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飞曾劝刘备除掉这两人,只因刘备太过仁义,才会导致前期不得志

张飞曾劝刘备除掉这两人,只因刘备太过仁义,才会导致前期不得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萌宠之家 访问量:2537 更新时间:2024/1/19 0:30:17

以我们现在的角度来评判刘备这个人的话,他还确实是一个好好先生,因为他向来推崇以德服人,动用武力只是他的下下策。他的这个品行贯穿他的一生,一直到他死的时候,他都在教育自己的后代,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以德服人,千万不要想着善小而不为之。

他身上最大的优点就是无可厚非,但是这个优点有些时候也并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在一些大非大事的面前,过于坚持无可厚非的话,就会显得很不妥当。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人,他们都曾经评判过刘备,说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善于用人,而他最大的缺点就是主次不分,有时候太过感情用事。也正是因为这两点才会造成,他在前半生的时候人生一直起起伏伏的。

相对于张飞,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粗鲁直接的人,向来都是有一说一,做事情更不会遮遮掩掩的,在他的直爽之中也透露着一股难以掩盖的匪气。虽然有时候张飞说出来的话,并不会让人感到很舒服,但是我们不能够否认的是,很多时候他所说出来的话,都是有着一定的依据,就比如张飞他曾经建议刘备要把这两个人给杀掉,不然以后肯定会造成大患。但是刘备他并没有听从张飞的话,而且还说一定要仁义道德,仁义待人,他以为只要自己这样做的话,别人就会受到他的感化,从此能够改邪归正,但实际上他的过于仁慈,最终造成了不堪设想的祸患。

刘备在早年的时候是一个有志青年,如果国家有难的话,他也一样会义不容辞的,所以他才会在黄巾贼寇作乱的时候,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参军。当时他带着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这两个小弟纵马行军,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董卓,当时董卓被黄巾军打得落花流水,十分狼狈,于是刘备便挺身而出,杀的敌方节节败退,顺利的救出了董卓。这看起来是一件见义勇为的好事情,但是董卓他并没有因为刘备救了他就对他感恩流涕,经过董卓的一番调查,他发现刘备三个人既没有身份,也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所以从心底就瞧不起他们,冷落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刘备。

想必刘备也不是个傻子,他当然能够看出来董卓对自己的态度,但是刘备他不是一个直爽的人,他做事情向来都喜欢藏着掖着,不会把自己真实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总是会装作一幅毫不在意的样子。而刘备的结拜兄弟张飞,和刘备的性格完全不一样,在张飞受到憋屈的时候,他往往会直接口无遮拦的说出来,他一想到明明是他们三兄弟救了董卓,但是董卓不但不领情,他们还要受董卓的冷眼和鄙视。张飞多次想拔刀把这个狼心狗肺的董卓给杀掉,但是刘备他早就已经习惯了,一直做老好人,在他的脑子里面一直有一大堆仁义道德之类的观念约束着他,所以他对张飞的想法再三阻拦。尽管在他的心底,他明明知道董卓并非一个好人,但是他一直都没有想过要把董卓给除掉。而刘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的心慈手软和他的纵容,在不久之后便酿成了大祸,让董卓有机会控制了东汉的朝廷,祸害了朝纲,把整个国家搅得民不聊生。

早年不得志的刘备,在后期的时候好不容易占领了徐州,眼看自己的大好前途就在面前。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大好前程,却断送在了吕布的手中,一切又要让刘备重头再来。张飞对于这件事情也有着自己的看法,虽然说张飞的性格确实是比较暴躁,但是他有时候看事情确实是十分的精准,能够一下子说中要害。对于吕布这个人,他也是不建议刘备留在身边的,他再三劝刘备一定要把吕布给杀掉。这并不是因为张飞在心底妒忌吕布的实力,又或者是刘备笼络吕布而忽略了他自己。

只是因为张飞认为吕布这个人的人品有着很大的问题,一个人的人品有问题,那么如果让他手中掌握着很大的权力,就会酿成不可预估的后患。在早年的时候,吕布曾经为了自己的利益认了丁原作为自己的干爹,后来一样是为了自身利益,又认了董卓为干爹,他听从董卓的话,转身就把自己先前认的干爹丁原给杀掉了,后来董卓也是死在他的手下。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评判他,就是一个专业的坑爹户。

在他的眼中根本没有什么情义可以讲,他能看到的只有永恒的利益,试想一下把如此一个势利小人留在自己的身边,不是祸患又是什么呢?这一点张飞看得十分清楚,但是刘备他的性情过于仁义,他总觉得吕布的秉性,会因为他的宽容而有所改变。当然刘备之所以留他活口,还有一个私心,那就是他认为吕布是一个勇猛无双的人,如果自己能够多一个这样的助力,日后成就大业也就会更加的容易。但是让人感到十分滑稽的是,刘备惦记的是吕布的能力,而吕布他在心中惦记的却是刘备的徐州。也正是因为刘备不对吕布给予防备,所以才会让吕布轻而易举的就把徐州给夺取了,让当时的刘备欲哭无泪。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张飞只顾逃命忘了刘备老婆,刘备冷冷说了2句话,成黑帮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刘备

    自古时代,友谊便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拥有真挚朋友的人往往能够事事顺利,而孤立无援的人则步履维艰。在历史上,能成就一番伟业的英雄,都有一群忠诚的兄弟在身边支持,正如三国时代的刘备。众人皆知,刘备的得力助手,便是与他在桃园共结同心之盟的关羽和张飞。然而,在这一段看似坚不可摧的兄弟情谊里,却隐藏着

  • 关羽死后刘备以泪洗面,张飞死后刘备一个举动,让众人万分心寒!

    历史人物编辑:大吉大吃标签:刘备

    关羽死后刘备以泪洗面,张飞死后刘备一个举动,让众人万分心寒!文|明明读历史三国是一个群雄并起的年代,英雄们的情义可以说日月为鉴,即使奸雄曹操,他为了可以拉拢人才,满脸挂着都是一副大义之情,尤其是曹操在面对关羽这样万里挑一的人才时,即使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曹操也没有气急败坏的说要杀了关羽,反而更加欣

  • 刘备托孤没有给诸葛亮军权,是怕他篡位?只能说刘备看人太准!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刘备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经过多年的互相征伐,最终成就了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局面,刘备能从一介贩鞋小卒白手起家,最终成为蜀汉的开国君主,抛开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不说,刘备识人用人的本领确实有着过人之处的,可惜最终运气差了一点,伐吴失败元气大伤,最终命殒白帝城,因此流传下了一段经典的白帝城托孤的故事,但是,很多人

  • 刘备有四个儿子,把名字连在一起,就能看出刘备的野心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刘备

    若说三国时期混得最惨的皇帝是谁,那无疑是刘备。作为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明明有着显赫的身份,却穷困潦倒多次寄人篱下。即便如此,刘备依旧没有放弃他兴复汉室的梦想,在东奔西跑四十余年后,刘备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而他的野心也渐渐显露出来。和他相比,曹操孙权的发家史就简单了很多。曹操也算是个大家族出生

  • 刘备托孤:是信任,还是猜忌?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刘备

    提到刘备托孤,很多人立刻会联想到《三国演义》里的桥段,对于诸葛亮给予了完全的信任,如果刘禅不行,你可以取而代之。很多人说刘备英明,也有人说刘备是在试探诸葛亮,如果诸葛亮表现出一点问题,安排的刀斧手就会让他人头落地。但这些都是猜测,并没有真凭实据。很多人不过是将心比心,用自己的认知去揣度他人罢了。刘备

  • 曹操刘备孙权,他们各自留下了什么遗言?刘备最出名,曹操最简朴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刘备

    曹操、刘备和孙权,这都是三国时期英雄一生的大人物。他们在临终之前,必然是有所嘱托的,那么他们到底有没有留存什么遗言呢?01曹操的遗言一改秦汉厚葬礼仪。曹操是三国最优秀的统治者,他打下的疆土是最辽阔的,也是后来司马家一统天下的基础所在。所以曹操的遗言一定有比较特别的地方。可惜事实上,曹操的遗言反倒是三

  • 刘备得知张飞死讯,轻声说了4字,此时诸葛亮彻底看清刘备真面目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刘备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刘备的性格非常仁厚,做事也讲究仁义。曾经有刺客要刺杀刘备,看见刘备对老百姓太好竟然放弃刺杀。刘备驻防新野城,曹操亲率10万大军破城,老百姓不愿意被曹操统治,竟然举家带口跟随刘备过长江。要知道演义内容有三分真实七分假,演义里面的刘备更多是包装之后的产物。都说朝夕相处的战友才是彼

  • 刘备的真实军事水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刘备

    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指挥官等级:季汉的三大武将是刘备、关羽、诸葛亮。曹操、司马懿、邓艾(于禁)是魏国三大武将。(更不用说曹操人、夏侯、曹真等了)吴国三大武将周瑜、吕蒙、鲁迅。(不包括孙策)相信很多人会说,这是在贬低诸葛亮,其实不然,刘备一直被称为人渣而已。这里我要说的是一部小说《三国演义》。其实三国演

  • 刘备是真的善良吗?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刘备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总会被剧中刘备哭哭嘀嘀的场景所触动。随着剧情的起伏变化慢慢对他产生了质疑,他是真哭还是假哭呢?他是一个真善良的人吗?看完《三国演义》后我觉得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善良而又疑心,果敢而又自负。首先他自己是一个很平庸的人,但是为了得到人才为己用,他是花费了很多心思的,比如刻意接近关羽

  • 他是刘备最能干的养子,为什么诸葛亮却建议刘备一定要杀掉他?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刘备

    俗话说得好:读史明智,鉴往未来。很多人认为看历史,是那些所谓的文人墨客拿来咬文嚼字,夸夸其谈的,其实不然。历史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学科,我们从漫漫历史长河中可以学到很多古人的智慧,很多伟人成功的诀窍,很多罪人也给我们敲响警钟。01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三国演义中让世人津津乐道的“大耳贼”刘备赐死自己养子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