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杨炯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经历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杨炯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经历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354 更新时间:2023/12/29 20:16:03

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从军行》的白话意思是:

边塞烽火的警报传到京城长安,壮士的不平之气油然而起。将帅手拿兵符辞别皇宫,围城攻敌,铁骑勇猛。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中又有战鼓之声。宁愿做一个百夫长冲锋陷阵,也胜于做一个只会作文章的白面书生。

这首诗讲述的是一个读书之人在边关从军、参战的过程。

这首《从军行》的作者就是唐朝诗人杨炯。唐朝有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能成为“初唐四杰”说明其文学功底很强。

至于初唐四杰的排名,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但据说,王炯对自己的排位很不满意,他曾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意思就是他对自己能排在卢照邻之前感觉惭愧。但王勃排在他前面,他又非常不服气。

那杨炯到底是一些怎样的人呢?

杨炯,字令明,他小的时候就很聪慧,和王勃一样,都是被称为神童。王炯十一岁就进了弘文馆。刚开始由于他年龄还小,对做官的意识不是很强。所以当时觉得能在弘文馆已经不错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杨炯在弘文馆待一呆就是十六年。这漫长的岁月让迫切的希望走入仕途。

在弘文馆呆了十六年的杨炯,于是就去京城应制举

(封建时间,为了选拔非常之才,所以就举行了不定期的非常规的考试。)。

杨炯此次入京应制举,已经年近三十了。这次他虽然做了官,但做的却是一个九品的小官。他心中的不平之气和怀才不遇之感自然油然而生。但现实如此,他也无可奈何。

杨炯在九品小官的位置上沉浮了六七年之后,总算仕途上有所进展,为弘文馆学士,成了太子詹事司直。(詹事司直是太子的心腹官员,掌管太子宫内事务。)杨炯对于这次的升迁,开心之情自然是少不了的。因为太子是未来的皇帝,能和太子关系处好的,后来自然前途不可限量。

不过,杨炯有点倒霉,一则太子没有实权,二则由于武则天专权,徐敬业对此不满,于是就在扬州起兵。当然徐敬业起兵最后被平定。

但因为杨炯的堂兄弟杨神让也参加了徐敬业的这次起兵,虽然杨神让最后被杀了,但作为堂兄弟的杨炯虽然没被处死,却也受到的牵连,一诏贬令就将他贬到了四川做了司法参军。

后来杨炯仕途虽然有些变动,但整体升迁不是很大。他经历的一系列的打击后,因官职不高,于是就对武则天尽情的歌功颂德。比如他称武则天是“周命维新”“神圣皇帝”等。

杨炯的结局相对来说要比王勃、卢照邻要好,因为王勃是溺水而死、卢照邻是投而死。他则是在做盈川县令的时候,在任上去世的,所以他又称杨盈川。

杨炯为什么仕途不顺,难升高位。其实还是和他的性格有关。杨炯确实有才,不过他却恃才傲物,加上性格耿直,所以就尝尝讽刺那些飞扬跋扈的高官。哪些官虽飞扬跋扈,但却是高官,比如杨炯自然是得罪了他们,这样的话,杨炯就受到了他们的排斥记恨了。

标签: 杨炯唐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景隆曾是建文帝的心腹,为何最后被削爵圈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景隆,明朝,风云人物

    李景隆,明朝初期将领,他是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曾在靖难之役中担任南军主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李文忠还真不是外人,他是朱元璋的外甥,他姐姐的儿子。由于战乱,李文忠的父亲李贞,带着他去投奔朱元璋,之后李文忠就一直留在舅舅身边。李文忠可不是一个纨绔子弟,他在朱元璋建立大明过

  • 李世民为什么害怕单雄信?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唐朝,风云人物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是古往今来,非常少有了完美君王,他从雄才大略,先是劝服自己的父亲举兵起义,然后又在征战的过程当中立下了很多的战功,大唐的一大半天下都是他打出来的。当时有无数威名赫赫,战无不胜的诸侯都败在了他的手中,仿佛这些诸侯的存在就是为了成就李世民的威名一样。而且每一次作战的时候,李世明都是身先士

  • 顺治登上皇位后,为什么会出家当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顺治帝,清朝,风云人物

    顺治皇帝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出家的皇帝,其实他的皇位来之不易,是他的母亲孝庄费尽心思给他争取来的,但是他却不知道珍惜,在当了皇帝没几年的时间,就想到了出家做和尚,那么这里面到底是不是有什么隐情呢?他是一位多情但又专情的帝王,虽然他去世的时候还年轻,但是他的后宫当中有19位嫔妃17个孩子。在他这些妃嫔

  • 嬴政和吕不韦真的是父子吗?吕不韦是怎么造就大秦帝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朝,吕不韦,风云人物

    吕不韦,战国末期人,商贾出身。辅佐始皇登基有功,被始皇尊称为仲父。吕不韦这辈子,前期玩钱,后期玩人,从吕大商人到吕丞相到仲父到自杀,玩政治如鱼得水,拉关系,口辞伶俐,思路清晰,智商高的吓人,有胆识,有大胸襟,大智慧,有常人没有的战略眼光,无论从商从政他都无可挑剔。唯独在情感上,心有点迷失,感性战胜了

  • 乾隆帝忻贵妃之父:那苏图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那苏图,清朝,风云人物

    那苏图(?-1749年),戴佳氏,字羲文,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忻贵妃之父,清朝大臣、外戚。康熙五十年(1711年),袭拖沙喇哈番世职,授蓝翎侍卫。雍正元年(1723年),那苏图任兵部侍郎。雍正四年(1727年),任黑龙江将军。四年后,调任奉天将军。自乾隆初年,先后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湖广总督、两江

  • 北宋官员余靖简介:主张要变更尽依“祖宗故事”的旧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余靖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余靖(1000年~1064年)北宋官员,庆历四谏官之一。本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 韶州曲江(今属广东韶

  • 历史上的包綖是什么人?他与包拯之间有何国丞?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包綖,宋朝,风云人物

    人人皆知包拯是“包青天”,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包拯,一个敢在宋仁宗犯错的时候,直言进谏,甚至将口水唾沫都喷到皇帝脸上的臣子,众人都说他是正义的化身,公正廉洁,而且不畏权贵,向来对他有种“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说法。包拯生前是十分厌恶论资排辈的加官进爵,想来有这

  • 一代天之骄子李世民真的是一个鲜卑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唐朝,风云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堪称一代明君贤主,然而他的身世却一直是一个谜。考古学家们根据《步辇图》留下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最早画像推测出:李世民可能是鲜卑族氏的后代。其实李世民一生征战从未有过败绩,除了他的哥哥在后面保障粮草供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突厥军队时常帮助他们。难道李世民真的会是一个鲜卑人?对于李

  • 呼延赞是什么人?作为宋初将领可惜空有一身抱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呼延赞,宋朝,风云人物

    我们知道,在北宋的历史上有很多名将,而且他们为北宋做出了自己突出的贡献,保住了整个北宋王朝,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名将才能够得到更加稳定而长期的发展,与这些名将之间的关系非常深,那么今天我们要做到这个名将是谁呢?他的名字就叫做呼延赞,呼延赞这个人武艺高强,在打仗的时候可以冲锋陷阵,可以说他在整个北宋王朝都

  • 于禁真的是因为怕死才会像关羽投降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于禁,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时期猛将如云,也出现了许多名将,而魏国最为出名的无非是曹操帐下的五子良将。这五子良将中资格最老的是于禁与乐进两人,他们是从一开始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与另外的三人不一样,另外三人是后来投降到曹操帐下的武将,也就是说于禁是曹魏元老级的人物,而且立下无数战功,然而于禁却是五子良将中晚年过得最不好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