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分析当时三国时期的势力控制情况。
不难看出,当时的东线也就是曹魏与孙吴之间有一道天险就是长江,还有曹魏永远的痛--赤壁。所以曹魏东线对作战是非常谨慎的。曹操在位时,那不用说曹操军政大权独揽,司马懿只是随军起到一个参谋的作用,曹操也没有听取他的声东击西直取蜀汉的计策。更别说掌握什么军事大权了。
曹丕刚上位时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他亲自统领了对东吴的两次作战,而两次都把司马懿留在后方镇守许昌。那曹丕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他觉得虽然军事上更能显示一个帝王的功绩,但是后方的稳定也同样重要。他对司马懿语重心长的托付了一句话,也是一个深厚的感情寄托,历史上曹参虽多有战功,但是肯定这种事情就还是需要背后的支持与精密的谋划才能达到这样子的一个好的效果,需要多方配合。刚上位的曹丕也是很想在文治武功上做出成绩,这样朝野上下也会对他更加信服和忠心。
所以这时的司马懿起到更像是一个总理内政的角色。
曹叡时期掌握军权的分别有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这时的军权是一个比较分散的局面。曹叡也不像曹丕一样对司马懿那么也信任,几个辅政大臣也是一个相互牵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