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刘备起家时小舅子麋芳曾倾家荡产资助,他最后却投降了孙权?

为何刘备起家时小舅子麋芳曾倾家荡产资助,他最后却投降了孙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島知風 访问量:516 更新时间:2023/12/13 10:41:40

麋芳、傅士仁、郝普三人都是三国时期蜀汉在荆州地区的太守,三人在东吴的大都督吕蒙奇袭荆州时,全都投降了东吴,最终导致蜀汉大将关羽在荆州败亡。后世尊奉关羽为关帝,从此在关帝庙中就陈设下了三人跪地向关羽赎罪的铜像,后人称三人为蜀汉三叛。

但是明朝的史学家李贽就对麋芳投降做出过评论,李贽认为:傅士仁真反也,罪不容诛。若麋芳,迹虽与士仁同,其实情有可原。勿以形迹相同而遂一律罪之也。

所以李贽的意思就是认为麋芳投降是情有可原的事情,那么为何麋芳投降会是情有可原呢?

倾家荡产甚至弃官追随刘备

麋芳家族是东汉末年徐州地区的土豪家族,他家里还有一个哥哥麋竺和妹妹也就是后来刘备的妻子麋夫人。麋氏家族在徐州世代经商,是当地的商业巨贾。东汉朝廷曾经任命陶谦为徐州牧,陶谦到任之后,听闻麋氏兄弟是当地的商业巨头,于是就礼聘二人出任官职,所以麋竺和麋芳兄弟俩早就在徐州出任官职。

徐州地区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涌现出了不少人才,比如曹操手下的臧霸、孙观和孙权手下的大将徐盛、吕岱等等都是徐州出去的人才,不过这些人都属于是出身寒门,凭借自身的才能获得的重用。

相比于这些人,麋氏兄弟的能力就差了一些,麋氏兄弟能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这个乱世闯出名号,完全靠的是亿万家产。

按照《三国志》中的记载,麋氏兄弟没有特殊的才能,大哥麋竺善于骑射,但是也没有太过人的才能,不过麋竺气质高贵,为人忠厚儒雅,是一位颇有长者风范的人。麋芳则远不如哥哥麋竺,所以说麋氏兄弟的能力在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算是比较平庸了。

陶谦临终时向东汉朝廷上表请求让刘备接替自己出任徐州牧,这就意味着陶谦把徐州让给了刘备。

虽然刘备接手了徐州,但是他的实力也是当时各个军阀中最弱的一个,军队没有多少人,手里也没有多少钱,这时候的刘备完全就算是带着关羽和张飞两个帮手空降到徐州的地方官而已。

这时的刘备也算是落魄之时,正是在这时候麋氏兄弟决定豪赌一把,据《三国志》记载麋氏兄弟当时在徐州有亿万家产,门下的食客和奴仆就多达近万人。麋氏兄弟在刘备出任徐州牧之后,就立刻把亿万家产都捐给了刘备当军费,并且还把妹妹也嫁给了丧偶的刘备,同时还把两千名奴仆也当作陪嫁送给了刘备。

就这样在麋竺和麋芳兄弟俩的资助下,刘备有了军费,又武装了一支两千多人的生力军,麋竺和麋芳兄弟也算是成功入股到了刘备的集团中,可以说麋氏兄弟对刘备算是雪中送炭,对刘备前期的资助是非常大。

麋竺和麋芳对刘备又是资助,又成了姻亲,因此刘备对麋氏兄弟是非常感激,在刘备集团内部,麋氏兄弟都比较受到刘备的礼重。

由于刘备获得麋氏兄弟的资助之后又有了继续下去的资本,因此曹操在计划消灭刘备时,就想着先分化瓦解刘备内部的重要成员,曹操第一个就想到分化麋氏兄弟与刘备的感情。

曹操就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册封麋竺为嬴郡太守,册封麋芳为彭城相,这两个官职都算是主管地方军政大权的官职,以麋氏兄弟的巨富家产,靠着这两个官职完全可以成为称霸一方的诸侯。

而且如果接受曹操的任命也是比投资到刘备身上更加稳妥,毕竟当时刘备比较落魄前途渺茫,跟了曹操的话这个投资绝对要比在刘备身上更稳定。曹操以为麋氏兄弟出身商贾,其中利益肯定会计算,结果他却想错了,麋氏兄弟拒绝了朝廷任命。

诚然,麋竺和麋芳兄弟当初对刘备的投资有政治投资的嫌疑,但是麋氏兄弟能为了刘备拒绝朝廷任命,也算是对刘备非常讲情义了,即便后来在刘备最低谷时期,被曹操追着打,他们兄弟俩也始终没有动摇的一直跟随着刘备。

所以在后来刘备入蜀把事业做大之后,刘备对麋氏兄弟非常不错,刘备入蜀后加封麋竺为安汉将军。虽然是个杂号将军,但是这个官职在当时刘备集团内部地位却非常高,当时诸葛亮的职位是军师将军,关羽的职位是荡寇将军,而麋竺这个安汉将军却是众将军之首,是刘备集团内部百官之最,地位在诸葛亮和关羽之上,可以说当时在刘备集团内部名义上麋竺是第二号人物。

麋竺在刘备集团内部成为百官之首,麋芳的地位也不低,刘备入蜀之后,他为了守好已经占有的部分荆州地区,他特意任命麋芳为南郡太守。南郡是刘备在荆州地区的一个军需补给重镇,他能把这个地方交给麋芳镇守,说明了他对麋芳的信任。

麋芳出任南郡太守之后也成了刘备集团在荆州地区地位仅次于关羽的官员,是刘备集团在荆州地区的二把手,但是刘备万万不会想到当初那个曾经为了他拒绝曹操征召的麋芳在最后时刻会投降孙权。

麋芳投降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荆州的局面他无力应对再加上与关羽不和

麋芳投降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当时的荆州地区局势他无力应对,促使他最终决定投降的原因就是他与关羽不和。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为了扩大刘备在汉中之战胜果,他组织荆州地区的军队开始攻打曹操的荆州地盘,也就是历史上的襄樊之战。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生擒了曹操手下的大将于禁,一时之间关羽的威名震华夏,连曹操都被吓得有了迁都的想法。

可是关羽在威震华夏之后,过于骄傲自大,刚愎自用,本应该团结孙权,巩固孙刘结盟,可是关羽却拒绝与孙权联姻,还羞辱了孙权的使者,这使得孙权震怒,于是孙权决定趁机夺取刘备在荆州的地盘。

而东吴的都督吕蒙采用示弱的战略麻痹了关羽,让关羽很放心的抽空了江陵的兵力去攻打襄阳,当关羽的后方空虚,吕蒙就开始趁虚而入了。

襄樊之战中关羽俘虏了于禁的七军共三万多名将士,这些人虽然是俘虏,可也需要吃喝的,在于禁投降时,关羽就曾经答应过于禁不会杀降并善待俘虏,即便关羽当时已经军需匮乏,但是他依然信守承诺坚持善待俘虏,这使得关羽的军需物资缺口很大。

关羽在率军到前线攻打曹操时,他特意把麋芳调来镇守老巢江陵,麋芳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镇守江陵并负责在后方替关羽筹备军需物资,因此关羽就把筹备军需物资的任务压在了麋芳身上。

麋芳与关羽的私人关系其实很差,虽然两人都跟随刘备很多年,同事了很久,但是二人的关系非常不好。

当然,主要责任在关羽身上。据《三国志》记载,关羽生性好亲近小人而疏远士大夫,这里面的小人指的不是品行不端的宵小之辈,指的是出身寒微的底层人群。

说白了就是关羽喜欢与出身寒微的普通老百姓打交道,不愿与士大夫这些出身豪门贵族的人打交道。这就是因为关羽本人就是出身寒门,关羽是凭借自身的才能获得刘备重用,所以他在飞黄腾达之后没有忘本,他能明白在那个注重出身阶层的时代,出身寒微的平民百姓要付出比豪门贵族多几百倍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感受。

因此关羽在刘备集团内部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他很受中下层军官的拥护爱戴,而豪门贵族出身的人则对关羽敬而远之。关羽能体谅欣赏出身寒微的人很难能可贵,但是他极端的地方就在于他非常瞧不起豪门贵族出身的人。

麋芳就是典型的出身豪门贵族的人,他就属于关羽非常瞧不起的那类人,所以他和关羽平日里的私人关系相处的非常差。

关羽在荆州地区其实很不受官员阶层的拥护,皆因他瞧不起荆州的士族集团,他不止与麋芳关系处得不好,他与治中从事潘濬、公安太守傅士仁等荆州地区的蜀汉官员私人关系处得都很不好,这些人最后也都投降了孙权,因此关羽失荆州与他本人极端的瞧不起豪门贵族有很大关系。

当关羽把筹备军需物资的任务又交给麋芳时,麋芳发愁了,因为刘备在汉中之战时已经抽调了不少的荆州军需物资,现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又需要军需物资,麋芳去哪搞那么多钱来满足两场大战的军需物资。

所以麋芳根本没能力也没时间筹措出关羽所需的军需物资,关羽却很震怒,他认为麋芳根本不尽力办事,于是他以刘备授予的假节钺名义要求麋芳必须按时完成所需的军需物资,否则就以督办军需不力为罪名处置麋芳。督办军需不力的罪名在当时算是很严重的重罪,轻者罢官流放,重者砍头抄家。

因此麋芳很害怕,他害怕关羽会公报私仇以假节钺的名义真以督办军需不力的罪名把他杀了,所以他不投降被关羽秋后算账一样很惨。

再者关羽当时在前线被曹操方面负责镇守襄阳的大将曹仁拖住,吕蒙趁虚而入奇袭荆州,在麋芳投降之前,蜀汉方面像镇守公安的傅士仁和镇守零陵的郝普都已经投降了吕蒙,麋芳可以说是坚持到最后才投降的荆州地区蜀汉将领。

吕蒙的军队当时已经对江陵形成了包围之势,麋芳镇守的江陵算是孤城一座了,麋芳最初也是坚守了一阵,但是关羽的军队迟迟不能回援,因此麋芳也逐渐的动摇了。当时麋芳面临的选择就是一是投降,二是被杀。麋芳再坚守最多不过一个月,吕蒙耗尽了江陵的补给一样会杀进来,那时候麋芳的下场恐怕只能是被杀了。

就这种局势根本不是麋芳有能力应对的局势,即便强如关羽,在最后孤守麦城后,关羽也只能得到一个被俘杀的结局,所以麋芳在这种局势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投降。

其实最后刘备谅解了麋芳

关羽败亡其实与麋芳投降没有太大关系,关羽之死归根到底还在于他的性格,他刚愎自用,狂傲自大,非常瞧不起豪门士族,使得他在荆州地区失去了士族阶层的拥护,所以才会在吕蒙奇袭荆州时,荆州的士族集团基本都投降了孙权。

而且麋芳与傅士仁、郝普确实不同,傅士仁和郝普是几乎没有抵抗就投降了吕蒙,而麋芳则是一直坚持到最后,关羽没有办法回援,才最后投降了孙权,他是蜀汉在荆州地区最后投降孙权的将领就能看出来。

平心而论,在麋芳面对的当时局势,任何人都会选择投降,毕竟没有人会选择陪同与自己关系不和睦的上司关羽一起殉葬。其实麋芳也算是被关羽坑的陷入了这种局势,正是关羽在水淹七军之后的一系列错误决策,导致蜀汉在荆州地区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这种局面别说麋芳无力应对,连关羽本人也应对不过来。

所以刘备其实还是很善解人意的,他在最后是选择原谅了麋芳的背叛,在麋芳投降后刘备没有按照惯例追究他的哥哥麋竺的连坐责任,刘备依旧很尊崇糜竺,而麋竺在蜀汉的地位也没有因此下降。

这也说明了刘备是原谅了麋芳的背叛,他知道麋芳当时是没有办法应对荆州地区那种局势的,只能选择投降。

不过刘备没有追究麋竺,但是麋竺却为人厚道,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刘备,在劝刘备登基建立蜀汉之后不久,麋竺就因麋芳投降惭愧恚恨而亡。麋竺去世后,蜀汉依然对麋竺的后人高官厚禄的供养着,麋竺的儿子麋威和孙子麋照都官至虎贲中郎将,这个职务属于是宫廷禁卫军的统领,要知道能统领皇帝身边禁卫军的人大多都是皇帝的心腹之人,由此也能看出刘备和刘禅父子依旧十分信任麋氏家族的人。

刘备没有理由不去谅解麋芳,毕竟麋芳和哥哥麋竺当初是倾家荡产资助他,还一直跟随他颠沛流离,总得来说麋芳对他算是尽忠了,只不过遇到关羽这种极端态度的上司,在无力应对的困局面前,麋芳还是选择了投降保命,可是由于关羽在后世一千多年的盛名,也使得麋芳成了著名的蜀汉叛徒,在关羽庙前一直跪到现在。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来讨论!关羽北伐襄樊时,如果刘备出秦川,孙权出合肥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孙权

    公元219年6月刘备成功夺取汉中,7月进位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紧接着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关羽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蜀国也达到了国力的巅峰。然而,之后孙权派吕蒙偷袭,关羽败走麦城失荆州,两年后刘备为复仇发动夷陵之战,遭遇惨败,三国鼎立就此稳定下来。对于关羽为何北伐襄樊,史书中确实

  • 赤壁之战后,孙权封赏两位部下为偏将军,他们都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孙权

    在三国时期,赤壁之战无疑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此战基本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更是让诸多猛将一战成名。特别是出力最多的江东,自然需要对立下战功的武将进行嘉奖。不过,赤壁之战时,孙权的官职只是杂号将军,因此,他当时能给部下册封的最高官职就是偏将军。一、周瑜周瑜年少的时候,就和孙策结交。公元195年,周瑜

  • “成也孙权,败也孙权”是否同时适用于魏蜀吴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小港湾的美食标签:孙权

    先看老曹,这辈子统一最大的拦路虎其实就是孙权。在赤壁之前,老曹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然后去打孙权了,结果回家了。之后再拿马超练练手,发现自己水平还是没退步。哈哈,周瑜死了,我再去找孙权玩。找孙权找了四次,无功而返。再去找刘备,也是无功而返。最后阳寿倒计时,面对关羽都产生了一种想迁都的想法。这个时候孙权

  • 刘备当初可否用荆州兵灭孙权,形成三刘抗曹的局面?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孙权

    导读:首先刘表确实是人才,八骏出身的他被董卓看中匹马定荆州。通过自己的才能不但在氏族林立的荆州站稳了脚跟,而且佣兵十于万雄踞荆襄之地。但是刘表缺乏进取之心,对所有军阀征战都保持中立态度。也就是说只要你不打我荆州,我也不会讨伐他人。所以即便是麾下文臣武将充沛、荆襄富甲天下也没有打过东吴的主意。而且刘表

  • 如果孙权不杀关羽,将活着的关羽送给曹操,结局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孙权

    云长千古英魂在,江左谁令数阿蒙。关羽忠义无双,所向披靡,被后人称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为了策应刘备攻取汉中,率荆州军北伐,围困樊城,曹操命于禁驰援樊城,又命庞德助战于禁。当时樊城大雨,关羽水淹于禁七军,斩庞德降于禁,威震华夏。曹操听取司马懿的建议,联合东吴,命吕蒙偷袭了荆州,关羽腹背受敌

  • 为东吴拿下了荆州,却被孙权下毒害死,三国最悲催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孙权

    说起关羽,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作为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将领,他以无与伦比的忠诚为后人所敬仰。时至今日,关羽还经常在许多人的家中供奉。纵观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不少,但至今仍为人们所铭记的却寥寥无几,关羽绝对是其中之一。关羽的死,让很多人都感到无比的惋惜。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初杀死关羽的吕蒙,也在关羽死

  • 孙策将江东留给孙权,孙权为啥弄得他断子绝孙?这么回报合适吗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孙权

    很多人对孙权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这件事耿耿于怀,为啥?因为东吴的江山是孙策打下来的,怎么也得追封个皇帝吧?那么我们来看看司马家类似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司马师被侄儿司马炎追封为了景皇帝,主要原因就是司马师没有亲生儿子。唯一的儿子,还是弟弟司马昭过继给他的司马攸。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司马攸,差点成为司

  • 孙策临终前坚持传位给弟弟孙权,最后孙权是如何对待孙策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孙权

    曹操的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谓是流传千古,孙仲谋孙权的事迹彻底响彻古今,他也以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为后人道矣。但其实他的哥哥孙策所立下的功绩不输孙权,他的手下败将许贡曾经对孙策评价道:有项羽之勇,野心伯伯,可见孙策的才干之高。但可惜和当时的吴国名将周瑜一样,他们都是英年早逝,孙策在年仅26岁便遗憾地

  • 襄樊之战,孙权为何倒戈相向?攻下荆州又何以对关羽赶尽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孙权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已稳定汉中、益州局势。荆州守将关羽开始北伐曹操,趁襄樊空虚之际,发动了襄樊之战。同年十一月,孙权西征任命吕蒙为前部,从背后夹击关羽,并一举拿下荆州。关羽率十余骑出逃,在快要突围至益州时,遇潘璋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一起被害。素材来源于网络什么样的原因使得孙老二放弃联盟利益

  • 三国曹操刘备先后死去,年富力强的孙权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孙权

    在整个三国时代,吴国的实力都排在第二位。关羽北伐时,东吴与蜀汉反目,攻打荆州,杀了关羽。曹操死后不久。为收复荆州,刘备东征,双方爆发夷陵之战。刘备战败后不久就死了。此时蜀汉与东吴矛盾重重,蜀汉实力大减,东吴也好不到哪里去。此时,东吴和蜀汉联手也打不过曹魏。三个国家国力悬殊是客观事实。当然,实力弱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