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福建警备区副政委视察金鸡山修械所,在屋子角落发现一把满是灰尘的铁锏。当他看到锏上的七个字时大吃一惊!
这竟是历史有记载的“神兵利器”!抗金名将李纲使用的“李纲锏”。
01、废铜烂铁里的“宝”
这位政委视察的金鸡山修械所里,有一个堆满金属制品的仓库。八十年代那阵,但凡是废铜废铁,最后大多都进了熔炉……
说起来也是鬼使神差,这把铁锏就丢在墙角,虽然布满灰尘却依旧完好无损,阴差阳错地“躲过一劫”。
政委抽掉锏套便拔出了一把锃亮的铁锏。铁锏全长96.5厘米,内棱长74.1厘米,锏鞘长76厘米,总重量3600克。
只见锏格处刃面上,镶嵌着7个镀金篆字——“靖康元年李纲制”!
好家伙,这难道就是宋代著名抗金名将李纲使用的那把神兵利器:李纲锏?
说起宋朝的民族英雄,大家第一时间可能想到的是岳飞!
其实,在北宋末年,还有一位抗金名将,为抗击外虏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就是李纲!
02、抗金英雄
李纲是福建人,在他生活的时代正是“金兵南下,汴梁危机”的民族存亡关头。心怀赤诚爱国之心的李纲,被宋钦宗任命为尚书右丞兼京城守御使,全权负责“汴京”的防御。
这把锻造于“靖康元年”的铁锏,正是李纲随身携带的兵器,它伴随着李纲冲锋陷阵,与金兵殊死搏杀!
如果你细细观察李纲锏,会发现铁锏的刃面上依旧有许多磕碰痕迹,足见当时战况的激烈!
李纲一次次的冲锋陷阵,在阵前大声疾呼:“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于金人”,他的呼喊激励了战场上的士兵,不当亡国奴,拼死一战……
不过,朝廷之内投降派占据上风,一时胜利之后,李纲这样的主战派又开始受到他们的攻击和排斥……
国之将亡,烂入骨髓,并不是李纲这样的武将用命去博几场胜利,就能挽回既定命运的!
于是,李纲很快被排挤丢失兵权,朝廷以“专主力战,丧师费财”的罪名将他贬出京师。就在此时,金兵再次南下,宋钦宗这个时候又想起了李纲,赶紧命他回朝御敌!
这一回,李纲也阻挡不了北宋灭国的命运!他刚刚赶到长沙,却听闻汴京已被攻破,徽钦二帝被金兵俘虏。
可以想象,手拿李纲锏急切地想要回到汴梁救国的李纲,是何等的痛心疾首!
随后,南宋时期,性格刚直不阿的李纲,在朝堂之上也是几番起起落落。
那帮大臣们依旧怀揣着“投降议和”的心思从未改变!李纲主政期间态度强硬:“一意抗金,拒绝一切投降议和”,这也无形中让许多人对其不满……
于是,李纲数次被皇帝启用,却又数次用完就被贬。几度沉浮之后,有些心灰意冷的李纲回到了福建老家,逐渐远离政治中心。
03、神兵利器“李纲锏”
绍兴十年(即公元1140年),李纲在福建老家病逝。他的那把“李纲锏”,并未随他葬入坟墓,而是被李家后人精心收藏供奉了起来……
之后的几百年间,李纲锏也几经辗转流落民间。清朝末年被福州举人林崧祁所得,抗战时期又被南京伪满典礼局局长萧奇斌所得,最终他交由自己的外甥林中宇保管。
文革时期,破四旧运动风风火火,“李纲锏”从林家被搜出,被扔进了福州警备区金鸡山后勤修械所仓库内……
兜兜转转之际,李纲锏不知为何没有被当成废铜烂铁熔化,奇迹般的保存了下来。这才有了1980年,被这位政委无意间发现的事情。
如今,这把传世兵器“李纲锏”被收藏于福建省博物馆,透过铁锏上的斑驳痕迹,我们似乎还可以听到李纲在阵前大吼杀敌的声音……
李纲之所以没有岳飞出名,可能是因为他最后远离政治未受到迫害,算得上是善终离世。比起岳飞被奸佞所害含冤而死,李纲确实幸运许多……
然而,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位抗金名将为保家卫国所做出的贡献!
从北宋到今天,近九百年过去了,李纲锏能够保存下来,让人们缅怀抗金将士,不忘屈辱历史!
何其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