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以信义著称的猛将,曹操想招他,刘备错失他,孙策倚重他,他是谁

以信义著称的猛将,曹操想招他,刘备错失他,孙策倚重他,他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小迷糊 访问量:3863 更新时间:2024/4/12 21:15:11

三国有一名猛将,与早年的刘备有过交集,但被刘备遗憾错失、与孙策大战不分手胜负、拒绝曹操招揽的好意,此人就是号称东吴第一猛将的太史慈

公元206年,一代名将太史慈病逝,临死之前叹息“大丈夫胜于天地之间,应当带三尺之剑,以升于天子之阶,如今我的志向还未还没有实现,为何要死啊!”

综观东吴诸多良将,未有一人有此豪气悲情,那么在《三国志》中与刘繇士燮一起并列做传记载的太史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被刘备错过、大战过小霸王孙权,拒绝过曹操,立志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有志青年。

东汉末年,北海孔融被黄巾军围困时,太史慈为报答孔融照顾老母的恩情,弓马娴熟、箭法精良的太史慈单身一人前往平原求救于刘备,助孔融解围。事后,太史慈离开孔融去投靠刘繇,而刘备却未能拉拢太史慈,从而错过了这样一个猛将。

太史慈到刘繇处,恰逢孙策攻打扬州,有人看出太史慈有大将之才,建议扬州刺史刘繇以大将重用太史慈,不识人的刘繇却说“如果我用太史慈为大将,许劭(汉末评论人才的评说家)不就要取笑我了吗?”,只是让太史慈当一个斥候去探听孙策的虚实。

到神亭这个地方时,太史慈独与一骑小将同遇上孙策。当时孙策共有十三从骑,皆是黄盖韩当、宋谦等勇猛之士。太史慈毫不畏惧上前相斗,正与孙策对战。孙策刺向太史慈的座下马而揽得太史慈系的颈后手戟,与此同时,太史慈亦抢得孙策的头盔,两者相斗多时,直到双方大军到来才各自散开,孙策横扫江东罕逢敌手,能与孙策打了个不分胜负,可见太史慈的勇猛。

虽然后来太史慈被孙策俘虏了,孙策对其惺惺相惜,给他解绑,并问他“还记得当初神亭岭大战,当时如果是你把我俘获了,你会把我怎么样呢?”太史慈毫不避讳地说“我可不一定会放了你”,孙策感慨太史慈果然不一般,让他担任门下督,授兵给他,封他为折冲中郎将,让他镇守吴郡。后来刘繇病逝后,手下一万多人群龙无首,太史慈请求去安抚收编这些人,众人都对此持反对,认为太史慈是个降将,此去肯定不会回来了,孙策排除众议,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相信太史慈不会辜负自己,果然太史慈如期而至。

曹操听到太史慈的名声后,就非常想要拉拢他,于是就派人送信给太史慈,用小箱子装着。太史慈打开一看,里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是放了当归(一种药材名)。寓意很明显,曹操希望太史慈能舍弃孙策,归附自己,太史慈是有信义之人,又岂会舍弃重用自己的孙策呢。

孙策待太史慈知己心腹,当时刘表从子刘磐,十分骁勇,多次在艾、西安诸县来抵抗孙策。于是孙策分海昏、建昌作左右共六县,并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兼治海昏,并督诸将共拒刘磐。

公元200年,孙策遭遇刺客暗杀,其弟孙权掌权后,以太史慈能制住刘磐,就把南方一边的战事交给他,足见孙策兄弟对太史慈的信任与重用。

刘繇是扬州刺史,士燮是多年割据在交州一带的军阀,太史慈却是孙策的俘虏之臣,太史慈地位与实力不如前两者,却能与两人并列在一起做传记载。在刘繇去世以后,太史慈能招揽刘繇旧部万余人,说明太史慈在扬州一带的影响力是不低于刘繇的。如果太史慈想单独创业,日后说不定就是孙策、孙权强有力的对手,所以在《江表传》记载,孙策并没有像对待部下一样对待太史慈,而是把太史慈放到了与自己齐平的位置上。

公元206年,太史慈在任上病逝,年仅41岁,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太史慈能与刘繇、士燮这一方诸侯并列作传,而未与江表十二虎臣一起做传,可见孙策兄弟并没有把他当作一般下属和部将,而是当作一个可以图大事的盟友,按孙策的话说““龙要高飞腾空,必先阶其尺木。”结合太史慈那句“大丈夫胜于天地之间,应当带三尺之剑,以升于天子之阶”,如果说把孙策比作“天子”,那么太史慈就是能辅佐孙策成为“天子”最有力的助手,只是孙策与太史慈英年早逝,未能创出更大的功业,令人深深惋惜。

标签: 孙策

更多文章

  • 孙策的死,和郭嘉到底有多大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文君讲述标签:孙策

    由于郭嘉准确的预测到了孙策的死,所以有人就认为这里面大有玄机,很有可能就是郭嘉派人暗杀了孙策。当然,也有人认为郭嘉其实就是运气好,碰巧蒙对了而已,比如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他就认为郭嘉预测到孙策的死,其实是一种偶然。那么郭嘉预测孙策之死这件事,究竟是阴谋还是偶然呢?首先我们来看看郭嘉是在什么环境

  • 孙策将大位传给了弟弟孙权,孙权如何对待孙策的子女?算很厚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孙策

    孙权这家伙不厚道,自己的哥哥孙策把天下打下来交给他,结果他却成了个“白眼狼”!为啥说孙权是白眼狼呢?看看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哥哥的吧!孙权在公元229年称帝以后,追封自己的父亲孙坚为帝,但是孙策却只被追封为长沙桓王。这事儿够无语的,毕竟江东集团的地盘,可都是孙策打下来的啊!你孙权白捡了一个集团,结果却

  • 孙权对兄长孙策的子孙薄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孙策

    孙权对侄子孙绍薄情是事实,这一点不用辩驳。孙权18岁(虚岁)接手江东基业,是兄长孙策打下来的,孙权当时还哭哭啼啼,被张昭扶上了马,开始硬着头皮继续兄长未完成的事业。别看孙权接手时懵懵懂懂的样子,其实没过多久,他便展现出一代人杰的魄力,他对内培养嫡系,铲除隐患,稳定了江东集团,他对外在曹操、刘备之间运

  • 智勇双全的孙策缘何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孙策

    孙策,听这个人名也许很多朋友不清楚是谁,但也许又会有些耳熟,感觉应该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不错,这位姓孙名策的历史人物的确是三国时期的,他是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孙坚的长子,东吴政权掌舵者孙权的长兄,也是得到曹操等乱世枭雄都认可的一位人间英豪!史书《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经这样评价孙策,他说:“英气杰济,猛锐冠

  • 周瑜与孙策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为何在孙策时代周瑜并不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万善门标签:孙策

    在后世人的眼中,周瑜与孙策之间都是亲密无间的形象,两人是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后来两人又同娶乔公的女儿大乔小乔,一时传为佳话。等到孙策脱离袁术独自创业,周瑜又来投奔,两人一同打下江东基业。可也有观点认为,在孙策时代周瑜并没有被重用。孙策与周瑜的私人关系确实亲密无间,如同亲兄弟。可孙策毕竟是一方君主主公

  • 孙策英年早逝,其实郭嘉早有预言

    历史人物编辑:花开一世倾情一生标签:孙策

    在三国中,孙策可是风动一时,东吴基本就是他给打下来的,但是木秀于林,那是风必摧之,所以孙策年纪轻轻就死掉了,也就二十多岁,那这孙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那么就听小编慢慢道来。孙策这个人吧,能征善战,非常的勇猛,会打仗,这一点继承了他老爹的优秀的基因,可是在性格上,也有一点继承了他老爹孙坚的基因,那就是拿

  • 小霸王孙策武艺如何,巅峰期的孙策单挑巅峰期的关羽,结局会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孙策

    孙策被称为江东小霸王,因为江东霸王是项羽,为了区分,在称呼孙策时,就把江东霸王中间加了一个“小”字,之所以如此,因为孙策与项羽有蛮多相似的地方,项羽少年成名,依靠武力与谋略成为天下共主,孙策弱冠创业,依靠武力与谋略成为江东之主,项羽有虞姬,孙策有大乔,项羽力大无比能举鼎,孙策力气很大能挟死人。三国演

  • 曹操不认孙策是英雄但是孙策仅凭几副铠甲起家就平定了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小马姑娘标签:孙策

    在一次青梅煮酒时,天下的英雄仍然只有刘备和曹操,其他人都失败了。至于孙权,那个时候还不是主公,孙策也没死,刘备是把孙策看做英雄的,因为他当初凭借着很少的兵力,占据了江东。但实际意义上孙策并不是英雄,要不然他也不会那么早就去世。这点曹操还是很有眼见的,认为孙策就是一个武夫,成就不了大事,果然很年轻就去

  • 东吴真正的强者——小霸王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孙策

    孙策素有小霸王的美名。霸王是出自于对项羽的“西楚霸王”的尊称,他同样是出生于江东的好汉。这个外号其实偏重于赞美孙策行军作战的本事。然而我们也知道项羽这个人因为不听他干爹范增的劝谏,而迟迟不肯对刘邦痛下杀手。相比之下江东小霸王孙策他不管在接人待物,或者是判断局势上面都非常的果断。这点跟真正的西楚霸王项

  • 孙策死后,孙权当政东吴,那么他哥哥孙策的子孙的结果都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孙策

    孙策,是孙坚的长子,在孙坚奉袁术之命去征讨荆州牧刘表的时候,孙策随军出征。从下樊城,攻邓城等战役中,孙策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可惜的是,父亲孙坚最后中了黄祖的埋伏,不行战亡。孙坚战亡后,孙策接掌了孙坚的军队。当时孙家还未攻略江东,所以孙策只好带着残部到淮南投靠袁术,并以传国玉玺为礼来献给袁术。后来,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