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术看中孙策,却不重用孙策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袁术看中孙策,却不重用孙策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晚星文史斋 访问量:2641 更新时间:2024/6/17 18:27:10

不管是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袁术给人的印象是愚蠢狂妄,就是个出身好的草包,简直一无是处。北海相孔融评价袁术为:“冢中枯骨”。后世如此厌恶袁术主要原因是汉献帝仍在,诸侯云起之时袁术竟然公然称帝。

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三国志》

实际上袁术只是僭号了,并没有真正建国称帝。他给自己建号“仲氏”。意思也许是他是二号皇帝,只要献帝一死,他就是一号了。其实袁术能称霸一方除了家世的资本外,他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比如对江东小霸王孙策的使用上。后世一般都认为袁术不重用孙策是嫉贤妒能,是骄傲自大。但是如果站在袁术的角度考虑,将孙策放在重要位置上是万万不能的。下面我们从孙坚开始分析一下孙家和袁术的关系。

袁术:仲氏帝

孙坚依附袁术

孙坚出自寒门,和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比就是烛光比之皓月。孙坚从抓海盗、平黄巾军开始一步一步才做到了长沙太守。袁术无功无德仅凭身世就做到了长水校尉、虎贲中郎将。东汉末年董卓乱政,诸侯群起反董。孙坚在长沙起兵响应,孙坚也是个凶悍的主,一路杀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占领了南阳。但是孙坚因为自己的官位低,名望浅,政治资本不够而将南阳让给了刚从洛阳逃出来的袁术。表面上孙坚是从属袁术,但实际孙坚是独立势力,有自己的部曲。孙坚和袁术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袁术需要孙坚这样强力的武将来打击其它势力,而孙坚需要借助袁家的名望来扩大自己的势力。

孙坚和袁术在鲁阳会面后,孙坚北上进击董卓,袁术在后提供粮草

比如袁术让孙坚攻刘表。其实是袁术和孙坚共同的目标,当孙坚在洛阳奋战的时候,刘表占据了荆州,孙坚这个长沙太守长沙也回不去了,洛阳又是四面有敌,而且残破不堪根本守不住。所以孙坚需要一块根据地。对袁术来说刘表和袁绍结盟,是自己的敌人,时刻都威胁到自己,所以必须除掉。这样双方达成了一致:收拾刘表。至于谁命令谁,那又有什么关系。曹操当初不也是依附袁绍,听袁绍的嘛!但是很遗憾孙坚勇猛有余,思虑不足,战死疆场。

孙坚

孙贲、孙策归附袁术

孙坚死后其长子孙策只有十七岁,所以其部由孙坚侄子孙贲统领,孙贲自觉没有独自撑起一片天的本事,于是带着孙坚旧部归附了袁术,这个归附就已经完全是当了袁术的部下了,部曲也归了袁术。不过袁术对孙家还是非常好的。孙贲为豫州刺史,后又为九江太守;吴景(孙策的舅舅)先为丹阳太守后为广陵太守;孙策族兄孙香为汝南太守。孙家世代在吴地为官,加上孙家子弟、旧部都在地方为官,所以孙家的基本盘还在。但是现在基本盘套在了袁术手里。就差一个孙家强力人物出现。

孙策

坚初兴义兵,策将母徙居舒,与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

孙策很早就声誉江淮间,守孝三年后出山,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袁术要回父亲的部曲,袁术当然不干,借口丹阳是出精兵的地方,让孙策去丹阳找吴景,并自己募兵。孙策在丹阳招募了几百人,遭到贼帅祖郎的袭击,差点命丧当场。不得已孙策又去找袁术,袁术这回把孙坚旧部还给了孙策,但只有一千多人,条件就是孙策成为袁术的部下,为袁术卖命。至此孙贲、孙策都是袁术的部下。

早期袁术和孙坚势力范围

袁术把孙策当枪使

据三国志记载: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所以孙策是个个人魅力很高,而且骁勇善战的人。袁术的大将乔蕤、张勋等人也都真心敬重他。袁术对孙策也是喜爱有加,常常感慨:“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这里并没有贬损侮辱孙策的意思,而是在夸赞孙策。夸赞归夸赞,但是袁术并没有给孙策实际的重要职位。而且多次画饼:

术初许策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丹杨陈纪。后术欲攻徐州,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康不与,术大怒。策昔曾诣康,康不见,使主簿接之。策尝衔恨。术遣策攻康,谓曰:“前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庐江真卿有也。”策攻康,拔之,术复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策益失望。—《三国志》

三国时期的扬州

袁术明显是在把孙策当枪使,用的时候拿出来,不用的时候收回去。袁术把庐江太守、九江太守这种重要岗位留给了自己的心腹。那么孙策在袁术心里自然不是心腹。

袁术不把孙策当心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孙策有野心有抱负。孙坚死后孙策没有继承父亲的爵位,而是让给了弟弟孙匡。孙策根本不稀罕继承来的侯位,证明其志向不小。

2、孙策第一时间来找袁术,不是要袁术收留,而是讨要父亲留下的兵马,证明孙策最早并没有想给袁术打工。

3、孙策人格魅力极高,袁术手下大将都倾心和其结交,另外像周瑜、吕范等又是孙策的死党好友。袁术对其不得不防。

太傅马日磾杖节安集关东,在寿春以礼辟策,表拜怀义校尉,术大将乔蕤、张勋皆倾心敬焉。

4、按孙策自己的话来说,孙氏有恩于江东。所以孙家在江东的威望很高,而且孙氏子弟、亲戚、旧部多在扬州为官。所以袁术更不敢委任孙策重要岗位。

孙策占领江东后的势力范围

策说术云:“家有旧恩在东,原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匡济汉室。”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故许之。--《江表传》

对待孙策,其实就像郭嘉建议曹操将刘备圈养起来一样。袁术也是用的这个套路,但是曹操手下猛将如云,袁术手下似乎没什么猛将,只有孙策,所以袁术总是忍不住开个空头支票,再拿孙策出来用一用。

金鳞岂是池中之物

袁术多次言而无信,孙策郁郁不得志,一直在寻找机会脱离袁术,一展抱负。当吴景、孙贲进攻刘繇手下张英连年不克时,孙策向袁术请求去帮助舅舅吴景。袁术认为曲阿刘繇、会稽王朗实力都很强,孙策根本打不下来,于是放手让孙策去了。孙策离开袁术后蛟龙入海,几年间平定江东,不可复制。但是名义上孙策还是归属袁术。直到袁术僭号,孙策才有了正当理由脱离袁术,孙家旧部、孙氏宗族、孙策朋友也都纷纷归到孙策麾下。

孙策+周瑜

总结:袁术不重用孙策并不能说明袁术蠢,相反正说明袁术是理智的。孙策就像一把利刃,袁术只有把刀柄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不伤到自己。一旦撒手极有可能反噬。后世把曹操困刘备看着高明之举,而袁术控孙策就说成愚昧,显然是后世的偏见。

标签: 孙策

更多文章

  • 太可惜了!官渡之战孙策本来可以统一河南,结果未出兵就团灭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孙策

    古代战争取胜的关键在于对时机的把控,天时地利人和、地形地势地貌都是影响战争的最重要因素。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这场战役是典型的蛇吞象战役,也就是说这是一场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将指挥统帅精明的战争才干完美的表现了出来,成为了历史上军事上的膜拜对象。这场战役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

  • 孙策不早死,便无三国?孙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小港湾的美食标签:孙策

    袁术曾经说过,“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孙郎说的就是孙策,因为孙策容貌甚伟,风度翩翩,所以时人称之为孙郎。连袁术这样的“草包军阀”,都如此器重孙策,可见孙策确实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孙策出道很早,早在十几岁的时候,便开始结交天下豪杰,声名鹊起。当时,和孙策同龄的青年周瑜,因仰慕孙策的大名,竟亲自

  • 孙策能打下江东6郡,最后却被3个刺客害了,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孙策

    《三国演义》中的孙策,是一个能够跟项羽相比的人物,不管是领兵打仗还是单挑,他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所以就有了“小霸王”的绰号。而孙策也没有辱没“小霸王”这个称号,在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声名远播,引得周瑜等人前来拜访,20岁的时候,带领自己父亲孙坚的旧部和新招募的士兵一起横渡了长江,仅仅用了6年的时间,就打

  • 英年早逝的孙策到底有多么厉害?巅峰状态下的他能战胜关羽吗?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孙策

    在三国演义中,人称小霸王的孙策的武力值,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完全是由于孙策早死,与三国鼎盛时期的名将没有交集所致。他的武力值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与关羽相比又如何?各位读者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一下!孙策三国演义中,关于孙策武力值的侧面描写曹操曾评价孙策“狮儿难与争锋也!”,曹操何许人也,以善于识人

  • 江东小霸王-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青瑶书上标签:孙策

    孙坚号称江东猛虎,在东汉末年立下赫赫威名,可惜在征伐刘表过程中去世,妻儿由袁术抚养长大,其长子孙策继承了孙坚的勇武,凭借出色的个人魅力和袁术的早期支持,最终收复了江东扬州六郡,建立了一番基业,可惜孙策为人过于刚烈,和江东大家族关系都不好,最终被许贡的门客刺杀,重伤不治身亡,后来的孙权继承了哥哥的位置

  • 孙策被称为江东“小霸王”,其武力与蜀汉五虎上将相比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孙策

    孙策在三国演义中号称“小霸王”,其武力与蜀汉五虎上将应该处于同一水平线稍弱的位置。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有且只有一个霸王,那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关于霸王项羽在历史上的武力可是号称冷兵器时代最强武将,不仅力大能举起千斤重的大鼎,而且号称万人敌,一个人在一场战争中,轻松斩杀数百人。论武力,霸王项羽同时代的任

  • 孙策为什么如此犀利,仅用6年时间就平定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孙策

    191年,孙策之父被黄祖所杀,孙策为父守孝三年,父亲的死也一直被他记挂在心里。193年,孙策为复仇也为建业,开始了对江东的谋划。起初,孙策手里只有几百人,可他却带着寥寥无几的属下勇渡横江,攻打吴郡。且沿路招兵买马,凭借自己优良的作风,不久手下就达到了几万人。195年,孙策对江东的讨伐也渐渐拉开帷幕,

  • 此人是孙策的克星,他与孙策只能共存,他死则孙策必亡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孙策

    三国时期英雄众多,特别是在18路诸侯讨伐董卓以来。率先出来天下第一条猛将吕布,在虎牢关外大战18路诸侯将领,如同儿戏就斩杀了数员盟军虎将。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之下,张飞提着丈八蛇矛,前去与吕布酣战50多回合,略显败迹。此时关羽提青龙偃月刀飞奔而去。关羽,张飞二人夹攻吕布。虽然被关张夹攻但吕布仍然是得心应

  • 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孙策到底有多恐怖?跟曹操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孙策

    "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猘儿,谓难与争锋!"历史上,袁术和曹操对江东小霸王的孙策都做过这样的评论。袁术的评论就像老东家的叹息,看着孙策,仿佛看到了从前勇猛的老部下孙坚。曹操的评语是从对方的角度看的,从那时的曹操来看,孙策用一千兵马就把江东的土地都装进口袋,其兵的锐气实在强势。看看孙策的一生,

  • 真的是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吗?孙策究竟有多恐怖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孙策

    众所周知,在三国历史当中,拥有着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代可以说是军阀混战的年代,群雄割据豪强林立。而在这其中,以曹操为代表的曹魏集团,以刘备为代表的蜀汉集团,以及以孙权为代表的东吴集团,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在这其中,其实东吴集团最早的奠基人并非大帝孙权,而是他的哥哥孙策。那么就有一种说法就是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