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都不看历史,但是都知道《水浒传》这本小说。由于此小说先入为主的缘故,大家都以为宋江起义军就像小说中写的那样无坚不摧,无往不利,其实不然。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只是一支很小的农民队伍,论规模,不及方腊农民起义军的十分之一,论将佐,只有36员正将,没有小说中的108将,论势力范围及进攻路线,局限于山东、河北等地,绝对没有在八百里的梁山水泊建立革命根据地,而是辗转于河朔、京东东路,后又转战于青、齐、濮州,一连攻陷十余郡城池。
从上面的文字来看,宋江起义规模不大,且没有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与大规模的方腊农民起义军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尽管如此,宋江起义军的战斗能力,仍旧不能被低估。
根据《宋史·张叔夜传》的记载,宋江起河朔,转略十余郡,横行齐魏,官军莫敢撄其锋。
由此可见,宋江绝非徒有虚名,是很有军事指挥能力的,在与朝廷大军对抗的过程中,屡战屡胜,也是朝廷身为忌惮的一支独立的农民起义军,但在性质上,由于没有建立根据地,属于“流寇”性质。后来起义军的副将吴加亮兵败被俘,宋江深感孤立无援,大势已去,遂在张叔夜的指示下,接受了招降。宋江接受招安后,并无随军征讨方腊一事,关于这点,小编专门撰文论述过,这里就不一一赘言了。
与宋江相比,方腊起义军规模更大,鼎盛时期,聚众逾百万,占据江南数十郡城,多处均建立根据地,不是一般的流寇可比。方腊为人豪爽,不贪小利,喜欢将财物与人分享,因而笼络了大批流离失所的难民,齐心协力,对抗腐朽的大宋王朝。朝廷派出以童贯为首的征剿大军,与方腊的起义军,战逾数十次,方腊农民军没有受过军事训练,方腊本人也非统帅之才,起义军很快被镇压了,方腊兵败被杀,与宋江被俘,相隔不到一月,从时间上,宋江也不具备随军征讨方腊的可能性。
行文至此,小编突发奇想,如果宋江与方腊联手,能否推翻腐朽的大宋王朝呢。
从史书来看,两支农民起义军都是各自为战,没有统一起来,基本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由于没有形成整体,被朝廷各个击破,只是时间问题。那么如果两军联合的话,能够打赢宋朝军队吗?
小编以为,凡是认为能够打赢的网友,都是只看小说,不看历史的,凡是认为两人联手打不赢的网友,都是懂历史的,小编是懂点历史的,所以也认为即便宋江、方腊联合起来,也打不赢宋朝。
主要原因有三:首先,从地理位置看,方腊的势力都局限在江南,宋江的势力局限在山东,无法形成统一指挥,如果强行统一,因为环境突变,会有很多军人水土不服,横生变数。再者,一山难容二虎,无论宋江、方腊都无法听从对方的安排。所以即便两人联合,建立统一的农民军,也只是名义上的统一,实际行动上仍旧无法统一,因此难成气候,反而容易被朝廷大军一举歼灭。
第三,从各自领导人来看,都是底层出身的人物,虽然豪杰义气,但不谙兵法,很难与那些能征惯战的朝中名将对抗,失败是早晚之事,以方腊起义军为例,巅峰时期人数逾百万,但在与朝廷正规军的对抗中,节节败退,坚持不了几月,即被尽数歼灭,
方腊拥兵百余万,居然如此不堪一击,原因有二,临时招募的农民起义军,一则没有武器装备,二则缺少军事素养。虽然即便人数再多,都是乌合之众罢了。相比之下,宋江部队的战斗力更强一点,但规模太小,没有根据地可守,所以也就很快被歼灭了。
综上所述,小编以为,即便方腊与宋江合作,也无法推翻腐朽的宋朝。这样的答案是不是有点出人意料呢?
按例加我关注,然后开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