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英年早逝的孙策到底有多么厉害?巅峰状态下的他能战胜关羽吗?

英年早逝的孙策到底有多么厉害?巅峰状态下的他能战胜关羽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知识火花 访问量:1444 更新时间:2024/3/23 4:48:47

在三国演义中,人称小霸王的孙策的武力值,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完全是由于孙策早死,与三国鼎盛时期的名将没有交集所致。他的武力值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与关羽相比又如何?各位读者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一下!

孙策

三国演义中,关于孙策武力值的侧面描写

曹操曾评价孙策“狮儿难与争锋也!”,曹操何许人也,以善于识人而著称,而武力值极高的马超也被曹操评价为“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虽然同样是极高评价,但一个狮儿,一个马儿,优劣立判,虽然不能由此判断孙策武力值高于马超,但至少说明孙策之勇猛不输马超。虽然曹操不是一流武将,但曾单身刺董卓的曹操也不是一个文弱书生,最起码的眼光还是有的。

曹操

许贡在给曹操的告密信上曾评价孙策说:“孙策骁勇,与项籍相似”,许贡是谁,是孙策老巢吴郡的太守,能做到孙策老家的父母官,可见许贡绝对是孙策极熟悉、信任之人,所以许贡的评价应该是极准的。而能把孙策与“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项羽相提并论,可见孙策的武勇。项羽武力最大的特点是“力能举鼎”,与之相似的孙策可见也是力气极大。

关于孙策武力值的直接描写有五处

一处是平刘繇时,挟死于糜、喝死樊能。

“糜与策战不三合,被策轻展猿臂,生擒过去”。樊能急忙赶过来偷袭,“那枪刚搠到策后心,策乃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

二处是神亭岭大战,一百回合战平太史慈

“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不分胜负”“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枪搠去,慈闪过,挟住枪;慈也一枪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枪”。“策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策把戟来刺慈,慈把兜鍪遮架”。

太史慈

三处是攻吴郡,斩杀严舆。

“舆拨剑起身,策飞剑砍之,应手而倒”。

四处是讨会稽王朗,刺死周听。

“周听舞刀来迎,被策一枪刺死,余众皆降”

五处是孙策游猎于丹徒西山,遭许贡三门客行刺。

“一人拈弓搭箭射来,正中孙策面颊”。孙策忍痛取出箭,又将射箭的门客射死。其他二人举枪乱戳,死战不退,孙策只好以弓格挡,且拒且走。“孙策身中数枪,血流满面,被伤至重”。

孙策

孙策直接战绩分析:

一处、三处、四处描写可以归为一处,无论是于糜、樊能还是严舆、周听都属于不入流的武将,孙策擒杀如探囊取物,看不出其真实水平,只能大致判断孙策属于一流武将。

孙策游猎遇刺一节,是在孙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遇袭身受重伤(面颊中箭),因此不敌其他两个门客,这就好比一壮汉睡梦中死于稚童之手,不能以此贬低孙策的武力水平,此节没有太多参考价值,只能说明孙策性格中有粗枝大叶的成分。

真正能够体现孙策武力值的只有酣战太史慈一节,孙策与太史慈交手一百余回合,基本战平,但是,刚开始双方单挑的目的不同,太史慈的目的是活捉孙策,所以开始时必出全力,而孙策因为己方占优(孙策有仆从十二人且都是有名有姓的勇将,而太史慈只有一人,且岌岌无名),而且一开始看不起对方,所以带有游戏的性质,没有出全力。待一经试探,发现太史慈是个高手,又起了爱才之心,所以在没有下死手的情况下双方战平,可以看出孙策应该略胜一筹。

太史慈

再从双方年龄来看,太史慈31岁,正是人生最巅峰的年龄。而孙策当时才20左右,远未达到武力最高峰。所以从潜力来说,孙策也应该胜过太史慈一筹。

因为孙策和关羽没有直接交手记录,所以我们从间接对比和直接对比两个方面来比较两者谁高谁低。

孙策和关羽间接对比

我们选取的参照物是与太史慈交过手的张辽。先来看太史慈与张辽交战记录。

《三国演义》中描写太史慈与张辽“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虽说写的是不分胜负,但是后面却又出现了一句话,“太史慈见背后有人堕马,弃却张辽,望本阵便回。”单挑之时敢往后面看,若不是能压过对方一头,谁能做到?况且当时的情况是乐进李典快要抓住孙权了,按理说张辽拼上老命也应该拦住太史慈,而张辽拦不住太史慈,可见太史慈的武力值要胜过张辽。

张辽

而夜能止啼的张辽在三国演义中的武力值明显是被低估了,作为曹操帐下五子良将之首,他一般被作为统帅使用,个人武力反而成了张辽的辅助技能。

关羽曾对张飞评价张辽说:“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况且关羽一向瞧不起人,同为五虎上将的黄忠被关羽评为“黄口老儿,敢与我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马超则被其称为“新降之人,未立寸功”,而张辽则能同关羽称兄道弟,关羽也极看重张辽的面子,能让心高气傲的关羽作此评价和诚心相交,足见张辽的武力就算不如关羽,也是差距有限。

所以胜过太史慈一点点的孙策,应该能够胜过略逊于太史慈的张辽,所以孙策对上略高于张辽的关羽绝对有一战之力。

孙策和关羽直接对比

关羽的战绩小编在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简单来说就是一回合突袭斩颜良,三回合追斩文丑,八十回合不胜徐晃,一百回合战平黄忠、庞德

关羽

我们从气势、装备、武艺特点三个方面来进行直接对比:

气势:

武将单挑首重的就是气势,在双方皆不能逃跑,硬刚的情况下气势就很重要了。

关羽好读春秋,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武夫,所以其稳重有余、锐气不足,相比孙策的年少武勇,在气势上应该略逊一筹。而且江东基业是孙策身先士卒,一枪一弹打出来的,身为一方霸主,其气势当无与伦比。

所以,当孙策一遇上关羽,就二话不说,抢先发难。开始将会出现孙策主攻,关羽防守的局面。

装备:

关羽有赤兔马,青龙偃月刀。赤兔马就不用说了,“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绝对是一等一的良驹宝马,青龙偃月刀也是用千斤镔铁为关羽量身定做,虽说不上是绝世神兵,但也不是粗制滥造的粗兵凡铁。而孙策座下马,手中枪也非凡品,三国演义虽然没有详细描述,但孙策既为一方霸主,手中资源绝非关羽可比,就算马匹不如赤兔,但手中霸王枪乃名匠经九天九夜锻成的一杆神枪,质量绝对超过关羽小作坊所产的青龙刀。

赤兔马

所以在装备方面双方半斤八两。

武艺特点:

孙策使枪,关羽用刀,枪长一丈三尺八寸,重六十二斤,刀长九尺五寸,沉八十二斤。

枪在十八般兵器中属于最难练的兵器之一,武学之中有一句俗语:“月刀,年棍,久练枪”。而刀的特点就是势大力沉,但明显技巧性不足,除了一招拖刀计,其他招式乏善可陈。

所以关羽是绝对的力量型武将,孙策则偏向于技巧性武将,但以孙策与太史慈的交战来看,孙策的力量也不低,否则也不会人称“小霸王”、“与项籍相似”。但从兵器重量上来看,孙策的力量应该低于关羽。

像关羽这样的纯力量型武将遇到力量、技巧皆不如己者,如车胄、管亥、卞喜之流,杀之如砍瓜切菜,遇到力量、技巧相当者,如庞德、黄忠则会久战不下。而技巧性武将最擅长久战,如果关羽不能向对颜良文丑那样,发挥赤兔马的优势,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一旦陷入持久战,关羽将会力有不逮,被更加年轻的孙策拖死。

关羽斩颜良

所以汇总来看,可以想象双发大战的情形:

双方一接触,孙策将一言不发,抡枪便刺,首先抢占先机,关羽将高接低档陷入防守,加上霸王枪本身就是进攻性兵器,所以一开始孙策将压制关羽。

一二十回合之后,关羽凭借赤兔马快,以及更深厚的作战经验,将逐渐搬回劣势,当关羽气势达到峰值时,孙策将非常不妙,大刀如雪片一样飞向孙策,孙策只有招架之力,因为大刀招式比较简单,无非就是劈砍削这寥寥几招,孙策面对如此简单但迅捷的招式也只能是硬架,这时就非常考验双方兵器的质量了,孙策凭借手中神兵应该足以坚持五六十回合,当关羽出现力竭不支的情况后,形势将再次扭转。

关羽大战孙策

当双方战至一百回合之后,处于下风的关羽将使出最后一招——拖到计。关羽详装败退,这时稳占上风的孙策早已不耐,以孙策毛躁的性格,必紧随其后追赶,这时关羽使出拖到计,成功的概率将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以关羽青龙偃月刀的重量加上关羽的神力,孙策就算身披宝铠,也将一刀致命。

所以,最终的结果还是孙策敌不过关羽,而且正如孙策死于粗枝大叶的性格一样,孙策死于关羽之手,不是技不如人,而是性格决定其成败!

标签: 孙策

更多文章

  • 江东小霸王-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青瑶书上标签:孙策

    孙坚号称江东猛虎,在东汉末年立下赫赫威名,可惜在征伐刘表过程中去世,妻儿由袁术抚养长大,其长子孙策继承了孙坚的勇武,凭借出色的个人魅力和袁术的早期支持,最终收复了江东扬州六郡,建立了一番基业,可惜孙策为人过于刚烈,和江东大家族关系都不好,最终被许贡的门客刺杀,重伤不治身亡,后来的孙权继承了哥哥的位置

  • 孙策被称为江东“小霸王”,其武力与蜀汉五虎上将相比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孙策

    孙策在三国演义中号称“小霸王”,其武力与蜀汉五虎上将应该处于同一水平线稍弱的位置。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有且只有一个霸王,那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关于霸王项羽在历史上的武力可是号称冷兵器时代最强武将,不仅力大能举起千斤重的大鼎,而且号称万人敌,一个人在一场战争中,轻松斩杀数百人。论武力,霸王项羽同时代的任

  • 孙策为什么如此犀利,仅用6年时间就平定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孙策

    191年,孙策之父被黄祖所杀,孙策为父守孝三年,父亲的死也一直被他记挂在心里。193年,孙策为复仇也为建业,开始了对江东的谋划。起初,孙策手里只有几百人,可他却带着寥寥无几的属下勇渡横江,攻打吴郡。且沿路招兵买马,凭借自己优良的作风,不久手下就达到了几万人。195年,孙策对江东的讨伐也渐渐拉开帷幕,

  • 此人是孙策的克星,他与孙策只能共存,他死则孙策必亡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孙策

    三国时期英雄众多,特别是在18路诸侯讨伐董卓以来。率先出来天下第一条猛将吕布,在虎牢关外大战18路诸侯将领,如同儿戏就斩杀了数员盟军虎将。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之下,张飞提着丈八蛇矛,前去与吕布酣战50多回合,略显败迹。此时关羽提青龙偃月刀飞奔而去。关羽,张飞二人夹攻吕布。虽然被关张夹攻但吕布仍然是得心应

  • 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孙策到底有多恐怖?跟曹操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孙策

    "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猘儿,谓难与争锋!"历史上,袁术和曹操对江东小霸王的孙策都做过这样的评论。袁术的评论就像老东家的叹息,看着孙策,仿佛看到了从前勇猛的老部下孙坚。曹操的评语是从对方的角度看的,从那时的曹操来看,孙策用一千兵马就把江东的土地都装进口袋,其兵的锐气实在强势。看看孙策的一生,

  • 真的是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吗?孙策究竟有多恐怖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孙策

    众所周知,在三国历史当中,拥有着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代可以说是军阀混战的年代,群雄割据豪强林立。而在这其中,以曹操为代表的曹魏集团,以刘备为代表的蜀汉集团,以及以孙权为代表的东吴集团,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在这其中,其实东吴集团最早的奠基人并非大帝孙权,而是他的哥哥孙策。那么就有一种说法就是孙

  • 关羽死后,如果刘备不打孙权打曹丕,能北伐成功吗?不能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孙权

    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做军师,给他指明前两步战略非常成功,让年近半百的刘备登上了蜀汉皇帝的宝座,可是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发生了,那就是吕蒙偷袭荆州,并且和曹仁一块秘密联合,把关羽要彻底干掉,夺得荆州,这件事还没让刘备反应过来,关羽的人头就已经被砍,整个荆州九郡全都让孙权给占了,刘备的地盘没了,

  • 为何刘备起家时小舅子麋芳曾倾家荡产资助,他最后却投降了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小島知風标签:孙权

    麋芳、傅士仁、郝普三人都是三国时期蜀汉在荆州地区的太守,三人在东吴的大都督吕蒙奇袭荆州时,全都投降了东吴,最终导致蜀汉大将关羽在荆州败亡。后世尊奉关羽为关帝,从此在关帝庙中就陈设下了三人跪地向关羽赎罪的铜像,后人称三人为蜀汉三叛。但是明朝的史学家李贽就对麋芳投降做出过评论,李贽认为:傅士仁真反也,罪

  • 来讨论!关羽北伐襄樊时,如果刘备出秦川,孙权出合肥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孙权

    公元219年6月刘备成功夺取汉中,7月进位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紧接着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关羽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蜀国也达到了国力的巅峰。然而,之后孙权派吕蒙偷袭,关羽败走麦城失荆州,两年后刘备为复仇发动夷陵之战,遭遇惨败,三国鼎立就此稳定下来。对于关羽为何北伐襄樊,史书中确实

  • 赤壁之战后,孙权封赏两位部下为偏将军,他们都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孙权

    在三国时期,赤壁之战无疑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此战基本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更是让诸多猛将一战成名。特别是出力最多的江东,自然需要对立下战功的武将进行嘉奖。不过,赤壁之战时,孙权的官职只是杂号将军,因此,他当时能给部下册封的最高官职就是偏将军。一、周瑜周瑜年少的时候,就和孙策结交。公元195年,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