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过于平淡,总要找点乐趣来充实。古往今来,最受人们喜爱的莫过于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世人都逃不过一个情字,或终得所愿,便满心欢喜。如果受到挫折,甚至会以命殉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悲情故事。这个故事至今流传了上千年,时代更新岁月交替,它不但没有失传,反而被传言的绘声绘色,被编撰成许多版本,用戏剧的形式在民间舞台演绎,越来越富有神秘的感情色彩,听着心痛,观者流泪。
经典爱情故事梁祝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叫祝英台的活泼漂亮的女子,她的父亲祝家庄庄主非常有钱,家里条件相当富裕。虽然祝老爷有多房妻妾,但只生了祝英台这一个女儿,于是,祝老爷把祝英台当做掌上明珠,非常溺爱。虽然生在封建礼制的社会,父亲的溺爱使得祝英台从小没有受到很多约束,性格活跃跳脱。
祝英台长到十几岁时,听说别人家的公子们都可以去学堂读书,她也想去。于是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请求父亲同意她去。
祝老爷疼爱女儿,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祝英台带着贴身丫鬟,女扮男装去学堂求学。走过一处亭子时,遇到了也要去学堂报名的梁山伯,二人于是结伴同行。
祝英台和梁山伯在学堂同窗三年,二人非常投缘。祝英台隐瞒着自己是女子的身份与梁山伯结拜为异性兄弟,与他一起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闲时结伴游山玩水,日子过得很快乐。
转眼到了毕业时间,学子们都要离开学堂各自各家。离别时祝英台告诉梁山伯自己是女子,并主动向梁山伯表达了自己对他的爱慕之情。
斯文内敛的梁山伯得知一向喜爱的小师弟变成了小师妹,心中既惊讶又高兴,听到祝英台对他直抒心意更是如坠云端,幸福的忘记了二人家世的差距,相约回去后就请媒人去祝家庄求婚。
梁山伯家境贫寒,去学堂上学本就是为了能够谋求一个好前程。和祝英台的家庭环境相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然而感情这个东西是最奇妙的,它能让人忘记世俗。
他们的这段感情二人回家后告诉了家里长辈,却得到了家人强烈的反对。梁山伯的父母认为儿子与祝家小姐身份悬殊太大,门不当户不对。而祝英台的家人则早已为女儿定下了一门亲事,对方家世显赫。
两个家庭的长辈都将自己的儿女关在屋里看守不让出门,相爱的人眼看着要被拆开。祝英台的丫鬟想尽办法给梁山伯送去了自家小姐的信,让梁山伯知道她的处境。
梁山伯知道自己条件有限无法娶到祝英台为妻,心中郁闷,一气之下得了相思病暴病身亡了。
祝英台得知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但家人看守太严让她无法出门。父命不可违,在成亲之前她要求去拜祭梁山伯。
祝英台身穿一身红嫁衣慢慢走向梁山伯的墓碑前,她的心早已经随着梁山伯的去世而黯淡了。当她走到墓碑前时,墓穴突然向两边打开,出现了一道裂缝,祝英台当即跳了进去。
跟随前往的人发现不对前来想要抓住祝英台时,她已经消失不见了。正在仆人们着急的时候,梁山伯的坟头突然出现了两只鸟,随后这两只鸟化作两只蝴蝶,结伴飞走了。
人们都说,那两只蝴蝶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化身,他们生前不能在一起,死后双宿双飞永远结伴了。
这个故事很让人伤感,但它表达了大众的愿望。希望天下有情人都能成为眷属,百年和好相扶到老。也表达了封建社会人们对婚姻自由的渴望和向往。
梁山伯庙里探真相
感动之余人们不禁质疑,梁山伯与祝英台真的存在过吗?对于这个答案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给出了不同的结果。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有一座梁山伯庙,据说这座庙已经存在了八百多年,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合葬墓遗址,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慕名前去祭拜。梁祝二人在人们心中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神,他们可以保佑青年夫妇恩爱和睦。
庙中有两块古石碑,其中一块刻有《梁圣君庙碑文记》,撰文出自明朝一知县之手,其中文字中有一句“祀东晋县令梁山伯”,从这句话看出,这座庙在东晋时期就有了,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然而县令二字就让人疑惑。戏剧故事中的梁山伯是一名书生,毕业后还没来得及考取功名就殉情了,怎么会是县令呢!
1997年,考古学家发现了梁山伯庙中一处隐蔽的所在,那里竟然有一座古墓。于是动工开始挖掘,古墓挖开之后,考古学家经过专业的勘察推理得出,这座古墓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
墓中有随葬物品,结合那座石碑中的撰文,又对史书中关于梁山伯县令身份的文献考证,这座墓的主人确实叫梁山伯,但他不是为爱殉情的梁山伯,而是一个勤恳为民的朝廷官员。
据史书记载,这位梁山伯是东晋人,他有多名妻妾,为官期间清正廉明,很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所以,这座庙墓并不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合葬墓,梁祝的故事明显是虚构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原型
然而历史学家在研究考证之后又有新的发现,虽然浙江宁波没有梁祝的古墓,但在史书中确实有跟梁祝故事相似的事情发生。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更早。春秋战国时期,每个诸侯国的公孙子弟都会养一大批的门客,这些人没有固定的事情做,在主人需要的时候才出来做事,但是平时在主人家中可以免费吃喝,也被称作食客。
宋国的宋廉王有一名门客带着妻子住在王府中,有一天,这位妻子被廉王无意间遇到了,宋廉王被这位女子的美貌吸引,要求这名女子做自己的小妾。
这位妻子不愿意离开丈夫又不敢反抗廉王,怕因为自己让廉王对自己的丈夫有了成见以后都不再重用他,于是,她选择了自杀。
女子死去后他的丈夫悲痛欲绝,随后也殉情自杀随妻子去了。宋廉王知道这件事后懊悔不已,深感愧疚便将他们进行了厚葬。
故事的女主人公名叫祝英台,但他的丈夫并不叫梁山伯。后来经过文学演化,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被广为传播,男女主人公换做了梁山伯与祝英台。
虽然故事情节发生了改变,主人公的名字也有所变化,但人们渴望爱情的愿望却一直传承了下来。忠贞不渝,生死相随成为了男女之间最美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