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正史中,方腊真正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

在正史中,方腊真正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陶云 访问量:4345 更新时间:2024/2/11 10:21:46

我相信大家对方腊这个人的一些耳闻大多是通过《水浒传》的描述,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历史上方腊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他也确实发动过起义,并且一度声势浩大。

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并不像《水浒传》里所描述的那般不堪,至少规模不是梁山江起义的那种规模可以比拟的,当然了,小说里所描述的方腊起义最后被宋江等人镇压也都是小说虚构的情节。那么在正史中,方腊真正得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先来简要了解一下方腊这个人物,宋史记载,方腊出身于北宋时期睦州青溪县万年乡,他出身布衣,从小就历经各种磨难,加之当时北宋长期积贫积弱,人民生活大多困苦,这种社会环境下民众需要一个信仰去更好的生存,所以包括方腊在内的许多贫苦民众都信奉摩尼教,因为方腊这个人生性豪爽,且乐于助人,所以深得当地民众的民心,这也让他成为了当地摩尼教的教众首领,最后也正是因为对宗教的信仰和自己教众首领的身份,方腊才能迅速组织众多民众进行起义。

宣和二年,因贪官过度压迫紧逼为导火线,方腊最终忍无可忍,无奈组织起教众和当地民众进行反抗,因为其宣扬的“人人平等,互帮互助”思想触碰到了许多处于贫困下的民众的心,所以方腊的起义军发展的很快,短短几天时间,便从一股小众组织发展到几万人的规模,且起义军一度势如破竹,攻占了许多州县。

仅仅几个月时间,方腊便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自称为“圣公”,意思自己是受上天派遣前来解救众生的。根据史料记载,方腊起义军的鼎盛时期,号称聚众百万,并且攻占了当时北宋的六州五十二县,一度曾威震北宋京师,与北宋朝廷有分庭抗礼之势。

但是方腊起义的结局像大多数人民起义一样,最后的结局却并不好。因为方腊起义对北宋统治者造成了实质性的威胁,所以北宋朝廷派遣了当时的北宋名将童贯率领北宋最精锐的军事力量对方腊实行了残酷镇压。面对北宋的军事威胁,这个时候的方腊起义军政权内部首先就产生了骚乱,再加上因为起义军的军事素养与北宋精锐正规军差距过大,战斗力更是不用说,所以起义军面对北宋的镇压节节败退。

宣和三年,宋军包围方腊于杭州,这时的北宋朝廷也对方腊进行过所谓的“招安”,但是却被方腊拒绝了,随后杭州失守。仅仅一个月时间,方腊起义军便失去了包括歙州、睦州、衢州在内的大部分州县,最后起义军无奈被逼退到最初的根据地青溪县,面对宋军的围追堵截,方腊依旧不想投降,这个时候他身边依旧拥有二十万左右的军队,所以他企图利用当地的险要地势反败为胜。

但是这个时候的起义军内部士气低下,大多将士都无心再战,再加上与宋军的战斗又不断失败,所以起义军的有生力量很快便被消灭,方腊只能带着亲信躲入石洞中保命,最后因为叛徒带路,方腊等人还是被北宋军队俘虏,随后方腊等起义军首领被押往汴京,不就便被处死。虽然方腊被杀后,各地的起义军将士依旧与北宋朝廷转战数月,但是都陆续被消灭,至此,曾经一度威震北宋朝廷的方腊起义才被完全平息,但是北宋时期的方腊起义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宋的统治,北宋也更加积贫积弱。

对于方腊起义,宋史上记载:“方腊之乱,“凡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所掠妇女,自贼洞逃出,裸而缢于林中者,相望百里。”

标签: 方腊

更多文章

  • 方腊江南起义,打出明教旗号,背后很有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方腊

    水浒传中的摩尼教在《水浒传》(以下简称“水浒”)中,方腊是与梁山宋江并存的“四大寇”之一。宋江被朝廷招安后,转而剿灭江南方腊集团。书中交代,方腊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并未明面提及摩尼教等宗教。然而,现代人研究水浒,却发现了书中隐形的与宗教相关的东西。如在征方腊时,柴进化名柯引,潜入方腊军中做卧底。方腊

  • 这才是导致方腊失败的根本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方腊

    方腊揭竿而起,不及半年,就夺取了6州52县的广大地区,军队发展到百万之众。但这一大好形势却被腐朽的宋廷军队以222天的时间就完全彻底地消灭了。之所以造成如此大起大落的结局,主要是方腊作战指导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误。本来,他在帮源成立“永乐”政权之初,就十分明确地制定了“划江而守”的战略思想。但他没有痛下

  • 征方腊后,燕青一直在暗中保护卢俊义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方腊

    身高六尺以上,年纪二十四五,腰细膀阔细髯,一身好花绣,吹拉弹唱无所不能,拆白道字无有不会,各地乡谈无所不知,善使小弩,相扑无敌,如此多才多艺的帅哥,正是梁山第36位好汉浪子燕青。燕青算是个孤儿,他自幼父母双亡,是卢俊义养大了他。卢俊义不仅养他,还请高人给他背上刺了花绣,并且让他学习枪棒武艺。从后面来

  • 水浒:梁山五虎vs方腊五虎,到底哪边可以胜出呢?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方腊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从双方阵营中选出五虎将进行逐队厮杀。其中梁山五虎将有现成版的,依次为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和双枪将董平,方腊没有五虎上将,都是各自为战,保守一个城池,我们需要从方腊众虎将中选出五个最强虎将与宋江的五虎上将一决雌雄!最后,我们按照战绩选出来的方腊五虎将是

  • 宋徽宗曾九次招安,方腊为何宁死不降

    历史人物编辑:隐真历史标签:方腊

    核心提示:方腊,绝不是宋江那样的投降派,软骨头。一《水浒传》中108好汉在平定辽国,并未损失一将的情况下,经过“征方腊”,生龙活虎般的英雄头领惨痛死去,最后活下来的不过三十六人。当初气吞山河的梁山起义,落得个土崩瓦解的结局。史载是童贯攻打方腊,小说是宋江攻打方腊。无论是谁打下方腊,都掩盖不了方腊与宋

  • 历史上的方腊到底为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方腊

    在小说《水浒传》中,方腊是一个反贼,他和梁山好汉一样都得呼吁贼寇。然而在正史中的确存在方腊这个人物,那么正史中的方腊是怎样的,他的结局又是如何的呢?出身贫苦曾带领农民起义方腊,又名方十三,他曾经是北宋睦州清溪县万年乡人,在北宋宣和年间,因为赋役繁重,农民遭到当地官府人员长期压迫,生活得苦不堪言。深知

  • 历史上真实的方腊和武松,最后都死的很惨,“武松独臂擒方腊”纯属戏说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方腊

    受《水浒传》的误传,似乎很多人都相信了“武松独臂擒方腊”的桥段,其实这是没有影的事,而且武松也不配和方腊交手,历史上也确实有这两位,只是他们两位根本就没见过面,武松是山东宋江起义的三十六位首领之一,并不是什么夸张的108首领,我们都知道,宋徽宗赵佶是个不务正业的皇帝,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朝政腐败、民不

  • 石宝、邓元觉、王寅、方杰、厉天闰,细说方腊麾下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方腊

    在样式水浒中,江南方腊可谓是大英雄,不但敢于造反,而且怒斥前来征剿的梁山好汉,一番演讲可谓慷慨激昂,观众看了也十分激动,纷纷指责宋江,痛骂投降派。实际上,这与原著完全不一样,也实在是抹黑宋江了。原著里的方腊,胆小怕事,只是因为在水中看到自己倒影戴了冲天冠,就造反了。而且他造反根本不得民心,一些部下也

  • 这个太监不一般,长着胡子,灭了方腊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方腊

    北宋宋徽宗年间,爆发了著名的方腊起义,这时候大家会想到:宋江领导的梁山众好汉参与到了平定方腊的活动中,并在这场战役中死伤无数,最终以武松单臂擒方腊收尾。那么事实上,平叛方腊和宋江还真扯不上什么关系,要说真正意义上打败方腊的,只有这位太监了,据传这位太监还长着胡子,他就是童贯。童贯为六贼之首,当时的六

  • 方腊麾下猛将众多,有谁能打败武松?

    历史人物编辑:杨宗辉标签:方腊

    行者武松,在梁山排名十四,上应天伤星,他曾以“玉环步,鸳鸯腿”快速打败蒋门神,也曾大闹飞云浦,在景阳冈打虎,在安平寨抛石,威震施恩等人。总之,无论是力量还是功夫,武松都很厉害。方腊手下也有不少猛将,比如邓元觉、王寅、石宝、方杰等。这些人,有些甚至完全可以跟林冲、秦明、鲁智深等梁山猛将,单挑而不落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