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里面梁山好汉义薄云天的兄弟义气最让人津津乐道,当108将在忠义堂前聚齐时,也是梁山好汉的鼎盛时期,只是后来随着宋江率部众被招安后而逐渐黯淡,征方腊一役,梁山好汉死伤大半,最后回到京城只有二十几人,随着宋江等人被毒死,梁山好汉的命运也就画上了句号。
可以说征方腊是给梁山好汉的送命题,梁山好汉损失殆尽,好在最后方腊战败被擒,只是梁山好汉付出的代价非常惨重。小说终究是小说,《水浒传》是基于历史事件演绎而来,那么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到底是被谁镇压呢?到底有没有武松单臂擒方腊的事情呢?
小说里描写方腊最后是栽在了鲁智深的手里,但在民间传说甚广的确是“武松单臂擒方腊”,以至于影视剧中都有了这样的剧情设定,能把这样的“好事”安排在武松的头上,无外乎民间百姓更喜欢武松这样快意恩仇的角色。
武松在《水浒传》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一出场就是三碗不过岗的豪迈性格,接着就是醉酒打虎的勇猛,之后杀了潘金莲与西门庆为兄报仇,发配时又血溅鸳鸯楼,一系列的操作给人留下了武松眼里不容沙子的直爽性格,这也是后来只有他一人公开反对招安的原因。
可以说武松的人设是梁山好汉中最纯粹的“好汉”,所以民间对这个角色非常喜爱,于是给他安排了单臂擒方腊的戏码,后来武松出家更能体现出他不计荣华富贵的豪爽本性。小说毕竟是杜撰出来的情节,那么在历史上有没有武松单臂擒方腊的事情呢?方腊起义又是被谁镇压的呢?真的是宋江吗?
这话要从宋徽宗说起。宋徽宗作皇帝没什么本事,,但是他个人却非常有才,一手漂亮的“瘦金体”就是他的成名作,而他画的鸟又被世人誉为“魔术般的写实主义”,每日就是喜欢写字作画,得空就与京师名妓李师师幽会,这样有情趣的皇帝难怪一度被人称作“青楼天子”。
这些都只是宋徽宗日常活动,他最为喜爱的就是收集天下的奇花异草、珍稀石木,整个运输的过程中,到哪个州县就是哪里负责运输,而所运输的物品被称为“花石纲”,下面的贪官就此搜刮百姓,弄得百姓怨声载道,时不时就有小股的农民被逼造反。
方腊本是睦州青溪县堰村的一个富商,自己有座漆园,里面种植了不少的树木,成为了造作局盘剥的对象。方腊最初是敢怒不敢言,只能私下里搞小动作,把那些对朝廷有意见的百姓,还有被搜刮过的良民聚集一起“洗脑”,酝酿火候、等待机遇。
公元1120年,方腊感觉酝酿得差不多发酵时,就带领这些人起义,他自称圣公,建元永乐,并且给队伍制度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与宋江相比,方腊要完善严谨得多,宋江只是想占个山头,而方腊却大有一争天下的野心。
方腊起义后,宋徽宗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认为不过是像宋江那样的流寇罢了,再加上朝廷官员报喜不报忧,当宋徽宗知道真相时,方腊已经占领了六州五十二县,义军的人数更是增加到了十几万人,这显然是一股要强于宋江很多的势力,要知道,宋江最风光时也不过数千之众,明显就不是一个档次。
方腊非常会蛊惑人心,他的队伍迅速壮大,杭州失守时宋徽宗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这时方腊已经名震东南,处理朝廷官员更是心狠手辣,据史实记载:“凡得官吏,必断脔支体,探其肺肠,或熬以膏油,丛镝乱射,备尽楚毒,以偿怨心。”这种残忍的手段让官员们闻名色变。
方腊最初尝尽了甜头,无外乎是占了民心这一块,府县的官员都是腐败无能,就知道搜刮钱财,百姓早就对其不满,当方腊起义后,官逼民反,最后打得宋军节节败退。但是宋军真的这么无能吗?其实不是,宋军的精锐部队都在西北、东北一带防守辽国、西夏、金国,当方腊已经成了气候时,宋徽宗不得不调动精锐部队镇压。
宋朝在赵匡胤那里就开了个“好头”,杯酒释兵权的国策养成了重文轻武的政治局面,就连镇压方腊的元帅也是让宦官担任,真正的指挥统帅只能屈居其下,当时的统帅是王禀和刘延庆。当精锐部队一出马,方腊就被打得溃不成军,毕竟他的义军只是有量无质,都是一些散兵游勇的普通百姓,根本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
宋军与义军的最后一场战役是由刘延庆带队,他手下有一位叫王渊的先锋官,王渊有个结拜兄弟叫韩世忠,这个名字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就是后来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只不过这时候他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在攻打方腊时,韩世忠直接袭击方腊的老巢,最后方腊被韩世忠生擒。
由此可以看出,历史上的方腊起义是被宋朝的正规军所镇压,方腊本人是被抗金名将韩世忠所擒,根本没有武松单臂擒方腊一说,都是后来世人杜撰出来的民间故事。历史上真实的武松死得也比较惨,本是杭州府提辖,因得罪了权臣蔡京的儿子蔡鋆而被罢官,武松一怒之下杀了蔡鋆,后在狱中被折磨至死,死后还是百姓为他收尸,否则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水浒传》也是从真实的历史演绎而来,施耐庵为此下了不少的功夫,以至于世人觉得《水浒传》就是历史的真相,尤其武松一次次的高光时刻深入人心,所以为他杜撰出“单臂擒方腊”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方腊在《水浒传》中似乎是与梁山好汉差不多的义军势力,实际上二者之间相差着较大的悬殊,很多人知道方腊这个人物还是通过《水浒传》,征方腊一役,梁山好汉死伤过半,都为梁山好汉感到惋惜,却不知方腊在北宋末年的成就要远远高于宋江,只不过没有杜撰他罢了,如果有人编写,那么方腊就是另一个宋江、或者是武松。
参考资料:《宋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