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观的一首《如梦令》,短小而精练,寄情于景,真切感人!

秦观的一首《如梦令》,短小而精练,寄情于景,真切感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伟生活 访问量:1586 更新时间:2024/1/25 13:06:09

古代士人之仕途难免遭受波折,面对打击,心胸开阔之人或能旷达,但有时也是故作潇洒,内心还是无奈;而多愁善感之人,明说暗示,皆是凄凉落寞。郴州,于秦观来说,就柳州于柳宗元一样,是此生的一个梦魇,搅得他们做不了美梦。考其平生,这首《如梦令》当是作于绍圣三年自处州贬至郴州的途中旅舍。

《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代: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秦观很喜欢运用“水”这个喻体。“柔情似水”写出了情之温柔;“碧天如水月如眉”写出了天之清澈;“奴如飞絮,郎如流水,相沾便肯相随”写出了情之坚实。这一首一开篇,又将此夜比作“水”,而这里的夜不再那么清澈,而是“沉沉”,沉静,却也不无寂寥。寒夜之风,紧紧敲打着驿站的房门。

无聊之夜,睡梦忽醒,“破”字揭示出了无奈。美好的梦就像一个泡影,而醒来,就像打破了这个泡影一样,都没了。依稀中他看到老鼠正看着摇曳的灯烛,似也与这破梦之人有了对视。旅舍中有饥饿的老鼠窥视灯火,可以想见当时的环境之恶劣。梦已破,遂感到了窗外的寒。天已快亮了,故“晓寒”侵袭着单薄的被子,更让人感到寒冷。这里“送”“侵”都是拟人性的动作,无生命之物被赋予了人的性格。

梦已破,天将亮,寒又侵,故睡不着了。但“无寐”,不仅仅是为这寒冷的天,而是更为了晨起的路,还有这颗漂泊的心。“门外马嘶人起”,这声音打破了沉沉如水的遥夜,也清醒了无寐的人。

整首词短小精悍,又不加雕琢,饥饿的老鼠窥灯扰梦,霜寒之侵袭,风声阵阵,马嘶人起,读来如临其境,让人也感受到那份“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望海潮》)的落寞

--遭谗受害,远贬天涯,岁暮飘零!

标签: 秦观

更多文章

  • 秦观的一首怀古词,抒发词人思乡之情,内含千古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三农生活阿远标签: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宋代:秦观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这是一首伤春

  • 秦观只是乌台诗案的“从犯”,为何先于“主犯”苏东坡去世呢?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秦观

    北宋词坛,高手辈出,我首推苏轼和秦观,两人是师徒关系,同升而并黜,经历了相同的遭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苏轼是豪放词的代表,字里行间迸发出来的是豪放派的豁达开朗,而秦观是婉约派的代表,抒发的多为婉约派的沉郁忧伤。所谓文如其人,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人生观又铸就了不同的人生。苏轼比秦观大了

  • 秦观的一首词,诉说相思之情,声情并茂,堪称佳作!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大圣标签:秦观

    这是秦观写闺怨的名作,清代词学研究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价:不经人力,自然合拍。《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宋代:秦观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上阙以黄莺细碎的叫声将读者带入女子香闺。每次醒来,充满

  • 诗情画意入口香:秦观·行香子

    历史人物编辑:大地的风采标签:秦观

    4.取剪刀,剪下桃花取食用盐二十七点五克取纯净水,浸泡一小时,洗净取筲箕,控水5.取剪刀,剪下李子花取食用盐二十七点五克取纯净水,浸泡一小时,洗净取筲箕,控水6.取剪刀,剪下油菜花取食用盐二十七点五克取纯净水,浸泡一小时,洗净取筲箕,控水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

  • 秦观的名句,朱熹的名句,黄庭坚的名句,全是经典,值得收藏!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秦观

    各位诗友们,大家好,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秦观,朱熹,黄庭坚诗词里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欢,闲话不多说,直奔主题吧!一、秦观,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一代词宗。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秦观的一首代表作,内含千古名句,值得细细品味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秦观

    《满庭芳·山抹微云》宋代:秦观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万点一作:数点)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上阙写景,引出别

  • 读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秦观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杜牧《七夕》诗中说:“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相传这天夜晚(阴历七月初七)是分居银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旧时候的风俗,少女们要在这天的晚上摆上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

  • “硬汉男神”夏雨写得一手隽秀的小楷,既有姜夔神韵又有褚楷灵动

    历史人物编辑:猫小咪标签:姜夔

    在当今娱乐界,虽然擅长书法的明星大咖不少,但是临帖功夫深厚,又能够写出古香古韵来的明星却真不多,而他却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在荧屏中经常以“硬汉”示人,所主演的一系列电视剧也深得老百姓的喜爱,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运动达人,将滑板玩到了专业级别,他就是演员夏雨,虽然很有运动天赋的他,也经常以“硬汉”示

  • 姜夔写给朋友妻子一首词,她读后抓破朋友的脸,我读后笑停不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赵玉平标签:姜夔

    姜夔是继苏轼之后大宋文坛出现的又一位艺术全才,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样样精通,长得又是挺拔英俊,气貌若不胜衣,拥有闲云野鹤的洒脱气质。然而姜夔却是少年孤贫,终生未仕,一生满江湖,所以他也习得了苏轼那豁达幽然的胸襟,懂得以诙谐幽默的意境去抵抗这世界的无赖。姜夔有一位朋友名叫张仲远,是一个典型的“妻管严

  • 姜夔把四首名诗改编成了一首宋词,很高级,一般人只能看出两首!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姜夔

    唐诗、宋词,两袭盛世帷幕下的两朵绮丽烟花,虽都能各自燃起一片夜空,但通常它们都被放在一起进行谈论。如果想要找出一条诗与词之间的分界线,是尤为不易的,它们仿若红莲白藕,自擅胜景,有人喜欢似火的莲花,有人喜欢清致的白藕,然而却很少有人两者都爱,这是为什么呢?在此简单举一个小例子。王安石曾有一首词叫《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