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卓为何不杀袁绍?

董卓为何不杀袁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黎顾百年V 访问量:126 更新时间:2024/4/4 15:14:05

时间

八月二十八日,天子刘辩返回皇宫,剿灭宦官的政变结束。并州牧董卓乘势进京。

八月二十九日,董卓官拜司空,得以进入朝廷。

董卓与袁绍交恶是在商议废立之事之时,时间推测是当年的八月三十日。

次日,即九月一日,太傅袁隗、司空董卓主持废立。陈留王刘协登基,刘辩贬为弘农王。

人物关系

袁隗:时任太傅,辅佐年幼皇帝,掌尚书台事。

董卓:时任司空,原为袁隗公府故吏。

袁绍:时任司隶校尉,乃袁隗之侄。与袁隗合力剿灭宦官。

袁术:时任虎贲中郎将,亦袁隗之侄,与袁绍为同父异母兄弟。政变时,率先攻打宫门。

废立前后

董卓招纳百官商议废立,袁隗是不在场的,所以袁绍才有借口说,要去找袁隗商量。

袁隗身居太傅,上公之位,又掌尚书台,显然是朝廷中说话最有分量的人,董卓欲废立,袁隗是默许了的。次日,在朝堂之上扶下刘辩,扶上刘协的人正是袁隗。

这个废立之谋出自董卓,没有任何可疑之处,袁隗的默许行为,也成了董卓的帮凶!

《袁纪卷25》:(董)卓以废帝议示太傅袁隗,隗报如议。

袁绍正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选择逃亡的:董卓,一个叔父的故吏,一个嚣张跋扈的凉州老兵油子,在政变之时身无寸功,居然能顺利爬上三公之位!更过分的是,他居然提出废立这种事来,我的叔父,居然还同意帮他!

所以,在我的解读中:袁绍的离开,是出于对叔父、董卓的不满与愤怒。

袁术走得晚,在事后加封为后将军,过了几个月,袁术也跑路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切题

董卓不杀袁绍的原因,史书上写的很明白:卓新至,见绍大家,故不敢害。

这句话的意思是:董卓刚到京师不久,知道袁绍是世族大家(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人,所以不敢加害于他。

——道理就这么简单。

袁绍逃亡至冀州勃海郡后,董卓还听从其他人的建议,为了笼络袁绍,特意给袁绍加了渤海郡太守的官。

可是袁绍一点都不感激,继续拿着司隶校尉的官印也不归还,董卓也不能怎么样,导致“司隶校尉”一直挂在袁绍的名下。

一直到第二年,袁绍参与组织关东反董事后,董卓这才问司徒王允,推荐谁接任司隶校尉合适。

范书《盖勋传》:(董)卓问司徒王允曰:“欲得快司隶校尉,谁可作者?”

董卓这才确定:袁绍这小子是铁了心要跟自己对着干了。

标签: 董卓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年,董卓残暴,犯下五条罪状,每一条都超乎你的想象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董卓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这样的一来汉朝得以续命。东汉在历史上存在了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这期间的东汉从建立之初,一直走到了巅峰。可惜的是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先是黄巾军起义,其后发生了董卓专政。历史上的董卓还是很有名的,不过他的名气是恶名。董卓是汉献帝时期的权臣,同时也是一个大军阀,官至太师,封郿侯

  • 为什么有人会说“董卓不死便无三国”,历史上董卓有多“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董卓

    若董卓不死,便无三国,这话说得不对。董卓也没有多强大,不过是一个西凉刺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董卓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董卓以清除宦官、保护皇帝为名,带兵杀进京城,把大将军何进的兵马划归自己所有,篡夺了国家的兵权,从此变得无法无天。他废了皇帝刘辩,杀害了刘辩母子,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当时就遭到丁原的

  • 董卓:也曾经是个王者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董卓

    假如让你穿越汉末,你会选择哪位老大哥投靠?不出意外的话,无非就是汉末三家,曹刘孙。毕竟和别人混很难保证自己平平安安的活到全剧终。但如果把这个问题甩给土生土长的汉末人,那么,会有一位你万万没有想到的老哥榜上有名,这个人,就是董仲颖。当然或许他另一个名字你会更加熟悉。董卓,董太师。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大概

  • 董卓不死,大汉必亡?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而是六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董卓

    公元189年,董卓接到何进的命令进京,带领大军来到洛阳。然而董卓来到洛阳时,何进在和宦官的火并中被杀,他坐收渔翁之利,带着西凉兵进入洛阳,控制了京城,掌控朝政大权。董卓为了立威,擅自废立皇帝,立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董卓自封为相国,有“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权倾朝野,对大臣们随意鞭打,辱骂,甚

  • 董卓入京夺权为何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车三儿聊历史标签:董卓

    东汉末年乱世之起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多人说是黄巾之乱的爆发,但更多人说,董卓进京夺权,才是真正的乱世之始。黄巾之乱时,虽然是爆发了较大的农民起义事件,可农民起义的程度和规模还在东汉朝廷的可控范围之内。除了早期给朝廷带来了一些麻烦之外,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凡响,并且很快就被东汉朝廷被平定了。此外,黄巾之时,

  • 权臣董卓养成记:只是一介武夫,却为何能终结400年大汉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董卓

    简介说到董卓,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东汉末年的奸臣。他不仅威胁皇帝和官员,而且随意屠杀百姓,可谓是恶毒十足。然而,作为东汉灭亡道路上的重要推手,董卓的生平值得后人细细研究。董卓过着怎样的生活?为什么他会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汉奸?是性格使然,还是时代造就?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董卓的生平。以武为官董卓的一生

  • 真正让董卓忌惮的4个人,却仅有一人对董卓造成了致命威胁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回忆屋标签:董卓

    东汉末年,由于朝廷轮番被宦官和外戚掌权,导致天下民不潦生,加上自东汉初年就开始的世家土豪盘踞地方,更是导致了阶级矛盾加剧;和平年代官方还能压制,但是在天灾与瘟疫的双重打击,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叛乱,最著名的就是黄巾之乱。时代的动荡不安,也使地方豪强有了崛起的机会;而董卓就是其中的代表;虽然董家只能算是

  • 历史上吕布杀董卓和貂蝉并没有关系,而是因为严重的“地域歧视”

    历史人物编辑:艾伦说史标签:董卓

    公元192年4月23日的凌晨,东汉末年权倾朝野的董卓乘车前往长乐宫参加皇帝的庆祝会,当车队行驶到北掖门的时候,并州人李肃带着几名亲兵前去刺杀董卓,董卓急忙呼唤义子吕布,结果吕布以奉旨讨贼的名义当场杀死。这桩刺杀事件便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王允用计诛董卓,在三国演义和电视剧的渲染下,很多人都认为是王允派貂

  • 东汉末最精锐的三支特种兵部队,董卓占其二,最后一支太可惜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董卓

    东汉末三支特种部队,董卓大杀四方就靠它,还有一支培养了赵云战国时期谋略的重要性凸显,越来越多的将帅开始重视招贤纳士,再后来大家注意到了兵不在多而在精,这个理论很快便传扬开来,待到东汉末年,精兵理论已经几乎被所有人都接受,只要有条件的主公都会考虑建一支精锐。而在东汉末的时候,有这样三支特种部队是最耀眼

  • 董卓荒淫到何种程度?董卓是中国历史上被“点天灯”的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微鉴标签:董卓

    三国演义中的董卓,作为汉末乱世的罪魁祸首,他夜宿龙床,玷污公主,淫乱后宫,因为他作恶太多,死后尸体还被人用来施以“点天灯”之刑,董卓也因此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点天灯”的人。《三国演义》中写着:“卓尸肥胖,看之军士,以其火致脐中为灯,膏流满地。”董卓掌权时,究竟荒淫和疯狂到什么程度呢?据说,在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