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临死前,为何不向赵云托孤?你看赵云,是怎么舍弃公孙瓒的

刘备临死前,为何不向赵云托孤?你看赵云,是怎么舍弃公孙瓒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浩能 访问量:4561 更新时间:2024/4/29 23:37:08

一、赵云何许人也?

赵云何许人也?估计绝大多数人会吼:我乃常山赵子龙也!这是赵云在长坂坡时的名言,让曹操一下子记住了他。以至于多年后,在汉中之战时,赵云再次单骑闯阵救老黄忠时,曹操都惊得大呼:昔日当阳长坂坡英雄尚在!

还必会有人一挑大拇指说:蜀汉五虎将,了解一下!当然,看过正史的人基本上最听不得这句:哪有什么五虎大将?人家是四方将军: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赵云那时差太远,是杂号将军……

所以赵云是何许人也?《三国演义》里有一个常胜将军,正史中藏着一个刘备“保镖”,即矛盾又统一,跟许多三国牛人,如关羽、曹操、刘备等一样……不过,赵云却似乎又跟他们不一样。

因为赵云是“一人三影”,还拥有一个《云别转》,开篇就是: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

关羽是逃犯,张飞是屠夫,赵云“为本郡所举”,明显跟关羽和张飞不一样,甚至还高于刘备。因为刘备可没有“为本郡所举”的记载,属于妥妥的社会大哥,搞得富豪,做贩马生意的苏双和张世平,都跟刘备“合作”。

当然,你说这是向刘备交保护费也可以,毕竟有些套路自古有之,但实话实说,苏双和张世平这笔买卖不亏,两人因此都上了史册。

那么赵云是被啥郡所举?正是常山郡,而“常山赵氏”自春秋时期起,就属于本地豪强士族。如今赵云既被“本郡所举”,又带着一彪常山子弟(义从)投奔公孙瓒,这说明了啥?

只能说明赵云的出身,明显不一般,起码碾压当时的“涿郡社会大哥”刘老大、逃犯关二哥和屠夫张三爷。

因此也难怪赵云自报名号时吼“常山赵子龙”,而刘备则那么高调:“我乃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而不是说:涿郡刘老大。

关羽最霸气,“某,关云长”,来历都不提——没办法,都是心酸回忆。张飞则是“燕人张翼德”,屠夫咋了?樊哙是屠夫,何进是屠夫,俺屠夫这行当可是有光荣历史传承的,燕人张飞,最不怕你“挖坟”。

所以赵云何许人也?虽史料模糊但却能确定,必是豪强士族,否则解释不了他为何既能被“本郡所举”,还能带着一彪常山子弟,扎入三国这个波涛诡计的“江湖”,以及后来刘备躲在袁绍身后时,赵云能在家乡,替刘备招揽人马。

知道了赵云是“何许人也”,咱接下来谈三国时一个很奇怪的事,这就是当刘备托孤白帝城时,为何不向赵云托孤,等于直接无视赵云了。

二、刘备死前为何无视赵云?

比较公认的理由是,赵云不够资格?毕竟当时诸葛亮是丞相!

但另一位托孤重臣李严,却是辅汉将军,在刘备兵败夷陵逃回永安时,召李严托孤时,才晋升他为“尚书令”的。所有不够资格,是谈不上的。

这就又出现了另一种解释:蜀汉是以刘备的元老势力,诸葛亮的荆州势力为根基,吸纳了原益州势力,才得以开国蜀汉。

诸葛亮在当时既代表着荆州势力,又能统领元老势力(魏延),所以托孤必要诸葛亮。

李严代表着原益州势力,如今刘备自感时日不多,必然要找一位“话事人”出来。之前这个角色是法正,一度嚣张得都让诸葛亮都要替他开脱,而不敢翻脸。在法正死后,刘备选中了李严,因此这才托孤给他。

那么赵云呢?他属于以上三大势力中的哪一个?有人必然会表示:当然是刘备的元老势力了,追随刘备的时间比诸葛亮早多了

不过有人必会立刻反对:赵云其实已经站队诸葛亮了。刘备开夷陵之战时,赵云跳得最高,反对声音最大,他就是代表着诸葛亮等人发声,因此这才搞得刘备东征时,根本不带赵云,只让他统领预备役接应。

这就是赵云的尴尬!这点也反映在了《三国演义》里,刘关张从来都被视为一体,是蜀汉元老势力的三大原始股,因此关羽和张飞,都敢跟诸葛亮尥蹶子。

那么对赵云呢?刘备喊“四弟”。关羽也表示:赵云那是我兄弟,当五虎大将没问题,可这黄忠是个什么鬼?

再看诸葛亮,调兵遣将时最喜欢用赵云,因为他只能真正调遣得动赵云。以至于诸葛亮在借东风前曾强调,必须是赵云接自己回来——瞅瞅,赵云依然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存在。

也正是因赵云的尴尬或说独特,这才造成了刘备不向他托孤——须知,赵云两救阿斗,如今正是阿斗(刘禅)要继位,这种情况下,谁敢说赵云没资格?那么到底为何刘备不向赵云托孤呢?其实许多事在初始状态时,就注定了结局,还是回头看看赵云,为啥舍弃公孙瓒吧。

三、赵云为啥舍弃公孙瓒?

据《云别传》记载: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由于袁绍是冀州大哥,搞得公孙瓒很担心冀州人都“纳头就拜”,因此对赵云来投奔是相当高兴,开玩笑般的说道:你是常山人,应追随袁绍才对,为何却选择投奔我啊?

赵云答:如今这江湖太诡谲,毫无仁德可将,我只向往仁德所在,并不是反对袁绍或支持你这么简单!

所以这就引出了赵云的最显著特征:为公不为私!即,我赵云是为天下人奋斗,才不是为了自己或依附他人!

显然赵云这个回答,对公孙瓒来言最多给59分,绝不及格!因此导致了赵云不被公孙瓒重用。这下就给了刘备机会,当时“先主亦依讬瓚,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

也正是在这时,公孙瓒做了一件蠢事,杀掉了正宗皇叔,享有很高声望,拥有民意基础的幽州牧刘虞。于是“虞之见杀,故常山相孙瑾、掾张逸、张瓚等忠义愤发,相与就虞,骂瓚极口,然后同死”。

不必翻译,只看追随刘虞赴死的,是哪里人就行了,都是“常山人氏”。那么常山赵子龙咋办?好办,“云以兄丧,辞瓚暂归”。赵云找到公孙瓒请假:我哥哥去世了要奔丧。公孙瓒一挥手:走您。

刘备立刻跑来,一路相送不停絮叨:子龙啊,我爱你,你爱不爱我啊?你倒是说句话。

赵云表示:“终不背德也!”这个德,是仁德(从仁政所在),不是刘玄德!

看懂了刘备和赵云的初始状态,是不是就理解了,当刘备得到益州,狂封手下时,为何赵云激烈反对?刘备发起夷陵之战时,为何赵云跳得那么高:汉贼是曹丕,你打个毛孙权?所以,刘备为啥不向赵云托孤,还用解释吗?

说句“云吹”很简单,一生“终不背德也”却太难。

标签: 公孙瓒

更多文章

  • 公孙瓒实力那么强,为什么他最后会一事无成呢?

    历史人物编辑:渡君繁花一梦标签:公孙瓒

    众所周知,公孙瓒的实力特别的强,但是最后他会一事无成,也是因为即使他坐拥一方,但是所掌管的地方基本上都特别的贫瘠。像幽州和并州北部不仅人烟稀少,而且生产力也并不强,可以称得上是贫困户一般的存在。同时他还被人挑拨,然后想要去攻打冀州,那么更是自不量力。毕竟冀州的生产力非常的丰富,而且实力也特别的强悍。

  • 公孙瓒拥有十万骑兵,为何还是被袁绍打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谷新光标签:公孙瓒

    诸营楼樐千里,积谷三百万斛。公孙瓒字伯圭,出身贵族,家世显赫,然而因其母亲身份卑微,只做的郡县中的一个小吏,但赞本人相貌俊美,又机智聪慧,深受涿郡太守的赏识,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赞。后来赞奋发图强,逐步做到了中郎将,因作战勇猛,威震边疆深受朝廷的喜爱,赞军都是白马,羌人看到白马便走,因此公孙瓒又被称

  • 我们熟知的雄安,曾是公孙瓒最后的据点!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公孙瓒

    雄安位于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周边,当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散开后,该地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人们憧憬着这里的未来,勾勒着理想的蓝图。现在的雄安新区并非横空出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的地位非同小可。雄县在汉朝时候名为易县,公孙瓒袁绍苦苦相争,最后就在易县兵败自杀。容城县也是汉代设置,中元三年

  • 公孙瓒实力那么强,为何高开低走,最后一事无成?

    历史人物编辑:惜缘小历史标签:公孙瓒

    文/寂寞的红酒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诸侯相争。混战初期有实力的只有那么几家,公孙瓒就是其中的一个。公孙瓒割据幽州,手中有精兵数万,均是战斗力一流的边军,其中白马义从清一色的骑兵,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公孙瓒的实力在当时绝对名列前茅,属于优质的潜力股。但公孙瓒实力那么强,却高开低走,最终一事无成,

  • 三国时期被人遗忘的一代猛将公孙瓒

    历史人物编辑:杨峰品车标签:公孙瓒

    三国时期,除了关羽,张飞等猛将,曹操,刘备等领导人才,其实还有这么一个流量明星,他就是刘备的同学公孙瓒。他的长相不输关羽,他的论辩才能不输杨修,他的领兵能力不输赵云,但是最后他却被盟主袁绍打败,活活烧死,可怜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这位猛将的经历如何呢?三国时期,那么多明星,人们为何对他遗忘了呢?一起来

  • 公孙瓒一手好牌,为何竟落得自焚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公孙瓒

    公孙瓒没有陨落之前,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公孙瓒是个标准的高富帅,爱骑白马作战,名副其实的“白马王子”,他不但容貌美、气质佳,而且声音洪亮有才能,涿郡刘太守很欣赏他就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了他,还打包了许多的珠宝相送,家有贵妻,公孙瓒在事业上更加顺风顺水。但是公孙瓒最后却混成了“光杆司令”,公孙瓒越混越差无

  • 易京之战:袁绍与公孙瓒的最后一战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公孙瓒

    易京之战是中国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袁绍与公孙瓒的最后一战。易京之战日期:198-199年参战方袁绍公孙瓒、张燕指挥官与领导者大将军袁绍济北太守牵招鄄都督王摩前将军公孙瓒骑都尉何刚龙骧将军田豫北平太守文则游击将军王门兵力90000人150000人,其中100000人为黑山贼援军伤亡与损失20000人

  • 赵云为何要从公孙瓒处逃脱,一心前去投奔刘备呢?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公孙瓒

    在三国的时候,刚开始时赵云是在公孙瓒的手下。刚开始的公孙瓒十分地信任他。起初,公孙瓒看到他相貌堂堂,仪表端正,是一块好苗子,想培养他。所以才简洁明了地收留了赵子龙。赵云刚开始还以为自己投奔的是明智的君主。后来,赵云在见到刘备之后,才发现,自己想要的投奔的人,原来是像刘玄德这样子的人。但是,自己还是在

  • 刘备的同窗:公孙瓒为何迅速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公孙瓒

    公孙瓒曾经是统治北方的最强诸侯之一。在他强大的时候,日后瓜分天下的曹、孙、刘三大家族还在各自创业的路上。但是,公孙瓒因为没能统一天下,很快就被打败了。袁绍的军队被袁绍全军覆没。公孙瓒出身豪门,家族几代人都当过二千氏的高官,但因为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妃子,并不被家族看重为妃子,只能做一个小官。.公孙瓒虽然

  • 唐山风云人物公孙瓒的彪悍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公孙瓒

    唐山,向来出猛人,三国人物公孙瓒,便是唐山的历史名人。公孙瓒,大刘备几岁,与刘备是同学,一同拜当时名人卢植为师。后来,刘备走投无路时,曾投靠过公孙瓒,公孙瓒很仗义,推荐刘备当平原相,后来两人就分道扬镳了。原因很简单,刘备走的是温柔路线,打的是仁德的招牌;公孙瓒走的是粗暴路线,打的是彪悍的招牌。公孙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