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讨伐董卓的诸侯都有谁?后世名声最大的没参加,曹操也不是发起人

讨伐董卓的诸侯都有谁?后世名声最大的没参加,曹操也不是发起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惜缘小历史 访问量:1852 更新时间:2024/2/4 9:39:04

曹操刺杀董卓不成,逃出了洛阳,回到老家后招兵买马,多面手遍发英雄贴,邀各路诸侯共讨董卓。后“十八路诸侯”齐聚潼关,推举袁绍为盟主,对孙坚为先锋,兵发洛阳,才引出了后来的刘关张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关公“温酒斩华雄”,还有曹操那句著名的“竖子不足与谋”。这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情况,但历史中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曹操由于不与董卓合作,被逼逃出了洛阳投靠山东张邈。然后来到陈留老家,他拿出了他所有的家财,又得到当时陈留富户、孝廉卫兹的钱财资助,大肆招兵买马,在陈留拉起了一支约五千人的队伍,于公元189年正式起兵讨伐董卓。非常明显,张邈虽然收留了曹操,但并没有立即授予他实际的官职,也没有给他兵马,曹操想要实现抱负,也只能是借助他的地盘实行单干了。这也许是张邈的授意,毕竟史书对此也没有过多的记载,只是曹操也终于成功地迈出了他计划的第一步。

曹操就这点人马明显还是不足以和董卓抗衡,但他并没有想着真正与董卓去拚命,而是要借董卓的坏名声进一步发展壮大。董卓毕竟已经是天人共愤了,只要是去打董卓,天下之人大约都会响应的。曹操想的一点也不错,要不人家怎么能成为军事家、政治家呢。曹操一举兵,东郡那边就跟着响应了。时任东郡太守的桥瑁假借三公的名义,写了一份讨伐董卓的檄文,并发向各州郡号召天下诸侯共举义兵。一时间天下诸侯纷纷响应,个个群情激昂。响应归响应,但大多持观望态度,所以到出兵的时候,并没有来多少人,而且也都是各怀鬼胎,导致了后来的失败。我们先看看都谁来了。

后将军袁术:昔日与曹操一同逃出后投奔了南阳张咨,应该是代表张咨参加盟军,只是这次之后借机壮大,后才独霸一方,成了后期最有实力的一方霸主。

冀州牧韩馥:此人软弱而无头脑,当时接到檄文时还不知要帮谁,结果一语惊人,问左右“助董卓琊”?结果挨了刘子惠一顿臭骂,便面露愧色,令袁绍出兵。要说明一点,袁绍逃出洛阳之后投韩馥,被任命为渤海太守,所以袁绍实际上是代表冀州韩馥参加的盟军。

豫州刺史孔由:史载此人“清谈高伦,嘘枯吹生”,只能是耍耍嘴皮子,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只是一个文人而已。所以别指望他在此行动中能有什么作为。

兖州刺史刘岱:此人据史载是汉室宗亲,时人称其“孝悌仁恕,以虚己受人”,大概当一个合格的地方官可能还行,但要说到军事,也是不行。

河内太守王匡:此人大约还有些胆气,当时何进如四路英雄时,他也曾派了五百强弩手进京相助,后为曹操所杀。

陈留太守张邈:据史载,此人少年时候也是以侠义著称,和曹操、袁绍关系比较好,也可算这些诸侯里面稍有英雄本色的一位。他实际也是没有到场,是由曹操代表的。

东郡太守桥瑁:此人是那个特别看重曹操的桥玄之子,是这次行动的发起人。史载其在当地和他父亲一样,也是很有威望。

济北太守鲍信:此人在群雄当中却是个非常有见识的人,他是曹操的忠粉。在大家一致推举袁绍当盟主时,只有他认为只有曹操堪当此任。

广陵太守张超:张邈的弟弟,也是没有什么主见,经与其兄商量后参加。

见于正史记载的参与讨伐董卓的就以上几路诸侯,无论如何也是凑不了十八路的。可能还有很多打秋风的,但到底是谁,没有史书记载,我们自然也是不知道了。但哪个大耳刘备弟兄三人确实没有参加,什么“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大约都是罗贯中才老先生杜撰出来的了,只是让此三人在这乱世白白地捞了一个好名声。这些诸侯们虽然推举了袁绍来当这个盟主,大约也是没有那个轰动一时的会盟,他们根本就没有全部凑到一块过。至于获利最大的孙坚,却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是名副其实的打秋风者,但他却打到了。

历史终于走到了这个时刻,“十八路诸侯”的讨伐战争即将打响。在这所谓的“十八路诸侯”当中,并没有多少后来成为了名动天下的人物,但是他们的手当中则藏龙卧虎。他们自己也许都不会想到,这次的群雄集结决定着他们大多数人的命运,随着这次行动的结束,英雄各自撤离,分道扬镳,他们也奔上了通往自己霸业的路途。

标签: 董卓

更多文章

  • 董卓为何打秦始皇的主意?他和袁绍曹操争夺天下,军费究竟从哪里来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董卓

    文:龙城胖达(作者原创授权)提起三国,读者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刀光剑影的搏杀抑或尔虞我诈的博弈,本篇,笔者胖达尝试从经济学金融学角度出发,带大家去看不一样的“汉末三国”以及当时的权力搅局者董卓。1、东汉朝廷的怪圈东汉皇朝经常出现一个怪圈,皇帝年幼的时候是太后、外戚把持朝政,要么是太后的父亲,要么是太后的

  • 吕布是董卓心腹,为什么董卓不愿意把貂蝉赐给吕布?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董卓

    对于董卓,我们大家都不是很陌生,他率先进京,把控了朝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屈从于他,就比如丁原。丁原当时身边有吕布,而且吕布武艺高强,董卓身边没有一个人比得上吕布,最后在自己谋士的建议之下,对吕布进行利诱,最后吕布背叛了丁原,投靠了董卓,成了董卓身边最强大的存在。但是在把貂蝉是否送给吕布的这件事情

  • 董卓于邙山临时起意?或许他骗了所有人-三国人物之董卓(二)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董卓

    温馨提示:探究历史真相这种事,不会有定论,而且聊起来既麻烦又枯燥,如果您和我一样闲……不对,如果您也喜欢,并且有时间钻研,那么我想,本文会给您带来一个新的思路,当然,如果您有同样的看法,那咱们也算臭……志同道合了。公元189年八月辛未,董卓于北邙山下接驾进京,开始实现自己的梦。第三天,也就是九月甲戌

  • 董卓拉拢人心不输刘备,政治智慧不亚于曹操,究竟输在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萌叔说历史标签:董卓

    有这样一个人,他喜欢行侠仗义,好结交朋友,在家种地的时候,有朋友来看望他,他热情的把耕牛杀了款待众人;领兵打仗的时候,大破骚扰边境的胡人,保护一方百姓;因战功得到朝廷的赏赐,尽数分给手下将士,这样的人值不值得尊敬?金庸曾说过,“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如果不说这人的名字,单从事迹上来看,完全可以称为大

  • 貂蝉前有董卓、后有吕布,为何没有子女,真相令人细思极恐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董卓

    古代四大美女,要属貂蝉命运最为多舛,沦为男人玩弄权术的工具,如果可以选择,她应该是最不愿拥有倾国倾城姿色的女人。貂蝉一生历经两个男人,凶横残暴的董卓,刚毅勇武的吕布。吕布白门楼被曹操诛杀后,貂蝉也从此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去向成谜。很多人奇怪,貂蝉侍奉过两个刚猛无比的男人,为何没有留下子女,翻开书中记

  • 董卓为何不杀袁绍?

    历史人物编辑:黎顾百年V标签:董卓

    时间八月二十八日,天子刘辩返回皇宫,剿灭宦官的政变结束。并州牧董卓乘势进京。八月二十九日,董卓官拜司空,得以进入朝廷。董卓与袁绍交恶是在商议废立之事之时,时间推测是当年的八月三十日。次日,即九月一日,太傅袁隗、司空董卓主持废立。陈留王刘协登基,刘辩贬为弘农王。人物关系袁隗:时任太傅,辅佐年幼皇帝,掌

  • 东汉末年,董卓残暴,犯下五条罪状,每一条都超乎你的想象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董卓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这样的一来汉朝得以续命。东汉在历史上存在了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这期间的东汉从建立之初,一直走到了巅峰。可惜的是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先是黄巾军起义,其后发生了董卓专政。历史上的董卓还是很有名的,不过他的名气是恶名。董卓是汉献帝时期的权臣,同时也是一个大军阀,官至太师,封郿侯

  • 为什么有人会说“董卓不死便无三国”,历史上董卓有多“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董卓

    若董卓不死,便无三国,这话说得不对。董卓也没有多强大,不过是一个西凉刺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董卓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董卓以清除宦官、保护皇帝为名,带兵杀进京城,把大将军何进的兵马划归自己所有,篡夺了国家的兵权,从此变得无法无天。他废了皇帝刘辩,杀害了刘辩母子,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当时就遭到丁原的

  • 董卓:也曾经是个王者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董卓

    假如让你穿越汉末,你会选择哪位老大哥投靠?不出意外的话,无非就是汉末三家,曹刘孙。毕竟和别人混很难保证自己平平安安的活到全剧终。但如果把这个问题甩给土生土长的汉末人,那么,会有一位你万万没有想到的老哥榜上有名,这个人,就是董仲颖。当然或许他另一个名字你会更加熟悉。董卓,董太师。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大概

  • 董卓不死,大汉必亡?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而是六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董卓

    公元189年,董卓接到何进的命令进京,带领大军来到洛阳。然而董卓来到洛阳时,何进在和宦官的火并中被杀,他坐收渔翁之利,带着西凉兵进入洛阳,控制了京城,掌控朝政大权。董卓为了立威,擅自废立皇帝,立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董卓自封为相国,有“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权倾朝野,对大臣们随意鞭打,辱骂,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