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蒲山郡公,绿林响马-李密

蒲山郡公,绿林响马-李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平华泛教育 访问量:505 更新时间:2023/12/13 23:10:52

在杨广看来,天下是门阀世家的天下,是读书人的天下,是武将的天下,却独独不是百姓的天下,杨广登基后能够很好的处理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纵横捭阖,打压关陇集团而提高南方氏族,随后北巡,西征,南游,以及影响他一生的东讨,在二征高句丽的时候,在他心中可以影响天下的杨玄感杨素之一)造反了,无奈之下匆匆回师,平定了叛乱,对于余党,一律赶尽杀绝,确实在无意中放跑了一个读书人,这个书生四处流窜直到进入绿林,此后十年风云中原,甚至被很多人看好可以开辟新的王朝,直到兵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书生曾称霸中原一时,他叫李密,关陇集团八柱国之一李弼之后,袭蒲山郡公的爵位,至于为何会卷入叛乱,又为何会成为绿林,就说来话长了。

李密,字法主,祖籍辽东,但是因为父辈为官,于长安长大,祖上世代为官,四世三公的出身让他具备了优良的政治资本,父亲李宽是上柱国,也有和公爵的爵位在身,后来父亲去世,李密在袭爵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己最大的政治保护伞,他的父亲,那时候的杨坚已经开始猜忌功臣,李密的日子不能说好过,那时候的他喜欢读书,文武双全,常常以济世安民为己任,后来更是散发家财,资助江湖人士,收养门客,招贤纳士,后又读兵书,师从国子监的助教,常听《史记》,《汉书》,后来杨广登基,以恩荫而入宫中担任千牛卫,被杨广看到后问宇文述这孩子是谁?宇文述说是李宽的儿子,杨广说这孩子顾盼的样子不寻常,不能让他在宫中担任侍卫,宇文述就去和李密说“兄弟你有大才,当侍卫委屈了,应该另谋出路啊”,李密听了很开心就辞官了,宇文述这种老狐狸,既不得罪人,又能完成杨广的任务,杨广宠幸他不是没有原因的。辞官后的李密开始读书,喜欢坐在牛背上读书,牛到哪里算哪里,日子一长也发现宇文述在诈骗他,只能想别的办法,那时候京城中杨素好提拔贤才,以提携后辈为国提供人才,李密决定从杨素下手,他骑着黄牛读书的时候撞进了杨素的队伍而得到了杨素的看重,杨素对他的孩子们说,李密比你们都强,要多和他结交,因此杨玄感和李密成为了朋友。后来杨玄感决心起兵,问计于李密,这时候的杨玄感在长安总督粮草,已经露出了造反的意图,李密给他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断杨广后路,和高句丽前后夹击;中策攻打长安,和杨广对峙;下策攻打洛阳。这个问题让人诟病好多年,都认为杨玄感选择错误,该上策,其实不然,那时候的士兵恋家思想严重,杨玄感麾下多是关中人士,加上正统的杨广还在,杨玄感唯有迅速攻陷洛阳,树立自己的声望,才能保持麾下将士不逃亡,固而听起来上中下三策,其实只能打洛阳。李密劝说后无果,有些担忧,他没想到,日后自己也会遇到这个问题。杨广在辽东一听说后院起火,连忙撤军,也不要已经快打下的辽东,也不要淄重了,而杨玄感久攻不下洛阳城,被来护儿等将领围攻,这场起义很快就被扑灭,杨玄感自杀身亡,李密却得以逃亡,到农民起义军郝孝得那里,结果郝孝得不看重他,他再次逃亡,改名刘智远,在一个村里招收弟子,甚至结婚,开始了隐居生活,我想,如果这样下去也好,可惜世事弄人,不久之后,他再次被官军找到,妻子被杀,只能流亡。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

认为翟让的瓦岗大有前途,于是投奔了瓦岗,刚开始他也不被翟让看重,于是他立下军令状,替翟让说服了周围的很多小股土匪,扩大了瓦岗的实力,因此被翟让尊为座上宾,后来又买通一些人,把“十八子,桃李章”那些传言传给了翟让,翟让认为李密有大本事,于是把瓦岗领导权给了李密,自己隐居幕后,李密带领瓦岗攻打金堤关,获取粮草,因此遭受张须陀的讨伐,翟让听说张须陀的威名不敢与之对战,而李密认为张须陀是勇将,可以用计击败,设下伏击,张须陀兵败被杀,李密进一步增加了自己的个人声望,随后带领瓦岗大军进攻兴洛仓,那里储存了大量的粮食,除了够军用,还能给附近的百姓都分发粮食,因此瓦岗声威大振,而洛阳的杨侗不得已派兵讨伐,先是刘长恭,结果刘长恭兵败,李密反而称王建立了自己的魏公府,分封手下大将,和洛阳对峙。不久之后在投降的裴仁基等人带领下进攻洛阳,打下洛阳后裴仁基没有守住,被隋军反扑,不过李密随后带兵赶到,再次围困洛阳。这时候柴孝和也给李密上中下三策,活捉杨广,奇袭关中,或者猛攻洛阳,李密终于体会到了当年杨玄感的为难之处,他说士兵都是关中人,不会为我背井离乡,我只能打洛阳。结果在攻城中被箭矢射中,不得已撤军,后来王世充带领江都精锐北上救援洛阳,大破李密,斩杀柴孝和,双方进入对峙阶段,王世充也明白鸟尽弓藏,开始养寇自重,扩充自己的实力。李密这边认为自己虽然掌握大权,头上还有个翟让,想动手把翟让干掉又没有借口,翟让的哥哥劝说翟让干掉李密,消息泄露后双方火并,最终以翟家兄弟被杀,麾下的单雄信等人归降李密告终,李密随后再次在仓城击败王世充,重整旗鼓。随后王世充奇袭洛水,又被李密料到,设下伏兵大败王世充,双方力量开始势均力敌起来,很难说清是王世充在示敌以弱,养寇自重还是李密真的很厉害。王世充战败后逃回洛阳,李密乘机攻陷偃师城,被尊为盟主,四处义军皆劝他称帝,李密称,破了洛阳再说。

618年,李密围攻洛阳,结果传来了宇文家杀死杨广自立,于是天下风云色变,王世充等人拥立杨侗登基,随后王世充自封太师,手握大权,而杨侗为了掌权,私下给李密写信让他出兵平定宇文化及后,回洛阳辅政,而李密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也默认了这个条件,和宇文化及对战,李密明白宇文化及名声不正,加上粮食不足,固而只要拒敌,待士气下降就能一战功成,于是徐茂公被派出守仓城,宇文化及久攻不下,又被李密诈骗,麾下离心离德,东都留守投靠了李密,宇文化及败亡之时,洛阳变动传来,王世充杀光了反对者,独揽朝政,随后派出精兵突袭李密,双方大战于洛水。这时候的李密志得意满,已经有些骄傲,加上没有安抚士卒,而王世充能够吸取教训,越战越勇。最终李密兵败,也不敢去投奔徐茂公,只能去往长安投奔李渊,麾下的罗士信,秦琼等人纷纷前往。寄人篱下的日子李密过得很不舒服,带着王伯当等人密谋造反,然后被盛彦师发觉后干掉,传首四方。李渊凭借李密人头招降了徐茂公,李密得以厚葬。

可以说,李密的一生适合于乱世,早年是勤奋好学的,后来到了瓦岗变得志得意满,杀死翟让后变得刚愎自用,以至于兵败王世充,投奔李渊后又不能做一个臣子,固而其命运是注定的,瓦岗的壮大离不开他,李渊后来能够迅速攻克山东,和李密带领麾下投降是分不开的,至于那句桃李章,十八子,只能说是一句舆论罢了。或者说,政治手段幼稚的李密,怎么可能斗得过老谋深算的李渊,善于隐忍的王世充呢?

标签: 李密

更多文章

  • 瓦岗寨成也李密,败也李密,李密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李密

    隋末天下大乱,涌现出了很多豪杰,对时局影响力较大的人有河北的窦建德、洛阳的王世充、瓦岗寨的李密等,若论哪股势力的成员和唐朝的联系最深,那就非瓦岗寨莫属了。唐朝的开国功臣徐世勣(徐懋功)、程咬金、秦叔宝和贞观名臣魏征都曾为李密效力,李密的祖先和李渊的祖先亦颇有渊源,而且李密在不知不觉中还帮助李渊在关中

  • 项羽的鸿门宴失败了,李密的“鸿门宴”成功了,为何结局却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李密

    项羽的鸿门宴失败了,李密的“鸿门宴”成功了,为何结局却一样?《史记》当中关于鸿门宴有记载,而且描述的非常的精彩,至此之后还衍生出来一个词语“鸿门宴”,通俗点来说就是去赴一场没有回路的宴会。在历史上的“鸿门宴”有很多,这里我们就项羽和李密摆的鸿门宴对比一下,为何他们最后结局都一样呢?秦朝末年,项羽和刘

  • 《隋唐演义》李密戏班子坐皇帝太当真了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李密

    在《隋唐演义》(或《兴唐传》),程咬金走马取金堤关,三斧头定瓦岗,夜探地穴,被众多英雄推举为大德天子、混世魔王。知道人情世故的都知道,程咬金坐皇帝就是过家家,自己没有当回事,众多兄弟也没有当回事。你说秦琼是义气满天下,当之无愧的男一号。单雄信是天下绿林总瓢把子,很多兄弟都是他手下。徐茂公事半神级人物

  • 反隋总盟主李密,不甘人下注定命丧“断密涧”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李密

    作为一代枭雄,李密败于王世充,入关中投靠李唐,被封为光禄寺卿、邢国公。唐高祖李渊把表妹独孤氏(演义里大唐宗室公主)许配给他,与李密兄弟相称。李密和王伯当外出招抚旧部,突然接到李渊立即回都的命令,不知道是李唐的原因还是李密心虚,李密不顾王伯当的劝阻,决意反唐攻去附近的李唐关隘。唐将盛彦师设下伏兵,一举

  • 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其实不是女皇武则天,而是自称女皇的陈硕真

    历史人物编辑:阿甘文史标签:陈硕真

    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其实不是女皇武则天,而是自称女皇的陈硕真武则天和陈硕真算是一个时期的人,但是陈硕真自称女皇要比武则天自称女皇早得多,虽然陈硕真并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稳坐女皇宝座,可是毕竟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自称女皇的人,所以不管陈硕真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她都非常值得世人敬仰,毕竟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能像

  • 陈硕真起义:短短10天,靠迷信起事,称女皇帝,最后又死于迷信!

    历史人物编辑:炎黄录标签:陈硕真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发生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的睦州(治今浙江建德东北)女子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是唐前期最早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在江南地区广大农民的赋役负担日益沉重,生活日益穷困的背景下发生的。

  • 中国第一个女帝是武则天,还是有陈胜吴广之志的陈硕真?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陈硕真

    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按时间来算并不是武则天也不是陈硕真,而是被胡太后废掉的魏殇帝,这个魏殇帝被世人称为“元姑娘”。魏殇帝在位到被废时都还是襁褓婴儿,被胡太后废除之后,世上也没有了她的相关记载,这位在位极短的魏殇帝便是中国第一个女帝。元姑娘,北魏殇帝,年号武秦,在位不到一年胡太后密谋杀害孝明帝元诩之后拥立

  • 陈硕真,比武则天更早称帝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陈硕真

    镜头闪回到公元653年,唐高宗时期,朝廷内部争权夺利,民生凋敝,加上各地灾荒,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非常凄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老百姓必然心存怨愤,陈硕真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中。这是什么样的朝廷,能让自己的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硕真的职业本是巫女、道姑之类的。在起义之前,她对外宣称自己就要羽化

  • 陈硕真的一路摧枯拉朽,令朝廷震惊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陈硕真

    陈硕真起义之后,立刻兵分两路攻击朝廷,章叔胤负责攻占桐庐,陈硕真负责睦州治及周边县城。陈硕真以一女流之身,一路摧枯拉朽,高歌猛进,攻占睦州首府及县郡,一时震动朝野,百姓也纷纷响应号召,可能里面也有道姑姐姐的粉丝吧,偶像都起义了,粉丝也不好意思旁观嘛,道姑姐姐的感染力还是很强的,吸粉量很大,一支万人队

  • 萧皇后:只因为长得漂亮,被六人轮番霸占六十年,48岁还被人争抢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萧皇后

    “这愍皇后也算是可以闭眼了,佳人在乱世,真是苦了她了!愍皇后的葬礼按照‘皇后’最高礼仪来办,也算是我尽了一份心了。”李世民长叹一声,转身坐上御轿回宫。“二月春风似剪刀”,江南的二月可谓春景将盛,一派荣光。可是二月的孩子却不受待见,即使是作为皇家的孩子,也无法逃脱这份世俗对‘二月’的误解。萧皇后就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