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方腊江南起义,打出明教旗号,背后很有深意

方腊江南起义,打出明教旗号,背后很有深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花漫晨 访问量:674 更新时间:2024/2/11 10:21:41

水浒传中的摩尼教

在《水浒传》(以下简称“水浒”)中,方腊是与梁山宋江并存的“四大寇”之一。宋江被朝廷招安后,转而剿灭江南方腊集团。书中交代,方腊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并未明面提及摩尼教等宗教。然而,现代人研究水浒,却发现了书中隐形的与宗教相关的东西。

如在征方腊时,柴进化名柯引,潜入方腊军中做卧底。

方腊道:“既有贤士到来,便令白衣朝见。”……柴进奏道:“……近日夜观乾象,见帝星明朗,正照东吴。……今得瞻天子圣颜,抱龙凤之姿,挺天日之表,正应此气”……

有学者指出,方腊“白衣朝见”和柴进的恭维之词,体现了摩尼教尚白和日月崇拜的信仰。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水浒好汉首领的绰号与摩尼教“上僭天王、太子之号”基本上是一致的。诸如此类的细节描写还有很多,我们不一一列举。

跳出文学作品,我们回归史实更能发现方腊与摩尼教的关系。

摩尼教与明教

摩尼教是起源于古波斯萨珊王朝时期的一种宗教,在隋唐之际传入我国,后来渗入民间,流行于浙、赣、闽三地。摩尼教供奉摩尼为光明之神,主张以光明取代黑暗,并且多行反政府之举,因此被朝廷斥为鼓动叛乱的邪教。

由于受到朝廷打压,摩尼教在两宋时转入地下,并采取与佛教、道教模糊边界的方式艰难生存,逐步演化为民间的秘密宗教--明教。我国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如建炎四年(1130年)的钟相起义,元末的韩山童刘福通起义,清朝中后期的白莲教起义等都与摩尼教(明教)有着直接的联系,方腊起义亦在此列。

方腊与明教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方腊以明教为旗号,自称圣公,率众起义,并先后攻占了睦、歙、衢、杭、婺等州。《续纂淳安县志》载:

方腊世居县西喝村,托左道以惑众。

左道就是明教。可见,明教在统治者眼中的态度。方腊起义昙花一现,前后持续仅一年,活动范围仅限江浙一带,但对统治者的触动却很大。方腊之后,北宋朝廷大为震动,严厉镇压各种宗教结社,明教从此沦为“食菜事魔”之流。

方腊在明教中什么地位呢?

我们知道明教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宗教组织。明教有神祇“明尊”,但无教主之说,这点和佛教很相像。至于方腊,他只是利用明教来组织发动民众,充其量只是一个组织者和代言人。

历史上类似方腊的人物不在少数,之前之后都有人打着明教的名义聚众起义。在他之后,上文已经提及;在他之前,唐代的陈硕真利用明教(那时候还称摩尼教)来组织浙东农民起义,并自称“文佳皇帝”。这些队伍几乎一战即溃,缺乏宗教应有的凝聚历,你也很难将他们的首领与教主联系起来。

标签: 方腊

更多文章

  • 这才是导致方腊失败的根本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方腊

    方腊揭竿而起,不及半年,就夺取了6州52县的广大地区,军队发展到百万之众。但这一大好形势却被腐朽的宋廷军队以222天的时间就完全彻底地消灭了。之所以造成如此大起大落的结局,主要是方腊作战指导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误。本来,他在帮源成立“永乐”政权之初,就十分明确地制定了“划江而守”的战略思想。但他没有痛下

  • 征方腊后,燕青一直在暗中保护卢俊义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方腊

    身高六尺以上,年纪二十四五,腰细膀阔细髯,一身好花绣,吹拉弹唱无所不能,拆白道字无有不会,各地乡谈无所不知,善使小弩,相扑无敌,如此多才多艺的帅哥,正是梁山第36位好汉浪子燕青。燕青算是个孤儿,他自幼父母双亡,是卢俊义养大了他。卢俊义不仅养他,还请高人给他背上刺了花绣,并且让他学习枪棒武艺。从后面来

  • 水浒:梁山五虎vs方腊五虎,到底哪边可以胜出呢?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方腊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从双方阵营中选出五虎将进行逐队厮杀。其中梁山五虎将有现成版的,依次为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和双枪将董平,方腊没有五虎上将,都是各自为战,保守一个城池,我们需要从方腊众虎将中选出五个最强虎将与宋江的五虎上将一决雌雄!最后,我们按照战绩选出来的方腊五虎将是

  • 宋徽宗曾九次招安,方腊为何宁死不降

    历史人物编辑:隐真历史标签:方腊

    核心提示:方腊,绝不是宋江那样的投降派,软骨头。一《水浒传》中108好汉在平定辽国,并未损失一将的情况下,经过“征方腊”,生龙活虎般的英雄头领惨痛死去,最后活下来的不过三十六人。当初气吞山河的梁山起义,落得个土崩瓦解的结局。史载是童贯攻打方腊,小说是宋江攻打方腊。无论是谁打下方腊,都掩盖不了方腊与宋

  • 历史上的方腊到底为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方腊

    在小说《水浒传》中,方腊是一个反贼,他和梁山好汉一样都得呼吁贼寇。然而在正史中的确存在方腊这个人物,那么正史中的方腊是怎样的,他的结局又是如何的呢?出身贫苦曾带领农民起义方腊,又名方十三,他曾经是北宋睦州清溪县万年乡人,在北宋宣和年间,因为赋役繁重,农民遭到当地官府人员长期压迫,生活得苦不堪言。深知

  • 历史上真实的方腊和武松,最后都死的很惨,“武松独臂擒方腊”纯属戏说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方腊

    受《水浒传》的误传,似乎很多人都相信了“武松独臂擒方腊”的桥段,其实这是没有影的事,而且武松也不配和方腊交手,历史上也确实有这两位,只是他们两位根本就没见过面,武松是山东宋江起义的三十六位首领之一,并不是什么夸张的108首领,我们都知道,宋徽宗赵佶是个不务正业的皇帝,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朝政腐败、民不

  • 石宝、邓元觉、王寅、方杰、厉天闰,细说方腊麾下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方腊

    在样式水浒中,江南方腊可谓是大英雄,不但敢于造反,而且怒斥前来征剿的梁山好汉,一番演讲可谓慷慨激昂,观众看了也十分激动,纷纷指责宋江,痛骂投降派。实际上,这与原著完全不一样,也实在是抹黑宋江了。原著里的方腊,胆小怕事,只是因为在水中看到自己倒影戴了冲天冠,就造反了。而且他造反根本不得民心,一些部下也

  • 这个太监不一般,长着胡子,灭了方腊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方腊

    北宋宋徽宗年间,爆发了著名的方腊起义,这时候大家会想到:宋江领导的梁山众好汉参与到了平定方腊的活动中,并在这场战役中死伤无数,最终以武松单臂擒方腊收尾。那么事实上,平叛方腊和宋江还真扯不上什么关系,要说真正意义上打败方腊的,只有这位太监了,据传这位太监还长着胡子,他就是童贯。童贯为六贼之首,当时的六

  • 方腊麾下猛将众多,有谁能打败武松?

    历史人物编辑:杨宗辉标签:方腊

    行者武松,在梁山排名十四,上应天伤星,他曾以“玉环步,鸳鸯腿”快速打败蒋门神,也曾大闹飞云浦,在景阳冈打虎,在安平寨抛石,威震施恩等人。总之,无论是力量还是功夫,武松都很厉害。方腊手下也有不少猛将,比如邓元觉、王寅、石宝、方杰等。这些人,有些甚至完全可以跟林冲、秦明、鲁智深等梁山猛将,单挑而不落下风

  • 梁山好汉征方腊伤亡惨重,历史上真实的方腊起义真的很猛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文章鉴赏标签:方腊

    小时候酷爱看《水浒传》,每次看到招安的那段戏时总是恨得牙痒痒,痛恨宋江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拿梁山好汉的命做敲门砖。当时的心情至今还记忆犹新,再后来看到征方腊的重头戏,梁山好汉批量领盒饭退场,伤亡惨重,最后的胜利完全是拿人命堆出来的。心里那个气呀,无法用语言形容。在《水浒传》里,方腊似乎被设定成了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