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白马将军公孙瓒的成功秘诀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白马将军公孙瓒的成功秘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话笑侃 访问量:2311 更新时间:2024/1/24 21:57:42

咱们之前的三国演义细节解密,最近一直都在讲述汉末各地纷争中崛起的地方诸侯,前两期我们介绍了幽州著名狠人公孙瓒的崛起故事,中间我们插播了一期于敏院士的纪念专辑,本期,大锤继续回归公孙瓒的话题。

之前大锤说过,公孙瓒这个人出身名门却是庶出,导致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创伤,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行事逻辑。

因为公孙瓒所在的公孙家,是幽州地面上有数的世代两千石大官的家族,但是公孙瓒因为母亲只是侍妾一类,所以是庶出,按照当时东汉的普遍的宗法制,公孙家锦绣花儿一般的家业以及家族显赫的地方影响力,都将由公孙家的嫡子也就是正妻的儿子来继承,而作为妾室的儿子,公孙瓒只有在旁边白白羡慕嫉妒恨的份,一毛钱都拿不到。

所以公孙瓒在从小目睹财富权势的同时也养成了好勇斗狠放手一搏拼个出身的行为习惯。结果就是我们在正史中看到的公孙瓒,是特别能玩命的这么一个人。

但是大锤这里要强调一下,在汉末的乱世来临之际,能玩命、舍得玩命,固然可以算是一个优点,但是如果只是能玩命,那一样是没有出路的。

咱们之前介绍的汉末诸路狠人可不少,能玩命甚至在不要命程度上能跟公孙瓒并驾齐驱的,可不少,比如西北二人转马腾韩遂,这都是扯旗造反脑袋绑在裤腰带上发迹的主儿。

所以玩命只是乱世生存中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而且玩命还有一个风险:既然命是拿来玩的,而玩本身是有一定风险的。

比如公孙瓒这种身骑白马、手持长矛带头冲向少数民族的,虽然勇猛异常而且弄得边境少数民族也很怕他,但是再怕他,少数民族骑兵也不是泥捏的,遇到公孙瓒来攻击,一样会拼死反抗,而战场上刀剑无眼,死亡的阴影是一直笼罩在公孙瓒身上的,说不定哪一天一支飞来的箭矢就要了他的小命了。

历史上的公孙瓒,也确实在战场上经历过多次命悬一线。

最危险的一次,是公孙瓒进攻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一战,公孙瓒先胜后败,在追击乌桓的过程中冲的太远,被人掐断后路围困在辽西边城里,随后乌桓骑兵围攻这个边境小城长达了大半年,公孙瓒率部坚守城池,最终弹尽粮绝,公孙瓒一看实在挺不下去了,就跟手下人一一告别,这是摆明了打算这一仗就不想活了,然后公孙瓒带着最后的残部决死突围,幸亏对面乌桓骑兵虽然人多势众,但是毕竟经过大半年围攻的折腾,也是疲惫不堪,结果被公孙瓒幸运的钻了空子,突围而出。

所以说,如果只是玩命斗狠,由于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就是以一挡百都是迟早要把命送掉的。但是公孙瓒在历史上却靠玩命,把自己玩成了幽州骑兵天。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感谢公孙瓒所处的环境。大锤可以这么说,如果公孙瓒不是在边境的幽州玩命,而是在中原的州郡玩命,那么在汉末剧烈的乱世纷争之中,公孙瓒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是创业未半就玩命把自己给玩死了。

因为在东汉的州郡地方体系中,地方豪强大族基本垄断了一地的所有经济政治特权,像公孙瓒这类空有一身本领但是没啥出身的庶出子弟,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中不乏跟公孙瓒一样的玩命者,但是这没用,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公孙瓒在幽州就不一样了,这里的一大

特产

就是边患,也就是少数民族骑兵入境劫掠特别频繁,因此边境冲突特别多。在两军阵前生死一线的时候,家庭出身就不是首要因素了,弓箭长矛可不认所谓的世家大族,谁勇敢谁能打才是活得长久的优势条件,因此幽州跟其他中原各州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还剩下一条晋升的通道,没有被世家大族垄断,这就是边功,你能上阵杀敌就能立功升官。

因此,边境战争如同磁石一样,吸引着包括公孙瓒在内的众多庶出子弟、商贾

[gǔ]

子弟,成千上万的这些人,跟公孙瓒一样,没有天生的前途,想要富贵只有上战场去玩命,给自己博一个好前程。

而公孙瓒在这群人中表现出了更出类拔萃的玩命精神和勇敢精神,因此在长年累月的边境冲突中,一群跟公孙瓒想法相似的人,也就是觉得自己有本领却因为是庶出或者是其他出身不良导致无法晋升的人,逐渐聚集在了公孙瓒的周围,成为了公孙瓒成为一大势力的基本盘。

公孙瓒手下著名的精锐骑兵

白马义从

的成军历史,正是公孙瓒依靠自己的武勇和才能,在边境战争中积累人望、拉拢部下的直接写照

——

所谓白马义从,就是公孙瓒按照自己白马长矛的配置,找了数十匹同样的白马,精选了一批精锐骑士,能打善射,组成了白马骑兵队,跟随自己左右。

咱们曾经说过,在刀枪无眼的战场上,谁骑白马谁就相当于竖起一个巨大的

flag

,会吸引大量敌军前来攻击自己,所以跟公孙瓒一样肯骑白马的,也肯定都是愿意跟公孙瓒一样去玩命博取功名的勇士。

正史记载,公孙瓒有结拜兄弟三人,一个是算命的,一个是卖布的,一个是商贩。在东汉时代,这些人都是很低贱的出身,但是同时这几位都非常有钱,也说明他们的才能很出众,能够积累巨额财富。

公孙瓒的这伙死党,不是靠豪门巨户之间的联盟来缔结关系的,链接公孙瓒这伙人的纽带,就是彼此对能力的认可。正因为大家都来自卑贱,所以大家能够拼来富贵的、引以为傲的,只能是各自出类拔萃的强力正是在幽州的残酷边境战争中,公孙瓒结识并笼络了一大批跟自己境遇差不多的、同样渴望功名富贵的勇士,而这些人,他们的战斗力可都是经过战场检验的,那些没本事的早就把自己玩命玩死了,所以公孙瓒的部队才能够在后来的军阀混战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换一个太平地方,公孙瓒这种玩命策略必然失败,但是在幽州,他就能够找到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亡命之徒,所以,公孙瓒成功崛起了。

但是,同样是在这样一个强力的崛起过程中,公孙瓒也给自己的失败埋下了致命的隐患。这是什么样的隐患呢?

标签: 公孙瓒

更多文章

  • 幽州地瘠民贫钱粮少,为何公孙瓒却长期压着袁绍打?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公孙瓒

    文/寂寞的红酒公孙瓒和袁绍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两大豪雄,是北方最大的两股势力。为争夺北方的霸权,两家一直打来打去。公孙瓒割据地瘠民贫的幽州,袁绍占据物产富饶的冀州,公孙瓒无论地盘、钱粮还是人口都远远比不上袁绍,但在两家长期的争斗里,公孙瓒一直压着袁绍打。那么二世祖袁绍为何开局之初总是打不过二杆子公孙瓒?

  • 赵云文武兼备,当初公孙瓒为什么还放他跟刘备走?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公孙瓒

    相信不少人都对赵云十分熟悉了,而且赵云确实是一位大将,并且赵云也是十分的能打,可是有些人却有这样的一个想法,那就是为什么公孙瓒会放赵云走呢?这样的话,他岂不是失去了一员大将?可是今天就让小编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其中的缘由吧,正所谓英雄之间惺惺相惜。首先我们要站在公孙瓒的角度上考虑,其实如果真正的站在公

  • 好兄弟讲义气,大哥公孙瓒有难,大耳为何见死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公孙瓒

    文/寂寞的红酒刘备和公孙瓒是三国时期的两大枭雄,两个人关系非常特殊,既是同窗,又是好友,既是盟友,又是同僚,早年刘备没成气候的时候一直跟着大哥公孙瓒混。公孙瓒对刘备这个小弟百般照顾。后来刘备得到陶谦器重,脱离公孙瓒投了陶谦。公孙瓒对刘备的出走并未苛责,就由着他去了。公元195年到199年公孙瓒被袁绍

  • 公孙瓒麾下有三员大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另外一人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史记标签:公孙瓒

    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如若将它惊醒,世界必为之颤动”。也有一位英国剑桥大学的历史教授在课堂上讲述“中国是最古老的国家,如今的中国并没有崛起,那仅是在复兴。”的确,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之间经历了一场世纪性的重大波折,在侵略战争和政权争夺的巨浪之中,中华民族傲然不屈,民族与国家

  • 马失前蹄:白马将军公孙瓒,为何被乱世淘汰?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公孙瓒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今天我们来聊一位三国人物——白马将军公孙瓒。在通俗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这位白马将军只不过是在18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出过一次场的酱油人物。但是,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上,这可是一位叱咤北方、雄踞三州之地的割据军阀。在乱世开始初期,公孙瓒的地盘是各路军阀里头

  • 公孙瓒为什么会把赵云这样的人才让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公孙瓒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是在公孙瓒兵败以后流落各地,直到在卧牛山偶遇刘备,才投到刘备的手下。不过在正史上,刘备投奔公孙瓒不久,公孙瓒就把赵云调拨到了刘备手下,被刘备任命为主骑。(赵云)本属公孙瓚,瓚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公孙瓒把赵云让给刘备,首先是因为他和刘备的关系好,想帮刘备一把

  • 弃公孙瓒投刘备,是赵云完美形象的污点吗?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公孙瓒

    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赵云,弃公孙瓒而投刘备,实在是明智的选择,这种选择不但不会损害他的完美形象,反而为他的完美形象添上了一笔慧眼识主的光辉色彩。赵云一开始跟着公孙瓒混的,当时公孙瓒是能征善战的将军,也是雄霸一方诸候,因此有许多英雄投靠公孙瓒,就连刘备也是依靠公孙瓒,但是公孙瓒却除了能

  • 刘备临死前,为何不向赵云托孤?你看赵云,是怎么舍弃公孙瓒的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能标签:公孙瓒

    一、赵云何许人也?赵云何许人也?估计绝大多数人会吼:我乃常山赵子龙也!这是赵云在长坂坡时的名言,让曹操一下子记住了他。以至于多年后,在汉中之战时,赵云再次单骑闯阵救老黄忠时,曹操都惊得大呼:昔日当阳长坂坡英雄尚在!还必会有人一挑大拇指说:蜀汉五虎将,了解一下!当然,看过正史的人基本上最听不得这句:哪

  • 公孙瓒实力那么强,为什么他最后会一事无成呢?

    历史人物编辑:渡君繁花一梦标签:公孙瓒

    众所周知,公孙瓒的实力特别的强,但是最后他会一事无成,也是因为即使他坐拥一方,但是所掌管的地方基本上都特别的贫瘠。像幽州和并州北部不仅人烟稀少,而且生产力也并不强,可以称得上是贫困户一般的存在。同时他还被人挑拨,然后想要去攻打冀州,那么更是自不量力。毕竟冀州的生产力非常的丰富,而且实力也特别的强悍。

  • 公孙瓒拥有十万骑兵,为何还是被袁绍打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谷新光标签:公孙瓒

    诸营楼樐千里,积谷三百万斛。公孙瓒字伯圭,出身贵族,家世显赫,然而因其母亲身份卑微,只做的郡县中的一个小吏,但赞本人相貌俊美,又机智聪慧,深受涿郡太守的赏识,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赞。后来赞奋发图强,逐步做到了中郎将,因作战勇猛,威震边疆深受朝廷的喜爱,赞军都是白马,羌人看到白马便走,因此公孙瓒又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