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智勇双全的孙策缘何英年早逝?

智勇双全的孙策缘何英年早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俊刚 访问量:3484 更新时间:2024/4/30 13:29:18

孙策,听这个人名也许很多朋友不清楚是谁,但也许又会有些耳熟,感觉应该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不错,这位姓孙名策的历史人物的确是三国时期的,他是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孙坚的长子,东吴政权掌舵者孙权的长兄,也是得到曹操等乱世枭雄都认可的一位人间英豪!

史书《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经这样评价孙策,他说:“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

由此可见,孙策在人才辈出的三国时期,依然是一位不可估量的重要人物,只是因为英年早逝,所以没有成就一番伟业,否则东汉末年也许是另一番景象!

青年才俊孙策

1,十七岁之前的孙策

公元175年,身为汉灵帝时期的破虏大将军孙坚喜得麒麟儿,当时东汉朝局已经呈现一片乱象,孙坚应该能看出未来要天下大乱,所以对自己的长子也是寄予厚望,特意取名孙策、字伯符!

所谓“策”,是有着策马天下之意,因此孙坚从小就倾力培养长子孙策,而年幼的孙策也许是基因遗传,或者还有家里的环境氛围,总之孩童时期的孙策已经对政治、军事等表现出兴趣,甚至还会语出惊人!

所以孙坚对长子孙策更加地重视和培养,在青少年时期就被孙坚带在身边四处征战,孙策在这样的环境下积累很多实战性经验,为后来能雄踞一方打下坚实的军事基础!

不过乱世当中,就是存在各种变数,尤其是人心难测,本来跟孙坚一起讨伐董卓的诸多势力开始放弃最初的目标,转向与董卓一般去逐鹿天下,而孙坚自己还在苦苦坚持,再一次攻打刘表的战役中,孙坚遭遇暗算被射杀,留下十七岁的孙策挑大梁!

也是从一刻开始,孙策强忍丧父之痛,选择挑起家里的重担,继承父亲的遗志!

2,十七岁的孙策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

首先,孙策把自己父亲的遗体运回曲阿县下葬,安葬完孙坚,孙策回到江都,准备在此结交才士俊杰积蓄力量,待到时机成熟再为父亲报仇和继续延续父亲遗志;

于是,孙坚直接找到在江都隐居的名士张纮,孙策希望张纮出山辅佐自己,但是张纮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而孙策退而求其次,选择请教张纮应该如何走以后的道路,因此经常跑去找张纮商量人生大事;

孙策跟张纮说天下已经大乱,各路人马拥兵自重,而自己父亲孙策因为忠心抵抗董卓一党被暗杀,所以我既要为父亲报仇,也要干出一番事业!因此孙策决定先找袁术要回父亲旧部,然后招兵买马,开始大干一番!

而张纮看孙策与自己表露真实心声,也不再坚持,决定出山辅佐孙策!

其次,孙策把母亲和弟弟妹妹都交给张纮护佑,自己找到袁术,孙策故意放低姿态,满含泪水希望袁术看在父亲孙坚的份上,把父亲旧部归还给他,但是袁术不想给,因为乱世之中人马都是立身之本,岂能轻易放弃!

不过袁术也看出孙策才能卓越,所以不想过分得罪孙坚,于是跟孙策说自己把孙策的舅舅任命为丹阳太守,把孙策的堂兄孙贲为丹阳的都尉,让孙策投靠舅舅,其实这是变相的拒绝,但是也给了机会,就看孙策能否自己招兵买马!

孙策听后也知道再继续坚持恐怕适得其反,因此选择听从袁术的去投靠自己的舅舅;

在到达丹阳曲阿之后,孙策依靠舅舅的地位在当地招收到数百军士,凭着这数百军士,孙策再一次去找袁术,只是在途中被祖郎偷袭,导致剩下一百多人马,而袁术看到孙策的再次临门也不再拒绝;

不过只归还1000多人的孙坚旧部,至此孙策凭着这1000多人开始走向成功之路!

智勇双全孙策

1,孙策在雄踞江东前的征伐

公元194年,东汉朝廷派出位在三公之上的太傅作为皇帝代表亲自来到关东,目的是来安抚拥兵自重的东汉军阀们,正好太傅马日碑听说过孙策,所以特意在寿春接见了孙策,并且为孙策谋的一个官职为怀义校尉。

虽然孙策得到朝廷的赏识,但当时真正能左右孙策命运的还是袁术,因此孙策在前期只能跟随袁术慢慢地壮大自己!

不过袁术此人真是当得不为人知,连续性的出尔反尔,例如当时袁术占据的地盘上有一个九江郡正好需要太守,孙策正好也拥有了一定声望,于是袁术就口上表示自己要重用孙策,但是最后任命时却变成自己的亲信!

例如有一次袁术攻打徐州时,因强行逼迫庐江太守陆康提供粮草,被陆康拒绝,袁术清楚孙策的能力,所以就找到孙策,并且许下承诺,若孙策拿下陆康,庐江太守就是孙策,然后孙策率兵进攻庐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庐江,但是袁术再次失信,把庐江太守给了他人!

袁术一次次地失信于孙策,孙策也知道自己跟随袁术是没有出头之日,于是暗下决心要找机会单干!

2,孙策决定进取江东

公元195年,当时担任丹阳都尉的朱治是孙坚的老部下,他也把袁术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知道跟随袁术没有未来,于是主动找到孙策,劝说孙策应该趁机进取江东然后自立门户,孙策也不再犹豫,立马向袁术请辞。

不过孙策找了一个借口,说自己去江东招揽人才,因为江东以前有很多人受过自己父亲孙坚的恩惠,等招到足够人马,再回来帮助袁术夺取天下!

其实袁术心中非常清楚这是孙策的托词,但是袁术认为有孙策的敌人刘繇占据曲阿,还有王朗在会稽驻守,这两位绝对不可能看着孙策在江东发展起来,所以袁术答应了孙策的请求!

只是现实打破了袁术的认知,在孙策带着仅有的人马往江东去的路上,陆陆续续有着诸多人士主动投靠孙策,很快孙策麾下聚集了5000多人马;

与此同时,周瑜也主动向孙策援助军用物资,在人马军粮都不断壮大的情况下,孙策一路渡过长江,很快就把樊能、张英击退,然后有了自己的地盘,孙策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发动征伐,把目标直接对准刘繇,在第一战中就拿下刘繇的牛渚营,获得大量兵器和粮食!

后来,孙策一路打败刘繇麾下的诸多大将,例如笮融就被孙策的诈死之计而打得只能落荒而逃,然后孙策立马直接对向刘繇本部人马,虽然刘繇有些人马,但是能力不行,被孙策杀得人仰马翻,刘繇则提前逃亡,驻地曲阿被孙策占据!

孙策在进城之后,曲阿城的百姓都严阵以待,甚至很多提前选择跑路,担心孙策部队烧杀抢掠,但是孙策治军严明,麾下军士并没有对百姓做出任何不妥之事,让当地百姓看到了希望,反而期待看到孙策治下的曲阿!

并且孙策还发出通告,说原来在刘繇麾下的之人都可以来投靠自己,只要投靠的都能让家里人免除赋税徭役,这个通告一出,立马招揽到2万余人,孙策的实力立马大涨!

袁术在听到消息之后,则想着继续保持与孙策的关系,于是主动向朝廷奏请,为孙策获得行殄寇将军一职!

接着公元196年的下半年,孙策先是拿下吴郡,又打败会稽的王朗所部,至此孙策平定整个江东,并且把江东各郡都安排自己麾下大将占据太守之位。

公元197年,威震江东的孙策真正进入曹操的法眼,于是曹操以汉献帝名义派王浦任命孙策为骑都尉,承袭孙坚的乌程侯爵位,但是孙策嫌骑都尉不够高,向王浦暗示,王浦直接答应他的请求,任命孙策为权代明汉将军。

然后按照曹操的意思与吕布、陈瑀所部联合一起攻打袁术,但是没想到陈瑀包藏祸心,选择孙策离开江东之际,准备一举夺取孙策的大后方,不过被孙策提前得知阴谋,愤怒的孙策以极快的速度打败了陈瑀!

公元198年,雄踞江东的孙策再进一步,被任命为讨逆将军,并且封为吴侯;就在这一年,袁术表示称帝,孙策与袁术正式决裂,袁术麾下的周瑜、鲁肃也正式投到孙策麾下;

也在这一年,孙策先后拿下安徽的祖郎(前面提到过,专门伏击过孙策)和丹阳的太史慈,发展至公元199年,孙策与曹操等人合力向袁术发起进攻,没想到袁术突然病逝!

这一年,孙策先后攻下刘勋所部、拿下庐江等多个地方,并且实现为父亲报仇!孙策的一生就是为孙权奠定雄厚的基础,孙权的地盘和人才基本上都是哥哥孙策给他留下的!

智勇双全的孙权缘何英年早逝

关于孙权的死,有着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正史当中所记载的,在《三国志》当中记载着孙策是死于许贡的门客对他的复仇,所以孙策之死是因为被对方暗杀!

许贡何许人也?许贡是孙策在平定江东地区所打败的一位对手,并且许贡在失败之后,向东汉中央朝廷上书,说不能看着孙策坐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这个奏表被孙策截获,所以许贡被孙策斩杀!

第二种说法是小说《三国演义》里面的描写,说孙策的确在外出打猎时遭到暗杀,但是并没有很快的去世,而是被属下救了回去,等医生看完孙策的伤口之后,向孙策提出要求,即孙策在养伤期间,不能动怒,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进行静养!

但是孙策性格急躁,一旦遇到事情就会容易动怒,因此在方士于吉一事上怒气冲天,导致伤口崩裂,最后走向死亡!

在野史《吴历》也记载,孙策是死于以上的原因,只是引发病情的原因不一样,在野史中说是因为孙策在养伤期间照了铜镜,发现自己脸部受的伤害也很大,所以怒火攻心,导致伤情复发,最后死去!

第三种说法是来自古代一本民间小说集《搜神记》,这里其实还是因为于吉,只不过过于神化,说因为孙策杀了于吉,心中留有阴影,导致在照镜子时认为于吉就在眼前,多次这样的情况出现,引发孙策伤口崩裂,最后走向死亡!

第四种说法是个人推测,就是在三国乱世之中, 认为孙策有着重大威胁的大人物安排刺客暗杀孙策,因为在开篇时提到陈寿对孙策的评价,陈寿那句话的意思是在说如果孙策不死,也许就没有三国格局,只有天下大一统。

所以个人认为孙策之死应该是自己的能力犯了众怒,因而被暗杀!

综上所述,智勇双全的孙策的确是三国初期极其重要的大人物,若是孙策不死,即便不能阻止三国格局的出现,但是应该能缩短三国的格局,从而让天下更快地进入大一统!

标签: 孙策

更多文章

  • 周瑜与孙策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为何在孙策时代周瑜并不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万善门标签:孙策

    在后世人的眼中,周瑜与孙策之间都是亲密无间的形象,两人是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后来两人又同娶乔公的女儿大乔小乔,一时传为佳话。等到孙策脱离袁术独自创业,周瑜又来投奔,两人一同打下江东基业。可也有观点认为,在孙策时代周瑜并没有被重用。孙策与周瑜的私人关系确实亲密无间,如同亲兄弟。可孙策毕竟是一方君主主公

  • 孙策英年早逝,其实郭嘉早有预言

    历史人物编辑:花开一世倾情一生标签:孙策

    在三国中,孙策可是风动一时,东吴基本就是他给打下来的,但是木秀于林,那是风必摧之,所以孙策年纪轻轻就死掉了,也就二十多岁,那这孙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那么就听小编慢慢道来。孙策这个人吧,能征善战,非常的勇猛,会打仗,这一点继承了他老爹的优秀的基因,可是在性格上,也有一点继承了他老爹孙坚的基因,那就是拿

  • 小霸王孙策武艺如何,巅峰期的孙策单挑巅峰期的关羽,结局会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孙策

    孙策被称为江东小霸王,因为江东霸王是项羽,为了区分,在称呼孙策时,就把江东霸王中间加了一个“小”字,之所以如此,因为孙策与项羽有蛮多相似的地方,项羽少年成名,依靠武力与谋略成为天下共主,孙策弱冠创业,依靠武力与谋略成为江东之主,项羽有虞姬,孙策有大乔,项羽力大无比能举鼎,孙策力气很大能挟死人。三国演

  • 曹操不认孙策是英雄但是孙策仅凭几副铠甲起家就平定了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小马姑娘标签:孙策

    在一次青梅煮酒时,天下的英雄仍然只有刘备和曹操,其他人都失败了。至于孙权,那个时候还不是主公,孙策也没死,刘备是把孙策看做英雄的,因为他当初凭借着很少的兵力,占据了江东。但实际意义上孙策并不是英雄,要不然他也不会那么早就去世。这点曹操还是很有眼见的,认为孙策就是一个武夫,成就不了大事,果然很年轻就去

  • 东吴真正的强者——小霸王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孙策

    孙策素有小霸王的美名。霸王是出自于对项羽的“西楚霸王”的尊称,他同样是出生于江东的好汉。这个外号其实偏重于赞美孙策行军作战的本事。然而我们也知道项羽这个人因为不听他干爹范增的劝谏,而迟迟不肯对刘邦痛下杀手。相比之下江东小霸王孙策他不管在接人待物,或者是判断局势上面都非常的果断。这点跟真正的西楚霸王项

  • 孙策死后,孙权当政东吴,那么他哥哥孙策的子孙的结果都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孙策

    孙策,是孙坚的长子,在孙坚奉袁术之命去征讨荆州牧刘表的时候,孙策随军出征。从下樊城,攻邓城等战役中,孙策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可惜的是,父亲孙坚最后中了黄祖的埋伏,不行战亡。孙坚战亡后,孙策接掌了孙坚的军队。当时孙家还未攻略江东,所以孙策只好带着残部到淮南投靠袁术,并以传国玉玺为礼来献给袁术。后来,孙策

  • 孙策偷袭许都,曹操闻之色变,郭嘉却断言孙策必死,不久果然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孙策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文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公元200年,汉末军阀强人袁绍与曹操相持于官渡之时,江东之地却传来了孙策准备起兵攻打许都的消息,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令曹操“闻之色变”。曹操麾下的首席

  • 三国武将:孙策喝死樊能,张飞吓死夏侯杰,孙策打得过张飞吗?

    历史人物编辑:吴文磊标签:孙策

    三国时代出了不少的名将,而他们经过演义的加工宣传也变得家喻户晓,其中如吕布、五虎将、典韦、许褚等人的名气最响。相比较而言,吴国这边的猛将似乎不多,同时平均水平也比较低,因此他们容易给人一种没啥存在感的错觉。实际上,吴国那边也有一些狠人,比如孙策外号小霸王,甚至被曹操亲口点赞为“勇如项籍”。项籍就是项

  • 孙策临终前坚持让位给弟弟,孙权称帝后,是如何对待孙策后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孙策

    观三国时期,天下动荡,群雄纷起。世人皆称“江东小霸王”的孙策年仅十七岁的时候就带着自己父亲留下的所剩无几的兵马,战曹操,联蜀汉,入曲阿,立江东,迎娶二乔,笑捻江南,在那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孙策靠着自己的能力一统江东,实乃真英雄!可是上天无情,孙策在自己年仅二十六岁的时候就遇刺身亡。当时关于孙策的后继者

  • 曹操说孙策不是英雄,孙策不急不恼,做3件事逼曹操改口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孙策

    曹操,三国大佬,人尽皆知,无庸赘述。孙策,三国时期东吴帝业的奠基者,为人勇猛精明,作战无往不胜,人称“小霸王”。可是,这样的孙策,曹操却很瞧不起他。(孙策)曹操鄙视孙策拼爹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公元199年,河南许都,刘备的家里。刘备与曹操正在喝酒聊天,谈论当世之英雄。由于桌上只有一盘青梅,一壶酒,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