吟,颐性养寿。

嵇康啊,你的来到,一生飘摇。如果有来生,愿你像默默无闻的野草,丛中潜伏着昆虫的鸣叫;愿你像散发弄扁舟的渔夫与山中砍柴的樵夫,从山谷中,从江面上传来自由的、高亢的呼啸!

标签: 嵇康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病逝后,刘禅下令搜查诸葛亮家,查完之后刘禅大怒

    历史人物编辑:纵横史馆标签:刘禅

    三国时期出现了数不胜数的谋士,这些谋士大多数被后人熟知。包括司马懿、诸葛亮、荀彧、郭嘉、陆逊等等,这些人都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辅佐了主公建功立业。诸葛亮在这些人中,肯定是非常厉害的。蜀汉在魏蜀吴三国中的实力是最弱的,不过有了诸葛亮这样的谋士,蜀汉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刘备时期的诸葛亮尽心尽力的辅佐刘备

  • 刘禅投降以后,关羽一家惨遭灭门,但是为何张飞后代却平安无事?

    历史人物编辑:南风一史标签:刘禅

    导语:公元263年,司马昭三路伐蜀,钟会率主力在剑阁与姜维对峙,邓艾偷渡阴平小道,下江油,过涪城,战绵竹,直逼成都。蜀主刘禅听从谯周的建议向邓艾投降。刘禅投降后敕令坚守剑阁的姜维向钟会军投降,而姜维假意投降钟会,准备借钟会之手诛杀魏将,而后复兴蜀汉,并写密信给刘禅只需等待几天就可以。但因为事情泄漏,

  • 三国时期,刘禅为何能稳居皇位四十多年?刘禅真的是昏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科学黑科技标签:刘禅

    “扶不起的阿斗”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听见的一句谚语,大多指代蜀后主刘禅昏庸无能,最终亡国,但刘禅真的是一个昏君吗?他为何能稳居皇位四十多年?陈寿曾评价刘禅:“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这世界上除了神,并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刘禅后期虽然不理朝政,重用黄皓,但其总的而言,身上也有很

  • 一代战神赵云的遗言,让诸葛亮当场大哭,为何刘禅听了却无感?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刘禅

    《三国演义》系列最大亮点,无疑就是武将们之间的厮杀,虽然蜀汉最终灭亡,但阵中有多位猛将名留青史,赵云就是其中的代表,相传在断气之前,赵云曾留下了1句话,被揭密之后,网友秒懂,这句话为何会让诸葛亮流泪不止。▲诸葛亮流传许多奇闻。(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赵云,字子龙,出生在哪一年不可考,但在公元229

  • 刘禅继位后,诸葛亮为何不还政?上朝时还带着甲士百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刘禅

    刘备大举伐吴后,由于战略失误,蜀国元气大伤,刘备也因此抑郁而死。刘备死于白帝城,诸葛亮接过蜀旗。当时刘禅17岁,已经到了称帝的年纪,而诸葛亮却长期占据蜀国政权,甚至带着数百名士兵上朝,一直把控着蜀国的权利,却没有把权利放给刘禅,所以很多人对诸葛亮的行为产生了质疑?我觉得诸葛亮的做法与忠臣形象大相径庭

  • 赵云得不到重用吗?他和刘禅早被命运绑在了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刘禅

    桃源三结义成就了一段佳话,刘备能够从一个碌碌贩履之辈变成三国鼎立的主要力量,主要是因为他知人善任,和一个杀人逃犯和一个杀猪的屠夫结拜后,以自己为核心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后来发现的的草根孔明先生也成为了汉室核心人物,但是,有个人的身份却一直以来都十分特殊,他就是长坂坡上上演单骑救主的男主角赵子龙。赵云原

  • 诸葛亮留下一员大将,本可挽救蜀汉,可惜刘禅却不听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刘禅

    蜀汉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时期。它由刘备创建,并由其晚年的谋士诸葛亮执掌大局,成为中国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权。但是,这个基业只经历了短短的43年,便在公元264年被东吴所灭。这场灭亡的悲剧并非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源于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蜀汉的最高领

  • 原来刘禅一直被误解了,他才是三国继承人种最厉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刘禅

    原来刘禅一直被误解了,他才是三国继承人种最厉害的。如果我们谈论起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开创者曹操、刘备还有孙权,这几个人其实都是明君雄主么他们几个人之间的比拼可以用伯仲难分这个词语来形容。那么,如果是他们的儿子之间的比拼又是如何的呢?首先,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刘备的儿子刘禅。这个人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个非常

  • 诸葛亮给刘禅留下锦囊妙计可保蜀汉不亡 可惜刘禅记反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刘禅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各势力为了争夺自己的政权地位而大开杀戒,最终有三股势力杀出重围,分别是吴、魏、蜀。那易守难攻的蜀国为何仅仅42年后就亡国了呢?很多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诸葛亮过于谨慎,未能培育出人才,以至于后期无人可用;也有人说是刘备在夷陵之战元气大伤,埋下了无尽的隐患;还有人说是姜维连年北伐

  • 诸葛亮临终前为刘禅留下三大能臣,让蜀汉得以支撑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刘禅

    对于刘禅,很多人的评价都很不同。有人说,刘禅其实并不傻。因为他在诸葛亮死后,又让蜀汉再次延续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其实,这种说法,不少特别准确。其实蜀汉能在诸葛亮死后,继续延续三十年,跟刘禅的关系并不大,更重要的还是诸葛亮临终前留下的一批大臣。而这些大臣中,有三个人非常重要,都是属于能挑大梁的人物。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