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样是四世三公,为何一流人才都投庶出袁绍,而不投嫡出的袁术?

同样是四世三公,为何一流人才都投庶出袁绍,而不投嫡出的袁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莽原说 访问量:3075 更新时间:2024/1/28 12:34:43

前言:

在《后汉书 袁术传》中,曾经记载了袁术大怒之下的一句话,那就是:

“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

意思是说,这些竖子们不跟随于我,反倒要追随我家的家奴吗!在这里,袁术气急败坏所骂的这个家奴,就是其同父异母的哥哥,袁绍

其实袁术自己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自己身为四世三公的袁家的嫡子,人气反倒不如庶出的长子袁绍呢?使得天下人才群雄全部拥戴袁绍,而忽视自己呢?

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对比分析,恐怕,就不难得出答案了。

盛名在外 群众相从

作为东汉中后期一股相当雄厚的豪族实力,汝南袁氏可谓是天下闻名,从汉章帝时期开始,袁氏一族四世历代,皆有位列三公级别的人物。

东汉中后期三公的名位有所变化,从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到太尉、太傅、太师等都指的是三公,且在当时,三公并非单一的荣宠幸尊号,而是具有着相当的实际权力的。

到了袁绍、袁术父亲这一辈,袁氏一族也是官居高位,其父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一门同代两位三公级别的人物,所以,袁氏一族门生故吏遍天下,绝非危言耸听之事。

而此时,身为袁缝庶长子的袁绍,却被过继给了其伯父,袁成一家,其原因,实际上还是因为最初的时候,庶出的身份,使得袁绍在袁氏一族,地位低微,远远比不上嫡子袁术,故而袁术才会辱骂袁绍为家奴,例如,《典略》中对于袁绍的过继曾如此记载,是为:

“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不可以为人后。”

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不利的情况下,袁绍刚刚做官之时,就懂得如何包装自己,年仅二十岁时,出任濮阳县长,受到了一致的称赞,是为:

“弱冠除复阳长,有清能名。”

而也正是因此,其父袁缝、叔父袁槐等都对袁绍青睐有加,等到其父其母过世的时候,袁绍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

按照礼法规定,他已经过继出去,所以袁缝等人的丧事,袁绍是不用守丧的,可是袁绍却坚持为生父生母守丧六年,拒绝出仕,这样一来,袁绍既赢得了袁氏一族内部的认可,也获得了朝野官民的一致称赞。

可是,相比于袁绍的盛名在外,有神仙托梦的袁术,却是表现差强人意,他比较喜欢任侠使气,与之相来往的,也多是“道上的”人物,经常与一些公子哥们飞鹰走狗、田猎嬉戏,所以,虽然袁术后来有所改变,可是,却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隐藏雄心 结交士族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使得有心匡扶汉室的人,也逐渐的生出了异心,曹操、袁绍尽皆如此。可是,相比如曹操、袁绍的改变,袁术可以说,很早就看不上刘氏天下,他认为,袁氏出自于舜帝之陈,加之刘氏衰微,此所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所以,袁术的野心,昭然若揭,而与之相比,袁绍却还想着以一块遮羞布来盖住自己的野心,虽然想要拥立刘虞为帝,与董卓对立,可是好歹没有砸了刘氏天下的牌子。

除此之外,袁绍与袁术相比,根本不急着做官,而是继续包装自己,在“隐居”洛阳期间,袁绍一点儿也没闲着,整天结交党人,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其最成功的表现是,宦官集团的中长侍赵忠焦急愤怒的说道:

“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

而身为外戚代表的大将军何进也是对袁绍几乎达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与袁绍这一点相比,袁术实在是差得太远了,事事都表现的慢半拍,以至于关东诸侯联合讨董的时候,二人在天下英雄的眼里,其高下对比,便已经分辨出来了。

那就是袁绍,是为关东联盟的盟主,以至于后来冀州牧韩馥坐拥冀州,都是在袁绍盛名威胁之下,交出了冀州,由此可见,袁绍的影响力,着实不一般。

政治头脑 高下立判

与袁绍相比,袁术的政治头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袁术来到南阳后,坐拥户口百万、极其富庶之地,却是挥霍无度,纵兵掳掠,导致人心尽失。

任用孙坚,却又害怕孙坚做大,而处处防备,想要连横对付曹操、袁绍。却又在军事上屡战屡败,逃亡寿春后,不思悔改,仍旧骄奢淫逸,建安二年更是公开称帝,沦为笑柄,这样的人,在当时天下的眼里,就是一头愚蠢的待宰的肥羊,谁会去投奔他呢?

相比于袁术的愚蠢,袁绍却做出了兼并天下的构想,那就是:

“我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然后南向争夺天下,这样也许可以成功吧!”

所以,后来的袁绍才能拥众十数万,跨有四州之地,所以,多方对比之下,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世人投奔袁绍,而不去搭理袁术的原因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袁术

更多文章

  • 同因反董逃亡,为何曹操逃的如此惊险狼狈,袁绍袁术却逃如此风光

    历史人物编辑:浩论古今标签:袁术

    辛苦的天才——典型性兵权谋家曹操(10)东汉末年,董卓之乱爆发,凉州乱军一举控制了朝政,袁绍、袁术、曹操等禁军将领见势不妙,纷纷逃亡,董卓于是下下达了高额悬赏通缉令,全国通缉此三人。地球人都知道,像袁曹这样在社会上有极高威望的人,只要回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登高一呼,那支持者绝对大把大把的。所以董卓决

  • 袁术深知孙策骁勇为何会放他去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阿沐情感说标签:袁术

    孙策的父亲孙坚就是袁术的下属,袁术本人当然知道孙策额勇武,他选择放走孙策除了因为数次欺骗孙策导致二人离心离德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在袁术的眼中,孙策是无法在豪强并起的江东立足的,所以根本不担心他会在未来报复自己。第一,是因为袁术曾经两次对孙策失信。孙策凭借自身的骁勇善战而在袁术阵营颇有名望,以至于袁

  • 一样是豪门子弟,为何袁术就干不过袁绍?均分就能实现共富吗?

    历史人物编辑:唐宋风华标签:袁术

    先要搞清楚关系,如下图。2人都是袁逢的儿子。只是因为袁成无子,袁绍后来过继过去了。因此按照宗法,袁绍是袁术的堂兄。而论血缘:袁术是嫡子,袁绍只是个庶子。因为袁绍的亲妈不是他爸的正妻,可袁术是。而且,袁术起事时的势力范围可比袁绍大多了(从反董联盟解散时起算)。袁绍:1、一半的冀州。2、儿时玩伴曹操的兖

  • 同样是四世三公,为何投奔袁绍的人才远多过袁术?有四大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袁术

    东汉末年,从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到199年袁术兵败,整整将近十年。长期以来,北方最强的势力是袁绍和袁术兄弟:袁绍吞并冀州平青州,打败黑山军平并州,打败公孙瓒统一河北,包围了河北和清幽;袁术其实也不弱。他最强的时候,几乎占据了整个扬州和徐州豫州的一部分,实力和袁绍相差无几。袁绍和袁术是两兄弟,袁绍

  • 袁术称帝以失败告终,他究竟败在哪里呢?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袁术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中,诸侯之间你争我夺,人人都想自立为王,却无人敢自称为帝。第一个称帝的袁术,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就众叛亲离,最后被四面围攻,千夫所指,身败名裂。利令智昏、自以为是的袁术称帝以失败告终,他究竟败在哪里呢? 袁术和袁绍是亲兄弟,家族显赫,人称“四世三公”,用现代的话讲就是“官N代”,所

  • 为什么董卓、曹操不敢称帝,而偏偏袁术敢呢?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袁术

    在董卓之前的权臣有大将军梁冀,掌控汉廷朝政二十多年,也就是把妹妹嫁给皇帝,让自己成为外戚,仅此而已。汉桓帝刘志的第一任皇后梁女莹,便是梁冀的妹妹。在董卓之后有曹操,曹操也没有直接把汉献帝赶下台,自己做皇帝,而是选择在冀州割据,另立魏国,架空汉廷,为禅代做准备。这叫讲规矩。如果说某些人野蛮一点,直接称

  • 袁绍为何能比下袁术成为诸侯盟主,这个人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袁术

    公元190年,董卓废帝乱政,天下群雄纷纷聚集起来,组成了讨伐董卓联军,并推举了袁绍成为十八路诸侯盟主。其实在当时有个人比袁绍更适合成为盟主,他就是袁术。论实力,当时的袁术占据南阳和汝南两个当时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郡,兵多将广,粮食充沛,而袁绍地盘可能不比袁术少,但性价比绝对是不一样的。论地位,袁术

  • 为何说袁绍和袁术都不是曹操对手?看看他们的女人便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回忆屋标签:袁术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当中群雄并起的时代,随着汉王朝的衰亡,各地诸侯都有着取而代之的想法。最开始的时候,袁绍和袁术两人表现也很出色,他们在天下陷入大乱时,成为地方实力派。要知道二袁本来实力强大、占尽政治、经济、军事、地盘、人和诸优势。尤其是袁绍的实力,在当时都有着统一天下的底子。不过最终还是为曹操做了嫁

  • 别人打天下都是兄弟齐上阵,为何袁绍袁术却是阋于墙?

    历史人物编辑:元小二说历史标签:袁术

    许多人都读过《三国演义》或看过《三国》电视剧,对其中的英雄人物如数家珍。但是,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东汉末年乱局伊始,现代人熟知的曹操、刘备、孙权的声望远不及袁绍、袁术两人。如果将东汉末的纷乱比喻成一个大舞台,那么,袁绍和袁术就是前期的核心人物,彼时的曹操、刘备等人还处在事业草创期,两人就已经凭借其

  • 袁术和袁绍是亲兄弟,为何不联手对付曹操,反而双方势不两立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袁术

    导语: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有趣和精彩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中国出现了自春秋战国时代后的又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混乱和大纷争,有趣的是两个时代的纷争根源也颇为相似。东周末年周王室已经没有任何力量控制下属的分封国,而各个分封国也开始了各自为政和相互之间的征伐,这种征伐在春秋时期的表现是为了争夺周王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