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铁血北朝205:高洋篡位后,南北三国开启混战模式

铁血北朝205:高洋篡位后,南北三国开启混战模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昆锅美食 访问量:532 更新时间:2023/12/25 23:24:11

然而历史在这里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连高澄自己都不会想到仅仅过了三年,他便突然死于自己的厨子之手,年仅29岁。

眼看水到渠成,高洋也等不耐烦了,派人逼迫孝静帝元善见禅位,取而代之。高洋称帝后改国号齐,史称北齐。北魏元家的江山只剩关西元宝炬的一隅之地,北方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变。

那么在高洋大动作不断时,关西的宇文泰会无动于衷么?

当然不会,事实上自侯景叛乱后宇文泰就密切关注关东局势发展,看准时机果断出手。侯景难以抗衡东魏军的围剿,以河南六州之地向宇文泰投降求援。

宇文泰当即派开府李弼率军救援侯景,东魏韩轨等人遂解围而去。侯景上书宇文泰请求由他收复河南之地,宇文泰遂派他镇守豫州(今河南汝南),并加封大将军兼尚书令。另派荆州刺史王思政领兵北上占据颖州(今安徽阜阳)声援侯景,李弼部则领命回朝。

王思政到达河南后发觉侯景有诈,便出兵夺取了侯景控制的七州十二镇。宇文泰得知情况后,也知道侯景不靠谱,索性把给侯景的官爵转给了王思政。

侯景虽然向宇文泰称臣,但他心里并不信任宇文泰。毕竟他追随高欢和宇文泰打了这么多年仗,他也不相信宇文泰会放过他。于是他又暗地派人向南梁称臣,开出的价码是十三州之地,远比给宇文泰的多,从这也能看出侯景对西魏和南梁不同的态度。

宇文泰很快听到了风声,马上召回拨给侯景的西魏军队,此举使侯景坚信自己的计划已经暴露,遂起兵渡淮投奔南梁。

侯景一跑,河南就只剩下王思政的人马了,东魏派大将高岳、慕容绍宗、刘丰等人领兵十余万围困颖州,王思政告急!

第二年春天,宇文泰急令大将军赵贵率军救援,结果因东魏掘河灌城,一片泽国,救兵根本无法靠近。

王思政一直坚持到六月才因东魏军放水冲毁城墙而被迫投降,至此东魏收复了因侯景之乱而失去的河南各州之地。

再说侯景被慕容绍宗击败后,逃往淮南占据寿春(今安徽寿县),梁武帝封他为南豫州牧。不久南梁和东魏的关系缓和,萧衍和高澄的频繁交往令侯景坐卧不宁,遂举兵反梁。

八月,侯景联合梁临贺王萧正德举兵南下,杀奔建康。

南梁各地纷纷起兵阻拦,司州(今河南信阳)刺史柳仲礼也起兵南下。柳仲礼走后,竞陵郡(今湖北天门)太守孙暠孤立无援遂举州投降西魏,宇文泰派大都督符贵前去接管。等到侯景攻陷建康后,柳仲礼退回司州发现孙暠投敌了,便率兵攻打他。孙暠原本就是柳仲礼属下,如今见老上司归来,马上城头变换大王旗,重新反正归梁,这一来激怒了宇文泰。

你耍我呢是吧!

宇文泰当即派开府杨忠、行台仆射长孙俭讨伐,攻克隨郡(今湖北随州),进而围困安陆(今湖北安陆)。

西魏大统十六年、东魏武定八年(550年)正月,柳仲礼听说安陆被围率军救援,在漴头和西魏军遭遇,一场恶战下来,梁军溃败,柳仲礼被俘,西魏的势力越过秦岭进入湖北地区。

也就在这一年的五月,高洋废主自立,改国号为齐,改武定八年为天保元年,东魏结束。

宇文泰第一时间掌握了这个情报,他虽然不承认孝静帝的大魏皇帝身份,但高洋谋朝篡位的举动无疑为他东征提供了绝佳的借口和机会。

两个月后,宇文泰率军东征。

九月,大军离开长安,而这个时候的北方已经进入深秋时节,秋雨连绵,道路泥泞不堪,粮草转运困难,军中的驴马大量死亡(看来出师没选对黄道吉日)。

“时连雨,自秋及冬,诸军马驴多死。”——《周书·文帝纪》

西魏军好不容易才东出潼关,到达弘农(今河南灵宝)和齐军遭遇,齐军明显有备而来,军容严整,声势浩大。宇文泰本想趁对方政权更迭之际落井下石洗劫一番,如今在马背上看到齐军严阵以待,再看看自家人马刚从秋雨里挣脱出来,疲惫不堪,士气低落,不禁长叹道:

看来高欢没有死呀!

(意思是说高洋排兵布阵有他爹的风格,高欢虽死,齐军尚强)

说完下令放弃东征,在弘农以北的黄河上架设浮桥,全军渡河从蒲坂(今山西永济)返回关中。

这样以来,黄河南岸自洛阳以东,黄河北岸自平阳(今山西临汾)以东的土地全部归北齐所有。

“于是河南自洛阳,河北自平阳以东遂入于齐矣。”——《周书·文帝纪》

要想战胜北齐,必须打造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宇文泰认为这是当务之急,因此他于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正式推出了“府兵制”,这是一种全新的军事组织制度。

府兵制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和平时耕田种地,农闲时训练,战时从军参战,自备武器和马匹,朝廷只需要提供粮饷。府兵制不但节省了国家的军费开支,也保障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府兵制兴起于西魏,发展于北周,鼎盛于隋唐,到唐天宝八载废除,历时二百余年。

宇文泰统治关中初期,军队的构成非常复杂,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贺拔岳的人马;二:侯莫陈悦部将李弼归降带来的人马;三,追随孝武帝入关的北魏宿卫禁旅;四,西魏在关中招募的地方豪强统属的部曲家兵。

可以看出宇文泰的军队成分很复杂,这个很不利于军队的统一指挥,尤其是新招募的部曲家兵更难调动。这样的军队是很难指望战斗力有多强,反观高欢的军队基本上都是六镇鲜卑,相对比较纯粹,这种情况下,宇文泰就不得不考虑推出一套全新的军事制度。

这就是“府兵制”诞生的背景。

大统十六年(550年),“府兵制”正式出炉,这个制度的组织系统由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军和百府等组成。

所谓八大柱国分别是:

使持节、太师、柱国大将军、大冢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安定郡开国公宇文泰(其第五女襄阳长公主下嫁北周神武公窦毅,其女为李渊太穆皇后)。

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宗师、大司徒、广陵王元欣(北魏献文帝之孙,广陵王元羽之子)。西魏恭帝即位,进大丞相。

使持节、太尉、柱国大将军、大都督、陇右行台、少师、陇西郡开国公李虎(李渊祖父),周代魏追封唐国公(唐国号由来于此)。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宗伯、赵郡开国公李弼(李密曾祖父),周代魏进封赵国公。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马、河内郡开国公独孤信(其三女为北周、隋、唐三朝皇后),周代魏进封卫国公。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寇、南阳郡开国公赵贵,周代魏进封楚国公。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开国公于谨,周代魏进封燕国公。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开国公侯莫陈崇,周代魏进封梁国公。

这八个人是西魏的最高决策层,也是“府兵制”的核心。不过实际掌握兵权的只有六大柱国,宇文泰是最高统帅,指挥全局,不直接带兵,元欣是西魏宗室,只是挂个名,属于荣誉性质,没有实际权力。

余下的六大柱国每人统率两个大将军,合计十二大将军,其中西魏宗室占三人,宇文家族占两人,其余的基本出自武川集团。

十二大将军又分二十四军(又称二十四开府),军的指挥官称作开府,二十四开府下设四十八个仪同。一个仪同在那时领兵一千人,一个开府领兵二千人,一个大将军领兵四千人,一个柱国大将军领兵八千人,六柱国合起来有众四万八千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西魏初期的府兵大约为五万人。

二十四开府由西魏的二十四位大将担任,各领一军,分别是:

淮安王元育、广平王元赞、齐王元廓、章武郡公宇文导(宇文泰侄儿)、许国公宇文贵、阳平郡公李远、郑国公达奚武、安平郡公侯莫陈顺、随国公杨忠(杨坚之父)、武阳郡公豆卢宁、博陵郡公贺兰祥(宇文泰外甥)、武威郡公王雄、郧国公韦孝宽、宿国公辛威、东平郡公梁椿、褒中郡公韩果、长广郡公刘亮(侯莫陈亮)、雁门郡公田弘、乐川郡公赫连达、永城郡公常善、乐陵郡公怡峰、长乐郡公若干惠、河北郡公王德、怀宁郡公蔡佑,共计24人。

除了八大柱国和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外,关陇集团中还有一批没有入选的名将,例如梁览、梁御、梁昕、王思政、梁台、宇文深、王罴、宇文宪(宇文泰第五子)、尉迟迥(宇文泰外甥)、梁士彦、长孙晟(唐长孙皇后之父)、贺若弼、韩擒虎、李靖、侯君集等。这么丰富的人才聚集到一起,也难怪北周后来灭了北齐,确实有这个资本和底气。

西魏大统十七年、北齐天保二年(551年)三月,西魏文帝元宝炬驾崩,皇太子元钦即位,史称废帝。

宇文泰以冢宰总百揆。

此时,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魏齐梁三方的动态:

西魏方面:废帝元钦新立,宇文泰大权在握,东线和北齐对峙,南线频频出击南梁。

北齐方面:高洋篡位自立,西线严密防备宇文泰,北线出兵驱逐草原上的柔然等民族。南线也是不断出兵江淮。

总之西魏、北齐都在趁火打劫,此时不捞更待何时。

南梁方面就凄惨多了,大灾星侯景于东魏武定七年(549年)三月攻陷建康。名义上仍尊梁武帝为主,实际上将其软禁于台城,不给食物最终活活饿死。侯景大权在握,拥立梁武帝太子箫纲为傀儡皇帝(简文帝),没过多久,干脆又将其废掉,自己当了皇帝,国号汉。一个羯族酋长建立了一个汉国,真是够不伦不类的。

侯景之乱使得南朝元气大伤,原本富庶、承平四十多年的江南哀鸿遍野,南梁各路军政大员各怀鬼胎,借侯景之乱谋取私利,南梁一派末世气象。

标签: 高洋

更多文章

  • 《狂飙》高叶火了:颜值高演技好,但一路演配角,她还演过哪些剧

    历史人物编辑:火嗨篮球标签:高演

    《狂飙》剧终后的第一天,想它,想它!很多人最想的还是狂野性感的大嫂吧?京海第一大嫂,够味儿!徐冬冬、蔡文静什么的大嫂,都靠边站!陈书婷这个人,换个人,就没那个味儿了!她演得太像了!大嫂陈书婷的扮演者高叶,也火了!虽然她不是女一,但胜似女一,给大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反而女一李一桐却被诟病格格不入!现在高

  • 一国之君高演,如何保持谦虚本心,兢兢业业发展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高演

    颜之推这样评价高演:孝昭天性至孝,而不知忌讳,乃至于此,良由不学之所为也。这里所说的孝昭就是北齐时候的第三位皇帝,高演是也。他无所忌讳,将百善孝为先贯彻到实处。在他统治时期,由于一些政治原因将废帝高殷杀害,违背了与母亲之间的约定,高演感到羞愧不已,因此郁郁寡欢,最后不幸去世,这也是一大遗憾。因为他在

  • 29岁就当太上皇的北齐高湛,到底是怎样的人?虽是暴君却非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高湛

    高湛虽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淫君,但在禅让皇位一事上,高湛还真的不是因为想要专心淫乐才让位于太子高纬的。高湛虽残暴,虽好淫,但对高纬却是属实疼爱,他害怕自己会同先前的高洋、高演一样,突然暴毙而亡,迫使皇太子高纬只能仓促登基,从而让高纬有性命之忧(北齐的政局是出了名的混乱,皇室之间互相残杀的事情是时有发生,

  • 《琅琊榜》能与梅长苏抗衡的聪明人,不是夏江言侯,不是静妃高湛

    历史人物编辑:杨艳标签:高湛

    梅长苏,是《琅琊榜》最聪明的人,他心思缜密,运筹帷幄,以己之力,把大梁朝堂彻底改头换面,洗清了赤焰军的冤屈。夏江狡猾老道,但是在计谋方面,终究略逊梅长苏。在卫峥一案上,夏江和梅长苏的较量,是两个聪明人的较量,最后还是梅长苏胜出。言阙言侯爷,有胆有识,有勇有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将。单凭他要炸毁祭台,

  • 奇葩夫妻高湛与胡皇后:一个爱上嫂子,一个与大臣混在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高湛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长恨歌》白居易前几年大热的古装电视剧《琅琊榜》,由于精良的制作、出色的表演而名噪一时。故事背景采取架空历史的方式,不过对历史有些了解的人,应该都能看得出来,里面的服饰官职对应的都是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在里面有个公公的角色,叫高湛。

  • 成功为历史人物洗白的影视剧,纪晓岚最假,高湛最失实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高湛

    小编觉得中国的影视剧是神器,而且是能够改变历史人物的神器。因为那些编剧为了提升收视率而随便把一些历史人物改头换脸,颠倒了原来历史人物性格特征。也正是因为这样,那些爱看历史但又不愿意查证真伪的读者们当真了看,那些人物也就成功“洗白”了。现在来看看以下三位被改头换面的历史人物吧,别再被电视剧给欺骗啦。纪

  • 他是高湛的第三个儿子,也是最年轻的权臣,却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高湛

    本来,他是高湛的三子,最年轻的掌权官员,却英年早逝。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一位12岁就能发动兵变,14岁就被杀的权臣。这位权臣就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的三子。他的母亲是北齐胡太后,他就是高颜。先说说他的父亲吧。高湛是北齐武成帝。高湛这一生,杀人无数,连他的侄子和弟弟也不例外。更可恨的是,他还霸占了大哥的老婆,

  • 她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身份尊贵,沦为娼妓有内情!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高湛

    中国史上,有一位奇女子,凭借一句“为后何如为妓乐”,流传于世,她就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的原配妻子——胡皇后,身份尊贵,沦为娼妓有内情,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武成帝高湛,虽有一副好相貌,他的情感史是北齐帝王最为荒淫的一位,后宫佳丽无数,唯独他的妻子胡皇后最为奇特。胡皇后,出生名门,长得十分的美丽动人。嫁给高

  • 历史上最无耻的皇帝-高湛,荒淫残暴,颠覆人的三观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高湛

    若说历史上的皇帝能和“最无耻”这三个字挂上号的,我认为是高湛。他与537年出生,渤海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高湛是北齐第四位皇帝,仪表堂堂长相俊美,神武帝高欢很喜欢自己的这个九儿子。高湛的母亲是高欢的发妻——武明皇后娄昭君,她和高欢共生育了6个儿子,其中有4个儿子当了皇帝。高湛上面本来有三个同胞哥哥

  • 琅琊榜:多亏了高湛的这句提醒,否则后果可能会不堪设想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高湛

    高湛也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有的人说他是梅长苏的人,也有不少人对此表示反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湛他对梅长苏他们的帮助真的是非常的多。若是要对帮助景琰继位的人进行封赏,那怎么说也少不了高湛。而且高湛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初夏江告密的时候,梁帝决定召梅长苏进宫,高湛知道此行将会十分的凶险,所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