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卓三千人马进京挟天子,为何如此成功?京城数万禁军为何不抵抗

董卓三千人马进京挟天子,为何如此成功?京城数万禁军为何不抵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寻根拜祖 访问量:2095 更新时间:2024/1/17 3:28:21

董卓从一名地方官员,一夜间就成了玩弄天子于股掌的权臣。表面上看,董卓的成功是因为挟持了皇帝,运气太好,其实没那么简单,如果您了解董卓的发迹史,就会发现他的崛起有必然性。

西凉枭雄董卓的早年经历

董卓是陇西临洮人,出身于一个士族家庭。陇西是个胡汉杂居的地方,羌人豪族与汉人士族集团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

请注意,羌人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若干大大小小的部落合称,生活在河西走廊、陇右地区、河朔地区。大体上,西羌诸部大多与东汉朝廷为敌,东羌则大多归顺于朝廷。当然,还有很多骑墙派。

董卓自幼沾染了胡人的豪爽,又喜欢行侠仗义,因此结交了大量的羌人豪族子弟。这段经历为董卓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他出任地方官员后,总能在各大羌人部落中游刃有余。

因为战功,董卓得到名将段颎的赏识,被推荐到洛阳出任羽林郎。汉桓帝末年,董卓以军司马身份追随另一位西凉名将张奂,两次击败羌人的叛乱,因功拜郎中。

这个期间,董卓展现出军人的勇猛,他武艺高强、力大无穷,随身必定携带两副箭囊,马上飞驰时能做到左右开弓,令敌人闻风丧胆。

董卓轻财好义,战后他获得九千匹丝绢的赏赐,全都分给了部下,赢得一片赞誉。他的人际关系也非常融洽,会做人,多年后张奂失意隐居,董卓不忘老领导,特地让弟弟送去一百匹丝绢。

因此,后来董卓能有如此多的忠实粉丝,我们一点也不奇怪。

汉灵帝熹平年,董卓又得到袁绍的叔叔袁隗的推荐,后出任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

直到此时,董卓的职业生涯波澜不惊,走的是标标准准的士族阶级路线。然而,黄巾起义的烽火打破了东汉帝国的宁静,也给董卓创造了绝佳的机遇。

董卓的第一次身份转变:从边将到军阀

在黄巾起义爆发前后,东汉帝国已经处于财政崩溃的边缘。为了应付兵饷不足的问题,朝廷同意各地官员可以招募私兵,兵饷自行解决。

这个饮鸩止渴的政策等于打开了魔瓶,为军阀的诞生创造了孳生的条件。

董卓就是利用这个机会,组建了自己的西凉家兵。他的“董家军”构成有三大组成部分,一部分是董氏家族子弟,一部分是河湟羌人,还有一部分是南迁的匈奴人,总人数大约三至五千人。

您可能会问,私兵的军饷从哪里来?还能从哪里来,抢呗,战利品、被攻略地区的富商百姓,甚至官府都是他们发财的对象。因此,同样身穿军装,私兵的回报远超正规军,战斗力也超强,并且与自己的上司形成了牢固的利益纽带,根本不会听从朝廷的调遣。

客观讲,董卓的军事才能并不算特别突出,曾经下曲阳败给黄巾军。但他善用计谋,跟随张温讨伐羌人、匈奴人的联军时,在被包围的情况下,他伪装成粮食匮乏,靠打鱼充饥的样子迷惑了敌人。于是对方松放了警惕,董卓趁机连夜遁逃,跳出了包围圈。

中平五年,董卓追随皇甫嵩,各率2万人讨伐西凉叛军。期间发生的一个故事值得玩味,当时汉军屯驻陈仓,叛军远道来攻,董卓主张趁敌人立足未稳主动出击,而皇甫嵩却认为固守才是正道。

史书对皇甫嵩的战术大加夸赞,但我却认为,董卓的战术未必不对,这仅是二人战术思想的差异而已。

皇甫嵩为人谨慎,求稳,他所指挥的战斗强调的是“不败”,即兵法所谓“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而董卓则对胜利的渴望更强烈,更善于抓住机会,强调的是“胜”。

这两种思想其实没有绝对的对错,完全取决于对战场形势的准确判断。但这小细节告诉我们,董卓是个善于冒险的机会主义者,一旦让他看到机会,他绝不会松口。

陈仓之战后,汉灵帝命令董卓将军队交给皇甫嵩,然后去洛阳就任少府。

董卓却拒绝了,理由很简单,这是汉灵帝的软刀子,明升暗降,趁机解除董卓的兵权。

汉灵帝鸡贼,董卓也不傻,他回复了一个软钉子:俺这些胡兵拦住我不让走啊,非说我抛弃他们了,没办法,臣只好留下来安慰他们……

汉灵帝心里咯噔一下,坏了,这家伙本就是西凉人,万一跟叛军联合就遭了。现在已经公然不听调令了,这可如何是好?

于是汉灵帝继续加码:加授董卓为并州牧,即日赴任。州牧的级别相当于三公,顶级大佬。董卓这回给面子了:并州我可以去,但俺的家兵非要为我卖命,不肯离开我,所以我只好带着他们赴任了……

汉灵帝气得直翻白眼,可也无奈,眼睁睁地看着董卓率领数千私兵奔赴并州。

手上握着刀把子,早晚会走到这一步,汉灵帝在打开魔瓶盖子的时候就该想得到。

董卓的第二次身份转变:从军阀到权臣

董卓才走到河东,朝廷就发生了巨变:汉灵帝驾崩了。于是董卓耍了个小心思,他停滞不前,驻留在河东静观其变。

不得不说,董卓的政治敏感度很非常高,假如他傻乎乎地去了并州,很可能就失去了后来的机会。

不久,何进与何太后在诛杀宦官的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何进听信袁绍的臭棋,下令董卓带兵进京,以威逼何太后屈服。

董卓乐疯了,还有这种好事,一般官员入朝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带兵进京那就不一样了,有了兵,在朝廷说话声量就大多了。

于是董卓快马加鞭,直奔洛阳。可半路上遇见了使者:回并州就职,用不上你了。

董卓一阵冷笑,没听说过请神容易送神难吗?想让我回去?晚了!于是他悍然闯进洛阳城外。

您可会问:区区三五千人,就不怕朝廷大军吗?北军、西园八校尉,怎么也得五万人吧?能把董卓踩扁了,他凭什么这么狂?

如果洛阳真有五万人,汉灵帝还用得着允许招募私兵吗?

黄巾起义爆发后,北军几乎全都被征调前线去了,连部分羽林卫都承担了周边城防的任务,因此洛阳的守卫很空虚。

一年前,盖勋曾经建议汉灵帝:你给我权力,我帮您打造一支一万人的禁军。可惜直到汉灵帝驾崩,这计划都没能实现。

西园八校尉倒是草建了,但人数太少,推测不会超过5000人,护卫皇宫够用,保护洛阳那就是笑话了。这就是董卓猖狂的资本,洛阳没人能挡得住他。

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十常侍之乱”爆发,何进被宦官们杀害,袁绍等人冲进宫里对宦官们展开屠杀。宦官们劫持汉少帝、何太后一行逃出洛阳,在邙山与董卓撞了个满怀。

这真是“线头掉进针眼里,巧了”,于是董卓将少帝等人打包装货,大摇大摆地进了洛阳。所有人都傻了,忙活半天,皇帝咋成了董卓的人质了呢?

是的,董卓的运气太好了,他正往城里赶,迎面就碰上了少帝一行。就这样,董卓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也掐住了东汉帝国的命门。

尽管有人想喝退董卓,但这个时候的董卓已经是咬住猎物的猛兽,怎么会松口呢?他数次拔刀威胁,挟持着皇帝进了宫。

第一不过关了,但接下来怎么办?毕竟洛阳还有西园八校尉,还有何进、何苗的府兵,以及并州刺史丁原带来的士兵,董卓这点人马肯定不是对手。

董卓很狡猾,他演了一出戏:晚上,西凉兵们化妆成百姓悄悄出城,第二天天一亮,他们穿上军装,锣鼓喧天旗帜飘扬地进城,连续四五天“源源不断”。

所有人都惊呆了,董卓这么多人马,怎么对付?

同时,他快刀斩乱麻,趁军中无主,接管了何进、何苗的军队。又拉拢吕布杀了丁原,吞并了并州军。短短几天,兵权全都落入董卓之手。

这速度,都把袁绍看傻眼了。气得鲍信大骂袁绍:前几天我就让你刺杀董卓,你却不敢,现在没机会了。

就这样,董卓一夜“暴富”,成了东汉帝国的“大掌柜”。

标签: 董卓

更多文章

  • 汉少帝哪里得罪了董卓?为什么董卓要坚持废掉少帝?

    历史人物编辑:郭永光标签:董卓

    汉少帝刘辩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是个可怜的傀儡,那么汉少帝到底哪里得罪了董卓?为什么董卓要坚持废掉少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其实汉少帝作为一个傀儡,还是很合格的,董卓之所以想要废掉他,是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董卓作为一个权

  • 董卓“势力”-西凉军事集团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董卓

    作为颠覆东汉的一个重要因素,董卓无疑在三国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掌握朝政大权后不仅废立皇帝,还迁都长安,烧伤抢掠而且可以维系自己的统治,关东联军拿他无可奈何,最后是王允用计策反了他身边的心腹,方才终结了这位太师的一生。那,董卓为之倚仗的是什么?其西凉军事集团又有哪些人物可以帮助董卓在洛阳,长安为非

  • 《三国演义》中董卓残暴好色,历史上的董卓究竟有多么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董卓

    董卓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是荒淫无道的军阀,也是残害百姓的恶魔。魔鬼的前半生竟是游侠董卓年轻时非常崇尚行侠仗义,由于和羌族聚居地很近,董卓经常与羌人打交道,加上自身性格豪爽的缘故,深受羌族首领的青睐。在《董卓传》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羌族首领前来看望在家耕地的董卓,为了招待远方来的朋友,董卓将耕地的牛杀

  • 董卓曾命令吕布去盗取汉武帝陵墓,挖出此物后,董卓就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安然谈史标签:董卓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连年征战不休。董卓率领西凉军攻破洛阳城后,大肆烧杀抢虐,无恶不作。其间还命令吕布去盗取汉武帝的陵墓。而就在挖取陵墓的时候,士兵找到一物,最后直接导致了董卓的死亡!事情是这样的。当天,吕布带领一群士兵来到汉武帝陵墓前,准备挖掘。正在挖掘途中,有一个士兵突然发现陵墓内有一“黄绢”,士

  • 东汉皇权的衰落,董卓余党的拼命反扑,一个乱世的开启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董卓

    前言:东汉末年,宦官当政,皇权受辱,百姓民不聊生,大将军何进为了帮助汉皇室夺回统治权,引西凉军统帅董卓进京,董卓凭借着其手中西凉军强大的战斗力帮助汉皇室打败宦官集团后,却霸占汉庭,挟天子以令诸侯,霍乱朝纲。司徒大人王允巧用美人计,令吕布斩杀董卓,董卓死后,西凉军一片哗然,董卓旧部将领李傕和郭汜趁机起

  • 他不畏强权,韬光养晦暗杀董卓,为什么还会被后世骂为大奸臣呢?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董卓

    一说到他的名字就有很多人知道,而且连黄口小孩都知道,有这么一句俗话“说曹操,曹操到”。他就是曹操,曹阿瞒。曹操善于韬光养晦,而且目光远大,对于时局有自己的见解。曹操的爷爷姓曹是个太监,他的爸爸是养子,所以就姓了曹。曹操在家乡口碑很好,还被举为孝廉,到洛阳做了官。他一到任就来个下马威,,他找人弄了十几

  • 董卓逃往关中,讨董联军为何没有趁胜追击? 董卓控制西汉朝廷后,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共婵娟标签:董卓

    董卓逃往关中,讨董联军为何没有趁胜追击?董卓控制西汉朝廷后,把汉少帝给废掉,重新立汉献帝,之后更是大权独揽,专横跋扈,残害百姓。当时朝堂上的很多大臣士族集团眼看利益受损,于是公开推举袁绍为领袖,组成关东联军准备进京诛杀董卓。战争初期,关东军取得不少胜利占据上风,特别是猛将孙坚还斩杀了董卓手下大将华雄

  • 攻占京城后,董卓霸占了多少女子?一连串的数据令人难以置信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董卓

    在东汉晚期,朝廷内部权力纷争激烈,将军何进的野心早已如野火般燃烧。身为朝廷实权者,何进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宦官的阴谋诡计。他决定除去这些故步自封、只知权谋的人,一方面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朝廷的清明。然而,狡诈的宦官们在生死存亡的压力下,以其狡猾的智谋取得了上风,残酷的剥夺了何进的性命。何

  • 董卓为何失败?看清历史真相,才发现董卓根本没有胜机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董卓

    大家对董卓的印象是非常的差的,并且认为他失败的原因是手下背叛!董卓残暴无度,一人把控朝政,失去了朝廷中的信任,也失去了天下百姓的爱戴,以至于众叛亲离。可是换一个角度思考呢!曹操把控朝政的程度比董卓差吗?并不是,相反曹操对朝政的把控更加的严格,为什么和董卓不是一样的下场呢?并且董卓死了之后就开始了关西

  • 汉武帝和董卓有何渊源?为何董卓挟天子后引发众怒?

    历史人物编辑:谈史演说会长标签:董卓

    趣谈答案:董卓有一个孙女叫董白,董白得了病,传说汉武帝的坟墓当中有着对应的药单,董卓找了半天没找到。既然没找到,就得把汉武帝的尸体拿出来晒晒,来解自己的心头之恨。一个孙女的故事咱们总是说隔代爱,隔代爱,那么什么叫做隔代爱呢?母曾经对你非常的严厉,非常的苛刻,突然之间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会发现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