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几年一些悬疑推理类网络剧的上映,像《法医秦明》等一系列的网络小短剧的热播。在各大平台都吸粉无数,同时法医这一行业,也是逐渐的走近人的视野里,法医出具的鉴定结果,是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调查取证破案的核心,法医相对于只专注于活体医学的临床医生,法医却是将“活体医学”和“死亡医学”两者同时作为研究对象。法医是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相关的刑事科学技术、司法鉴定技术对与法律有关的人体和犯罪现场进行勘察鉴别并作出鉴定。
法医这一行业并不是新时代的衍生行业,在中国的古代就已经出现了法医,只不过当时被称为令史或是仵作,主要做简单的尸表检验(并不涉及现代西医科学技术特别是病理学的内容),今天就带大家深入的了解一下法医这门行业。
说到法医,其实很多人都是有所忌讳的,无论是现在还是古代,因为法医的日常生活避免不了接触各种各样的死人,腐尸,白骨,等非正常死亡的人,中国人自古就是死者为大,认为随意的翻动尸体,是对死者的大不敬,是一件非常晦气的一件事。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的素质也是要求很高的,
首先这个人的胆子大,因为你胆子小也办不了,第二就是一定要心思缜密,因为可能就是因为一个细节,就会错过真正的凶手,人命关天的事一丝都不能马虎。中国历史实际意义上的法医开山鼻祖那就南宋时期时任湖南提点刑狱兼大使行府参议官的宋慈。
宋慈的祖上是唐朝著名宰相宋璟。在北宋时期,宋慈的高祖宋世卿从浙江建德县来建阳任建阳丞而家居此地。父亲宋巩曾任广州节度推官(节度使幕府掌管刑狱的官员),也是在刑狱方面颇有成就,家境小康。宋慈从小受学于父,10岁时从学建阳县学者、朱熹的高弟吴稚,并得到吴稚的同窗黄干、李方子等名人指教。他重视实践,力求真知。
长大后也是从事刑狱方面的工作,也算是子承父业了。长大后的仕途还算顺利,当过县官,平过叛乱,四处任职。在为官的一生中,由他编写完成的《洗冤集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本以死亡方式系统编辑的法医学著作。
在《洗冤集录》的开头写到:“事莫大于人命,罪大莫于死刑,杀人者抵法故无恕,施刑失当心则难安,故成指定狱全凭死伤检验。倘检验不真,死者之冤未雪,生者之冤又成,因一命而杀两命数命,仇报相循惨何底止。”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法医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提供医学上的证据,协助检察官、办案者找出司法案件的真相,还原事实,保障死伤者的人权。那这位宋慈究竟有多厉害呢?我们从洗冤录里的几个片段来看一下,
在《洗冤集录》中,有一些检验方法虽属于经验范畴,但却与现代科学相吻合,令人惊叹。如用明油伞检验尸骨伤痕,就是一例:“验尸并骨伤损处,痕迹未现,用糟(酒糟)、醋泼罨尸首,于露天以新油绢或明油雨伞覆欲见处,迎日隔伞看,痕即现。若阴雨,以热炭隔照。此良法也”。“将红油伞遮尸骨验,若骨上有被打处,即有红色路,微荫;骨断处,其拉续两头各有血晕色;再以有痕骨照日看,红活乃是生前被打分明。骨上若无血荫,纵有损折,乃死后痕。”如此检验尸骨伤损,与现代用紫外线照射一样,都是运用光学原理。毕竟当时的科技水平有限,很多东西都处于尚未自觉的状态,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尸骨是不透明的物体,它对阳光是有选择地反射的。当光线通过明油伞或新油绢伞时,其中影响观察的部分光线被吸收了,所以容易看出伤痕。书中还论述了如何抢救缢死的人,与当代的人工呼吸法,几乎没有差别。还有用糟、醋、白梅、五倍子等药物拥罨洗盖伤痕,有防止外界感染、消除炎症、固定伤口的作用,也与现代科学原理一致,只是使用的药物不同而已。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方法的作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查出真正的死伤原因,体现了宋慈的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自己公平公正,严正司法的精神。
在庄稼汉自杀案件中,宋慈发现案件存在疑点,于是开棺验尸,发现死者腹部的伤口,进刀轻、出刀重,据仵作的说法,案发后,刀子在死者手上,但并非紧握,他更觉得可疑,其中必有曲折。接着访问其他邻居,和有关人员,揭发了一件强掠妇女、杀害无辜的命案真相。最终将当地官员吴良治罪抵命,庄稼汉的冤情,终于平反,赢得当地民众的称赞。
宋慈查案事必躬亲,任用良吏,反复检验,才能定夺,毕竟人命关天不容马虎。在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为官清廉,生活朴实,晚年更加谦虚谨慎,爱惜人才,对于后辈晚生凡有一技之长,皆提拔引荐。他年老有病在身,一切公务,犹亲自审查,一丝不苟,慎之又慎。宋公之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财富。历史不曾放过谁,历史也不曾忘记过谁,宋慈的大名也永久地刻在了青史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