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嵇康:身上长满虱子,却与曹操曾孙女成亲,广陵一曲终成绝响

嵇康:身上长满虱子,却与曹操曾孙女成亲,广陵一曲终成绝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乐小明星 访问量:2126 更新时间:2023/12/6 20:35:00

景元四年(263年),刑场之上,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将与这个风流了数十年的大魏王朝做最后的告别。此去经年,这位在大魏王朝留下精彩过往的风流名士,往后只能成为人们口中的谈资。

弹指40年,却惹一命呜呼。司马昭下令杀死嵇康,三千余名太学生集体请愿,希望朝廷可以赦免嵇康,可事与愿违,司马昭并未下令赦免嵇康。这时的司马昭对嵇康的所作所为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嵇康这一死是命中注定的。

曹魏末年,司马氏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大将军司马昭想要聘请嵇康为幕府属官,嵇康何许人也,从小习得儒家正统学说,对司马氏的篡权谋位之举极为不耻,又怎么会做司马昭的下属,于是他跑到河东郡躲避征辟。

司隶校尉钟会准备盛礼,前去拜访嵇康,却遭遇嵇康的冷眼与嘲笑。

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离开尚书吏部郎一职时,举荐嵇康代替自己。嵇康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做司马王朝之官,对司马氏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招到司马昭的嫉恨之心。

而此次正好有机会定嵇康的罪行,司马昭又怎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呢?所以,嵇康这一死是必然的。

01 虱子的外表下是不羁的灵魂

王烈在《晋书》中曾评价嵇康其人: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遇,命也!钟嵘在《诗品》中评价其诗为“峻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嵇志清峻”。诗如其人,高蹈独立的阮籍如同他笔下的诗文一般,追求自然,厌弃功名富贵、鄙弃世俗的内容一直贯穿于他的诗歌及文章当中。

左思不同,嵇康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但与左思不同的是,左思虽出身寒门,却一心向往进入朝政中心。嵇康虽出身于官僚家庭,却一生躲避朝政的繁芜。命运是如此的不公。

虽出身于官僚家庭,但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和左思幼年笨拙不同,嵇康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成年之后又熟读道家著作,如大家公子一般,温润如玉,谈吐不凡。

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描述嵇康的外貌:身长七八尺,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南朝时候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5.8厘米,也就是说嵇康身高在两米左右。身材颀长,容颜俊美,举手投足谈吐不凡,才华横溢,可能是当时许多大家闺秀想嫁的夫婿。

很快,由于他外貌不凡,才华横溢,被沛王曹林的孙女长乐亭相中,也就是曹操的曾孙女。一个是皇室贵胄,一个是无名小卒,如此的结合必定有着不一般的故事。

关于嵇康婚姻的说法有两种:其一是嵇康是沛王曹林钦定的女婿,据史料记载:曹林把自己的女儿许与嵇康之时,在家中高兴大喊,这个丑得见鬼的丫头总算找到了好婆家!我要把她许配给天下闻名俊美无双、才华横溢的嵇康嵇叔夜。

其二是初春季节,嵇康外出踏春,恰逢长乐亭主曹璺,骑一壮牛,从他身边策鞭而过,棕红牛背上,乌黑长发飘飘,白衣飘飘,一路洒落清脆悦耳的笑声。只看背影,只听笑声,已然让嵇康心动。

这两种说法是真是假,已无从考证,我们也只能当少男与少女的爱情故事看看,消遣罢了。

《晋书》评价嵇康:身长七八尺,容止出众,然不注重打扮。这种说法已然算是婉转的。《五千年演义》中评价嵇康:经常不理发,衣衫褴褛,身上长满了虱子,尤其嗜好打铁。

今日看来,嵇康的外貌确是出众的,谈吐也非常人,但身上长满了虱子,这样的形象与嵇康帅气的外表实在是难以联系到一起。

但虱子的外表之下,却藏着一颗热爱自由、放荡不羁的灵魂。嵇康旷达放纵,自由懒散,“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养,不能沐也”,再加上他幼年丧父,故而经常放纵自己,“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成年的他接受老庄之后,“重增其放,使荣进之心日颓”。

在懒散与自由里孕育的是嵇康的狂放与旷达。

02 鄙视权贵,隐逸竹林

司马氏把持魏朝权势之后,表面上倡导复古周礼,实际上阴谋篡权,无恶不作,大杀曹氏集团成员,曾经在曹氏家族领导下的魏王朝已然到了日薄西山、穷途末路的境地。

读书人难免会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可嵇康不同,嵇康接受老庄哲学,更崇尚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面对司马氏的恐怖统治,嵇康选择回归自然,饮酒作乐,追寻真正的自我。

《文士传》中曾记载嵇康:性绝巧,能锻铁。嵇康爱好打铁,甚至把铁铺子置在自己家里后院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之下,并且引来山泉,绕着柳树造了一个温泉,打铁累了,便跳进池子里泡一会。见到的人均夸赞其“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嵇康用他自己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远迈不群和藐视世俗,这是其精神特质的体现。

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竹林七贤作为正始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阮咸七人,他们发言玄远,任性放达,饮酒服药,一时颇有名声。他们的作品,多用隐晦曲折的方式揭露司马氏的恐怖政治,表示愤世嫉俗之情。而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阮籍、嵇康二人,诗风各具特色,有“阮旨遥深”、“嵇志清峻”之说。

嵇康对于权势的厌恶更加明显,不仅在诗中多有流露,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之中也更加明显。

钟会出身名门,少年得志,十九岁入仕,为秘书郎,三年后又升为尚书郎,二十九岁时就已进封为关内侯。可谓年少得志,多有人愿与钟会交往。可嵇康却拒绝与其交往。显赫之后的钟会多次拜望嵇康,可嵇康却仍然不加理睬,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锻铁,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嵇康心如冰雪一般,终究出得尘网,对于功名富贵始终是不上心,若是放在今日,嵇康大约是一条不上进的咸鱼吧。我想对于嵇康来讲,与其费尽心思在朝堂中寻找立足之地,不如在春日午晌睡一觉,喝一杯酒,赋两首诗,对于嵇康来讲,这才是最好的春光。

03 仗义执言得一死,广陵散终成绝响

魏晋时期不仅政治黑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文人志士无出头之日,而且女性的地位也是特别的低下。对于这个时代的女性来讲,不仅没有尊严,更成为兄弟之间争斗的牺牲品,难以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而在这种兄弟的争斗战之中,嵇康是另一个牺牲品。

吕巽与吕安都是嵇康的朋友。吕巽见弟媳貌美,趁吕安不在,指使其妻用酒把弟媳灌醉,将其奸污。吕安得知后欲将吕巽告到官府然后遣走妻子徐氏,徐氏羞愧难当,上吊而亡。随后吕安将这件事情告诉嵇康,嵇康安抚吕安,为吕安家眷的名誉考虑,觉得家丑最好不要外扬,劝吕安撤诉。

吕安采取嵇康的建议撤诉。谁知吕巽倒打一耙,反诬吕安扇母亲巴掌不孝。司马昭于是将吕安下狱。嵇康因此与吕巽绝交,写《与吕长悌绝交书》。

此时,还记得那个多次拜访嵇康的钟会吗?钟会借此机会,中伤嵇康,于是司马昭斩首嵇康、吕安二人。

嵇康行刑当日,三千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嵇康,并要求让他来太学任教,可司马昭并没有同意。

临刑前,嵇康神色未变,如同平常一般。他看了看太阳的影子,知道离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

曲毕,嵇康叹息:从前袁孝尼曾跟我学习《广陵散》,我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广陵散》现在要失传了。

说完,嵇康便从容不迫地赴刑,时年四十岁。《广陵散》也成绝响。

李白曾写到: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玉山倒的典故来自嵇康。这是李白对于嵇康的一种敬仰。

这也是大唐及整个后代送给嵇康的挽联。

标签: 嵇康

更多文章

  • 魏晋“学士精神领袖”嵇康之死,竟是“男粉丝”因爱生恨所致

    历史人物编辑:宪刚说车标签:嵇康

    嵇康,魏晋时期第一风流雅士,也是当时无数文人心中的“精神领袖”。神仙般的人,却只活到40岁,为司马昭政权所杀。然而,嵇康并没有想到,他的死竟然是因为这次粉丝见面导致的!嵇康行刑前,万人空巷,三千太学士集体为他请愿,场面浩浩荡荡。嵇康还没开口,监斩官拒绝了太学生的请求。嵇康喝过断头酒,为所有在场之人,

  • 从《声无哀乐论》看嵇康之死,我们可能冤枉了钟会千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嵇康

    中国历史文化灿烂悠久,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和思想,比如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争奇斗艳,两汉时代董仲舒的摆出百家独尊儒术,唐朝诗歌的李白杜甫等等,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特色和人物,这些华丽的时代特征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其中魏晋时期的代表人物就是竹林七贤,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散漫和放荡

  • 运动对一个宅男有多重要?看看打铁王子嵇康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嵇康

    很多宅男不喜欢运动,以为那是在浪费时间,很多名人都不这么想。有人曾总结“竹林七贤”这七位牛人是“沉迷老道的古式宅男”,比如上一篇提到的阮籍就喜欢“快走”这项运动,而我们今天还要讲到嵇康喜欢的另外一项特殊运动,那便是打铁。古往今来多少神仙志怪都喜欢用组合命名,各家才子大显神通,但“竹林七贤”的名号却非

  • “四千年一遇美男”嵇康,缘何一句话就招来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嵇康

    李白在《襄阳歌》中有句名言:清风朗月不用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何为"玉山"?嵇康便是古人口中的"玉山",作为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嵇康也曾被誉为"四千年一遇美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正经的美男子。当年嵇康也曾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大批小迷妹,但就是这样的人中龙凤,为何会因为

  • 作为养子、女婿,他深受曹操喜爱,与打铁王子嵇康相比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嵇康

    现在娱乐圈有一股花样美男风,所以“乘风破浪的姐姐”火了之后,就出现了“元气满满的哥哥”“追光吧哥哥”这样的节目,也吸引了特别多的女性观众的眼光。其实从历史眼光来看,此风的源头在魏晋。当时,人们似乎比其他时期更“闲”一些,尤其以“造星”、“追星”为主,不是江湖文坛著名的“竹林七子”,就是各式各样的花美

  • 三国时期曹魏玄学大师嵇康为什么二十年不笑?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嵇康

    在魏国,有一位名士叫做王戎,他最佩服的人就是嵇康了。他曾经这么评价嵇康:“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王戎和嵇康交往二十年,从来没有看到嵇康生气过,笑过。如果在现在,一个人一整天都不笑,我们会说这个人装酷,可是作为生活在大时代漩涡中的嵇康,作为有志向有抱负的嵇康,可不会简单的因为装酷,而二十

  • 嵇康,一个酷爱写绝交信耿直BOY

    历史人物编辑:佐莯铲史标签:嵇康

    三国魏晋时代,是国历史上一个璀璨的时代。这个时代不仅有史诗般的权谋诡计;不仅有司马家灭蜀平吴;还有慷慨风骨的建安七子;更有放荡 不羁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竹林七贤,一个特立独行的文人团体,他们行为荒诞怪异,言论自由不羁,经常做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事情出来。嵇康,竹林

  • 嵇康之死:广陵散从此绝响矣

    历史人物编辑:文君讲述标签:嵇康

    衣赐履按:一日,向问天带着令狐冲拜访西湖边上的梅庄。梅庄有四位庄主,大庄主黄钟公,二庄主黑白子,三庄主秃笔翁,四庄主丹青生,他们各有所爱,分别是琴、棋、书、画。向问天出手极为豪阔,给四位庄主都送上贵礼,送给大庄主黄钟公的,是一部古旧琴谱。老黄解开包装带,打开外包装,拂去陈年老灰,定睛看去,当场就差点

  • 嵇康一代名士,千古风流,为何会被人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吃着瓜娱乐社标签:嵇康

    导语:宋朝不杀文人,明朝文官架空皇帝,嵇康一代名士,千古风流,为何会被人害死?我国历史上文人在大多数朝代中,地位还是很高的,经过科举成为秀才后,就有了许多特权,秀才见到县官不用下跪行礼,还拥有不用受刑的权力,特别是在宋朝,明朝两朝文人的地位达到了最高峰,在宋朝赵匡胤制定了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杀言

  • 诬陷朋友盗嫂被杀的西晋名士嵇康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嵇康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在西晋时被司马集团谋杀。原因则是言论放荡,害时乱教,判处极刑!到底是怎么回事,切听小编慢慢说来: 嵇康的一个朋友吕安,其妻子被他的哥哥吕巽奸污,当吕安得知此事后,准备告发吕巽。不想,吕巽竟恶人先告状,诬告吕安不孝。早已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