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裳能创九阴真经,为何败给方腊?你看方腊与张无忌有何相似之处

黄裳能创九阴真经,为何败给方腊?你看方腊与张无忌有何相似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白茹雪 访问量:1332 更新时间:2024/4/12 12:31:05

“射雕三部曲”中的主线剧情自然是围绕郭靖、杨过以及张无忌这三位主角展开,他们的故事固然都十分精彩,但金庸若只是将主线剧情写得精彩,只怕他在武侠小说界的地位也不会如此之高,他的故事有特殊之处?很简单,他的故事除了主线剧情之外,往往还有暗线剧情。

比如《九阴真经》这本经书是在“射雕三部曲”中被武林群雄争抢了一百多年,这经书中的武功精妙至极,而创出这本经书的人是那北宋大内官,金庸在书中也提及过这位前辈高人的故事,仅仅只是寥寥数语便让读者对这位高人充满了遐想。

(黄裳剧照)

不过说来奇怪,根据书中的设定,黄裳当年是败给了明教,也可以说是败给了方腊,那方腊凭什么赢天赋过人的黄裳?

一、《九阴真经》的来历,黄裳征明教

关于《九阴真经》的来历,金庸在《射雕英雄传》第十六回中借周伯通之口提到过。

当年的黄裳只是个大内文官,奈何他天赋过人,无师自通悟出一身神功,皇帝便命他去征讨当时气焰正盛的明教,而结局是黄裳大败,最终隐居四十年,四十年间他苦心钻研武学,只可惜他神功大成之时,仇家已多半不在人世,他便将毕生所学编纂成了那本《九阴真经》。

不过这与方腊有什么关系?其实很简单,你且看下面这两段描述。

先是《射雕英雄传》中的设定:“咱们大宋以前有个皇帝,叫做徽宗。徽宗皇帝信的是道教,他于政和年间,遍搜普天下道家之书,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称为《万寿道藏》。皇帝委派刻书之人,叫做黄裳……”

(方腊剧照)

这里可以看出黄裳是被宋徽宗派去征讨明教的,而《倚天屠龙记》中又提到过这么一段设定:“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当时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是魔教的两大规律,传之已达数百年。”

这里证明了方腊曾是明教教主,而方腊恰恰就是宋徽宗时期的人物,如此看来,黄裳当年率军征讨明教之时,对方的教主就是方腊,而最终的结局是黄裳吞下败果,那方腊自然是技高一筹了,不过他凭什么?

二、杨逍忆往事,方腊的实力设定

方腊的实力有多强?书中对于他的描述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就只提了他的名字,交代了他是宋徽宗时期的明教教主,除此之外,并没明确交代其实力。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方腊作为明教教主,肯定学过乾坤大挪移,而且他修炼的层数不会超过四层,因为杨逍在提及历代教主时交代过这么一段事实。

(杨逍剧照)

原文道:“阳教主能于瞬息间变脸三次,那是练到第四层了。他曾说,本教历代众位教主之中,以第八代钟教主武功最高,据说能将乾坤大挪移神功练到第五层,但便在练成的当天,走火入魔身亡。自此之后,从未有人练到过第四层。”

所以光论武功的话,方腊的实力应该是远不如钟教主、阳顶天以及张无忌等教主的。

而黄裳虽然是在败给方腊之后才创出了《九阴真经》,但他在创出经书之前就已经有了自创神功的潜力,毕竟他早年间从道藏典籍中悟出神功就足以证明他的武学天赋,所以率军征讨明教之时的黄裳已是十分强大,那《九阴真经》对于他而言更像是锦上添花般的东西。

那么武功并不算绝顶级别的方腊凭什么击败黄裳这武学奇才?您看他与张无忌有何相似之处?

三、方腊的过人之处,与张无忌一样

张无忌在《倚天屠龙记》后期几乎是武林至尊般的存在,甚至连他师公张三丰的风头都要被压下去,从明面上来看,他已得到了正邪两道的敬仰。

张无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自然不仅仅是因为他武艺高强,而是因为他懂得如何笼络人心。

比如当年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他虽然接连击败六大派的高手,却也给那些高手留足了面子,比如空性就对他十分佩服。

(张无忌剧照)

后来到了万安寺一役,群雄更是无不佩服张大教主,这就是张无忌厉害的地方,掌控了人心,何愁不能号令群雄?

而方腊在这一点上与张无忌也是一样的,不过方腊用的可能不是张无忌一样的方法,毕竟他绝非善类,但方腊实实在在地做到了笼络人心,当年的明教可不像后来那般被武林各大门派围攻,方腊统治的明教与各大门派的关系都非常不错。

你看黄裳当年征讨明教时,其他门派是什么态度?

原文道:“黄裳带领的官兵大败。他心下不忿,亲自去明教的高手挑战,一口气杀了几个什么法王、什么使者。哪知道他所杀的人中,有几个是武林中名门大派的弟子,于是他们的师伯、师叔、师兄、师弟、师姊、师妹、师姑、师姨、师干爹、师干妈,一股脑儿地出来,又约了别派的许多好手,来向他为难,骂他行事不按武林规矩。”

(张无忌及明教众人剧照)

黄裳表面是输给方腊统领的明教,其实是败给了方腊强大的关系网,他与各大门派都保持着不错的关系,这才是他统领的明教强盛一时,乃至对朝廷造成威胁的原因,甚至可以说方腊有可能是那个时代的武林至尊般的存在,就好比倚天时代的张无忌一样。

所以黄裳虽有创出《九阴真经》之能,却又如何是老谋深算且势力庞大的方腊的对手,黄裳这武林愣头青败得不冤。

标签: 方腊

更多文章

  • 《水浒传》梁山108将,讨伐方腊阵亡70将,方腊太强还是梁山太弱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方腊

    众所周知梁山上面有一百零八好汉,这一百领八好汉当中大多数都是有着一身本领的。他们之前征讨辽国、田虎、王庆等血战之中几乎都什么上网。那么为什么他们在征讨方腊会损失70名好汉呢?是方腊太强了,还是梁山太弱了呢?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方腊的八大将都有很强的战斗力林冲、黄信、孙立、邹渊、邹润五个人一起才把

  • 梁山好汉在征讨方腊前从未损失一人,为何征讨方腊死了那么多人?

    历史人物编辑:寒云天标签:方腊

    熟悉中国历史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它可以增加你的知识储量,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加自身的技能,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多多少少熟悉中国的一些历史。相信大家都看过一部电视剧叫《水浒传》,小编是在小时候看的,印象很是深刻,现在好像也翻拍了一些新版,听说新版的《水浒传》过于血腥了一些,但是在视觉的效果上却增加了不

  • 宋江率军剿灭了方腊起义?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连给方腊提鞋都不配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方腊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因其雅俗共赏的特性,在民间流传的范围及其广大,其中的故事也往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宋江所率领的梁山好汉故事,更是让无数在男孩年少时神往,梁山起义的故事容易让年少的孩子们热血沸腾,不过梁山接受起义后的那一部分故事,则更多让人感受到悲伤。 在《水浒传》中,宋江近乎是一意孤行地接受了招安

  • 剿灭方腊起义的到底是哪支队伍?方腊:梁山那帮人不是我们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芝芝之文艺标签:方腊

    ◆前言:受《水浒传》的影响不浅,部分读者或者观众都认为北宋的“方腊起义”是被同时期的“梁山起义”所剿灭平定的,但其实不然。放眼于当时北宋的天下局势,能平定南方“方腊起义”的主体也只有北宋朝廷,如果我们再清楚所谓“八百里水泊梁山梁山一百单八将”聚众起义的真实情况的话,我们便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宋江一帮人

  • 《水浒传》方腊有多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故事天地标签:方腊

    水泊梁山108将,数次打败高俅和大宋朝廷的军队围剿,招安后北征辽国,扫荡王庆、田虎,可谓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在平定南方方腊的过程,几乎是同归于尽的打法。把方腊消灭后,水泊梁山108将就战死了65个好汉。大部分都是被方腊的将领杀死的,也有几个是病死的,总之征讨方腊时候,梁山折损70人。方腊

  • 为何征方腊时梁山死伤过半,是方腊太强还是宋江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方腊

    一提起梁山众英雄,无人不拍手叫好,在《水浒传》前面的章节中,也就是水泊梁山的发展阶段,宋江带领各位好汉,前前后后、大大小小也打了不少仗,从一开始的帮派斗争,也就是三打祝家庄,虽然梁上在这次战斗中几经曲折,但是最后还是顺利拿下了祝家庄,并没有主将阵亡,再到后来的和官府衙役相斗,以及官府正规军相斗,梁山

  • 梁山108将之前无一伤亡,为何征方腊却死伤大半?方腊很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方腊

    看过《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宋江率领的108将无论是在和官军的战斗中,还是招安后和辽国、田虎、王庆的战斗中都是百战百胜,而且主要将领108人无一伤亡。但是当宋江征讨方腊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梁山好汉虽然最后完成了征讨方腊的任务,但是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08人被方腊打得死的死、伤的伤,折损了大半人

  • 假如方腊和宋江各派三人混战,方腊会派谁?宋江又派谁合适?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方腊

    于水浒爱好者而言,梁山和方腊的对抗一直是一个值得一提的故事情节。在未征讨方腊之时,梁山好汉们几乎称霸天下,实力一等一的好。然而,在对打方腊时,梁山却瞬间损失几十个好汉。随着梁山好汉的进击和打压,方腊最终还是输了。 由此可见,两个组织的实力不相上下,想要赢得对方,必须赢在选人作战的策略上。假若在两个组

  • 宋江平定了方腊起义?历史上的宋江,连给方腊提鞋都不配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方腊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大多数百姓开始更多地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以前受限于视讯条件的落后我们只能从书本、报刊获取信息咨询。而现在5G时代的到来让更多视频画面成为常态,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电视题材选择以古典名著作为脚本进行翻拍。正如《水浒传》一样,相信很多读者对这本书并不陌生,我们感叹于梁山上1

  • 鲁智深活捉方腊后说了两句话,仅六人听懂,离开宋江最后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历史标签:方腊

    许多影视剧对名著《水浒传》都有大幅度的改编,比如最后抓住方腊的剧情,几乎都改成武松单臂擒方腊。事实上,在原著小说中,真正抓到方腊的人是鲁智深。众所周知,有人称水浒传是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也有人认为水浒传是一部英雄好汉打抱不平的侠义小说。但是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不对,因为水浒108位好汉,真正能称为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