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密献计占荥阳对历史局势有什么影响?又有什么作用?

李密献计占荥阳对历史局势有什么影响?又有什么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贺诗庆 访问量:1999 更新时间:2023/12/15 21:04:21

文|a纵横历史观

编辑|a纵横历史观

引言

李密是唐朝初年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

,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和传奇故事。其中,他献计占领荥阳的故事也被后人广泛传颂。

李密献计占领荥阳的背景是唐朝初年的混乱局势。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爆发,唐朝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和军事危机。

在这种背景下,

李密提出了占领荥阳的计划,希望通过这个战略目标来改变战局,扭转唐朝的颓势。

密谋初期

李密本就是性情中人,再加上理想的烈焰无时无刻不在胸中灼烧,内

心充满了大丈夫只争朝夕的劲头,所以他抓住一切时机引导翟让奋发图强。

这一日,二人在一起聊天,李密把自己的想法一吐为快

:“大哥,瓦岗军现在是国内头号起义军队伍,精兵强将不计其数,发展潜力自然很大,但是作为高层必须未雨绸缪,考虑目前存在的隐患。”

翟让问道:“兄弟认为有何隐患,大可直言。

李密接着说:“虽然瓦岗军以抢劫为生,生活过得很不错,但是投军的人越来越多,一旦遇到特殊情况,

比如官兵重点围剿,粮草可能会面临断绝的危险,到那时候就晚了

。”翟让本来没当回事,听完李密的分析后背发凉,点头称是:“

那么依兄弟之见,我们该如何消除隐患呢?”李密一字一顿地回答说:“攻取荥阳,争雄天下。”

攻占荥阳

作为科班出身的军事战略家,李密选择荥阳为争雄天下的基点是有战略考量的,荥阳地处郑州西部,

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有“得中原者得天下,得荥阳者得中原”的说法,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荥阳是关中咽喉,任何起义军想攻取洛阳和长安,都要经过荥阳

,现在天下群雄争霸,哪支起义队伍率先抢占荥阳,等同于拥有了战略高地。

其次,

因为荥阳地势险要

,易守难攻,荥阳以西的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建有隋朝最大的粮仓——兴洛仓,如果拿下兴洛仓,

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起义大业的粮食问题,而要拿下兴洛仓必须先拿下荥阳。

“攻取荥阳,争雄天下”的言论在原本平静的瓦岗寨炸起一声惊雷,

出身限制了瓦岗高层的想象力,

匪盗出身的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可以跳出烧杀抢掠的生活方式

当李密提出这个小目标之后,短时间内大家都惊呆了

,但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共鸣和热烈的掌声,生活一下变得有奔头了,能不激动吗?李

密也因为有能力、有想法,并且能站在领导层的高度为人民大众谋幸福

,获得众人认可,距离跨入瓦岗高层只剩一步之遥。

瓦岗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到底不是正规军,想要一步到位攻下荥阳是不可能的。

翟让采用了李密的计策,亲自率兵先行拿下了荥阳的门户金堤关以及附近所属诸县。

在被瓦岗军形成包围的情势下,荥阳太守杨庆慌了。

战神张须陀

杨庆是隋朝宗室杨弘之子,隋炀帝猜忌宗室骨肉是出了名的,诸王不是被废就是被流放

,唯独这位杨庆非但没事,还被封了郇王,

可见平时没少在阿谀奉承上下功夫。

但是杨庆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自己打不过,赶快打报告!

隋炀帝立即派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为荥阳通守,协助杨庆合兵迎战。

在起义军眼里,张须陀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在被张须陀打败多次的翟让眼里,那更是“恐惧”的代名词,必须脚底抹油,走为上策。

徐世勣一看做大哥的竟然要跑,顿时怒发冲冠,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怕失败还打什么仗

?就算死也要死在战场上!”李密本来也怕翟让半途而废,自己的理想再一次泡汤,赶紧在旁边帮腔说:“

张须陀有勇无谋,而且骄傲得很,我们瓦岗军打败他不费吹灰之力。

”、

这点评纯属是给翟让壮胆,不看看张须陀打了多少胜仗,战绩无人能比。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翟让只好硬着头皮应战。

张须陀部队人员不多但兵精将猛、作战经验丰富,且长年负责山东、

河北等地的平叛工作,几乎每战皆胜,威震天下。瓦岗军虽然之前数次败给张须陀带领的隋军

,但徐世勣、王伯当等人斗志不减,现在又有了李密谋略方面的加持

,可谓如虎添翼。

开始的几场战役,瓦岗军并不输隋军

,甚至取得领先的优势。

张须陀到底有勇有谋,拥有强大的军事指挥能力,瓦岗军想从他手上夺取荥阳

,光凭战力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突破呢?经过研究张须陀和瓦岗军以往的战例,

李密心生一计。

不得不说,李密是全能型选手,不仅具有辩证性思维,而且深谙心理学

。在他分析翟让遭遇张须陀屡战屡败的经历之后,决定打个心理战。

首先,张须陀数次战胜过翟让,心理姿态上属于“骄兵”,再次交锋的时候,多多少少会轻视翟让。其次,虽然张须陀打了多次胜仗,但是从来没有彻底消灭瓦岗军,

活捉翟让,这无疑是他战绩表上的一个污点,成为他的一个心结。

于是,大业十二年十一月,李密请大哥翟让亲自率兵迎战张须陀,

他自己则带领一支伏兵埋伏在荥阳东北大海寺附近的密林中。

英勇战死

两军对战之时,张须陀敏锐地发现,李密等重要干将不在队伍当中

,虽然他作战向来以谨慎而著称,但当瓦岗军的首领翟让大模大样地厮杀阵前,

置生死于度外的时候,他也承认这是击杀翟让、彻底摧毁瓦岗军的好机会,怀疑顿时烟消云散。

翟让按部就班,毕竟败给张须陀已经是家常便饭,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流程,只不过他是真的抵御不过,

朝着大海寺的方向败退下来

在如此迫切要取翟让首级的情况下,张须陀率兵追击十余里,当他发现前方地形越来越崎岖,

道路越来越狭窄,两旁的树林越来越浓密的时候,心中暗道大事不妙!

可惜已经晚了,张须陀部已经进入埋伏圈之内,

瓦岗军早已在这里等候多时,一场大战蓄势待发!

李密一声令下,千余精兵从树林中杀将出来,把由于长时间追击队形散开的隋军直接冲散。

李密知道张须陀单兵作战能力无人可比,想要杀出重围是很容易的事情,为了拖延时间,命

士兵将张须陀纠缠在重围之中

。这时候,原本一路败逃的翟让等人也已经率兵反过头来,与李密形成夹击之势。

《三国演义》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的戏码得以重现,张须陀不愧被誉为隋朝第一名将,从翟让、徐世勣、王伯当和李密等众多战将的包围下突破出来,

但是看到部下身陷重围,不愿意抛下他们,跃马冲回包围圈营救,如此情形下四进四出。

张须陀自觉已无力回天,一腔悲怆化为仰天长啸:“兵败如此,我有何面目再见大隋天子!”

于是下马血战,

最后力竭而亡。

张须陀被杀带给华北、中原地区极大震撼,隋朝用于镇压起义军的战力遭到空前打击。同时,作为深受爱戴的一代名将,

隋军将士和民众听闻张须陀将军身死沙场的噩耗

数日号哭不止,可谓天地同悲,日月同泣!

随着张须陀兵败,荥阳这一战略要地陷落

,隋炀帝身处江南仍然感受到帝国的寒冬将至。悲伤与无奈之中,

派光禄大夫裴仁基任河南讨捕大使

镇守洛阳的门户虎牢关

明代杨慎在《临江仙》中咏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史的规律告诉我们,不论怎么样的英雄,都会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不论是与非,

还是成与败,到最后都会消散

张须陀戎马一生,从无败绩,是令无数起义军闻风丧胆的存在,

最后却败在了瓦岗军手里,败在了李密的心理战术下。

虽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不会为谁停留,

但正因为这场胜仗,瓦岗军在当时威名大振,李密站在张须陀这一巨人的肩膀上,

一时成为智慧的化身、众人追捧的偶像。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是面对张须陀部,瓦岗军在大哥翟让的指挥下应战

,结果是屡战屡败、一塌糊涂。

李密不仅给瓦岗军定下了“攻取荥阳,争雄天下”的大战略

,而且带领瓦岗军迎来“出道”以来第一次振奋人心的大胜仗,瓦岗军的将士们心里都开始犯嘀咕,同样都是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李密凭借荥阳大捷,不仅完美地向他心目中的英雄豪杰——刘邦项羽致了敬(公元前204年,

刘邦和项羽曾在荥阳对峙作战),而且奠定了他在瓦岗军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将士们深信,跟着李密必定是有前途的!

作用与影响

扭转战局: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给唐朝政治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李密献计占领荥阳是唐朝在这场乱局中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扭转了战争的局面,

提高了唐朝军队和人民的士气,为安史之乱后期的稳定和恢复奠定了基础。

推进国家统一:荥阳位于辽东和中原之间,掌握了这个地方就可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控制,同时也可以遏制外族势力的进攻

。李密占领荥阳,有助于唐朝在地理上的统一和对边疆的巩固,为唐朝的国家统一和中原地区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

树立李密的威望:李密献计占领荥阳的功绩被唐朝皇帝和朝野所赞赏

,使得李密的威望和影响力大大提高,

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和军事职务

。这也使得李密成为唐朝初期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

作者观点

李密的献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认为荥阳是当时的重要战略要地

,控制了这个地方就可以掌握对辽东的主动权;

其次,他提出了攻占荥阳的具体方案,包括抽调主力军队、采取奇袭战术、发动内外夹攻等;

最后,他还强调了在战争中要注重策略、

勇气和人心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战争的胜利。

李密献计占领荥阳的观点是非常明智和高瞻远瞩的。

他准确地把握了当时的战略形势和荥阳的重要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战略方案,并注重了战争中的各种因素,

从而为唐朝在安史之乱中取得了重要胜利,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密的死结与瓦岗寨的败亡[J]. .国学,2009(06)

[2] 明清时期河南浚县的碧霞元君信仰[J]. 宋旭景.寻根,2018(01)

[3] 隋末农民起义首先和集中爆发于山东地区的原因初探[J]. 高敏.史学月刊,1965(07)

[4] 隋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特征和作用[J]. 刘进宝.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02)

[5] 张曙《李密献荥阳之策的考辨》

标签: 李密

更多文章

  • 李密如何一步步走向覆亡?隋炀帝1句话道出其失败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李密

    唐书《李密传》中记载了隋炀帝对李密的评价,区区9个字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李密性格中最大的特点。他是这样说的:“此儿顾盼不常,无入卫”。意思就是,李密这个人总是左顾右盼、不怀好意,其实就是品行不纯,缺乏定力和义气。后来李密的表现果真如隋炀帝所说的。他伙同杨玄感发动了一场反叛,杨玄感身死,而他则在朝廷的追捕

  • 李密拥有隋唐时期最好的谋士、最强的将领,为什么还是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李密

    看过隋唐英雄传的朋友都知道,李密曾经火爆一时,率领瓦岗寨众将士无敌于天下,多次挫败隋朝大军,而在其巅峰时刻更是强将云集,有单雄信、徐世勣、秦叔宝、罗士信、王伯当、房彦藻、杨得方、郑德韬、杨德方、祖君彦、裴仁基、裴行俨,等。那么李密为何最后还是会失败呢?李密的起义之路想要知道李密为什么最后会失败,得首

  • 李密太勇猛,王世充灵机一动,在战场上杀掉一小兵,最后大胜而归

    历史人物编辑:车三儿聊历史标签:李密

    隋唐演义是很多读者小伙伴们心中的记忆。大家一定还记得魏公李密这个角色吧。虽然他没有成为天下的主人,但是这个人足智多谋,不得不说是一个世间少有的奇才。李密占据了天下的中心位置,手中不仅有丰富的粮仓,更是有魏征,秦琼,程咬金,单雄信这样勇猛善战的武将。凭借他的实力,完全可以作为天下的主人,但是遗憾的是,

  • 瓦岗英雄李密:错失江山的枭雄,强盛时李渊推其为主

    历史人物编辑:小姜舞者标签:李密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三十六路反王共推李密为盟主,号为魏公,讨伐暴隋。李密领导下的瓦岗军拥兵三十万,不仅占据洛、黎粮仓,还有单雄信、王伯当、秦琼、徐世勣等当世名将,大有问鼎天下之势。如日中天的李密开始骄纵,错杀翟让,投靠杨侗,最终导致众叛亲离,寄人篱下,落得一个反叛被杀的下场。李密

  • 为什么瓦岗寨实力强大,却败给王世充,只因李密错杀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李密

    隋唐之际,天下大乱,中华大地再一次上演了,朝廷失其鹿,世人共逐之的局面,各路英雄豪杰纷纷登场,上演了一出精彩纷呈的隋唐故事。但是这里面最出彩的部分并不是李渊,甚至都不是李世民的故事,而是瓦岗寨的故事,因为瓦岗寨出了太多的英雄豪杰,在整个隋唐之际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瓦岗寨的故事很多,因为跟水泊梁山有点像

  • 李密杀害昭阳公主被李渊处死,李世民要救,为何柴绍对他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李密

    李密、在历史上曾经当过短暂的皇帝,他的一生给历史留下了一个难以理解的谜案。李密、在隋朝灭亡时建立了瓦岗寨王朝,随着社会动乱瓦岗寨不断扩展势力。很快在中原地区形成了可以跟隋朝对抗最大一股势力。这也反应了李密的才华横溢被大家认可的?在大家建议下李密联合其它农民起义军不断对抗隋朝,这样隋朝势力不断减弱。随

  • 比李密还聪明!他首先看透李世民野心,要杀他,最后还成李唐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李密

    在唐朝的历史上,魏征和李世民绝对是一个非常棒的组合,魏征用他的才能辅佐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李世民用他对臣子的信任,让魏征一步一步走到了宰相这个位置,最后为大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617年,魏征还在元宝藏帐下任职,隋朝末年,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军李密,李密一看到魏征以后,感觉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

  • 瓦岗寨首领李密,如果不曾战死,或许李渊父子并没机会建立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李密

    “古今天下事,更赋予谁人说。”古往今来发生过不胜枚举的重大事件,出现过闻名已久的沙场男儿,有忠臣、有武将、有谋士、有红颜。随着时间的渐渐流逝,我们已经无法完全评判对错功过,那些千载豪情的大江大浪也早就封印在史书里,最后也只能留一句“古今天下,无人说”的感慨。在这其中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可以说是不可忽

  • 李密被抓后轻易逃脱,是得到了此人的帮助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院标签:李密

    李密在杨玄感失败后被抓,一干主犯被官府押解前住高阳,等待隋炀帝的处置。说是处置,其实也就是让隋炀帝亲自处死,也就是怎么死让隋炀帝来决定了。李密那是一个有大志之人,怎么会就此甘心引颈就戮呢?既然不想死,哪就逃跑吧。怎么才能逃掉呢?史载李密颇有谋略。就在押解的过程中,李密就对一块被俘的这些贵族子弟们说,

  • 隋唐最有机会统一天下的乱贼 ——李密

    历史人物编辑:哆啦小哲标签:李密

    隋唐,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时代。正如评书中所说,这是一个群雄并出的时代。隋唐演义也可称为群雄演义,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乱世枭雄!无论是哪个朝代,总会对寒门贵子以及平头百姓津津乐道。何也?原因就在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阶级限制。有人生而为王,有人落草为寇。而我们的主人公和那些平民不同。他的家庭是四世三