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琼勇斗尉迟恭,终极一战,到底是三鞭换两锏,还是三锏换两鞭?

秦琼勇斗尉迟恭,终极一战,到底是三鞭换两锏,还是三锏换两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乐大橘子 访问量:4865 更新时间:2024/1/17 12:45:58

市场上著名的隋唐,老乐歪批短长。看到标题“秦琼勇大战尉迟恭,决战到底是三狼牙换二狼牙,还是三狼牙换两狼牙?”很多隋唐迷可能会觉得老乐提出的问题一点意义都没有。值得讨论。因为在民间传说和各种版本的隋唐故事中,“三鞭两槌”是广为流传的说法。虽然具体的“交换”方式不同,但结局都是秦琼的两鞭比尉迟恭的三鞭好,所以秦琼高人一等,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些说法大体上是正确的,但在真正的《隋唐演义》中,确实是“三狼牙换两狼牙棒”,而不是“三狼牙棒换两狼牙棒”。

面对这个绕口令般的问题,估计又有人会质疑了——我们在《隋唐演义》中所闻所见,无非是三鞭两槌。你在这里胡说八道有意义吗?请注意,老乐所说的《隋唐演义》是真正的原创小说,不是各种名义上经过加工的作品,比如评书或者影视剧。其实这些内容更像♬。《隋唐演义》的原版是明确否认“三狼牙换两狼牙棒”,后来更正为“三狼牙棒换两狼牙棒”。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小说《隋唐演义》,对这部分故事做一个大概的描述:秦琼和尉迟恭代表李唐势力和刘武周在白壁关的激战。

白玉荷分不清输赢。晚上,他们开灯夜战,但还是分不清谁强谁弱。其实这个描述和《三国演义》里面张飞马超打夹猛关的内容很像。

打完之后,尉迟恭看不下去了,主动提出直截了当的解决办法。他和秦琼也不再防备,直接拿起了自己的武器,在对方的身上猛砸了几下,谁先顶不住,谁输了就算了。秦琼一听尉迟恭的说法,当即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且直截了当地告诉尉迟恭,这种做法不是缺心眼吗?小孩子都不会这样,你说了还能砸?砸了之后,大家还能快乐地享受生活吗?尉迟恭实在是没办法,才想出了这个“笨招”。

秦琼既然不肯,那就听听他怎么说吧。

最后秦琼建议两人互换武器,砸大石头。谁先打破石头谁就赢了。最终,尉迟恭拿着秦琼的狼牙棒,连砸三下没有破石,而秦琼则拿着尉迟恭的鞭子,连敲两下石头,也算是一时的胜利了。尉迟公明知道自己输了,但还是要狡辩,说秦琼之所以能赢,是因为他的鞭子更厉害,所以才占了便宜。秦琼见不能跟这种人交代,只能互相交换武器,准备再战。而此时的李世民也和《三国演义》的刘备一样,担心两虎交手,其中一只受伤,于是立即命令晋国撤军,并召回秦琼。

在这个故事的最后,《隋唐演义》明确地写道,这叫秦琼的“三狼牙换两狼牙棒”,毫不客气地否定了前作三狼牙棒换两狼牙棒的荒谬。什么可笑的法律?尉迟恭提出的两个人毫无防备地打了起来,这就是以往作品中“三鞭两槌”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三锤换二鞭”确实感觉比较合理。但是“三鞭两锤”这句话毕竟在民间影响很大,而《隋唐演义》的作者再认真,留给后人的也只是这样一部作品的书名而已,但是内容早就改得面目全非了。

标签: 尉迟恭

更多文章

  • 秦琼儿子墓出土,揭秘唐第一猛将身份:既非李元霸,也非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尉迟恭

    一个国家的强大,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当时的军事实力,没有硬实力,其他的都无从谈起,伟人也曾经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唐朝亦然。大唐建国也和许多朝代一样,经历了一番厮杀与争斗,当时也涌现出一批武力值爆表的猛将,比如号称“飞将”的单雄信,比如民间轶闻颇多的“三斧子定瓦岗”的程咬金

  • 秦琼儿子的墓揭开大唐第一猛将身份:不是李元霸更不是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尉迟恭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的文人墨客和英雄名将。对于那些文人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创作风格的不同,作品也各有千秋,我们不好比较谁最厉害。正如李白的豪放,杜甫的写实,王维的自然。可谓是梅兰秋菊,各有千秋。可是对于武将来说,那就是比较简单了。如果你想比较二人谁的武功比较高,那么你可以让二人

  • 唐朝第一猛将是尉迟恭?1974年秦琼儿子墓出土,告诉我们另有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太空科技芯发现标签:尉迟恭

    中国历代每逢乱世,都有豪杰英雄出世,秦末有陈胜吴广、项羽刘邦;汉末有曹操刘备、马超孙策;隋末唐初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朝代,更被后世演绎出无数动人的传奇。三十六烟尘,七十二路反王,一部《隋唐英雄传》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英雄,比如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黑面煞神尉迟恭等,他们的事迹也让后世的人们如数家珍、倒背

  • 为什么刘邦杀韩信?863年后李世民讲给尉迟恭,这原因才最真实!

    历史人物编辑:牛大哥道历史标签:尉迟恭

    名将韩信之死,让很多人都感觉十分可惜,这样一位军功赫赫的名将,在当时国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如果刘邦能够选贤任能,让韩信出兵匈奴,也许大汉之初数百年的屈辱史或改写!自韩信死后,直到如今,仍然有很多人在分析韩信必死之真正缘由!比如韩信功高盖主,比如刘邦对子女的担心等等,然而上述以及诸多看法,总是会掺杂着

  • 秦琼儿子的墓碑告诉咱们,唐朝头号猛将不是李元霸,更不是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尉迟恭

    大家都有看过《隋唐演义》这本小说吗?这部小说重点描写了隋末唐初时期各个英雄豪杰的故事。这些英雄的故事深受大家的喜爱。那个年代,天下大乱,各方势力争霸天下,后来李渊建立了唐朝,一统天下,然而,能够一统天下,自然少不了能臣武将的辅佐,所以,这些有名的武将都是战功赫赫的肱股之臣。提起隋唐第一猛将,那自然是

  • 唐代的秦琼与尉迟恭为什么能成为门神?那唐代以前的门神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今夜不设防标签:尉迟恭

    前言:贴门神是人们的一种传统习俗,而且这种习俗由来已久,记载中周代就出现了这种祭祀门的一种活动。而现代我们广为熟知的门神就是秦琼和尉迟恭,他们二人是唐代的大将,历史上有名的武将如过江之卿数不胜数,为什么他们二人能够成为门神中的主流人物呢?唐代以前又是将谁作为门神的呢?周有祀门,门神形象各有不同据《礼

  • 此人不如秦琼尉迟恭李元霸,李世民为什么封他为一等公?

    历史人物编辑:李璐璐说历史标签:尉迟恭

    李世民登上皇位的方式是不光彩的,所以,民间野史或传说就有关于李世民篡改历史的说法,也有很多人认为房玄龄按照李世民的要求,重新书写了关于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的历史。李元霸剧照在我们现在看到的史书版本中,李渊,李建成,李元吉都被描绘成了软弱无能的形象,李建成更是被描写成了昏庸无能,毫无才华,心狠手辣的太

  • 最受李世民欣赏的不是秦琼也不是尉迟恭,而是另外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尉迟恭

    最受李世民欣赏的不是秦琼也不是尉迟恭,而是另外一个人李世民从18岁开端带兵交兵,终身劳绩显赫,手下有一大批流芳百世的将领,如秦琼、程咬金、尉迟恭、李勣等,这些人随意哪一个在前史上的名望都十分嘹亮,李世民信赖他们,委任他们,对他们加官进爵,还把他们都列如了凌烟阁功臣像中,都标明皇帝没有忘掉他们,国家没

  • 秦琼儿子的墓碑告诉人们,唐朝头号猛将并非李元霸,更不是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尉迟恭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日,李世民登基为皇,年号贞观。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隋唐演义》讲述了唐朝时期大大小小的事件,即使没有读过史书,都可以对于唐朝的历史了如指掌,所以深受普罗大众的喜爱。对于小说里面的情节,人们对于唐朝武

  • 秦琼儿子的墓碑揭露,唐朝第一悍将不是李元霸,也并非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阿蓝侃闻标签:尉迟恭

    引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与元九书》说起唐朝,这绝对是让人心生向往的朝代。这个朝代,有李白充满烂漫气息的诗词,有沉鱼落雁的美人,有着贞观之治,更有着开元盛世。给我们后世留下的,有唐三彩,也有各种书法,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极其显赫的朝代。在大唐,名相猛将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