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下邳陈氏拦堵袁术于淮南,陈瑀被逐出扬州

下邳陈氏拦堵袁术于淮南,陈瑀被逐出扬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白话下三国正史 访问量:2770 更新时间:2024/1/27 7:09:23

下邳陈氏想保住淮南,不让袁术染指,在陶谦的支持下,对落难的袁术落井下石,不料偷鸡不成蚀把米。

陶谦为夺豫州霸权,背叛袁术

豫州的霸权本在袁术手里。

(豫州原来在袁术的控制范围)

192年末到193年初,袁术、公孙瓒、陶谦联合向袁绍、曹操发起了围剿。公孙瓒、陶谦的军队先后被袁绍、曹操击败。

193年初,出兵北上陈留的袁术,被刘表攻占后方南阳,断了粮道。因粮草不继,于匡亭、封丘被曹操、袁绍联军大败,一路被追击溃逃到豫州沛国。(《三国志·武帝纪》)

因沛国为四战之地,不适合作为后方,袁术便继续南下,计划将后方设在所立的扬州刺史陈瑀的淮南。(裴注《三国志·袁术传》引《英雄记》)

因不满袁氏兄弟内讧自耗,致使族兄弟山阳太守袁遗被杀,清正有想法的沛相袁忠,对袁家的前途心灰意冷,弃官避难到扬州会稽郡。(《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

豫州汝南太守徐璆又不满袁术,与陶谦关系好。(《后汉书·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

(陶谦要趁机在豫州建立新的霸权)

原本势力在北徐州东海、琅琊、彭城三国的徐州刺史陶谦,通过向李傕郭汜控制的朝廷上贡,“求诸侯莫如勤王”,已控制了徐州南部的下邳国、广陵郡,实控徐州全境,成为了徐州牧。(《三国志·陶谦传》)

然后,陶谦也起用了下邳国淮浦县的下邳陈氏,任陈珪为沛相,窃取了袁忠离开后的沛国。(《三国志·袁术传》)

又任陈登为徐州典农校尉,负责发展徐州的农业。(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先贤行状》)

陶谦向豫州索取霸权,抢夺袁术原本在豫州的势力范围,便打算借下邳陈氏陈瑀、陈珪兄弟之手,南北阻击袁术,将其堵灭于淮南。

袁术立足阴陵

袁术南下九江,陈瑀派兵拒之,不接纳袁术。(裴注《三国志·袁术传》引《英雄记》)

(陈瑀拒绝接收袁术到扬州)

陈瑀的扬州刺史,是袁术封的,这样做是对袁术恩将仇报。

但结合下邳陈氏自陈球被宦官所害,蛰伏十三年,现在好不容易有块自己的地盘了,不愿意拱手让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时的袁术,面临的处境实在是很惨,就像他后来给吕布的信里所说“几至灭亡”。(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英雄记》)

因为他前面是陈瑀军队的阻拦,身后的沛国又已被陈珪所占,想退也无地可退了,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绝境。

还好,袁术并不是像史书灌输我们的那样不得人心,有大量的追随者陆续集兵于淮北。(裴注《三国志·吕范传》引《九州春秋》)

其中就有孙坚的侄子孙贲

孙坚死后,孙贲为其扶灵回到吴郡富春老家。得知袁术迁往寿春,又带着子弟前来投奔。(《三国志·宗室传》)

(袁术先攻下阴陵立足)

当时在九江郡,陈瑀的州治所在寿春城,而九江郡的郡治所在阴陵城(今安徽省定远县西北)。

此时的九江太守,正是袁术、孙坚的老对手,支持袁绍的会稽周氏三兄弟中的老二周昂。

于是,袁术令孙贲统兵攻打阴陵城。(《三国志·宗室传》)

在会稽老家的周氏老三周喁,得知二哥周昂被攻打,从家乡领着子弟兵,前往阴陵相助,但依然城破,败回会稽,被支持袁术的许贡所杀。(裴注《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引《会稽典录》)

孙贲攻陷阴陵后,被袁术任命为豫州刺史,企图使其再夺回豫州之地。(《三国志·宗室传》)

袁术由此,在阴陵立足了脚,着手向陈瑀的寿春发起进攻。

(陈瑀让袁术攻下阴陵犯了大错)

陈瑀被逐出扬州

在孙贲攻打阴陵期间,袁术利用与陈瑀、周昂的三角矛盾,好言以稳住寿春的陈瑀不动。

陈瑀不懂变通,加上又畏惧袁术,没有趁机攻打袁术,错失了良机。

结果袁术在淮北集结的兵马越来越多,攻守易势,已对陈瑀有了兵力上的优势,开始向陈瑀发起进攻。

陈瑀见大势已去,害怕了,派弟弟陈琮向袁术求和。

袁术是枭雄,局势已变,岂能像陈瑀一样坐失良机。于是扣押了陈琮,大军继续向寿春进攻。

于是,陈瑀放弃了扬州,逃回了下邳老家。(裴注《三国志·吕范传》引《九州春秋》)

(陈瑀逃回淮浦老家)

袁术占据了九江郡,以此为基地,东山再起,自称”徐州伯“,向陶谦及下邳陈氏发起了反攻,很快再次成为最强大的诸侯之一。(《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

总结

下邳陈氏在陶谦的支持下,背弃袁术,对其落井下石,获得了割据一方的机会。

但陈瑀不知权变,错失战机,能力与其父陈球相差甚远,偷鸡不成蚀把米,失去了淮南。

而在家族内部,沛相陈珪一支,比较务实地与陶谦,及后来的刘备、吕布合作,力量逐渐增强。

二者此消彼长,家族内部力量,也开始易势。

标签: 袁术

更多文章

  • 袁术得到玉玺而称帝,在他失败以后,玉玺跑到哪里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谷新光标签:袁术

    由于对声势浩荡的“黄巾起义”束手无策,汉廷将兵权下放出去。结果“黄巾起义”是消灭了,但是又形成比黄巾军还要更加危险的群雄割据。后来董卓入京把持朝政;董卓被诛杀以后,他的部将李傕、郭汜又继续作乱,奔逃的汉献帝刘协过得比老百姓还不如。在东汉皇室最潦倒的时候,是曹操把他们安置在许昌。不过他也是为了实现“挟

  • 袁术最先称帝,为何没能一统天下,学者:都是“天意”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袁术

    导言袁术称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一直以来,袁术称帝都被认为是他的一大败招,使他想过一把当皇帝的瘾。结果犯了忌讳,被大家群攻,不敌而亡。袁术真的是这样的蠢货吗?其实,称帝是袁术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必须做的,如果不称帝,很快也会灭亡,称帝也许还有唯一壮大机会。为什么会这样,要从袁术的总战略说起。三国初期局势三

  • 袁术临死前大喊了六个字,刘备听了不屑,袁绍听了嫌他丢人

    历史人物编辑:黄静圆标签:袁术

    三国是个英雄与野心家同场竞技的时代,皇位只有一个,可想当皇帝的人却不止一个。最先试图对皇位产生僭越之心的就是董卓,他废立皇帝,毒杀少帝。当然,董卓的结局很凄惨,被义子吕布刺杀,尸体还被点了天灯。第二个对皇位有想法的是袁绍,他是关东诸侯的盟主,想另立刘虞为傀儡皇帝。结果刘虞自己不干,计划泡汤。但更有想

  • 袁术擅自称帝仅仅是凭借一块传国玉玺吗

    历史人物编辑:秋风寄温柔标签:袁术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今属河南商水西南)人,著名军阀袁绍之弟。最初举孝廉任职汉虎贲中郎将,董卓为乱期间任职后将军,后来与兄长袁绍对立,被袁曹联军击败,率余众退守扬州。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得传国玉玺,擅自称帝,建号仲氏,天下英豪并不承认他的帝位。晚期奢侈荒淫,横征暴敛,致使治下百姓民不聊生

  •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袁术手中的武将全是废柴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袁术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最为人熟悉的一段历史时期,同时也是历史上的大乱世。在这样的乱世中,肯定是人才辈出的,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时期的人才数不胜数,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在三国形成之前,东汉末年时期,同样是人才辈出的,只不过这时候三足鼎立的局面还没有形成。东汉末年时期,袁绍和袁术是不得不说的人物,在当时来说,曹

  • 同样是四世三公,为何一流人才都投庶出袁绍,而不投嫡出的袁术?

    历史人物编辑:莽原说标签:袁术

    前言:在《后汉书 袁术传》中,曾经记载了袁术大怒之下的一句话,那就是:“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意思是说,这些竖子们不跟随于我,反倒要追随我家的家奴吗!在这里,袁术气急败坏所骂的这个家奴,就是其同父异母的哥哥,袁绍。其实袁术自己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自己身为四世三公的袁家的嫡子,人气反倒不

  • 同因反董逃亡,为何曹操逃的如此惊险狼狈,袁绍袁术却逃如此风光

    历史人物编辑:浩论古今标签:袁术

    辛苦的天才——典型性兵权谋家曹操(10)东汉末年,董卓之乱爆发,凉州乱军一举控制了朝政,袁绍、袁术、曹操等禁军将领见势不妙,纷纷逃亡,董卓于是下下达了高额悬赏通缉令,全国通缉此三人。地球人都知道,像袁曹这样在社会上有极高威望的人,只要回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登高一呼,那支持者绝对大把大把的。所以董卓决

  • 袁术深知孙策骁勇为何会放他去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阿沐情感说标签:袁术

    孙策的父亲孙坚就是袁术的下属,袁术本人当然知道孙策额勇武,他选择放走孙策除了因为数次欺骗孙策导致二人离心离德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在袁术的眼中,孙策是无法在豪强并起的江东立足的,所以根本不担心他会在未来报复自己。第一,是因为袁术曾经两次对孙策失信。孙策凭借自身的骁勇善战而在袁术阵营颇有名望,以至于袁

  • 一样是豪门子弟,为何袁术就干不过袁绍?均分就能实现共富吗?

    历史人物编辑:唐宋风华标签:袁术

    先要搞清楚关系,如下图。2人都是袁逢的儿子。只是因为袁成无子,袁绍后来过继过去了。因此按照宗法,袁绍是袁术的堂兄。而论血缘:袁术是嫡子,袁绍只是个庶子。因为袁绍的亲妈不是他爸的正妻,可袁术是。而且,袁术起事时的势力范围可比袁绍大多了(从反董联盟解散时起算)。袁绍:1、一半的冀州。2、儿时玩伴曹操的兖

  • 同样是四世三公,为何投奔袁绍的人才远多过袁术?有四大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袁术

    东汉末年,从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到199年袁术兵败,整整将近十年。长期以来,北方最强的势力是袁绍和袁术兄弟:袁绍吞并冀州平青州,打败黑山军平并州,打败公孙瓒统一河北,包围了河北和清幽;袁术其实也不弱。他最强的时候,几乎占据了整个扬州和徐州豫州的一部分,实力和袁绍相差无几。袁绍和袁术是两兄弟,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