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包綖是什么人?他与包拯之间有何国丞?

历史上的包綖是什么人?他与包拯之间有何国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119 更新时间:2023/12/18 21:15:40

人人皆知包拯是“包青天”,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包拯,一个敢在宋仁宗犯错的时候,直言进谏,甚至将口水唾沫都喷到皇帝脸上的臣子,众人都说他是正义的化身,公正廉洁,而且不畏权贵,向来对他有种“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说法。

包拯生前是十分厌恶论资排辈的加官进爵,想来有这样倔强的父亲,子辈是很难平步青云的才是。不过,他的一个儿子还是在他的庇荫下,5岁时便被封了官员,8岁又官进一级。虽然是这样的官,可作为他包拯的儿子,还是继承了他公正廉洁的优良品质,并没有成为令人人唾弃的二世子弟。

包拯曾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包繶,次子名叫包綖(后来有学名为包绶),这两个儿子其实并不是同一母亲所出。长子包繶为包拯继室董氏所生,可惜短命,在他婚后的第二年就病逝了。而包繶的儿子也没逃过短寿的宿命,五岁时便早早夭折。自儿子和孙子相继去世后,包拯便是一度无后。

说到次子包綖,他认父的过程可算得上传奇。要知道包拯除了夫人董氏以外,还有一位侍妾孙氏。原本包拯想着自己年纪已经这么大了,也不可能再有子嗣,便将小妾孙氏打发回了家。可万万没想到,孙氏已经怀上了孩子。当时这事被包拯的儿媳,也就是包繶的夫人崔氏得知了,便背着公公婆婆,偷偷地接回了孙氏,并担负起照顾孙氏的职责。嘉佑二年(1057),孙氏生下孩子,所幸是个男娃。崔氏让她不要马上告诉包拯,同时向她保证会继续帮助她照顾孩子。

次年恰逢包拯的六十大寿,寿宴上包拯忽然念及无后的事实,悲哀地感叹自己可能就要绝后。而儿媳崔氏听闻后,觉得这是告诉包拯关于孙氏和其儿子的事的好时机,便将孩子抱来认父。包拯夫妇见此,欣喜若狂,马上便给孩子取了名字:包綖。

可惜包綖出生太晚,而包拯也已经年迈。本来老来得子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可嘉佑七年(1062),天伦之乐还没享受多久,64岁的包拯噎下最后一口便悄然离世。宋仁宗得知包拯去世的消息后很是伤心,便亲自前往包府进行吊唁。当时宋仁宗见到了年仅5岁的包綖,包拯唯一的后代,便觉得他眉眼间竟然有包拯的几分义气,可打扮却十分一般,想来也是因为家中清贫。于是宋仁宗便下旨赐赏了包家许多财物,还承诺了会照顾包綖未来的成长,并大笔一挥给年幼的他封了太常寺太祝。官职虽然并不大,但包綖这种五岁就被封官的,纵观整个历史,可能还真找不出几个来。

后来包綖跟着家人们回到合肥,在官府和嫂子崔氏的关心下,有了蒙老师,老师教他读书识字,并给他取了学名包绶。包綖8岁的时候,又适逢宋朝三年一次的祭祀圣典,依照祖辈的规矩,凡做官的都可以官升一级,于是包綖就这样晋升为了大理评事。虽然它仅仅是八品官职,可包拯当年也是通过考中进士才成为大理评事的,而包綖小小年纪还未经历什么科举,就能和刚入仕时的父亲平起平坐,更是古之少有。

如果包拯还在世的话,见到这番情形一定会奋力制止,也可能会再次出现把唾沫喷到皇帝脸上的画面。要知道在他的价值观里,如果后代需要靠父辈的“关系”才能加官进爵的话,便是十分没有出息的。

好在包綖生来勤勉,肯定不会让包拯失望。即使小小年纪便靠父荫得了不小的官职,但他依旧抱负不小,打小便致力于成为父亲那样的清官。包綖成长后,一直严以律己,并且从来没有攀附过权贵,甚至能从他的身上看到包拯曾经的影子。

包拯的正妻董氏在包綖9岁时逝世,所以家中大权落在了嫂子崔氏手上。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包綖成年后,崔氏便着手为他寻了一门亲事,可惜新娘红颜短命,在过了包家门没多久便合了双眼。崔氏见此,便再次为包綖做主,拉了宰相文彦博的女儿的红线,又促成了一门亲事。

他的岳父文彦博念及其父勤勤恳恳一辈子,可只剩这一个儿子,就向宋哲宗举荐了他。宋哲宗便让包綖到濠州做团练判官,于是他在濠州任职了三年。勤勉清廉如他,当地的官员和百姓都纷纷夸赞他的奉公守法,在他的美政下当地一片祥和。后来包綖被调回开封,担任少府监丞,负责管理天子的龙袍、符印等私人财产。官职如此,琐碎杂事一箩筐,可包綖还是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令朝中大臣们很是佩服,因此朝中举荐他的声音多了起来。

多亏了有大家的首肯,包綖的官路走得一帆风顺。先是晋升为国子监丞,紧接着是宣德郎、通直郎,又是汝州通判。再后来,包綖又被晋封为朝奉郎,要离开汝州返回京城,当地百姓为他送行,把马车的两侧塞了个满满当当。

绍圣元年(1904),时任国子监丞的包綖听闻崔氏去世,悲伤至极,随即便回合肥为崔氏奔丧。嫂子待他一直宛如庶出,给了他如同母爱的关心,包綖一直挂记在心,所以在崔氏的丧礼上也是披麻戴孝,以此表示他对她莫大的孝心。

可命运弄人,就在包綖事业继续向好,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上天跟他开了个玩笑。崇宁四年(1105)宋徽宗将包綖调任为潭州通判。包綖在赴职的路上不幸染疾,还没有到潭州便潦草病逝了,享年47岁。他去世时,当地百姓为了确认这个外人的身份,便翻了他的行李。令世人感到震惊的是,包綖的行李中除了任命状和一些书籍文具以外,便没有什么别的值钱东西了,甚至他的盘缠也只剩下46文,包家的节俭真是被他继承了个完整。

这46文钱甚至都不能支付得起把他遗体运回故里的运费。包綖的四个儿子在其去世时都还未成年,所以直到16年后,长大了的孩子们才把父亲的尸骨从湖北接回了合肥。

包拯的名声太响,人们大多都在传颂他的美名,却会不小心忘了他的后代。谁能想到这个5岁封官8岁官升一级,成年后还迎娶了宰相女儿的人,这个靠着自己努力在为官路上平步青云的人,这个去世时身上仅剩46文钱的人,会是名臣包拯的次子呢?

标签: 包綖宋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一代天之骄子李世民真的是一个鲜卑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唐朝,风云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堪称一代明君贤主,然而他的身世却一直是一个谜。考古学家们根据《步辇图》留下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最早画像推测出:李世民可能是鲜卑族氏的后代。其实李世民一生征战从未有过败绩,除了他的哥哥在后面保障粮草供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突厥军队时常帮助他们。难道李世民真的会是一个鲜卑人?对于李

  • 呼延赞是什么人?作为宋初将领可惜空有一身抱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呼延赞,宋朝,风云人物

    我们知道,在北宋的历史上有很多名将,而且他们为北宋做出了自己突出的贡献,保住了整个北宋王朝,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名将才能够得到更加稳定而长期的发展,与这些名将之间的关系非常深,那么今天我们要做到这个名将是谁呢?他的名字就叫做呼延赞,呼延赞这个人武艺高强,在打仗的时候可以冲锋陷阵,可以说他在整个北宋王朝都

  • 于禁真的是因为怕死才会像关羽投降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于禁,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时期猛将如云,也出现了许多名将,而魏国最为出名的无非是曹操帐下的五子良将。这五子良将中资格最老的是于禁与乐进两人,他们是从一开始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与另外的三人不一样,另外三人是后来投降到曹操帐下的武将,也就是说于禁是曹魏元老级的人物,而且立下无数战功,然而于禁却是五子良将中晚年过得最不好的一位

  • 曹丕和刘备连续称帝之后 为何孙权却选择等待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三国,风云人物

    孙权为何隐忍不称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十月,曹丕代汉称帝,改元黄初,定都洛阳,建立魏国;第二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曹丕、刘备的先后称帝,深深刺激到了孙权。从建安五年接掌权力开始,年轻的孙权不仅巩固了

  • 女儿出生前父亲做了个梦,此女后来成了赵构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后吴氏,南宋,风云人物

    封建社会中,皇帝虽然地位尊贵,但是,也容易受到各种势力的谋害。后世之人在对古代的各种职业进行分析时,经常打趣地说,最危险的职业非皇帝莫属。但是,要是认真说来,皇后要比皇帝危险多了。因为,皇帝虽然要时刻提防着自己的周围,但毕竟手握生杀大权。如果敌人没有极大的实力,是根本无法动摇皇权的。可是,皇后就不同

  • 朱元璋赐死廖永忠的理由到底有多特别 又是什么样的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朱元璋,风云人物

    廖永忠是朱元璋赐死的第一个功臣。朱元璋赐死他的理由非常特别。是什么样的理由呢?廖永忠是安徽巢县(今为巢湖)人,年少有大志,武力过人,有谋略。(廖永忠)元末年,天下大乱,流寇四起。廖永忠为保卫乡里,与兄廖永安集结水军,盘踞水寨。后听说朱元璋驻扎在和州,两人率军前往投靠,成为朱元璋麾下水师领袖。不久,廖

  •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意大利小提琴家,风云人物

    维瓦尔第为许多乐器都写过协奏曲和奏鸣曲,据资料显示,前者是五百多首,后者是七十多首,从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双簧管、大管等现代人所熟悉的乐器。还有一些为各种不同组合的乐器组与乐队的大协奏曲,或者为弦乐合奏的乐曲,其中有一首出自《和谐的灵感》的《B小调四把小提琴协奏曲》,是经常被演奏的著名曲目。前面所

  • 隆裕太后有多悲惨?她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隆裕太后,清朝,风云人物

    隆裕太后一生坎坷,她本是慈禧兄弟叶赫那拉·桂祥的女儿,只因为慈禧一己之私硬是将她作为政治工具嫁给了光绪,但是婚后的光绪几乎从未搭理过隆裕,慈禧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可谓是亲手毁掉了自己侄女隆裕的终身幸福。自大婚开始,光绪就不喜欢这个皇后,从不跟她亲近,更加之后来在执政上与慈禧的巨大分歧,隆裕几乎成了光

  • 诸葛瑾是汉末三国失败次数最多的记录保持者,为什么还能步步高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瑾,三国,风云人物

    诸葛瑾从军42年,要么什么也没做,要么什么也没做,在一个不平凡的位置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他是汉末三国失败次数最多的记录保持者。但也作为一名仆人,他从领导那里得到的信任更是超过了他对天纵英才、敬业的兄弟的信任!这是不是说孙权恋爱了?相反,孙权是一个卑鄙无情的君主。他的哥哥孙策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

  • 被誉为“丹青神化”的阎立本,他有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阎立本,唐朝时期宰相,也是一名画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朝时,阎立本门荫入仕,累迁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唐武德年间,担任秦王(李世民)府库直。贞观年间,历任主爵郎中、刑部郎中,迁将作少监。绘制“昭陵六骏”和“凌烟阁”功臣图,监修翠微宫。显庆元年(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