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手下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

刘备手下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更历史 访问量:303 更新时间:2023/12/31 2:37:30

由于民间“尊刘抑曹”的思想作祟,千百年来,大家一直对知人善任,汉室正统的刘备未能一统天下,感到耿耿于怀。

的确,早年间的刘备只是一介“织席贩履”之辈,却能以个人魅力招揽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庞统法正等当世英才。

赤壁之战前夕,刘备与孙权结盟。战役结束后,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刘备趁机侵占荆州,看样子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但最终兵败夷陵,落得含恨而终的下场。他所觊觎的王朝霸业,最后也被司马家唾手可得。

到了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发表了他对刘备的一番看法。

结合历史以及毛主席对刘备的评价来看,知人善任的刘皇叔,为何未能如愿问鼎中原呢?

每逢乱世必出英才,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三国乱世人才济济,群星璀璨。

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到最后就是人才的竞争,哪一方政权能获得更出色的人才为其效力,谁就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生死较量中赢得优势。

刘备虽乃中山靖王之后,可家道中落,到他这一辈已经不复往日荣耀。

刘备与关羽、张飞二人共同参军之后转战各处,始终狼狈不堪,在屡战屡败中终于意识到需请一位经纶济世之才辅佐自己,才能实现其统一中原的远大抱负。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三顾茅庐”的故事应运而生。刘备为了招募贤才,不惜三次登门拜访一介布衣的诸葛亮。

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所打动,二位君臣携手与共,谱写一幕幕流传千年的美谈。

“三顾茅庐”这一故事可以看成是刘备身为一名战略家、政治家的宽阔胸襟。他发现诸葛亮这样的稀缺人才,便竭诚相待,用尽各种办法要招募这等人才为己效用。

打破了封建社会的身份界限、年龄差别等传统观念的束缚,这才使得诸葛亮“鞠躬尽瘁”,支撑了两代刘氏王朝。

包括刘备此前以个人魅力赢得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青睐,一套文武双全的班底初步组成,直至最终刘备建立蜀国基业。

刘备最大的成就是与其先祖刘邦一样,善于韬光养晦,有一双识人的慧眼。

然而,建立蜀汉政权后,刘备出于更多地考虑,不敢放手使用不熟悉的人,到后来诸葛亮居然“事必躬亲”,以至于“出师未捷身先死”。

诸葛亮病死后,蜀汉政权中几乎没有能真正领兵打仗的人才。

关于这一点,毛泽东主席曾经在1957年3月20日对刘备有过一番直指要害的评价。

这一天,毛主席乘机飞往上海,经过江苏镇江时,毛主席手书辛弃疾的诗词《南湘子·登京口北固亭》。

书写完毕后,饶有兴致地毛主席向其英文秘书林克解释了这首词的含义。

提到“煮酒论英雄”时,毛主席明确说道:“尽管刘备个人才能比之曹操略逊半筹,但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于能办成大事。”

显然,毛主席将刘备开创蜀国基业的成功因素,归纳为会用人,团结人,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刘备知人善用。

历史证明,毛主席对刘备这一判断是正确的。

他老人家还有更深一层含义,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如同刘备这样会用人,能团结人,不要摆架子,上级跟下级要打成一片。

1958年9月,毛主席前往南方视察工作,与张治中等领导同志谈话时,再次提到了刘备。

这一次毛主席没有称赞刘备,反而批评他:“入川之后干部少而弱,南方干部多,北方干部少。”

毛主席这番话的言下之意就是,刘备当了皇帝后,不重用北方干部,全部仰仗南方干部,没有妥善处理南北方干部的关系。

毛主席这番话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建立蜀汉政权后,占据主导的是刘备从荆州带来的一批老人,其次是刘璋留下的东州人士,最后才是益州的本地人。

经过多年征战,荆州和东州有生力量损耗较大,人才几乎枯竭,仅剩下一些老干部。

可是刘备包括诸葛亮排外心理非常强,所以不敢重用益州当地人,怕他们借机发展势力,难以控制。

《三国志·蜀书》就有相关记载,当时的益州人绝对进不了刘备集团的决策圈,只能充当徒有虚名的大夫或者中层官员。

刘备集团最高权力机构的核心领导,几乎都是外来的荆楚、东州人士。这就使得原本偏安一隅,地缘劣势的蜀国无法完成新老交替的重大任务。

蜀国不是没有人才,而是当时的刘备考虑的事情太多,不敢放手使用不熟悉的人,使得诸葛亮及其继任者选拔任用的人才范围越来越窄。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公开谈话时,多次提到“要善于处理干部之间的关系”。

他老人家引用刘备入主西蜀之前与之后使用人才的习惯,借古比今,号召新老干部、南北干部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

毛主席独具慧眼,从刘备入川中认识到外来与本地干部的紧密团结,对新中国的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历史的兴衰一再证明,人才是成就一项事业成败的关键。只有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真正做到知人善任,才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人才往往难得,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的伯乐更加难得。

邓小平同志也曾说:“为政之本在于任贤,使用人才,这是领导者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

纵观刘备用人得失,在于他入主西蜀后未能摆脱“败则求贤若渴,胜则心存疑虑”的诸多顾忌,更没有了年轻时的锐气。

若刘备一直能够保持知人善任,放手任驰骋的用人习惯与态度,或许他就会避免从事业巅峰跌入失败谷底的窘境,重蹈了历史的覆辙。

因此,刘备知人善任是要分两方面来看。当他还未真正入主西蜀之前,的确拥有伟大战略家的宽阔胸襟,能够知人善任。

但入主西蜀后,刘备对于选拔任用人才方面显得犹豫不决,他用人才的得失教训也值得后人深思。

参考文献:

[1]杨洸,曹高洋.论毛泽东对刘备的评价[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02):24-28.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刘备暴打督邮,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刘备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绘了“张翼德怒鞭督邮”的故事。张飞暴打督邮一事无疑给人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若仅以小说而论,此事的原因无非是督邮向刘备索要钱财未果而故意刁难乃至欺辱刘备。但是,在《三国志》等正史中,鞭打督邮的人实际上是刘备,其原因也不仅仅是因为督邮的故意刁难。一《三国志》中记载:灵帝末,黄巾

  • 关羽距离刘备只有20里,刘备为啥不救?诸葛亮一句话令赵云心寒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刘备

    刘备为了能够拿下汉中之地,整整和曹操纠缠了两年才分出胜负。最终刘备占据汉中,并且自立为汉中王。而当时的关羽从荆北出发逼向樊襄,其目的就是为了配合刘备分散曹操的注意力。当时的魏军刚刚从汉中撤出来,整体士气都非常的低迷。而荆州关羽所带领的队伍,老将居多战场经验非常的丰富。所以关羽在此次行动中捷报频传。而

  • 关羽被害,刘备昏绝于地,张飞被害,为何刘备只说了五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刘备

    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张飞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都受到刘备的信任与器重,然而当关羽被害时,刘备昏绝于地,而张飞被害时,刘备却只说了五个字,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刘备的反应会完全不同?关羽张飞被害时刘备的不同反应汉中之战后不久,关羽便发动了襄樊之战,此战前期,关羽吊打众人,曹魏名将曹仁,被关羽打得不敢出战,援

  • 为了让刘备输得更彻底一点,他把新手赵云贡献出来,给刘备当手下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刘备

    越云是个帅哥,有时候英姿勃发,有时候又文质彬彬,达主要是因为他读过几年书,从小就是个明的孩子。他的聪明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他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因为小时候念过的书,所以他一眨眼就能记住,当然这种说法稍微有些夸张,我认为真实的情况应该是,他眨眼就能记住手里拿的是武功秘籍,还是言情小说。第二

  • 刘备逃跑,独留赵云一人,是刘备真的不讲义气,还是因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刘备

    看过《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的存在,也知道他的奋斗之路并不容易,而且在他的成功路上也有很多的帮手,除了关羽、张飞、诸葛亮以外,赵云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赵云的战力也是比较高的,长坂坡一战让赵云彻底出名,他以一人之力,独挑曹军名将40多名。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一件赵云和刘备在禳山之战中的事情,这个事

  • 张飞曾劝刘备除掉这两人,只因刘备太过仁义,才会导致前期不得志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刘备

    以我们现在的角度来评判刘备这个人的话,他还确实是一个好好先生,因为他向来推崇以德服人,动用武力只是他的下下策。他的这个品行贯穿他的一生,一直到他死的时候,他都在教育自己的后代,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以德服人,千万不要想着善小而不为之。他身上最大的优点就是无可厚非,但是这个优点有些时候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 张飞只顾逃命忘了刘备老婆,刘备冷冷说了2句话,成黑帮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刘备

    自古时代,友谊便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拥有真挚朋友的人往往能够事事顺利,而孤立无援的人则步履维艰。在历史上,能成就一番伟业的英雄,都有一群忠诚的兄弟在身边支持,正如三国时代的刘备。众人皆知,刘备的得力助手,便是与他在桃园共结同心之盟的关羽和张飞。然而,在这一段看似坚不可摧的兄弟情谊里,却隐藏着

  • 关羽死后刘备以泪洗面,张飞死后刘备一个举动,让众人万分心寒!

    历史人物编辑:大吉大吃标签:刘备

    关羽死后刘备以泪洗面,张飞死后刘备一个举动,让众人万分心寒!文|明明读历史三国是一个群雄并起的年代,英雄们的情义可以说日月为鉴,即使奸雄曹操,他为了可以拉拢人才,满脸挂着都是一副大义之情,尤其是曹操在面对关羽这样万里挑一的人才时,即使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曹操也没有气急败坏的说要杀了关羽,反而更加欣

  • 刘备托孤没有给诸葛亮军权,是怕他篡位?只能说刘备看人太准!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刘备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经过多年的互相征伐,最终成就了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局面,刘备能从一介贩鞋小卒白手起家,最终成为蜀汉的开国君主,抛开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不说,刘备识人用人的本领确实有着过人之处的,可惜最终运气差了一点,伐吴失败元气大伤,最终命殒白帝城,因此流传下了一段经典的白帝城托孤的故事,但是,很多人

  • 刘备有四个儿子,把名字连在一起,就能看出刘备的野心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刘备

    若说三国时期混得最惨的皇帝是谁,那无疑是刘备。作为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明明有着显赫的身份,却穷困潦倒多次寄人篱下。即便如此,刘备依旧没有放弃他兴复汉室的梦想,在东奔西跑四十余年后,刘备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而他的野心也渐渐显露出来。和他相比,曹操孙权的发家史就简单了很多。曹操也算是个大家族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