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琼儿子的墓碑告诉人们,唐朝头号猛将并非李元霸,更不是尉迟恭

秦琼儿子的墓碑告诉人们,唐朝头号猛将并非李元霸,更不是尉迟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追溯历史传奇 访问量:3156 更新时间:2024/1/18 12:01:00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日,李世民登基为皇,年号贞观。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隋唐演义》讲述了唐朝时期大大小小的事件,即使没有读过史书,都可以对于唐朝的历史了如指掌,所以深受普罗大众的喜爱。对于小说里面的情节,人们对于唐朝武将的排名格外感兴趣,这本小说的作者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但是,秦琼儿子的墓碑告诉人们,唐朝头号猛将并非李元霸,更不是尉迟恭,而是另有其人。

《隋唐演义》对于唐代武将的排名中,李元霸为头号猛将,而秦琼的排名则是在末尾,这遭受到了人们的质疑。里面讲述的很多武将的人物,史书上却查无此人,大多都来自于作者的杜撰。并且对于秦琼的排名,很多“历史迷”表示不赞同,根据史书中记载秦琼的事迹来分析,秦琼的能力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头号猛将,末位的排名完全低估了秦琼的能力。

秦琼所擅长的武器与众不同,在那时候大多武将都比较擅长双锏,而秦琼的武器则是又长又重的马槊。马槊的重量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如果将马槊插在地上,几个大汉都不能将其拔起,但是秦琼仅凭一只手就能轻松拔起马槊,由此可见秦琼拥有过人的神力,再加上马槊的威力,两者可谓是天作之合,也就有了这么一句话:只要马槊在手,秦琼就能单枪匹马闯进敌营,还能全身而退。

秦琼凭借战无不胜的战绩,深受李世民的喜爱,李世民更是离不开秦琼的助阵。只要敌人招揽了骁勇善战的猛将,李世民得知后,都会派秦琼发起挑战,杀杀敌人的威风。而秦琼也没让李世民失望,秦琼每次都是单枪匹马杀入敌人战营,面对敌人的千军万马都毫无畏惧,反而还从万军当中取得敌首,关键的是还能全身而退。秦琼的神勇让敌军骇人听闻,光是秦琼的名字,都能让敌军忍不住一颤。

在秦琼儿子秦怀道的墓碑中记载到:唐军与反王刘武周和宋金刚的对战中节节败退,很多据地失守。当朝皇帝李渊不得不派遣李世民前往战场指挥作战,但是宋金刚手下的武将可是尉迟恭。尉迟恭的能力不言自明,李世民自然也无法改变局势,眼看唐朝就要以失败告终。

可是秦琼力挽狂澜,奋勇出击,仅凭一己之力击溃尉迟恭,唐军在这场战争中取得第一次的胜利,大大地鼓舞了士气,局势瞬间扭转,彻底击败敌军,还招揽了尉迟恭这名大将。当然,唐军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一切都归功于秦琼。

秦琼可谓是一战成名,李渊更是重重有赏,甚至说愿意割下自己的肉给秦琼吃,这正好说明了秦琼的武力值无人能与其媲美。果不其然,在之后的战争中,秦琼多次冲锋陷阵,立下了盖世奇功。秦琼的存在也就成了各势力的心头大患,他们深知秦琼一日未除,那么李世民的地位就无法撼动。

所以他们千方百计想要谋杀秦琼,甚至将秦琼骗到无人之地,在人不知鬼不觉时暗杀秦琼,可想要暗杀秦琼可不是件易事,他们的暗杀计划都失败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秦琼自然也参加了,他带了800士兵与敌军对抗,而敌军的战营也不容小觑,由勇猛杀敌的薛万彻带领2000精兵与秦琼对抗,当然最终还是秦琼取得了胜利。

在玄武门之变中,秦琼毫无疑问又立下大功,因此秦琼可谓是唐朝时期当之无愧的头号猛将,可能很多人还会疑问,李元霸不才是《隋唐演义》中的头号猛将么?其实李元霸只是一个虚假的人物,根本无法与之相比。虽然在《隋唐演义》中秦琼的排名在末位,但是在《资治通鉴》中记载秦琼是唐朝初期的头号猛将,武艺无人能比。

参考资料:

《旧唐书》

标签: 尉迟恭

更多文章

  • 秦琼儿子的墓碑揭露,唐朝第一悍将不是李元霸,也并非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阿蓝侃闻标签:尉迟恭

    引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与元九书》说起唐朝,这绝对是让人心生向往的朝代。这个朝代,有李白充满烂漫气息的诗词,有沉鱼落雁的美人,有着贞观之治,更有着开元盛世。给我们后世留下的,有唐三彩,也有各种书法,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极其显赫的朝代。在大唐,名相猛将辈出

  • 秦琼军功第一,凌烟阁中尉迟恭排名第七,秦琼为何排在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尉迟恭

    秦琼,字叔宝,隋末唐初名将。在民间小说《隋唐英雄传》中,都说秦琼刚正不阿,武功高强。山东秦叔宝是一块响亮的招牌。叫他“秦二哥”。秦琼在后世民间影响很大,与尉迟恭并列为两大门神。但在大唐凌烟阁的英雄榜上,两者却有着不小的差距。尉迟恭在凌烟阁排名第七,在战神李靖之上,而秦琼则排名倒数第二十四。为什么这是

  • 秦琼儿子墓出土,揭开唐第一猛将身份:不是李元霸,更不是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尉迟恭

    有人说,“人的本质就是复读机”。但在这种重复别人的话的背后,却没有人类近乎天生的竞争力。正是由于这种好胜心,董适曾效仿,燕国人到邯郸学步。也正是因为这种竞争精神,导致历代英雄榜上争奇斗艳。尤其是在人才辈出的李唐,关于谁是第一斗士的问题更是让后人争论了千年。不过到了上个世纪,这场争论终于因为墓碑的出土

  • 李世民要让尉迟恭做驸马爷,为何他却吓得魂飞魄散,坚决不答应

    历史人物编辑:战史看客标签:尉迟恭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伟大的君主,他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唐朝建立后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为李渊钦定的接班人。李世民登基之后开始励精图治,在他的治理下唐朝的国力逐渐强盛起来,当时朝廷中很多都是当年打天下的功臣武将,李世民却能把他们治理的服服帖帖的,足以见得他手段之高明,他的手段也

  • 秦琼儿子墓出土,揭晓大唐第一猛将:不是李元霸,也不是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尉迟恭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似乎习武者总要决出个高低上下来。功夫高手排名更是很多小说中喜欢做的事情,什么小李飞刀兵器谱中排第三,王重阳华山论剑力挫群雄,武功天下第一,都让人耳熟能详。从清初就开始流传的“隋唐演义”,更是给隋末唐初的各路英豪做了个排行榜,其中使大锤的李元霸位列第一,使凤翅镏金镗的宇文成

  • 传说尉迟恭曾三次救驾,救了李世民的命,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尉迟恭

    在民间演义小说当中,尉迟恭曾经三次救过唐太宗李世民。第一次,是李世民和王世充对战期间,被王世充手下大将单雄信围困。最后正是靠着尉迟恭的拼死搏杀,李世民才得以突出重围。第二次,则是李世民去镇压刘黑闼叛乱期间,被刘黑闼率军围困。这一次同样是尉迟恭拼死相救,最后救出了李世民。至于第三次,则是那场大名鼎鼎的

  • 尉迟恭五十多岁了,李世民却要将公主许配给他,最终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尉迟恭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昌盛的王朝之一,在唐高宗的领导下建立了大唐盛世,许多小国纷纷前来附庸。可李世民坐上这个王位,也是付出了许多心血。李渊有四个儿子,当时他们争夺太子之位十分激烈。而李世民的当上太子都得益于他知人善任。这其中的功臣就包括尉迟恭。他在很多场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李世民最终登上正统地位奠

  • 此人是唐太宗钦定的隋唐第一名将,排名远高于秦叔宝、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尉迟恭

    唐太宗晚年时评定了一个开国功臣排行榜,即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二十四功臣名单如下:左武卫大将军长孙无忌、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李孝恭、左仆射杜如晦、谏议大夫魏徵、右仆射房玄龄、尚书高士廉、尚书尉迟敬德、鹤城太守李靖、尚书令萧瑀、颇炉将军段志玄、尚书刘弘基、洛阳郡守屈突通、荆州长史殷开山、右武卫上将军柴绍

  • 李建成被杀后,尉迟恭为何还砍下他头颅?从中可以看出他粗中有细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尉迟恭

    大家知道李世民身为一代帝王,也算是马背上得天下的,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箭术了得,他的箭术也后来其实一定程度上也为他能够成为帝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说到他能够当上帝王,还要从玄武门之战开始说起,众所周知当时本应该称王的应该是李建成,因为他是名副其实的太子。不过虽然李建成是太子,但是他的声望远远没有李世

  • 尉迟恭恐吓皇上,射杀皇子,为何人生还那么完美?因做到了这三点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尉迟恭

    长久以来人们都把唐朝大将尉迟恭当成一位粗人,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大多是勇猛、粗鲁等,以至于得出一个结论,幸亏尉迟恭的老大是李世民。由于李世民年轻,能熬死他,所以这才得了个善终,不然换成朱元璋般的老大试试?这其实是对尉迟恭的一个误读,因为人们在分析尉迟恭的时候,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李世民身上,以李世民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