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梁山好汉征讨方腊,一战死亡70人,冤不冤?

梁山好汉征讨方腊,一战死亡70人,冤不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彭璐 访问量:2286 更新时间:2024/2/11 8:00:01

啸聚山林、替天行道是梁山好汉身上的标签,根据以往梁山好汉的个人武力值和所向披靡的团队战绩,在最后一战征讨方腊时死伤惨重,很多人感到惋惜和不解。

《水浒传》以真实历史为背景,对人物进行夸张演绎,梁山好汉个个智勇,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今天就分析梁山好汉对阵方腊时损失惨重的原因。

首先就是方腊的实力被严重低估,这是很容易忽略的事实。

北宋徽宗时期朝政已经显露颓败之象,方腊正是这一时期揭竿起义,在朝廷的压迫下,方腊声势浩大,甚至建立政权,设置官吏将帅,宋朝的整个东南地区都为之震动。

方腊手下知名的大将有八位,这些人都曾立下赫赫战功,也是给梁山好汉造成困扰最多的将领。

比如方腊手下的众将之首王寅,他当时的官职是兵部尚书,死在他手上的梁山好汉就有四位,并且在城池被攻破后,王寅率军突围,又以一人之力战四位梁山好汉,后来因为豹子头林冲的加入,才扭转局势最终杀死王寅。

仅以此战就可以看出王寅不愧是头号大将,在武力值上很有统治力,此外王寅并非一介莽夫,在战术智商上也始终在线,在对阵梁山好汉时经常计谋频出。

再比如八大将之一的庞万春,此人非常善于使用弓箭,可以说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在把守关隘时愣是杀死了七位梁山好汉,其中不乏史进石秀这种名声很大的将领,足见其战斗力不一般。

方腊手下还有石宝这样的猛将,当时石宝直接杀掉了急先锋索超,后来关胜和石宝战过几个回合,关胜表示石宝的武艺丝毫不在自己之下。

关胜在梁山好汉中的地位并不算低,是马军五虎将之一,能让大刀关胜说出这样的话,也从侧面证明石宝的武力很强。

石宝同样是用脑打仗的人,他曾经利用梁山好汉军队后勤断裂的空档期,随机应变调整战术,设下伏兵埋伏梁山军队。

这些只是方腊手下八大将领中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方腊的大将身边还都有多位甚至几十位名声不大的将领,这些人组成方腊强大实力的猛将集团和智囊团。

其中吕师囊的实力是相对较弱的,即使这样也给梁山军队造成巨大牺牲,当时吕师囊虽然也受到巨大的减员损失,但也造成五位梁山好汉命丧黄泉。

方腊手下名声不大的将领也很多,据粗略统计,在与梁山好汉对阵过程中,方腊一方死亡的将领有93人。从方腊手下将领的数量来看,并不是只有区区八位大将,事实上是猛将如云。

梁山好汉在此战中死亡59位,因病去世10位,如果再加上期间坐化升天的鲁智深,梁山好汉共死亡70人,相对梁山108位好汉来说,这已经是巨大的伤亡数字。

梁山好汉付出巨大伤亡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多时候时攻城战,而不是防守战,死伤会更大一些。

梁山水泊作为众英雄的家园,自从踏上朝廷招安的路后基本就预示着永远离开这里,梁山好汉初为朝廷效力的时候,兵锋所指皆胜利,似乎梁山好汉是不可战胜的正义之师。

在与方腊的第一场战斗是在润州,此战梁山好汉仍然保持一如既往的势不可挡,一战取得胜利,但在这场战斗中,梁山一下子就损失了三位好汉,如果从结果来看,此战取得胜利是付出代价的,也给梁山好汉敲响了警钟。

在随后的宣州攻城战斗中,梁山再次损失三位好汉,似乎每一座城池都需要梁山好汉的命来换取。在攻城过程中,守城一方明显占据优势,死亡的梁山好汉中大部分都是被城中射出的弓箭或者其他暗器杀死的,由此可见处于战争劣势的梁山军队付出比以往更大的代价是必然的。

考虑到攻城守城之间的差别后,这时会发现方腊占据的地盘是非常大的,要不然当时也不会有整个东南为之震动的说法。如果要用数据来准确说明的话,方腊当时占据的地方有八州二十五县,这些还不包括那些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关隘。

考虑到此,梁山军队在攻打方腊时将会付出更大代价,就能够理解其中的原委。

此外,梁山好汉损失惨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北宋朝廷希望坐山观虎斗,两败俱伤是愿意看到的结局。

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从最开始就已经埋下祸根。当初朝廷希望能够对梁山水泊的土匪们进行招安,从朝廷的角度当然是想要分解反对势力,最终实现安稳统治天下。

但是梁山好汉们却不这样考虑,首先是大多数人并不赞同招安,主要是不相信朝廷会既往不咎,如果朝廷一旦反悔,梁山将受到灭顶之灾。

在同意招安的人的劝说下,梁山最终集体被朝廷招安,但是为了打消心中的疑虑,梁山集团也提出一个条件,梁山要单独组成军队,并且始终保持完整,不能被随意分割。

这是梁山好汉们能够想到的最好办法了,但实际上朝廷是不可能容忍他们成为一股独立于朝廷管理的军队,这是统治阶层的禁忌。

同时,朝廷看到梁山军队在之前的战斗中所向披靡,更加忌惮这股草寇的势力,但是并不敢有所表示,其实早已在心中决定利用好平定方腊这个机会。

在征讨方腊过程中,宋朝是派出了大量的宋军与梁山军队协同作战,但是到战场上后,梁山军队发现这些宋军根本靠不住,他们的位置永远处于战场的大后方,根本不会来到前线与方腊军队拼命。

宋朝军队以坐看鹬蚌相争的心态,等待方腊与梁山打得两败俱伤,任凭宋江多次向宋军刘光世祈求增援,宋军真正出兵来帮助梁山军队是不可能的,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到此为止,相信对梁山好汉的结局已经非常清楚,可以说这是从决定服从朝廷招安时就已经注定的结局,官与贼是不可能和平长久相处的,宋江想要通过接受朝廷招安来洗白,看似光明大道,实则是万丈深渊。

梁山好汉中结局个个悲惨,最好的应该算是混江龙李俊,他在宋江死后并没有意气用事以死明志,而是带着几位兄弟远走他国,最后竟然混成国王。

标签: 方腊

更多文章

  • 北宋末年,梁山阵营和方腊阵营对比,究竟哪个阵营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方腊

    提到这个问题,那就得看你问的是历史,还是小说。小说和历史是截然不同的。一,小说《水浒传》1,梁山方面按照小说《水浒传》,梁山上的带兵头领后来有108人,军兵达到十万人,加上家属,梁山巅峰时期最多给他算十五万人。根据小说描述,王伦控制梁山时,就是王伦、杜千、宋万三个好汉,聚集着七八百个小喽罗。晁盖做主

  • 征方腊后,妻儿双全功成名就的花荣,为何还要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方腊

    自从踏上征讨方腊的路,很多梁山好汉就没能再回来,仿佛,那是一个不归路。事实也的确如此,光是战场上就有60多名好汉战死,后来,鲁智深坐化,武松出家,林冲中风,时迁、杨雄等人患病而死,一时颇为凄凉。幸存的这些好汉中,许多人也选择了离开。李俊带着童威童猛两兄弟,赴费保之约,下海去干另一番事业了,后来他做了

  • 方腊要让2000人饿死,此人倾家荡产救人,终得福报

    历史人物编辑:南书说历史标签:方腊

    北宋末年,有一回农民起义,首领主要有三十六人,横行山东一带,攻陷过十几个州县,后来不到两年就被平定。这件事后来被施耐庵发掘,写成了《水浒传》一书。水浒后期,宋江招安,平定方腊,108将死伤惨重。在历史上,确实有宋江和方腊,尤其是方腊,他的起义规模相当大,几乎占据北宋半壁江山。方腊军有过暴行,有时候甚

  • 梁山军将领众多,为什么会打不过方腊军团?理由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方腊

    导语:在《水浒传》中,梁山上有108位好汉,当时宋江带领这些好汉,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不断干扰宋朝,也因为这些英雄好汉让宋朝觉得很头疼,他们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选择将这些英雄好汉招安,当时有很多人不同意,可是宋江坚持,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他等招安已经等了很久。在这些梁山好汉被招降之后,他们也就成为了

  •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与方腊起义相比,有哪些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方腊

    方腊起义,是北宋末年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参战农民达到100多万,虽然方腊起义以失败告终,但是他给腐朽没落的宋朝的打击,还是历历在目的。而宋江起义与方腊起义相比,只是一次局部的规模很小的起义,起义军共36个头领,没有水浒里面说的一百单八将。那么宋江有没有受过招安呢?根据《大宋宣和遗事》的记载,宋江曾上

  • 梁山军打辽国都很容易,为什么打方腊伤亡惨重?

    历史人物编辑:老蔡搞笑集标签:方腊

    梁山攻打方腊,由盛转衰,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地灭亡。梁山军在此之前,征辽国、讨田虎、战王庆,队伍越打越强,为什么这时候打方腊如此吃力呢?首先,是队伍实力问题。打仗靠的就是实力,梁山鼎盛时期不过占据八百里水泊、一座城池而已,而方腊拥有东南大片土地、多座城池,无论是军队数量、经济实力还是治下的人口,梁山军

  • 北宋军队这么弱鸡,为何宋江不和方腊联合推翻宋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方腊

    很多看过《水浒传》电视剧或者是原著的读者,都会对于水浒中众位好汉的结局感到无比的惋惜,所以现在很多研究《水浒传》的学者们在复盘为何宋江会失败的时候,都会想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坐拥梁山八百里水泊优势的宋江,为何就唯独选择了“招安”,而不是选择其他的道路?事实上,在徽宗朝时期北宋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由于

  • 方腊后人居住在此,有家谱证明,至今留下两件遗物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方腊

    方腊(剧照)核心提示:每年除夕夜,不让外姓进入,由族长宣读《方氏族谱》的序文。一浙江慈溪观海卫镇,有一支方姓家族,相传是北宋末年方腊的后人,因此地环境极佳,被人们称为“桃源仙境。每年,村民会到寺内,为一条海船做祭奠。据传,海船是方腊后人逃难时用过的。方腊后裔登岸处二此地的《方氏家谱》中说,方腊后人在

  • 此人是方腊27代后人,如今改名换姓,保留有先祖的宝刀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方腊

    方腊,又名方十三,北宋末年,他聚众百万,攻占六州五十二县。宋徽宗曾九次下诏,企图招安方腊,遭到拒绝后,宋徽宗下达《捕方腊》的诏书,内容是:“生擒或杀获方十三,平民升为横行(正.厅),赏银绢各一万匹两,金一千两。”同时,宋徽宗派精兵十五万南下,方腊父子等39名首领被俘,面对敌人的屠刀,方腊宁为玉碎,不

  • 梁山好汉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为何征方腊却损折大半?

    历史人物编辑:吕晶晶标签:方腊

    文/寂寞的红酒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在山东水泊梁山聚义,杀官造反,打的官军落花流水,一时间声势浩大,朝廷不能制。梁山和官军打了好几年,最后梁山在宋江带领下接受了朝廷招安。梁山招安后,甘作朝廷的急先锋,随着宋军南征北战,北上抗辽、征王庆、灭田虎,所向披靡。但在最后剿灭方腊的战役中,梁山却伤亡惨重,好汉损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