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方腊和武松,最后都死的很惨,“武松独臂擒方腊”纯属戏说

历史上真实的方腊和武松,最后都死的很惨,“武松独臂擒方腊”纯属戏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蔡文丽 访问量:3164 更新时间:2024/2/7 19:30:05

受《水浒传》的误传,似乎很多人都相信了“武松独臂擒方腊”的桥段,其实这是没有影的事,而且武松也不配和方腊交手,历史上也确实有这两位,只是他们两位根本就没见过面,武松是山东宋江起义的三十六位首领之一,并不是什么夸张的108首领,我们都知道,宋徽宗赵佶是个不务正业的皇帝,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朝政腐败、民不聊生,最终激起了民变,南有方腊起义,北有宋江等人的起义,相比来说,南方的方腊起义规模要大的多,北方的宋江等人的起义就是一帮流寇似的作乱。

《水浒传》电视剧照

宋江起义爆发于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这年,北宋政府强行将山东八百里水泊梁山征收赋税,在这里以打渔采藕为生的渔民本就难以糊口,再加上沉重的赋税就更加难以生活,于是以宋江为首的三十六人揭竿而起,起来反抗官府,最后响应者众多,最高峰时期大约有1万人左右,相对于方腊起义的数十万人来说,宋江起义要小得多,因此,官府镇压起宋江起义来说也就容易得多,基本上是被撵着打,宋江义军根本就不是官府的对手,只能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术,在山东与河北之间来回流窜,他们打下县城也不驻守,抢了东西就走,同时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因此他们很得百姓拥护,由于一直流动作战,官府拿他们也没辙,如果像小说里那样占据梁山,早就被团灭了,也正是因为宋江等人没有建立根据地,官兵也一直抓不住他们,所以他们持续的时间比方腊要长。

《水浒传》电视剧照

据史书记载,北宋亳州知府侯蒙曾向宋徽宗建议招降宋江等人,结果宋徽宗的招安书被宋江撕得粉碎,并不像小说《水浒传》里讲的那样主动寻求招安,宣和三年(1121年)五月,宋江义军在海州遭到知州张叔夜的伏击,损失惨重,在力战不能突围的情况下,被迫接受了招安,作为首领之一的武松被安置在浙江杭州担任提辖一职,当时的杭州知府是大奸臣蔡京之子蔡鋆,蔡鋆在杭州搜刮民脂民膏,无恶不作,激起极大的民愤,正直的武松看不过,与蔡鋆很不对付,后来,武松被蔡鋆罢了官,武松气不过,一气之下将蔡鋆杀死,但随即自己也被衙役所擒。

《水浒传》电视剧照

武松被抓后很快就被蔡京派人秘密折磨死于狱中,武松死后,杭州的百姓怜悯他为杭州除去了一大祸害,于是自发为其收尸,并将其收葬在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在其墓碑上刻有“宋义士武松之墓”,至今在西湖西泠桥畔仍矗立着武松墓,武松是宣和三年五月和宋江等人一起被迫接受的招安,而早在四月份,南方的方腊就已经被童贯率领的大军所剿灭,所以两个人并没有交集,不可能出现武松独臂擒方腊的事,而且历史上真实的武松也不是方腊的对手,方腊的武功远在武松之上。

《水浒传》电视剧照

方腊起义是北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他比包括宋江在内的所有义军加在一起规模还要大得多,方腊起义军最高时有数十万人,攻占了六州五十二县,在攻占杭州后建立了政权,并组建起了有规模的朝廷制度,相对于方腊起义,宋江等人的起义就是瞎胡闹,他们既没有明确的宗旨,也没有期望所达到的目标,虽然战术很灵活,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方腊则不同,他是有组织、有目的的农民起义,他沉重打击了北宋王朝,加速了北宋的灭亡速度,只是方腊的结局很不幸,他不仅战败被韩世忠所擒,就连其妻邵氏、儿子方毫、弟弟兼宰相方肥等人也都一起被擒,可谓是全家团灭,最后,宋徽宗亲自下令将方腊、邵氏和方毫凌迟处死,方肥被斩首示众。

《水浒传》电视剧照

方腊起义是从宣和二年十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宣和三年四月,前后也就半年多,虽然时间不长,但规模和影响却巨大,宋江等人的起义是从宣和元年开始,直到宣和三年五月被镇压,前后持续了3年多,虽然规模不如方腊,但其存在的时间比他长,《水浒传》重此薄彼,将宋江等人的起义进行了无限夸大,而将本身就规模宏大的方腊起义寥寥草草、简单带过,所以给我们的印象中,宋江等人的起义是英雄辈出、强悍善战,打得官兵偃旗息鼓、望风而逃,其实并不然,他们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大。

标签: 方腊

更多文章

  • 石宝、邓元觉、王寅、方杰、厉天闰,细说方腊麾下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方腊

    在样式水浒中,江南方腊可谓是大英雄,不但敢于造反,而且怒斥前来征剿的梁山好汉,一番演讲可谓慷慨激昂,观众看了也十分激动,纷纷指责宋江,痛骂投降派。实际上,这与原著完全不一样,也实在是抹黑宋江了。原著里的方腊,胆小怕事,只是因为在水中看到自己倒影戴了冲天冠,就造反了。而且他造反根本不得民心,一些部下也

  • 这个太监不一般,长着胡子,灭了方腊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方腊

    北宋宋徽宗年间,爆发了著名的方腊起义,这时候大家会想到:宋江领导的梁山众好汉参与到了平定方腊的活动中,并在这场战役中死伤无数,最终以武松单臂擒方腊收尾。那么事实上,平叛方腊和宋江还真扯不上什么关系,要说真正意义上打败方腊的,只有这位太监了,据传这位太监还长着胡子,他就是童贯。童贯为六贼之首,当时的六

  • 方腊麾下猛将众多,有谁能打败武松?

    历史人物编辑:杨宗辉标签:方腊

    行者武松,在梁山排名十四,上应天伤星,他曾以“玉环步,鸳鸯腿”快速打败蒋门神,也曾大闹飞云浦,在景阳冈打虎,在安平寨抛石,威震施恩等人。总之,无论是力量还是功夫,武松都很厉害。方腊手下也有不少猛将,比如邓元觉、王寅、石宝、方杰等。这些人,有些甚至完全可以跟林冲、秦明、鲁智深等梁山猛将,单挑而不落下风

  • 梁山好汉征方腊伤亡惨重,历史上真实的方腊起义真的很猛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文章鉴赏标签:方腊

    小时候酷爱看《水浒传》,每次看到招安的那段戏时总是恨得牙痒痒,痛恨宋江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拿梁山好汉的命做敲门砖。当时的心情至今还记忆犹新,再后来看到征方腊的重头戏,梁山好汉批量领盒饭退场,伤亡惨重,最后的胜利完全是拿人命堆出来的。心里那个气呀,无法用语言形容。在《水浒传》里,方腊似乎被设定成了负面

  • 历史上的方腊起义究竟是被谁镇压?有没有武松单臂擒方腊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方腊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里面梁山好汉义薄云天的兄弟义气最让人津津乐道,当108将在忠义堂前聚齐时,也是梁山好汉的鼎盛时期,只是后来随着宋江率部众被招安后而逐渐黯淡,征方腊一役,梁山好汉死伤大半,最后回到京城只有二十几人,随着宋江等人被毒死,梁山好汉的命运也就画上了句号。可以说征方腊是给梁山好汉的

  • 真实的历史上宋江和方腊并没有交过手生擒方腊者另有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卢永康标签:方腊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男一号,真实的历史上,宋江确有其人,曾在宣和年间领导了农民起义,后接受了朝廷的诏安,率部将向宋将张叔夜投降。《宋史》记载:“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其他史料也有关于宋江的记载,《毗陵

  • 98版《水浒传》,因何会把鲁智深捉方腊改成武松断臂擒方腊?

    历史人物编辑:梦醒方如初标签:方腊

    方腊究竟是被谁所擒?《水浒传》原著中,是鲁智深在得道高人的指点下,没有经过搏斗,就把方腊搞定。98版《水浒传》里,有大家非常喜欢的一节,武松用他的一只手臂,才制服了方腊。以前看的时候,跟文本一对比,觉得有点张冠李戴,是武松抢了鲁智深的东西。慢慢发现,方腊让武松捉住,更符合鲁智深、武松两人的性格特点。

  • 《水浒》中擒方腊的是鲁智深,很多人却都认可武松独臂擒方腊?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方腊

    鲁智深和武松都是《水浒传》中知名度极高的好汉,也是在民间获得好评最多的好汉,二人在梁山关系也不错,同为步兵头领,一样的力大无比,武艺高强,具有侠义精神,但是为什么《水浒》原著中明明白白交待擒方腊的是鲁智深,很多人却都认可武松独臂擒方腊?《水浒传》原著关于擒方腊的记载: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

  • 黄裳能创九阴真经,为何败给方腊?你看方腊与张无忌有何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方腊

    “射雕三部曲”中的主线剧情自然是围绕郭靖、杨过以及张无忌这三位主角展开,他们的故事固然都十分精彩,但金庸若只是将主线剧情写得精彩,只怕他在武侠小说界的地位也不会如此之高,他的故事有何特殊之处?很简单,他的故事除了主线剧情之外,往往还有暗线剧情。比如《九阴真经》这本经书是在“射雕三部曲”中被武林群雄争

  • 《水浒传》梁山108将,讨伐方腊阵亡70将,方腊太强还是梁山太弱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方腊

    众所周知梁山上面有一百零八好汉,这一百领八好汉当中大多数都是有着一身本领的。他们之前征讨辽国、田虎、王庆等血战之中几乎都什么上网。那么为什么他们在征讨方腊会损失70名好汉呢?是方腊太强了,还是梁山太弱了呢?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方腊的八大将都有很强的战斗力林冲、黄信、孙立、邹渊、邹润五个人一起才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