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表之前的荆州刺史,因和下属交恶,最终被逼自尽!

刘表之前的荆州刺史,因和下属交恶,最终被逼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情怀历史号 访问量:4366 更新时间:2024/1/26 13:36:07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董卓的命令下,刘表获得了荆州刺史一职。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的辅佐下,刘表坐稳了荆州之主的宝座。在此期间,刘表不仅和曹操等诸侯相抗衡,还击杀了前来进攻的孙坚。比较有意思的是,刘表之前的荆州刺史王叡(睿),其实就是死于孙坚之手。

具体来说,王叡(?-189年),字通耀,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市)人。从出生地上来看,王叡应该出自琅琊王氏这一世家大族。汉灵帝在位时,王叡受任为荆州刺史,当时,荆州刺史的治所在江陵。

中平三年(186年)二月,江夏郡的士兵赵慈发动叛乱杀死南阳太守秦颉,攻破六个县城。同年六月,王叡和新任南阳太守羊续联合击破赵慈,斩首五千余人,从而平定了该地区的叛乱。因为王叡立下了战功,汉灵帝非常高兴,将其册封为安次侯。

中平三年(186年)十月,武陵郡的蛮人作乱,王叡率领州郡兵讨伐平定。对此,在笔者看来,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王朝逐渐失去对地方的掌控力。不过,王叡作为荆州刺史,还是多次平定了叛乱,这是其能力的最好体现。

中平四年(187年)十月,长沙郡区星自称将军,聚众万余人围攻城邑。得知这一消息后,东汉朝廷以孙坚为长沙太守。因为孙坚之前也参加了平定黄巾起义的战役,并且有所成就,这是其能够获得朝廷册封的关键。孙坚到任数月后,便击败区星平定长沙叛乱。

随后零陵、桂阳二郡周朝、郭石等起兵响应区星,王叡便出兵与孙坚合作讨伐。在这一过程中,王叡因孙坚出身低下、行事粗野与其产生矛盾,对其多有轻视言语。进一步来说,王叡因为出自世家大族,很难尊重出身寒门的孙坚,这在注重门第出身的东汉时期,显然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去世后,董卓来到洛阳。在废掉汉少帝,改立汉献帝后,董卓篡夺了朝廷大权。对此,王叡和曹操、袁绍等人一样,都准备起兵讨伐董卓。不过,王叡因为和后方的武陵太守曹寅不和,打算先杀死曹寅杜绝后患,再放心出兵。

得知上司要除掉自己的消息后,曹寅感到害怕,于是伪造朝廷使者的檄文,列举王叡罪状。并且,曹寅还挑唆孙坚逮捕王叡。孙坚怨恨王叡屡次对自己无礼,便欣然带兵前往江陵。

中平六年(189年),孙坚的前部军先到城下。王叡听说有一支部队前来感到疑惑,便登城楼问其缘故。将士回复到:"弟兄们长年打仗,得到的赏赐却连衣服都不够穿,希望王使君能给点资助!”王叡说道:“我身为刺史怎么会小气呢?”便打开仓库让军队自己进来挑选。

不过,当这些将士进入城中后,王叡突然发现其中有孙坚的身影,惊讶的问孙坚来这里干什么。对此,孙坚直接表示自己来诛杀他的。有趣的是,王叡在被孙坚抓起来后,还特意质问孙坚自己犯了何罪,孙坚仅是说了一句“坐无所知”,并逼迫王叡自杀了。

最后,可以说,王叡完全是背负了莫须有之罪。当然,王叡被杀,也是因为自己和孙坚、曹寅交恶在前。在王叡被杀后,董卓就以朝廷的名义,册封刘表为荆州刺史。而就孙坚来说,辛苦一番后,却为刘表做了嫁衣,这应该是他后来攻打刘表的重要原因。

标签: 刘表

更多文章

  • 刘备一生中投靠过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为何无人指责?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刘表

    吕布投靠过丁原和董卓就被视作反复无常,被张飞称为“三姓家奴”。而刘备这一生中投靠过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又背叛了他们,却无人指责,汉献帝没死,刘备就在蜀妄自称帝。按封建的道德伦理来讲,这已是大逆不道,罪该万死了,但他好像并没受到舆论的谴责,反而更受人拥戴;而一世精明的曹操虽然才华横溢,可是到最后不

  • 刘表去世后,手下3员大将被孙权刘备曹操瓜分,刘备最占便宜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刘表

    刘表去世后,手下3员大将被孙权刘备曹操瓜分,刘备最占便宜导语:都知道东汉末年的时候诸侯混战相互征伐,不是你吞并我就是我吞并你,整个时代整片大陆上都是腥风血雨,除了打仗还是打仗。但乱世中还是有安定的地方,那就是荆州。刘表和刘备一样同时汉室宗亲,当年接管荆州的时候就特别关注民生稳定还有军官培养,这也是荆

  • 刘表的七大猛将,被曹孙刘瓜分,各个都是威震天下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道远文史标签:刘表

    汉末三国,群雄争霸,然坐拥荆州重镇的刘表却不思进取,整天只想着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从来不去想着对外扩充,这样的人在乱世中,被灭只能是时间的问题。若是刘备早年拥有刘表的资本,恐怕三国时期的政局又会是另外一副局面。首先来说一说刘表的实力,他所拥有的荆州,水土茂盛,物资丰富且人才辈出,别的不说,就说当时

  • 下邳陈氏拦堵袁术于淮南,陈瑀被逐出扬州

    历史人物编辑:白话下三国正史标签:袁术

    下邳陈氏想保住淮南,不让袁术染指,在陶谦的支持下,对落难的袁术落井下石,不料偷鸡不成蚀把米。陶谦为夺豫州霸权,背叛袁术 豫州的霸权本在袁术手里。(豫州原来在袁术的控制范围)192年末到193年初,袁术、公孙瓒、陶谦联合向袁绍、曹操发起了围剿。公孙瓒、陶谦的军队先后被袁绍、曹操击败。193年初,出兵北

  • 袁术得到玉玺而称帝,在他失败以后,玉玺跑到哪里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谷新光标签:袁术

    由于对声势浩荡的“黄巾起义”束手无策,汉廷将兵权下放出去。结果“黄巾起义”是消灭了,但是又形成比黄巾军还要更加危险的群雄割据。后来董卓入京把持朝政;董卓被诛杀以后,他的部将李傕、郭汜又继续作乱,奔逃的汉献帝刘协过得比老百姓还不如。在东汉皇室最潦倒的时候,是曹操把他们安置在许昌。不过他也是为了实现“挟

  • 袁术最先称帝,为何没能一统天下,学者:都是“天意”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袁术

    导言袁术称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一直以来,袁术称帝都被认为是他的一大败招,使他想过一把当皇帝的瘾。结果犯了忌讳,被大家群攻,不敌而亡。袁术真的是这样的蠢货吗?其实,称帝是袁术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必须做的,如果不称帝,很快也会灭亡,称帝也许还有唯一壮大机会。为什么会这样,要从袁术的总战略说起。三国初期局势三

  • 袁术临死前大喊了六个字,刘备听了不屑,袁绍听了嫌他丢人

    历史人物编辑:黄静圆标签:袁术

    三国是个英雄与野心家同场竞技的时代,皇位只有一个,可想当皇帝的人却不止一个。最先试图对皇位产生僭越之心的就是董卓,他废立皇帝,毒杀少帝。当然,董卓的结局很凄惨,被义子吕布刺杀,尸体还被点了天灯。第二个对皇位有想法的是袁绍,他是关东诸侯的盟主,想另立刘虞为傀儡皇帝。结果刘虞自己不干,计划泡汤。但更有想

  • 袁术擅自称帝仅仅是凭借一块传国玉玺吗

    历史人物编辑:秋风寄温柔标签:袁术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今属河南商水西南)人,著名军阀袁绍之弟。最初举孝廉任职汉虎贲中郎将,董卓为乱期间任职后将军,后来与兄长袁绍对立,被袁曹联军击败,率余众退守扬州。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得传国玉玺,擅自称帝,建号仲氏,天下英豪并不承认他的帝位。晚期奢侈荒淫,横征暴敛,致使治下百姓民不聊生

  •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袁术手中的武将全是废柴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袁术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最为人熟悉的一段历史时期,同时也是历史上的大乱世。在这样的乱世中,肯定是人才辈出的,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时期的人才数不胜数,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在三国形成之前,东汉末年时期,同样是人才辈出的,只不过这时候三足鼎立的局面还没有形成。东汉末年时期,袁绍和袁术是不得不说的人物,在当时来说,曹

  • 同样是四世三公,为何一流人才都投庶出袁绍,而不投嫡出的袁术?

    历史人物编辑:莽原说标签:袁术

    前言:在《后汉书 袁术传》中,曾经记载了袁术大怒之下的一句话,那就是:“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意思是说,这些竖子们不跟随于我,反倒要追随我家的家奴吗!在这里,袁术气急败坏所骂的这个家奴,就是其同父异母的哥哥,袁绍。其实袁术自己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自己身为四世三公的袁家的嫡子,人气反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