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江征讨方腊,唯独青面兽杨志没参与,为什么?

宋江征讨方腊,唯独青面兽杨志没参与,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夏末讲讲历史 访问量:3772 更新时间:2024/2/11 7:51:09

宋江征讨方腊,唯独青面兽杨志没参与,为什么?

说实话,刚看到这个问题我还觉得挺正常,因为不少读者对水浒传的了解,不过是看影视剧,或者听别人说,对原著不熟,有这样的疑问,倒也算正常。但是当我看很多答主的回答时,彻底震惊了。

有些人也不管问题成立不成立,正确不正确,就开始回答了,煞有介事,弄得跟真的一样,各种说法也随之而来。

有人说,杨志跟宋江不和,所以就没跟宋江去打方腊;也有人说,杨志是要留下来,镇守当地;还有人说,杨志本就是将门之后,打仗就是历练一下,后面自然得回去继续做官,肯定不会跟宋江打方腊了……

事实上,这个问题压根就不成立,说法也不正确。

首先,没参与征讨方腊的梁山好汉,不止杨志一人,所以,说“唯独青面兽杨志没参与”并不准确。

严格来说,梁山108位将领中,一共有5人没去参与征讨方腊。这五位将领分别是紫髯伯皇甫端、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铁叫子乐和以及青面兽杨志。

皇甫端擅长识马、医马,金大坚则善于雕刻,宋徽宗喜欢马,也喜欢字画雕琢。所以在宋江等人攻打方腊之前,宋徽宗就把他们俩单独要了下来。

皇上乃曰:“卿等数内,有个能镌玉石印信金大坚,又有个能识良马皇甫端,留此二人,驾前听用。”……(宋江)便就起送金大坚、皇甫端去御前听用。

结果,等到宋江带领大军准备出发去攻打方腊时,蔡京听说萧让书法不错,就要了过去;而王都尉则喜欢听歌,他把铁叫子乐和给留了下来。

只见蔡太师差府干到营,索要圣手书生萧让。次日,王都尉自来问宋江求要铁叫子乐和,闻此人善能歌唱,要他府里使令。宋江只得依允,随即又起送了二人去讫。

对了,还有一个安道全,他比较特殊。其实他已经参与了征讨方腊,只是打到一半的时候,宋徽宗感染了小病,把安道全调回去了。

天使又将出太医院奏准,为上皇乍感小疾,索取神医安道全回京,驾前委用。降下圣旨,就令来取。宋江不敢阻当。次日,管待天使已了,就行起送安道全赴京。

而那会儿,宋江等人已经打到杭州了。不过,安道全的离去,导致一些将领因此没能救活。

比如徐宁,他是脖子中了毒箭,因为没有好的军医,最终死去。还有中箭虎丁得孙,这货最倒霉了,被毒蛇咬到,然后毒气攻心死了。如果安道全在的话,也许他们就不会死了。

其次,杨志也不是没有参与攻打方腊,他其实参与了,只是很可惜,杨志命不太好,参与攻打方腊时,才开始就结束了。

九十二回(百回本)宋江派十位正将攻打方腊的丹徒县,这十人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花荣、徐宁、朱仝、索超、杨志。

丹徒之战时,关胜怒斩元帅邢政,呼延灼率兵掩杀,吕师囊见自己一方大败亏输,就放弃了丹徒县,领了伤残军马去常州县了。

于是,宋军占领了丹徒县。接下来,宋江和卢俊义分兵,一个攻打常州苏州,一个攻打宣州、湖州。两人平分将领时,杨志病倒了,于是他只能留在丹徒县养病。

当下宋江阄得常、苏二处,卢俊义阄得宣、湖二处。宋江便叫铁面孔目裴宣把众将均分。除杨志患病不能征进,寄留丹徒外,其余将校拨开两路。

这就说明两点,其一,杨志参与攻打方腊了,至少攻克丹徒县就有杨志的功劳;其二,杨志病倒后,不能再参与战争,所以留在丹徒县养病。

等书中再次提到杨志时,已经是九十九回了。此时,作者说了杨志的结局,他已经在丹徒县病逝了。

综上可知,杨志并不是唯一没有参与攻打方腊的梁山好汉,另外杨志也确实参与攻打方腊了,只是他命运波折,没能熬到最后,在丹徒县就因病去世了。

至于什么杨志其实没死,只是诈病留下,躲避宋江等说法,不过是子虚乌有,并不符合原著。

标签: 方腊

更多文章

  • 梁山好汉征讨方腊,一战死亡70人,冤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方腊

    啸聚山林、替天行道是梁山好汉身上的标签,根据以往梁山好汉的个人武力值和所向披靡的团队战绩,在最后一战征讨方腊时死伤惨重,很多人感到惋惜和不解。 《水浒传》以真实历史为背景,对人物进行夸张演绎,梁山好汉个个智勇,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今天就分析梁山好汉对阵方腊时损失惨重的原因。 首先就是方腊的实力被严重

  • 北宋末年,梁山阵营和方腊阵营对比,究竟哪个阵营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方腊

    提到这个问题,那就得看你问的是历史,还是小说。小说和历史是截然不同的。一,小说《水浒传》1,梁山方面按照小说《水浒传》,梁山上的带兵头领后来有108人,军兵达到十万人,加上家属,梁山巅峰时期最多给他算十五万人。根据小说描述,王伦控制梁山时,就是王伦、杜千、宋万三个好汉,聚集着七八百个小喽罗。晁盖做主

  • 征方腊后,妻儿双全功成名就的花荣,为何还要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方腊

    自从踏上征讨方腊的路,很多梁山好汉就没能再回来,仿佛,那是一个不归路。事实也的确如此,光是战场上就有60多名好汉战死,后来,鲁智深坐化,武松出家,林冲中风,时迁、杨雄等人患病而死,一时颇为凄凉。幸存的这些好汉中,许多人也选择了离开。李俊带着童威童猛两兄弟,赴费保之约,下海去干另一番事业了,后来他做了

  • 方腊要让2000人饿死,此人倾家荡产救人,终得福报

    历史人物编辑:南书说历史标签:方腊

    北宋末年,有一回农民起义,首领主要有三十六人,横行山东一带,攻陷过十几个州县,后来不到两年就被平定。这件事后来被施耐庵发掘,写成了《水浒传》一书。水浒后期,宋江招安,平定方腊,108将死伤惨重。在历史上,确实有宋江和方腊,尤其是方腊,他的起义规模相当大,几乎占据北宋半壁江山。方腊军有过暴行,有时候甚

  • 梁山军将领众多,为什么会打不过方腊军团?理由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方腊

    导语:在《水浒传》中,梁山上有108位好汉,当时宋江带领这些好汉,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不断干扰宋朝,也因为这些英雄好汉让宋朝觉得很头疼,他们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选择将这些英雄好汉招安,当时有很多人不同意,可是宋江坚持,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他等招安已经等了很久。在这些梁山好汉被招降之后,他们也就成为了

  •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与方腊起义相比,有哪些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方腊

    方腊起义,是北宋末年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参战农民达到100多万,虽然方腊起义以失败告终,但是他给腐朽没落的宋朝的打击,还是历历在目的。而宋江起义与方腊起义相比,只是一次局部的规模很小的起义,起义军共36个头领,没有水浒里面说的一百单八将。那么宋江有没有受过招安呢?根据《大宋宣和遗事》的记载,宋江曾上

  • 梁山军打辽国都很容易,为什么打方腊伤亡惨重?

    历史人物编辑:老蔡搞笑集标签:方腊

    梁山攻打方腊,由盛转衰,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地灭亡。梁山军在此之前,征辽国、讨田虎、战王庆,队伍越打越强,为什么这时候打方腊如此吃力呢?首先,是队伍实力问题。打仗靠的就是实力,梁山鼎盛时期不过占据八百里水泊、一座城池而已,而方腊拥有东南大片土地、多座城池,无论是军队数量、经济实力还是治下的人口,梁山军

  • 北宋军队这么弱鸡,为何宋江不和方腊联合推翻宋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方腊

    很多看过《水浒传》电视剧或者是原著的读者,都会对于水浒中众位好汉的结局感到无比的惋惜,所以现在很多研究《水浒传》的学者们在复盘为何宋江会失败的时候,都会想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坐拥梁山八百里水泊优势的宋江,为何就唯独选择了“招安”,而不是选择其他的道路?事实上,在徽宗朝时期北宋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由于

  • 方腊后人居住在此,有家谱证明,至今留下两件遗物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方腊

    方腊(剧照)核心提示:每年除夕夜,不让外姓进入,由族长宣读《方氏族谱》的序文。一浙江慈溪观海卫镇,有一支方姓家族,相传是北宋末年方腊的后人,因此地环境极佳,被人们称为“桃源仙境。每年,村民会到寺内,为一条海船做祭奠。据传,海船是方腊后人逃难时用过的。方腊后裔登岸处二此地的《方氏家谱》中说,方腊后人在

  • 此人是方腊27代后人,如今改名换姓,保留有先祖的宝刀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方腊

    方腊,又名方十三,北宋末年,他聚众百万,攻占六州五十二县。宋徽宗曾九次下诏,企图招安方腊,遭到拒绝后,宋徽宗下达《捕方腊》的诏书,内容是:“生擒或杀获方十三,平民升为横行(正.厅),赏银绢各一万匹两,金一千两。”同时,宋徽宗派精兵十五万南下,方腊父子等39名首领被俘,面对敌人的屠刀,方腊宁为玉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